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索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2日至2018年4月22日本院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100例患者(实施奇偶数法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结果观察组Barthel评分(85.56±3.62)分、Fugl-Meyer评分(66.98±6.41)分、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3.89±1.54)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3年-2015年间来我院诊治的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及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2个月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患者的改良Fugl-Meyer上肢体综合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总有效率均高于阿司匹林治疗组患者,其脑梗死进展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阿司匹林治疗组。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不仅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效降低脑梗死进展率及复发率,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梁友云 《河北医学》2015,(4):627-629
目的:通过对114例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2个月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脑梗死进展率和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78.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脑梗死的进展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脑梗死的进展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进展性侧脑室旁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急性进展性侧脑室旁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行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BI评分、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5.66±1.36)分、BI评分为(86.25±5.87)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PF为(82.25±10.23)分、RE为(85.03±5.69)分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14.81%,与对照组13.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进展性侧脑室旁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阿司匹林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在大脑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118例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9例。参照组单独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NIHSS及Fugl-Meyer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 <0. 05);研究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低于参照组(P <0. 05);研究组NIHSS评分和Fugl-Meyer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P <0. 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大脑动脉狭窄脑梗死可进一步优化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预后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使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82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联合治疗组给予拜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1周,后改单服拜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单服拜阿司匹林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并进行疗效、安全及卒中进展率复发率的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进展率复发率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联合治疗组NIHSS与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3±2.86)、(60±13.76),对照组NIHSS与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6±2.38)、(75±11.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对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小板聚集率有明显抑制(P<0.01),但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用拜阿司匹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进展期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进展期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NIHSS评分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5.81%,与对照组的32.56%比较显著提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均未出现肝肾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进展期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缓解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高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362例高龄脑梗死患者,依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76例)和观察组(186例)。对照组患者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行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及凝血指标;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不良反映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及凝血指标、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高龄脑梗死患者安全,其疗效优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9.
韩书锋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6):1080-1081
目的探究葛酮通络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郏县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12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取葛酮通络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91.07%)较对照组(75.00%)高(P<0.05)。两组治疗前NIHSS、BI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BI评分较对照组高(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71%)与对照组(7.1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予以葛酮通络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32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硕  赵继宗 《北京医学》1996,18(1):10-13
1991年1月~1994年3月,我们对91例病人共99个脑动脉瘤夹闭术后常规行脑血管造影。造影发现动脉瘤残留者5例(5%),动脉瘤完全夹闭者1例(1%),载瘤动脉闭塞者12例(12%)。手术后造成动肪瘤残留的原因主要与动泳瘤的部位,大小,蒂的宽窄以及手术中动脉的破裂竺前密切关系。术者对动脉瘤以及载瘤动脉是否被夹闭往往有误,故不能替代手术后的脑血管造影,动脉瘤残留和血管闭塞术后可以是无症状的,必需靠  相似文献   

12.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62 cases of computerized axial tomography scan-proved cerebral haemorrhage and 81 case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in the carotid territory have been compared in a retrospective case note survey. The clinical features which can help in making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haemorrhage and infarction at the bedside are discuss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classical teaching which referred only to post-mortem proved cas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淀粉样脑血管病(CAA)引发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对我院近3年收治的CAA引发的23例脑出血患者,均行头颅CT、MRI及SWI检查,计算颅内出血的体积、进行入院及出院时GCS评分及出院时mRS评分,进行预后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结果 CAA引发的脑出血有自发性、多灶性及短期复发的特点,头颅CT对新鲜出血敏感,MRI对新鲜出血和陈旧性出血均可显示,SWI显示皮质及皮质下有多个微出血灶,而基底节区、脑干、小脑无微出血灶。结论 CAA是非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原因;SWI示脑出血特征性表现可作为诊断依据,GCS评分出院比入院增加,出院时mRS评分与入院时GCS评分及脑出血体积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急性脑出血与脑梗死的心电图改变。探讨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情况。方法:选择126例急性脑出血及151例脑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资料,结合临床和CT、MRI分析其表现。结果:脑出血组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肥大和病死率明显高于脑梗死组,脑梗死组的窦性心动过缓并心律不齐,房颤和期前收缩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脑出血组(P<0.05)。结论:脑出血、脑梗死的心电图异常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to determine th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worse outcomes in the patients with 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Twenty-seven patients with acute 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hospitalized in our institution. These 10 men and 17 women had an average age of 77.8 years (range, 42 to 97 years). Some patients had multiple infarctions. Thirteen patients had infarctions of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12 patients had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nfarctions, 6 patients had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infarctions, and 3 patients had vertebro-basilar artery infarctions. The causes of the main cerebral arterial infarctions were cardiac embolism in 22 patients, atherothrombosis in 4 patients, and unknown in one patient. Fifteen (55%) of the 27 patients died from transtentorial herniation caused by 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or from general complications. Of the 12 patients (45%) who survived, 8 patients were moderately disabled, 1 patient was severely disabled, and 3 patients existed in a vegetative state. Worse outcomes were more frequent in younger patients with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nfarctions related to cardiogenic embolism.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与脑疝后脑梗塞预后有关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脑疝后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发病时GCS评分、发病时中线结构移位程度、发病时大脑脚池、环池受压程度、脑梗塞的大小等因素与脑疝后脑梗塞预后的关系.结果 脑疝后脑梗塞发生时大脑脚池、环池明显受压者16例,GCS评分低于5分者13例,大面积脑梗塞者14例,它们均与脑疝后脑梗塞的预后关系密切.结论 脑疝后脑梗塞发生时大脑脚池、环池受压明显,GCS评分低及大面积脑梗塞患者预后差对脑疝后脑梗塞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脑栓通的抗脑水肿及脑缺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栓通的抗脑水肿及脑缺氧作用。方法 :①取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及给药组 ,制备脑水肿模型 ,后断头取脑、取血。右侧大脑按干—温重法测脑含水量 ;左侧大脑制匀浆 (10 % ) ,离心测脑组织中SOD ,分离血清 ,测定一氧化氮量。②把小鼠 40只分为对照组及给药组 ,各组 10只小鼠断头后观察张口喘气停止时间 ,两组剩余各 10只小鼠装入盛有 5g钠石灰的广口瓶中 ,密封 ,观察小瓶内小鼠的存活时间。结果 :脑栓通能改善脑水肿 ,与缺血组对比P <0 0 5 ;能提高脑组织SOD含量 ,与缺血组对比P <0 0 1;能降低血清中NO量 ,P <0 0 0 1。结论 :以上数据说明脑栓通能改善脑水肿 ,增加脑神经细胞的耐缺氧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将中老年人脑肿瘤误诊为脑血管病的原因及二者之间的一些内在联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老年中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结果。结果 18例患者神经手术、化疗、放疗及对症处理,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好转出院。结论老年中脑肿瘤病史、症状及体征不典型。常呈卒中样发病,临床上极易误疹,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正>副大脑中动脉(accessory middle cerebral artery,AMCA)是起源于大脑前动脉并与同侧大脑中动脉伴行的一支罕见异常血管,向特定区域脑组织供血。笔者报道合并有AMCA的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脑梗死1例,并结合文献分析AMCA的临床意义,加深对AMCA的重视。1病例介绍患者男,37岁,因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伴口角歪斜,  相似文献   

20.
脑出血后脑水肿是一种继发性病理状态,可使颅内压增高,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本文阐述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目前治疗脑水肿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