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那洛肽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olyethylene glycol electrolytes powder, PEG)作为结肠镜肠道准备方案的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纳入2021年6—8月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内科门诊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将行结肠镜肠道准备的患者分成2组, 试验组152例患者采用580 μg利那洛肽+2 L PEG方案, 对照组152例患者采用3 L PEG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准备效果(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评分、气泡评分和病变检出率)及安全性(不良事件)。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评分[总评分9(8, 9)分比9(9, 9)分, Z=0.141, P=0.888], 气泡评分[1(1, 2)分比1(1, 1)分, Z=1.788, P=0.074]及总体病变检出率[37.50%(57/152)比33.55%(51/152), χ2=0.517, P=0.4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 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恶心[7.24%(11/152)比13.16%(20/152), χ2=2.910, P=0.08...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利那洛肽对功能性排便障碍(FDD)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1年6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FDD患者160例,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利那洛肽组和聚乙二醇组, 每组各80例, 疗程均为4周。记录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及两组患者间疗效、每周完全自发性排便(CSBM)次数, 以及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数字分级评分法(NR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利那洛肽治疗FDD的因素(包含肛门直肠测压), 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危险因素对利那洛肽治疗FDD疗效的预测价值。统计学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利那洛肽组和聚乙二醇组患者治疗后的每周CSBM次数均分别高于同组治疗前[(3.20±2.03)次比(2.44±2.09)次和(3.10±2.26)次比(2.58±2.06)次],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5、-5.91, 均P<0.001)。利那洛肽组和聚乙二醇组治疗后PAC-SYM粪便性状、直肠症状、腹部症状评分和...  相似文献   

3.
腹水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形成的病理机制十分复杂,涉及临床多个学科、多个系统的疾病。现有的腹水病因和分类中,主要以心源性腹水、肝源性腹水、肾源性腹水等为主。单就消化系统而言,不同消化系统器官疾病也会因为不同的病理机制产生不同性质的腹水。因此,腹水的鉴别诊断和治疗仍是临床一大难点。目前腹水相关肠道疾病的总结较少,笔者通过回顾现有文献和资料,对与腹水相关的原发于肠道的疾病和累及肠道的全身性疾病进行总结,以此为消化内科医师对腹水相关肠道疾病的诊治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背景:传统的肠道准备方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由于需要大量饮水而导致部分患者耐受性差,清洁效果有限,且影响观察视野,因此找到一种清洁力强、安全性高、大部分患者可接受的肠道清洁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PEG联合利那洛肽在肠道准备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41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 L PEG)、观察A组(3 L PEG+290μg利那洛肽)、观察B组(2 L PEG+290μg利那洛肽)。主要观察指标为根据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评估肠道准备的效果,次要观察指标为退镜时间、完成准备到结肠镜检查的时间间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盲肠插管率以及息肉、腺瘤、痔疮、其他疾病检出率。同时对便秘亚组的BBP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观察A组恰当的肠道准备率、BBPS评分、息肉检出率、痔疮检出率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观察B组(P<0.05),而观察B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间盲肠插管率、结肠镜未完成率、其他疾病检出率、腺瘤检出率、退镜时间、完成准备到结肠镜检查的时间间隔、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A组便秘患者的BBPS...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肠段发生肠道准备失败的现状,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结肠镜检查的6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采用3 L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分次剂量的标准化肠道准备方案, 以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量表对患者的肠道准备情况进行评估, 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肠段发生肠道准备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肠镜检查人群的肠道准备不合格率为31.5%(213/677), 在肠道准备失败人群中, 仅近端肠道失败占85.4%(182/213), 全肠道失败占14.1%(30/213), 仅远端肠道失败仅占0.5%(1/213)。将仅远端肠道失败与全肠道失败合并为发生远端肠道准备失败,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P=0.001, OR=2.253, 95%CI:1.399~3.629)、门诊患者(P<0.001, OR=4.175, 95%CI:2.410~7.231)、无结直肠癌家族史(P=0.001, OR=2.117, 95%CI:1.365~3.284)以及因诊断行结肠镜检查(P=0.003, OR=1.97...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前根据肠道准备情况建立列线图, 评价肠道准备充分度并指导临床决策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结肠镜诊疗的受检者, 进行问卷调查, 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 023份,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受检者的临床特征、排便习惯、服药后排便次数和末次排便时间及检查前肠道准备自评结果, 采用单盲法并指定同一位内镜医师对受检者肠道准备情况进行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oston bowel preparation scale, BBPS)评分, 运用多因素分析探究肠道准备充分度的影响因素, 根据影响因素绘制列线图, 评估肠道准备充分度。结果根据BBPS评分, 674例受检者肠道准备充分, 349例受检者肠道准备不充分。多因素分析发现每周排便次数(OR=1.649, 95%CI:1.233~2.204, P=0.001)、服药后排便次数(OR=3.963, 95%CI:1.851~8.485, P<0.001)、服药后末次排便时间(OR=5.151, 95%CI:1.152~23.037, P=0.032)、检查前肠道准备自我评估(OR=8.2...  相似文献   

7.
肠道微生态由肠道微生物及其基因组和生存环境共同构成, 其异常改变与全身各类炎症、肿瘤和代谢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 肠道微生态异常改变与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及胰腺癌的关系研究不断增多, 引起临床重视。胰腺炎症可能并发或造成肠道微生态紊乱, 反之肠道微生态紊乱又可能加重胰腺炎症反应, 增加全身及局部并发症风险, 甚至诱发胰腺肿瘤。本文旨在探讨肠道微生态参与调控胰腺疾病的机制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利那洛肽方案、聚乙二醇电解质方案在结肠镜肠道准备中的效果,分析利那洛肽在肠道准备中的辅助应用价值。[方法]对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利那洛肽组(319例)和对照组(334例)进行肠道准备,利那洛肽组采用利那洛肽290μg+聚乙二醇电解质2 L方案,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电解质3 L分2次服用法。收集患者基本信息、肠道准备中主观感受和不良反应、排便次数和末次大便性状等资料,结肠镜操作医生采用单盲原则对镜下各阶段肠道的清洁度和泡沫程度进行评分。应用SPSS23.0软件对2组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利那洛肽组第2阶段排便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2组的总排便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那洛肽组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的清洁度、及肠道清洁度总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那洛肽组恶心、头晕、口干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利那洛肽方案各阶段肠道清洁度均与末次大便清澈度呈正相关。[结论]利那洛肽可辅助用于肠道准备,可减少传统肠道准备药物的剂量、减少饮水量、减轻肠道准备不适症状,从而促进肠道准备的舒适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那洛肽胶囊联合低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作为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剂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2年5月经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门诊拟行肠镜检查的300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100例患者。A组作为对照组单用3盒PEG、B组利那洛肽胶囊2粒(290 μg/每粒)联合2盒PEG清肠、C组3粒利那洛肽胶囊联合2盒PEG清肠,比较三组患者肠道清洁程度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B组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及总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均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及总BBPS均高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及总BBSP评分均低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B、C组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利那洛肽胶囊2粒联合2盒PEG肠道清洁度与单用3盒PEG相似,利那洛肽胶囊3粒联合2盒PEG清肠效果优于单用3盒PEG。2种联合用药方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单用3盒PEG。  相似文献   

10.
报道1例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康复科就诊的既往明确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鲁肽类药物长期治疗的诊疗过程。患者为45岁男性, 2型糖尿病病史26年, 同时合并脂肪肝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等疾病, 经过12年的诊治, 最终调整降糖方案为:司美格鲁肽注射液0.5 mg、1次/周皮下注射, 德谷胰岛素20 U、1次/d皮下注射, 阿卡波糖片50 mg、3次/d口服, 调整降糖方案后患者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高达98.04%, 低血糖时间也较前明显减少。该患者选用具有良好降糖效果, 又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以及有效降低患者内脏脂肪的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联合胰岛素、口服降糖药, 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 由异常的免疫激活和免疫耐受引起, 其潜在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些年来, 大量研究表明RA与肠道菌群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故本文从RA患者体内肠道菌群变化、肠道菌群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肠道菌群在RA临床诊断中的作用、肠道菌群在RA治疗中的意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设想与展望, 为RA尤其早期RA及难治性RA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人体内肠道菌群变化与胰腺癌发病的关系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尽管肠道菌群与胰腺癌的作用机制和相互作用仍在不断探索中, 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已经被提出, 并且通过使用一些特征性肠道细菌群作为胰腺癌的预测和预后生物标志物, 正在打开新的治疗视野。本文概述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对胰腺癌发生、发展和治疗的影响, 以期为肠道菌群作为胰腺癌的诊断和预后标志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利那洛肽联合分次小剂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olyethylene glycol electrolytes powder, PEG)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3年2月至2023年7月于襄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行结肠镜检查的221名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2L PEG,B组采用580μg利那洛肽+2L PEG,C组为对照组采用3L PEG,PEG均是分次剂量服用方案。比较三组的肠道清洁度(BBPS评分)、病变检出率、首次排便间隔时间及总排便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服药完成度等指标。结果 B组在回肠末端、右半结肠、全结肠总评分上肠道清洁效果均优于A组[(1.90±0.46)分VS (1.64±0.42)分、(1.84±0.35)分VS(1.58±0.46)分、(6.70±0.92)分VS (6.24±0.9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在不同肠段以及全结肠总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B组、C组BBPS评分高于A组[总评分(6.70±0.92)、(6.75±0.86)VS(...  相似文献   

14.
激光球囊消融是针对心房颤动的新型消融技术, 消融系统运用激光作为消融能量, 同时配备可适应各类肺静脉解剖的顺应性球囊, 具有可视化内镜用于直接观察心房内解剖, 允许术者在直视下进行消融。随着技术更新, 最新一代激光球囊已具备自动消融模式, 提高消融效率。本文将介绍激光球囊消融的原理、历代激光球囊的技术更新以及激光球囊在治疗房颤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坏疽性脓皮病(PG)是一种罕见的慢性复发性溃疡性皮肤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其组织病理学改变属于嗜中性皮肤病。多数PG患者伴有全身性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IBD、关节炎和血液系统疾病。部分患者可有非常罕见的皮肤外PG表现,累及肺、肠道、角膜、肝脏、脾脏、心脏、骨、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现报告北京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例由包皮切除术诱发血便继而诊断为PG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益生菌指在足量条件下能对宿主产生确切有益健康功效的微生物。在肠道疾病防治中, 传统益生菌如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a)、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经过长期的研究已被证实安全、有效, 但使用二代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工具鉴定出的新型益生菌的具体作用和机制亟待阐明。本文重点回顾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普氏栖粪杆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3种新型益生菌与肠道疾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其通过改善肠道炎症, 维护肠黏膜屏障结构和功能完整, 抑制肠道肿瘤的进程, 辅助诊断, 以及预测疗效等多种作用促进肠道疾病的防治。虽然现阶段仍面临安全性、准确性和可利用性的挑战, 但相关研究与转化的不断改进将使新型益生菌更好地服务于肠道疾病防治。  相似文献   

17.
自2019年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发布《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2019, 上海)》以来, 随着国内人群对于结肠镜检查的需求普遍加大, 国内消化内镜技术得以飞速发展, 质量控制体系逐渐健全, 人工智能评价领域逐渐开展。为进一步更新相关进展,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结直肠学组牵头拟定本共识意见, 聚焦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 借鉴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研究, 并邀请国内消化领域专家进行讨论及修改, 对各推荐意见的证据质量及推荐强度进行评估并投票。本共识意见主要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必要性、质量控制及质量评分、常用肠道清洁剂的推荐使用策略、提高肠道准备质量的有效措施、肠道准备的个体化应用、肠道准备的宣教方式共6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对结肠镜检查前相关肠道准备的实施与策略提供指导性建议, 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18.
心力衰竭(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 心肌重构是心衰发生的关键步骤。新近,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对心肌重构和心衰的作用及机制的相关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从心衰与心肌重构、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对心肌重构的影响及其机制及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干预心肌重构等方面, 介绍肠道菌群与心衰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芳香烃受体(AHR)在肠道的免疫和非免疫细胞中广泛表达。AHR介导的相关效应参与肠道炎症、肠道黏膜屏障、肠道免疫、肠道动力等肠道功能。AHR的内源性配体主要由肠道菌群提供, 同时AHR可以通过肠道微生物来发挥作用。AHR信号传导可通过上述途径参与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本文主要对AHR在肠道中的作用展开综述, 为AHR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SS是以侵犯泪腺和唾液腺为主的慢性淋巴细胞高度浸润的自身免疫病, 以口干、眼干和腮腺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在风湿免疫领域, SS发病率仅次于RA, 位居第二, 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肠道菌群作为人体"第二基因组"及"最大的免疫器官", 参与机体代谢, 保护肠道黏膜, 发挥免疫屏障作用,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据新近研究表明, 菌群差异和功能紊乱可能与SS发病密切相关, 这将是临床对于治疗SS的新靶点。本文对肠道菌群在SS中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前景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