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4):166-168
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是一种能从整体上动态评价凝血和纤溶过程的检测手段,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妊娠期妇女凝血功能的变化。临床上常见的病理产科包括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脂肪肝、HELLP综合征及各种栓塞性疾病等,均存在出血、栓塞等凝血功能紊乱。TEG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凝血实验室检查的不足,在少见且复杂的妊娠相关疾病的处理过程中,相比传统凝血实验室检查更敏感、有效,能为临床决策提供更为精准的评估凝血状态的指标,有利于对产科并发症起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产科及产科并发症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陈雪梅  岳军 《广西医学》2020,(18):2424-2428
血栓弹力图(TEG)可反映全血中凝血和纤溶过程的动态变化,是唯一反映凝血因子、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等细胞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的检验方法。正常妊娠孕妇体内促凝-抗凝系统处于动态平衡,形成一种生理性高凝状态,一旦这种高凝状态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可导致产科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威胁母婴的安全。TEG能全面检测凝血开始、血凝块形成及纤维蛋白溶解的过程,并对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溶解及血小板聚集功能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对产科并发症的预测、病情评估、临床决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为早期干预、缓解或延迟妊娠并发症和预防不良妊娠结局提供参考。本文就TEG在产科并发症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围术期凝血功能障碍和TEG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晋  衡新华 《广州医药》2015,46(2):97-100
凝血功能障碍是围术期临床关注的重点,评价方式较多,其中血栓弹力图(TEG)可根据凝血过程中血凝块的黏弹性变化所描绘出的图像,反映全血的凝血和纤溶能力,其结果快速准确,被广泛应用围术期凝血功能监测。  相似文献   

4.
血栓弹力图是一种通过在体外模拟人体的内环境,激活凝血系统,动态分析血凝块形成和纤维蛋白溶解的全过程的凝血检测。与传统的凝血检查相比,血栓弹力图更全面的反映凝血的状态。血栓弹力图最初用于肝脏移植的监测,现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的监测。近几十年,血栓弹力图被广泛用于指导临床大量输血及成分输血和血液替代品。本文着重介绍血栓弹力图在临床输血应用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是一种以图形表示血栓弹力变化的方法,根据出、凝血过程中血凝块的弹性变化所描记出的图像,可以动态地反映血凝块的形成到纤维蛋白溶解的全过程,对凝血因子、血小板功能、纤维蛋白原功能及纤溶过程进行全面评估。TEG的全面快速准确,在外科手术、指导临床输血及用药或某些血液、内分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血栓弹力图在诊断DIC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是一种用于判断凝血状态的床旁检测仪器,它通过图像的方法观察血液凝固的动态过程和纤维蛋白形成过程的动力学变化[1]。由于TEG在凝血功能监测方面的价值,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肝移植以及体外循环中对凝血状态的监测中,并取得了肯定的效果[2  相似文献   

7.
血液凝固过程中形成的血凝块的黏弹性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将这种变化过程与发生变化相对应的时间的函数关系,利用力学原理绘制成图像就是血栓弹力图(TEG),TEG反映了全血的凝血与纤溶能力。通常不超过30 min TEG就可较准确地检测出血小板功能以及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状态,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raph,TEG)~[1-2]曾在1948年由一位来自德国的Hellmut Harter博士首次报道,20世纪80年代开始于临床方面的应用。与传统的凝血功能检测相比,TEG能够完整地、动态地监测患者目前正处的状态,如低凝出血或高凝状态,并能够结合血栓形成的各种要素通过应用物理和化学原理,判断凝血及出血的原因乃至为抗凝治疗及止血效果的评估提供更直观的依据,为指导临床上合理用血、减少不必要的血液灌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奠定了基础~[3]。TEG目前已成为临床上监测凝血功能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在很多国家的医学领域指南被建议使用。本文将对TEG的原理及对血液系统疾病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与常规凝血检测、血小板计数等检查不同,血栓弹力图可以检测包括凝血起始、血小板活化、纤维蛋白形成及纤维蛋白溶解的凝血全过程,并能够快速、准确诊断凝血异常的具体原因,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本文就血栓弹力图在血栓形成、血栓的治疗及血栓相关疾病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凝血、纤维蛋白溶解(纤溶)活性的检测方法多以凝固或纤溶的时间与相应的活性%进行比较,并有效地延用至今.上世纪80年代,免疫学、发色底物方法也成为了重要检测手段.利用图形分析评估凝血功能始于血栓弹力图仪的应用,至90年代中期,凝血、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生成图形分析及意义开始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此类方法的特点是应用光度计连接微机动态记录凝血和纤溶的全过程,并绘制图形,应用软件对图形进行分析处理,以获得更为直观、丰富的实验数据,可作为传统方法的良好补充.  相似文献   

11.
妊娠期血液的凝血与纤溶状态一直是产科关注的焦点,血浆D-二聚体(D-Dimer,D-D)的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D-二聚体水平作为继发性纤溶的分子标志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孕妇D-二聚体的检测还有助于早期诊断静脉血栓形成和妊娠并发症,并能监测抗凝治疗.本研究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正常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旨在探讨D-二聚体在孕妇情况监测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杨  钟家宁  郑英  胡华钟 《河北医学》2022,28(2):263-267
目的:对比血栓弹力图与传统凝血指标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凝血功能的监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86例GDM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常规孕检的70名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传统凝血指标检测与血栓弹力图(TEG)监测,对比两组各项检测结果,分析TEG与传统凝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3.
黄作群  覃桂芳 《微创医学》2006,25(3):516-518
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它的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近十多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充分证实了D-二聚体检测已成为临床诊断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在临床诊断各种疾病中,对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冠状动脉疾病、肝脏疾病、恶性肿瘤以及产科疾病等等.本文对D-二聚体的基础理论,常用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60例AOPP患者为对象,以同期6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凝血、纤溶指标及血栓弹力图(TEG)参数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AOPP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AOPP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栓弹力图(TEG)AOPP组凝血反映时间(R)、血块形成时间(K)高于对照组,血凝速率(Angle角)、血块强度(M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组aPTT、PT、TT、Fbg、D-D、FDP水平均低于死亡组(P<0.05)。生存组R值、K值低于死亡组,Angle、MA水平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AOPP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异常,机体处于低凝状态,凝血、纤溶相关指标的异常程度与AOPP患者的预后存在联系,临床应密切监测。  相似文献   

15.
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迅速和合适的管理是改善结局的基础。血栓弹力图是一种能对凝血和纤溶过程进行全面及动态评估的方法,其用图表的形式反应了凝血过程中所有成分的相互作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血栓弹力图相比传统实验室检测方法更利于产后出血的全面评估及指导治疗决策的制定。该研究简要综述了血栓弹力图的检测方法及其在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D-二聚体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作群 《医学文选》2006,25(3):516-518
D-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它的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近十多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充分证实了D-二聚体检测已成为临床诊断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在临床诊断各种疾病中,对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冠状动脉疾病、肝脏疾病、恶性肿瘤以及产科疾病等等。本文对D-二聚体的基础理论,常用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在肝脏手术中包括肝移植,凝血状态可能迅速变化且常常无法预测。血栓弹力图(TEG)周转时间短,能提供患者术中及时的凝血信息,使临床医生能够根据实时测试做出治疗决策。血栓弹力图(TEG)能减少血液制品的使用,提高手术安全性。本文综述了血栓弹力图在肝脏手术中的最新应用。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凝血与纤溶功能亢进,导致肿瘤相关血栓风险显著增加,同时血液的高凝状态与肿瘤的发展和转移相关.凝血和纤溶系统标记物(TM、TAT、tPAI·C、PIC)可用于肿瘤患者体内凝血与纤溶功能监测、风险识别及预后评价.综合凝血和纤溶系统标记物指标和临床指标,对监测肿瘤患者凝血与纤溶风险、指导血栓预防及肿瘤发展有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前、后患者凝血及纤溶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5例如科恶性肿瘤,术前、术后1h、24h、3d、7d及26例门诊体检的正常妇女,分别采血检测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选择素(GMP140),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酶原(PLC),纤溶酶(PL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PAI)。α2-纤溶酶抑制物活性(α2-AP)。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妇科恶性肿瘤组患者术前即存在凝血功能亢进和纤溶系统功能紊乱,处于血栓前状态,术后1h、24h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变化最明显。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凝血和纤溶系统指标持续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若发生局部浸润、淋巴结或远处脏器转移时,极易发生血栓形成,术后必需加强凝血和纤溶系统指标监测。动态检测和分析这些指标有利于血栓前状态的判断,对血栓形成高危患者及早进行药物性预防,可减少血栓形成和提高对栓塞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血栓弹力图(TEG)是一种对全血凝血功能检测的技术方法,其优点是直接观察凝血系统中血栓形成、稳定至溶解的不同阶段,并使凝血过程量化。其分析图形详细而动态地展示出凝血功能全貌,临床工作者可清晰地观察凝血因子激活、血栓形成、纤维蛋白生成及溶解等过程。除此之外,TEG的快速时效性亦赋予其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如用于检测遗传性及继发性出血性疾病、合理指导成分输血及抗凝药物的使用,同时也可用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