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热敏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电子检索万方数据医学信息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EMBASE、MEDLINE、BIOSIS Preview中热敏灸治疗CP的文献,检索年限1979年1月1日~2015年6月10日,用Jadad量表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7篇,其中高质量文献3篇,未见副反应报道;热敏灸的治愈率明显高于西药、温针灸(P0.05),热敏灸与传统灸、热敏灸+射频与射频、热敏灸+射频与传统灸+射频、热敏灸+灌肠与传统灸+灌肠的治愈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热敏灸与温针灸、热敏灸+射频与射频、热敏灸+射频与传统灸+射频、热敏灸+灌肠与传统灸+灌肠的有效率均是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或P0.01),热敏灸与西药、热敏灸与传统灸的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对NIH-CPSI的改善,热敏灸与西药、热敏灸与温针灸、热敏灸+射频与射频、热敏灸+射频与传统灸+射频、热敏灸+灌肠与传统灸+灌肠均是前者显著优于后者(P0.01),热敏灸与传统灸差异不显著(P0.05);对中医症状的改善,热敏灸与西药、热敏灸+灌肠与传统灸+灌肠均是前者显著优于后者(P0.05或P0.01),热敏灸与传统灸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对EPS-WBC的改善,热敏灸+灌肠明显优于传统灸+灌肠(P0.01),热敏灸与西药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CP文献质量较高,应用安全,热敏灸在改善NIH-CPSI、提高治愈率上优势明显,联合其他疗法使用有助提高疗效,单用的整体疗效与西药、传统灸相当。  相似文献   

2.
从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热敏化腧穴规律研究、腧穴热敏化在IBS治疗中的疗效研究、热敏灸量在IBS治疗中的疗效研究、热敏灸疗法在IBS-D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评价(包括单纯热敏灸疗效评价、热敏灸结合口服西药疗效评价、热敏灸结合针刺疗法疗效评价、热敏灸结合中药疗法疗效评价、热敏灸结合推拿疗法疗效评价)、热敏灸治疗IBS-D相关机制研究等方面,综述10年来热敏灸治疗IBS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热敏化腧穴悬灸新疗法的创立,引起了国内针灸界的重视,使针灸学的发展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热敏灸疗法的相关文献,对热敏灸疗法理论和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显示了热敏灸疗法疗效确切并具有广泛的适应证。今后研究当继续深入探索腧穴热敏化的分布规律,扩展热敏灸的适应证,完善其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热敏灸是陈日新教授及其团队经过几十载的临床研究总结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悬灸。临床上采用热敏灸疗法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且操作易成本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性疾病,近年来临床上热敏灸治疗PHN的案例屡见不鲜。通过总结和归纳近年来热敏灸(单纯热敏灸、热敏灸联合针刺、热敏灸联合刺络放血、热敏灸联合穴位注射及热敏灸联合中药)治疗PHN的临床研究,发现热敏灸疗较单纯药物(西药和中药)和针刺、刺络放血、穴位注射等外治法疗效确切,而且热敏灸联合上述疗法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热敏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成热敏灸疗法治疗组及传统灸疗法对照组,治疗4个疗程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热敏灸疗法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灸疗法对照组.结论 采用热敏灸法治疗治疗原发性痛经可以迅速激发经气、疏经活血、缓解疼痛,且操作简便、止痛快、无副作用、疗效显著,临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11种针灸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外文数据库,搜索自建库至2018年9月30日公开发表的各种针灸方法之间对比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随机对照研究,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按照Cochrane5.1手册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与偏倚风险评估,通过R软件进行网状Meta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36项研究11种干预措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电针联合艾灸、隔物灸、热敏灸、温针灸疗效优于单纯电针;针刺联合艾灸、隔物灸、雷火灸、热敏灸、温针灸疗效亦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概率优劣排序前3位的有电针+热敏灸、针刺+雷火灸、针刺+温针灸。结论:11种不同的针灸方法在治疗周围性面瘫方面各有优劣,针灸联合疗法要明显优于单一疗法,得出电针+热敏灸、针刺+雷火灸、针刺+温针灸为治疗该病最佳疗法的可能性大,但明确的结论仍需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文献予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15例用热敏灸疗法对选取的热敏穴施灸。结果:治愈8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结论:热敏灸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从单纯热敏灸及热敏灸结合其他疗法两方面,对有关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进行综述,分析热敏灸临床运用中的优缺点,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热敏灸,使其在临床实践方面更有效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科学化、规范化的设计热敏灸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方案。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理念与方法,从样本估算、随机化、对照实施、盲法运用等方面阐述热敏灸疗法治疗CARAS的临床试验设计思路,并阐述详细热敏灸方案。结果:科学规范的设计热敏灸疗法治疗CARAS临床试验方案,提高临床研究结果可信性。结论:设计高质量、高水平的临床试验才能科学化、客观化、全面地评价热敏灸疗法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为辅助实施热敏灸疗法,研究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灸疗机。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对步进电机的运动控制实现热敏灸腧穴探查、施灸手法的自动化控制;红外非接触式测温技术实时监测皮肤温度,PLC根据温度设定值与监测值的偏差,可以自动调节艾灸装置与施灸部位的距离,实现温度控制。基于热敏灸疗法的多功能灸疗机具有温和灸控制、回旋灸控制、雀啄灸控制、循经灸控制、皮肤温度实时监控功能,温度变化曲线与人工热敏灸一致,实现了辅助实施热敏灸疗法的功能,并且控温效果较好、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220-1221
目的:通过观察热敏灸和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肺功能、血嗜酸性粒细胞以及治疗和随访期间哮喘急性发作频次的影响,比较热敏灸与穴位贴敷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0名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热敏灸组和穴位贴敷组,每组各30例患者。每周治疗1次,疗程2个月,随访半年。结果:热敏灸和穴位贴敷疗法均可减少患者哮喘急性发作的频次,且热敏灸较穴位贴敷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灸和穴位贴敷均可改善PEF,但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热敏灸和穴位贴敷对FEV1(L)无明显影响。热敏灸组和穴位贴敷组患者的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与穴位贴敷疗法均可减少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急性发作频次,并且对患者肺功能有良性调整作用。其中,热敏灸疗法更好地体现了"上工治未病"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热敏灸疗法对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35例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予以热敏灸疗法治疗,2个疗程后评效。结果 35例患者中治愈23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热敏灸疗法对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热敏灸是从传统灸基础上发展的灸疗新方法,在治疗时,采用艾条悬灸,激发患者体表腧穴热敏化,再对患者施以饱和消敏灸量,提高传统灸疗疗效。文章以热敏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例,从临床效果观察、临床效果影响因素和腧穴热敏化规律3个方面对热敏灸疗法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研究结果发现热敏灸能有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提高热敏灸疗效的关键是准确把握、定位热敏化腧穴及确定消敏灸量,还提出了热敏灸将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热敏灸疗法是根据穴位的嗜热性以产生小刺激大反应,无副作用,安全可靠。近年来,热敏灸技术蓬勃发展,在耳鼻喉科的应用也随之广泛。本文对耳鼻喉科相关疾病的热敏灸疗法进行研究,通过与西药、普通针刺、艾灸等治疗方法进行对比,证明热敏灸疗法疗效确切,在耳鼻喉科适应症较多。但目前研究仍不够完善,有许多不足之处。因此,今后研究应继续探索其适应症、扩大其样本研究、严格其随机对照研究,才能使热敏灸更好的应用于耳鼻喉科。  相似文献   

15.
热敏灸疗法作为特殊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热症作为临床常见的病症,古代医家认为热证禁灸,但在临床观察过程中发现运用热敏灸疗法治疗热证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热敏灸治疗热证主要通过火郁发之,以热引热,达到郁散、热清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热敏灸八髎穴联合十七椎穴位埋线治疗老年慢性腰肌劳损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65周岁以上LMS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热敏灸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给予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热敏灸组患者采用热敏灸八髎穴联合十七椎穴位埋线。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热敏灸组患者VAS评分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热敏灸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好转)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敏灸配合穴位埋线起到协同干预作用,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且该联合疗法操作简单、患者舒适度高,治疗依从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对临床治疗疾病过程中使用麦粒灸疗法出现热敏灸感病案进行报道,以供同道及学者研究热敏麦粒灸提供临床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田宁 《江西中医药》2011,42(1):39-40
目的:研究热敏灸疗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治疗组和对照组,以1个月为一疗程,随访1个月,观察疗效.结果:热敏灸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热敏灸疗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热敏灸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宁 《湖北中医杂志》2009,31(11):67-68
目的观察热敏灸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治疗组和口服莫沙必利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热敏灸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7%,莫沙必利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热敏灸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热敏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用灸法治疗,观察组用热敏灸疗法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疗法治疗CSR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