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胃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我国有每年超60万新增病例,且呈不断地增多趋势[1-2]。胃癌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第2位,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第3位[3]。目前胃癌采用化疗、手术、放疗等方法治疗,虽然治疗措施不断进步,但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不足30%[4];且在治疗胃癌过程中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其中呃逆就是胃癌患者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呃逆主要是因膈肌阵发性痉挛引起的喉间呃呃连声,声音短而频,且不可自止为主要临床表现[5]。胃癌患者呃逆发生率较高,部分患者发作时间较久,且易反复,影响患者进食,引起呕吐,甚至导致患者消化道出血、水电解质紊乱、失眠等,不利于患者的肿瘤治疗及身体康复[6]。  相似文献   

2.
<正>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的发生率在60%~80%,其中1/3为重度疼痛[1]。癌性疼痛不仅引起患者的躯体不适,而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情绪及生活质量。有效地对疼痛进行干预,对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具有着重要意义。目前癌痛的治疗有一定成效,但尚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控制水平[2];而且不良反应明显,患者易出现依赖性[3]。  相似文献   

3.
文红  安阳 《湖南中医杂志》2024,(3):87-88+95
<正>肝癌是与消化系统相关的恶性肿瘤,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的癌症,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1]。本病发病隐匿,患者早期可无不适表现,中晚期随着腹膜转移,患者逐渐出现腹水、疼痛和腹胀等症状[2]。腹水是肝癌患者中晚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以血性和不透明的恶性腹水为表现,腹水病史、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是影响腹水发生的主要决定因素[3]。  相似文献   

4.
<正>卵巢癌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病死率最高,患病率位居第三[1]。由于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入晚期,多药耐药导致卵巢癌治疗无法长期有效进行,疾病进展、复发和转移也是目前临床面临的巨大挑战,5年总生存率约30%[2, 3]。卵巢癌细胞无限增殖,过度生长,可抵抗细胞凋亡导致耐药产生[4]。目前临床治疗卵巢癌选择性极低,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后,随之复发转移、化疗药物耐药出现[5],且化疗药物不仅杀伤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的损伤也极其严重,不良反应明显甚至可危及生命[6]。  相似文献   

5.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及死亡率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1],约70%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其中约30%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2]。晚期肺鳞癌无手术根治的机会,且因缺乏有效的靶向药物,治疗手段非常有限,总体预后差[3]。目前化疗是晚期肺鳞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临床疗效已长期处于平台期[4]。  相似文献   

6.
<正>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给家庭及国家带来巨大负担,多数恶性肿瘤患者因确诊时已属晚期而丧失手术机会[1]。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是恶性肿瘤主要的治疗方式,化疗可以抑制肿瘤生长、杀伤肿瘤细胞,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时间,但化疗亦可对正常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引起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骨髓造血抑制、皮肤黏膜损伤等诸多不良反应[2-3]。氨磷汀是一种被全球认定的广谱细胞保护剂和治疗剂[4],能够保护患者细胞以及放化疗的骨髓功能,缓解全身脏器损伤,广泛应用于多种化学治疗引起的毒性反应,但其副作用较大,其中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5-6]。  相似文献   

7.
<正>结直肠癌(CRC)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各类恶性肿瘤中排第3位,在我国排第2位[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和病死率明显递增,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手术是临床治疗CRC的根治手段,但因患者确诊时多为中晚期,错过了手术治疗时机,化疗是常用治疗手段。化疗能够杀灭恶性肿瘤细胞,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存率,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诸多并发症[3]。手足综合征(HFS)是化疗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手足皮肤疼痛、麻木,HFS可影响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严重者会中断治疗[4]。目前西医临床对症治疗虽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疗效还有待提高[5]。研究显示传统中医药治疗有一定优势[6]。鉴于此,本研究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理念,从HFS病因病机出发自拟芪藤通络汤熏洗干预结直肠癌化疗后HFS患者,旨在优化结直肠癌化疗后HFS患者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正>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作为一种高发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倾向[1]。目前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NSCLC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抗癌治疗存在副作用大、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生活质量降低及价格昂贵等问题[2]。中医药在肺癌治疗中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肝硬化属于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常由慢性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成,在我国以慢性乙型肝炎最为常见[1]。在慢性乙型肝炎病程中,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而发展为肝纤维化[2],肝纤维化是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过程[3]。在患病早期因肝脏具有较强的代偿功能,大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若未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肝功能进一步损害、门脉高压等,同时伴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癌变等严重并发症[4]。  相似文献   

10.
<正>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也是全球危害公众健康的常见病之一[1]。据报道目前我国的CHF患病人数约450 万人,住院病死率约为4%,其5 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当[2]。CHF患者以呼吸困难、体液潴留、运动耐量降低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且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沉重[3]。目前西医治疗仍限于对症支持治疗,无法有效控制病情进展[4-5]。  相似文献   

11.
<正>1背景、目的及意义胃癌是原发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为腺癌。2020年,全球胃癌新发病例约108.9万例,居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的第5位,中国约占43.9%;全球因胃癌死亡病例约76.9万例,居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第4位,其中48.6%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1]。我国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居第2位,5年总体生存率仅为35.1%[2]。  相似文献   

12.
<正>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癌症负担较重,其中胃癌是癌症性死亡的第三大原因[1]。根据肠型胃癌Correa级联反应可知,胃癌发生前常经历癌前病变(包括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阶段,而早期逆转胃癌前病变对降低胃癌发病率有积极意义[2]。胃癌前病变形成的病理机制复杂,涉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增殖与凋亡等多个方面[2-4],而基于肿瘤源于慢性炎症理论的炎-癌转化假说是目前的研究热点[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生康胶囊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HIFUA)治疗不可切除的胃癌肝转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26例不可切除的胃癌肝转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两组均采用HIFUA进行治疗,观察组另给予复生康胶囊,而对照组则给予安慰剂。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主要包括IgG、IgA、IgM、CD3+及CD4+水平; 检测两组患者肿瘤标记物含量,主要包括AFU、GP73、CA242及Frr; 检测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主要包括TBIL、AST、ALP及ALT。治疗后,对两组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1年和3年生存率、PFS和OS。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gG、IgA、IgM、CD3+及CD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AFU、GP73、CA242及Frr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TBIL、AST、ALP及ALT含量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1年和3年生存率、PFS及OS均显著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生康胶囊联合HIFUA可有效改善不可切除的胃癌肝转移患者的免疫和肝功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正>食管癌是一种发生在食管黏膜的恶性肿瘤,数据统计我国2020年食管癌的发病率位居第6位,死亡居第4位[1]。食管癌病理分型主要包括鳞状细胞癌和腺癌,我国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丧失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2]。目前放化疗是临床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临床单一化疗药物对其进行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并且毒副反应明显,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3-4]。传统中医药在缓解恶性肿瘤临床症状、减轻放化疗副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存率等方面有一定优势[5]。因此,本研究笔者于化疗基础上予食管癌患者内服一贯煎、沙参养胃汤干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及正常生活[1]。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为BC康复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其表现为抑郁、情绪沮丧、精力减退等,具有持续时间长、程度重、起病快等特点且难以缓解,严重影响BC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2]。笔者运用柴芪三花汤对BC康复期CRF患者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复发性口腔溃疡( ROU) 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具有复发性、周期性、自限性、缠绵难愈等特点,好发于青壮年[1-2]。ROU 可发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发作时患者自觉有口腔灼痛感,会影响平时说话、进食、睡眠等,甚至会影响患者情绪、精神状态及日常生活和工作[3]。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普遍认为主要与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环境、遗传、免疫与微生物等密切相关[4]。目前尚无治疗的特效药,西医主要以补充维生素、消炎和止痛等对症治疗,达到减轻疼痛和促进自愈的目的,但仍有部分患者的治疗疗效不理想[5]。《金匮要略》经典方甘草泻心汤具有“治其湿热,分利其阴阳”作用,临床常用与治疗溃疡、便溏、痞满等相关疾病[6]。笔者采用甘草泻心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该病取得较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保乳术联合术后全乳放疗是早期乳腺癌标准治疗手段之一[1];但保乳术后的并发症、放化疗的毒副作用等均给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2]。中医药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及脏腑功能平衡,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增效减毒的效果[2]。乳腺癌属中医学的“乳岩”“乳石痈”等范畴,肝气郁结是其基本病机[3]。平肝消瘕汤源于《辨证录》,具有疏肝中之郁的作用,主治肝气甚郁、结成气块之证。本研究旨在观察平肝消瘕汤加味联合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现具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肠癌是一种发病率和致死率都极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即使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策略已取得明显进步,但转移性肠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仍然不超过30个月[1],发生在50岁以下人群中的早发性肠癌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2]。2020年数据表明:肠癌已成为男性发病顺位第3位、女性发病顺位第2位、死亡率位居第3位的高发恶性肿瘤,肠癌在全球的负担均在迅速增加[3];截止目前,肠癌发生、发展、复发和转移的真正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针对肠癌的有效治疗药物仍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9.
<正>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由心房中异常的电活动模式取代正常窦性心律导致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1]。AF的易感性与年龄[2]、高血压病[3]、糖尿病、肥胖[4]、睡眠呼吸暂停[5]以及遗传变异[6]具有高度密切性。AF发作次数的增加可以明显改变血流动力学,降低心功能[7]。2021年,Lancet的一项研究发现,AF患者发生缺血性中风的风险显著增加,近30%中风患者患有AF[8]。此外,AF还与全身血栓、心肌梗死(心梗)和心力衰竭(心衰)的风险增加相关[9]。  相似文献   

20.
<正>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数据统计我国肺癌的发病率为59.89/10万,死亡率为47.51/10万[1]。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我国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从2005—2014年,中国老年肺癌患者比例从41.2%升至56.2%,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2]。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临床最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占所有肺癌的80%左右,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咯痰、痰中带血、低热和胸闷等,早期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至中晚期才出现明显症状,临床主要通过化疗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时间[3];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损伤正常组织,引起诸多不良反应,使患者难以耐受,甚至中断治疗,影响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