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背景:利用带蒂筋膜瓣包裹法及单纯生物膜包裹构建组织工程骨均能有效促进骨修复,目前缺乏此两方面的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单纯生物膜包裹及带蒂筋膜瓣包裹法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制备兔双侧尺骨中段连同骨膜1 cm骨缺损模型,将自体红骨髓接种于含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骨诱导活性材料制备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并植入双侧骨缺损区,左侧采用深筋膜瓣包裹,设为实验组,右侧采用单纯可吸收生物膜包裹,设为对照组。4,8,12,16周后进行X射线检查、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查、修复区内骨形态计量分析,并在12周行生物力学检测,比较两组骨缺损修复情况。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X射线片、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观察、骨小梁及软骨组织形成的数量和速度、成熟骨结构的形成、骨干结构的重塑、骨髓腔的再通、植入物的吸收降解、新生骨小梁面积占修复总面积比值以及最终生物力学强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说明以带蒂筋膜瓣为膜材料应用膜引导性骨再生技术修复大段骨缺损,能有效限制纤维结缔组织长入,具有有效快速血管化能力,极大地加快了移植骨转化为自体骨的速度及效果。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关于带蒂筋膜瓣促组织工程骨成骨是否以早期促血管化为核心的成骨修复方式的对比研究还缺少相关报道。 目的:通过带蒂筋膜瓣在修复骨缺损各时间段中促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血管化及其对成骨作用影响组织学观察,论证带蒂筋膜瓣具有较好的促血管化作用及促成骨能力。 方法:制作兔尺骨长段骨-骨膜完全缺损模型及带蒂筋膜瓣,随机分为单纯植入组、无蒂膜瓣包裹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膜瓣包裹组4组,分别于骨缺损处植入相应材料。 结果与结论:组织学显示,在各时间点无论新生血管数量,还是新生骨小梁质与量,膜瓣包裹组均明显优其他3组。血管再生面积和新生骨小梁面积测定显示,第4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膜瓣包裹组明显多于单纯植入组、无蒂膜瓣包裹组        (P < 0.05);植入后第8,12,16周膜瓣包裹组骨修复区血管再生面积及对应的再生骨小梁面积明显多于其他3组(P < 0.05)。提示带蒂筋膜瓣具有显著促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血管化作用,血管化增强有利于成骨作用,且可有效提高成骨质和量、缩短骨修复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量化指标测定,明确带蒂筋膜瓣包裹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接种的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在修复骨缺损各时间段中的主要作用及成骨效果,为临床干预骨缺损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制作动物骨缺损模型及带蒂筋膜瓣,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为单纯植入对照组,B组为无蒂筋膜瓣对照组,C组为带蒂筋膜瓣实验组,在第4、8、12、16周进行骨修复区吸光度比测量、骨形态计量分析、交界区和中心区血管图像计量分析,第8、12、16周同时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腋动脉注入墨汁检查及生物力学测定分析。结果第4、8周时,C组与A组、B组相比较其骨修复区吸光度比值、新生骨小梁面积、再生血管面积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摄取比值明显增多,生物力学强度增加,各项量化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早期骨修复过程中血管体积增多对成骨作用是有利的;第12、16周时,三组骨修复区吸光度比测量、新生骨小梁面积和生物力学强度逐渐明显增加,C组仍大于A组、B组,但各组再生血管面积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摄取比值较第8周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成熟骨组织量的增多,血管化作用逐渐减弱,后期膜诱导成骨作用显著。结论带蒂筋膜瓣包裹自体BMSC接种的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具有构建血管化和膜诱导组织再生双重作用,早期促血管化成骨作用占主导地位,并有助于膜诱导成骨作用,后期膜诱导成骨作用为主,促血管化成骨作用消失,临床适时干预治疗对骨缺损修复有极好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不同时期筋膜瓣修复骨缺损时血管化与膜诱导促成骨作用,为临床干预骨缺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含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BMP-2)的骨诱导吸收材料(OAM)与兔骨髓干细胞(BMSC)构建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制作兔尺骨骨缺损模型(n=75)并进行组织工程骨移植修复骨缺损.实验兔分为3组:A组(n=25)单纯植入组织工程骨;在骨缺损邻近区域制备1个带蒂筋膜瓣,B组(n=25)植入无蒂筋膜瓣包裹的组织工程骨,C组(n=25)植入带蒂筋膜瓣包裹的组织工程骨.术后第4、8、12、16周行骨修复区内成骨区与空曝区吸光度比测量、骨形态计量分析和血管图像计量分析;术后第8、12、16周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腋动脉注入墨汁观察修复区血管再生情况.结果 与A组、B组比较,术后第4、8周C组骨修复区内成骨区与空曝区吸光度比、新生骨小梁面积占镜下修复区面积的比值、单位面积内血管再生面积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感兴趣区(ROI)摄取比值均显著增加(均P<0.05).与术后第8周比较,术后第16周3组骨修复区内成骨区与空曝区吸光度比、新生骨小梁面积占镜下修复区面积的比值均增加(均P<0.05).术后第8周A组、B组、C组骨修复区单位面积内血管再生面积分别为(7.20±0.23)%、(7.75±0.57)%、(24.75±1.58)%,放射性核素骨显像ROI摄取比值分别为(7.17±0.01)%、(10.12±0.02)%、(29.37±0.04)%;术后第16周A组、B组、C组骨修复区单位面积内血管再生面积分别为(4.31±0.13)%、(4.69±0.12)%、(9.98±0.74)%,放射性核素骨显像ROI摄取比值分别为(5.03±0.01)%、(5.16±0.04)%、(12.75±0.03)%,组内比较显示术后第16周各组单位面积内血管再生面积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ROI摄取比值均减少(均P<0.05).结论 带蒂筋膜瓣早期以促血管化成骨作用为主,后期以膜诱导成骨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带血供肌瓣、带血供肌瓣复合纤维蛋白粘合剂(FS)、无血供肌瓣和同种异体脱钙骨(AAA)等四种BMP载体修复骨缺损的形态变化。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32只,采用双前肢桡骨中下段12mm缺损实验模型,分别在3、6、9、12周观察带血供肌瓣、带血供肌瓣复合FS、无血供肌瓣和同种异体脱钙骨等4种载体修复骨缺损的大体解剖学、X线和组织学。结果:带血供肌瓣和FS作为BMP复合载体修复骨缺损3周时有大量的软骨细胞生成,呈弹性软骨样特征。6周时大量编织骨、骨小梁形成。9周时出现哈佛氏系统。肌纤维萎缩消失。12周时出现哈费氏骨板和少量的间骨板,哈佛氏管内表面衬有成骨细胞。该复合载体比同时期单用带血供肌瓣成熟程度好,相当于AAA骨载体的骨修复能力。无血供肌瓣复合BMP形成“壳”状新骨。结论:带血供肌瓣复合纤维蛋白粘合剂是BMP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6.
背景: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块植入体内后的存活是骨组织工程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临床上尤其缺少可行性强、可以不经体外长时间构建及预血管化而可一期应用的组织工程骨。 目的:探讨以带血管蒂的筋膜瓣作为膜包裹材料、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以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作为支架材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可行性及加入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作为细胞活性因子、Ⅰ型胶原作为细胞活性因子缓释材料后成骨能力的变化。 方法:Wistar大鼠左侧L1~6背部带血管蒂的筋膜瓣包绕由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Ⅰ型胶原构建的组织工程骨作为实验侧,右侧带血管蒂的筋膜瓣包绕接种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作为对照侧。 结果与结论:大鼠实验侧4周时幼稚骨组织连接形成原始层板骨样结构,形成的原始骨组织钙化程度低。8周时,大鼠两侧骨组织均基本成熟。成骨细胞位于骨陷窝中,周围有大量骨基质呈淡紫色,局部可见Ⅰ型胶原存在,有骨髓腔结构出现,但实验侧骨组织成熟度明显高于对照侧。实验侧骨组织哈夫氏小管清晰可见,形成多个骨化中心,骨小梁、骨岛遍布其中,可见成熟板层骨、立方状排列整齐的活性成骨细胞。8周时实验侧骨小梁成熟度高、典型、清晰可见,对照侧骨小梁成熟度稍差。但2组植入物的新骨形成面积接近。提示以带血管蒂的筋膜瓣作为膜包裹材料构建组织工程骨时,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及缓释剂Ⅰ型胶原可促进其骨成熟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计带血供的骨膜瓣转位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以探索小动脉血管蒂骨膜瓣修复关节软骨的可能性。方法:骨刀在髌股关节的股骨侧软骨面制造6mm×8mm软骨缺损,以兔隐动脉关节支为蒂,切取股骨内髁骨膜瓣7mm×9mm,右侧骨膜瓣生发层朝向关节腔覆盖软骨缺损区(实验组),左侧骨膜瓣生发层朝向骨面覆盖软骨缺损区(对照组)。术后2、4、8、12、16周后处死取材,分别作肉眼、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所有骨膜瓣均存活,肉眼观察见两侧新生组织类似关节软骨,光镜和电镜观察见右侧软骨修复优于左侧。结论:带小动脉血管蒂骨膜瓣转位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再生软骨接近透明软骨。  相似文献   

8.
背景:骨组织工程技术的材料/细胞复合物已能在肌肉、皮下等异位组织内成骨,或是在小型哺乳动物的骨缺损处修复成骨,但这与临床的实际仍有较大差距,骨组织工程技术能否修复大型哺乳动物大范围的骨缺损,以及如何促进组织工程骨的体内再血管化进程还不明确。目的:观察应用比格犬带血管蒂深筋膜瓣及组织工程骨在体内的成骨情况。方法:分离培养比格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自然沉淀法进行组织构建,接种于聚己内酯材料上,与支架材料复合。在比格犬左足胫骨中段制作骨-骨膜缺损模型,植入以筋膜包裹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己内酯复合体作为实验组;右足制作胫骨中段骨-骨膜缺损模型后,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己内酯复合体;另取2只犬制作骨-骨膜缺损模型不植入任何材料作为空白对照。术后进行大体、X射线片、组织学、磁共振灌注成像观察骨模具上成骨细胞生长与血管化情况。结果与结论:空白对照组无新骨生成,无血管长入,最后缺损由纤维瘢痕组织填充;对照组8~16周骨缺损逐渐被骨样组织填充,可见较多的骨痂,骨痂向移植物长入,断端连接不完全,髓腔硬化。实验组成骨过程及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6周骨痂量较多,术后8周支架材料已完全降解,术后12周骨缺损完全修复,可见大量松质骨形成,新骨髓腔较通畅,骨皮质连续较牢靠,所形成的血管在数量、孔径和发布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组织工程骨有较强、较快修复大动物大段负重骨缺损的能力,而带蒂的筋膜瓣则通过促进其再血管化而使其这种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表面修饰的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修复节段性骨缺损局部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fic protein-2,BMP-)的表达。方法以骨髓基质干细胞(marrow stromal cels,MSCs)复合Arg-Gly-Asp(RGD)多肽表面修饰的HA或单纯材料培养制备组织工程骨,选择60只新西兰白兔。制作15mm长的桡骨节段性骨缺损模型,根据植入不同的材料分为A、B、C、D组。A组:骨缺损区植入MSCs复合RGD多肽表面修饰的HA培养制备的组织工程骨;B组:骨缺损区植入MSCs复合HA培养制备的组织工程骨;C组:骨缺损区植入RGD多肽表面修饰的HA;D组:骨缺损区植入HA。术后4周取材,行修复区局部BMP-2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术后4周各组骨缺损区均有新骨生成,修复区局部BMP-2表达水平依次为:A〉B〉C〉D(P〈0.05)。结论RGD多肽表面修饰对以HA为支架材料组织工程骨的修复作用有明显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背景: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以天然优质海洋珊瑚为原料,在珊瑚骨架上形成羟基磷灰石薄层,保留珊瑚天然孔孔相同的支架结构,为组织生长提供了良好空间。 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膜引导骨再生修复牙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42例下颌第一磨牙牙周病致骨缺损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结合口腔修复膜充填修复骨缺损,对照组采用单独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充填修复。 结果与结论:临床随访观察12个月,两组牙周组织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 0.05),且实验组牙周组织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骨缺损区新骨形成密度和骨量均优于对照组(P < 0.05)。表明采用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充填骨缺损区同时覆盖生物膜的引导骨再生技术可获得良好的骨引导再生效果,修复骨缺损。  相似文献   

11.
陈铎  王学礼  祝佩琴  张煜  郭建国 《解剖学杂志》2004,27(1):85-88,F003
目的:采用NaOH消蚀脱细胞制备异体骨基质(BMM),观察其与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及自体红骨髓(ARM)联合移植的成骨效果,为该材料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6%NaOH消蚀兔皮质骨。将支架、rhBMP2及ARM组合分组,移植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定期X线、组织学及生物力学检测,观察成骨效果。结果:(1)支架几乎未见细胞成分,骨基质一胶原纤维及骨盐结构无改变,无明显排异反应。(2)BMM/rhBMP2/ARM共同移植,修复效果优于其它组,应用ARM组有早期修复现象。结论:采用NaOH消蚀法制作的骨基质支架,可用于骨组织工程;ARM促进早期成骨,与rhBMP2联合应用,可有效修复骨缺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骨基质支架并与自体红骨髓联合移植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探讨该支架作为骨组织工程载体的可行性。方法:采用NaOH消蚀技术,制备出家兔骨细胞外基质支架,行扫描电镜观察及生物相容性实验,并与自体红骨髓联合移植于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模型,通过X线、生物力学等检查,比较其联合红骨髓及单纯支架移植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疗效。结果:(1)经NaOH消蚀处理后,骨组织中的细胞成分被彻底清除,细胞外基质成分-胶原纤维仍维持三维立体网状结构;无明显排异反应且可降解吸收。(2)支架+自体红骨髓修复骨缺损,4周即出现成骨现象,8周可修复骨缺损;单纯支架移植,约在12周修复。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复合红骨髓组抗压强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此方法制备的骨基质材料与红骨髓联合,可有效地修复节段性骨缺损,是理想的骨组织工程天然载体。  相似文献   

13.
去抗原异种松质骨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理想的能够修复骨缺损的骨材料,为其在骨缺损修复领域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扩增诱导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将其与去抗原异种松质骨复合培养。造成兔桡骨中段10mm骨缺损模型,分复合细胞组、单纯材料组、空白对照组。通过大体观察、放射学检查、组织学检查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去抗原异种松质骨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兔桡骨缺损,12周时缺损区完全被新骨代替,骨髓腔完全通畅,优于单纯材料组的修复效果,单纯材料组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去抗原异种松质骨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有可能成为理想的骨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矿化胶原(MC)与海藻酸盐(ALG),制备一种新型可注射矿化胶原水凝胶(MCA),研究MCA对颅骨临界性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将MC粉末以200 mg/mL的比例加入到ALG(CALG=15 mg/mL)中制备出矿化胶原水凝胶(MCA)。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MCA的交联状态和元素分析情况进行观察。采用L929细胞增殖实验评估MCA的生物安全性,体内降解实验观察MCA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通过大鼠颅骨临界骨缺损模型来验证MCA的骨修复效果。结果 MCA水凝胶经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后发现水凝胶表面粗糙,其内部Ca/P信号均匀且密集。为了评估MCA的生物安全性,使用MCA浸提液与L929细胞共同孵育后,发现200 mg/mL浸提液实验组的L929细胞增值率为99.95%,毒性评级为1级。同时,将MCA水凝胶注射至大鼠皮下,术后60 d注射部位仍见残留的MCA植入物,而在MCA水凝胶注射到颅骨缺损处的第60天时,MCA则全部降解。最后,观察MCA在颅骨临界骨缺损动物模型中的骨缺损修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MCA水凝胶组的颅骨缺损修复效果优于ALG水凝胶组和对照组。结论 MCA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降解性和促进骨再生的能力,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5.
带血供肌瓣复合BMP微球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带血供肌瓣(VMF)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微球(BMPMs)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壳聚糖与海藻酸钠制成复合微球,包裹骨形态发生蛋白,以带血供肌瓣复合BMP微球植入骨缺损处。通过大体观察、X线检查及组织学观察了解其修复效果。结果:带血供肌瓣复合BMP微球植入兔桡骨缺损处,在8周时缺损修复,组织学检查显示成熟骨组织形成,效果明显优于带血供肌瓣复合单纯BMP组及空白微球组。结论: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可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的良好载体,以带血供肌瓣复合BMP微球可以修复免桡骨15mm的骨缺损.  相似文献   

16.
聂玮  何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12):2100-2107
背景:烧结后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结晶度很高,在体内很难降解;纳米β-磷酸三钙的降解速度太快,不利于体内生物组织在材料上附着,不利于引导成骨。 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纳米β-磷酸三钙双相陶瓷人工骨的成骨及降解性能。 方法:将36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及空白组,制作左侧挠骨缺损模型,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纳米β-磷酸三钙双相陶瓷人工骨、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空白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4,8,12周观察成骨和材料降解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术后12周时X射线:实验组可见材料基本降解,连续性骨痂通过骨缺损部位。对照组材料未见明显降解,骨缺损处有骨痂修复。空白组骨缺损未见修复。②术后12周时组织学观察:实验组材料孔隙内以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为主,有少量软骨细胞,出现散乱的骨松质,材料完全降解。对照组材料孔隙内以骨细胞为主,有少量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材料未见明显降解。空白组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及胶原纤维。③术后12周时扫描电镜观察:实验组材料降解,骨缺损部位被新生骨松质取代。对照组材料未见降解,骨缺损部位大都被新生骨松质取代。空白组无明显骨重建。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纳米β-磷酸三钙双相陶瓷人工骨具有良好成骨能力及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17.
背景:自体骨移植是治疗骨缺损的最理想方法,但来源有限,供区有一定的并发症,所以寻找自体骨的替代材料一直是骨科学领域的研究方向。 目的:观察珊瑚多孔羟基磷灰石、富血小板血浆和纤维蛋白胶复合物修复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在新西兰大白兔双侧前臂桡骨中段截骨1.5 cm制成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植入珊瑚多孔羟基磷灰石、富血小板血浆和纤维蛋白胶复合物,对照组植入自体骨,空白对照组未植入任何物质。 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实验组术后12周时骨缺损基本修复,塑性完全,愈合过程与对照组同步;空白对照组骨缺损无明显变化。②组织病理学: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12周时骨缺损基本修复,出现成熟板层骨及哈佛氏管;空白对照组仅见大量成纤维细胞增生,未见骨质形成。③生物力学:术后2周时实验组最大扭矩和抗扭刚度优于对照组(P < 0.05),术后12周时两组最大扭矩和抗扭刚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珊瑚多孔羟基磷灰石、富血小板血浆和纤维蛋白胶复合物具有促骨质愈合的作用,甚至在术后早期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优于自体骨。  相似文献   

18.
可降解聚合物具有可降解、能被人体吸收、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 ,在骨折内固定和骨缺损修复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的研究表明 :其作为骨折内固定物 ,已得到成功的应用 ;作为骨组织填充物 ,需与 BMP复合 ,以提高其骨诱导活性 ;作为组织工程用的支架材料 ,需进一步提高其机械强度。总之 ,作为可降解聚合物 ,在生物相容性、降解时间的可控性、机械性能和制作工艺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背景:前期研究显示肝素-壳聚糖脱细胞骨基质材料植入骨缺损受区后,材料内部血液供应明显改善,将血管束植入大体积抗凝材料能否促进骨缺损处血液灌注和血管化进程? 目的:观察局部抗凝的肝素-壳聚糖脱细胞骨基质材料联合血管束植入对骨缺损修复早期血液灌注及血管化的影响。 方法:取25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制作双侧桡骨中段20 mm长骨缺损模型,右侧植入局部抗凝的肝素-壳聚糖脱细胞骨基质材料联合自体血管束(实验组),左侧植入脱细胞骨基质材料联合自体血管束(对照组),术后1,3,7,14,28 d行CT灌注成像及组织学观察。 结果与结论:术后1 d开始,实验组血容量、血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且实验组材料中心部位有明显血液灌注,对照组植入物周围有血液渗透,此种趋势持续到术后28 d。术后1 d,实验组复合材料中有大量红细胞和有核细胞,对照组以渗透液体为主,偶见细胞;术后3-7 d,实验组复合材料网孔中有血管形成,之后逐渐增多,对照组见植入血管血栓形成、管腔闭塞,周围组织纤维化包裹,实验组各时间点材料内部血管数高于对照组(P < 0.05)。提示局部抗凝的肝素-壳聚糖脱细胞骨基质材料可促进血管束植入后材料内部的血液灌注和早期血管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文题释义:胶原基质矿化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产生排斥反应,降解速度与成骨的速度相适应,其降解不会影响周围环境的pH值。该材料在微米尺度上具有互联孔洞结构,孔隙尺寸为100-500 µm,孔隙率为70%-90%,结构和成分与自体骨相似,能够更好的诱导自体骨生长,具有良好的骨修复作用,其机械耐受性、可塑性、强度接近松质骨。 新短肽P17-骨形态发生蛋白2:通过FMOC/tBu固相多肽合成法合成的具有17个氨基酸的新型活性短肽中包含磷酸化的丝氨酸及天冬氨酸,能够极好地模拟天然骨基质的促发及指导矿化的功能,在局部形成偏酸环境,促进局部的钙磷沉积、成核和生物自组装矿化。短链多肽活性位点能充分暴露并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生物活性更强。 背景:胶原基质矿化磷灰石材料具有仿生的化学组成及良好的生物学性能,已被用于某些骨缺损修复;新短肽P17-骨形态发生蛋白2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诱导生物活性,因此将新短肽P17-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胶原基质矿化磷灰石材料制备成复合支架材料可望提升骨修复效率和效果。 目的:探讨新型P17-骨形态发生蛋白2/胶原基质矿化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生物活性。 方法: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接种于新型P17-骨形态发生蛋白2/胶原基质矿化磷灰石复合材料与胶原基质矿化磷灰石材料上,培养3,7 d后,利用RT-PCR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 mRNA相对表达。将新型P17-骨形态发生蛋白2/胶原基质矿化磷灰石复合材料(实验组)与胶原基质矿化磷灰石材料(对照组)分别埋置于SD大鼠皮下,植入12,35 d后进行Masson染色后组织学分析。将新型P17-骨形态发生蛋白2/胶原基质矿化磷灰石复合材料(实验组)与胶原基质矿化磷灰石材料(对照组)分别植入日本大耳白兔下颌骨箱状缺损处,植入5,15周后进行大体与X射线检查。实验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结果与结论:①复合材料组培养7 d的碱性磷酸酶mRNA表达高于胶原基质矿化磷灰石组(P < 0.05);②皮下埋植实验显示两组材料和组织界面均未引起明显的急性炎症反应,植入后35 d实验组可见更多的纤维细胞与材料嵌合;③骨缺损修复实验中,大体观察显示两种材料均具有良好的骨修复能力,植入5周时缺损区已有缩小趋势,植入15周缺损表面比较平整;X射线检查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缺损区缩小趋势更明显;④结果表明,新型P17-骨形态发生蛋白2/胶原基质矿化磷灰石复合支架材料具有比胶原基质矿化磷灰石更为优良的生物活性与骨缺损修复能力。 ORCID: 0000-0002-1196-5954(张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