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出院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郑州市儿童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并顺利出院的100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在出院后接受常规的家庭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则在出院后接受延续性护理。两组干预6个月后,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脑瘫量表评分及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脑瘫量表评分及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残疾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院后的脑瘫患儿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其智力发育及运动发育情况,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综合性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儿童医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8例小儿脑瘫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效果。结果护理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护理能有效提升脑瘫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8):184-186+192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临床脑瘫患儿功能恢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 年5 月~2018 年4 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瘫患儿48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4 例,给予患儿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24 例,给予患儿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运动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运动功能为(61.22±2.75)分,对照组为(50.14±3.52)分,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为(3.06±1.64)分,对照组为(3.92±1.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中,情感功能为(87.34±8.01)分,生理功能为(88.12±6.31)分,角色功能为(90.14±6.22)分,对照组分别为(69.65±6.25)分,(72.24±5.86)分,(70.55±5.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脑瘫患儿临床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儿童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8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训练效果。结果干预前,观察组患儿的运动发育指数和智力发育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儿的运动发育指数和智力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脑瘫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其运动发育指数和智力发育指数,改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慧珍 《吉林医学》2013,(36):7748-7748
目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措施,提高脑瘫患儿的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择脑瘫患儿22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1例。对照组按照一般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康复护理措施,主要采用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康复训练等系列措施,在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对两组在脑瘫患儿听觉、视觉运动改善和治愈率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对照组听觉、视觉运动改善5例,治愈2例。观察组听觉、视觉运动改善10例,治愈5例。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两组在听觉、视觉运动改善和治愈率数据对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患儿采取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疾病的治疗水平,在临床中可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采用婴幼儿智力量表(CDCC)检测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智力发育(MDI)和心理运动发育(PDI)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家属护理满意度、MDI评分和PD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基础上,综合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脑瘫患儿的智力发育和心理运动发育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脑瘫患儿社区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9例患儿按照其常住地是否有社区康复中心分为两组。能够按时到所在地社区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的为社区康复护理组,所在地无社区康复中心仅做常规出院指导为常规康复护理组。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对治疗一年后的患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社区康复护理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康复护理组(P〈0.05)。结论:社区康复护理可以对脑瘫患儿进行针对性治疗,显著增强脑瘫患儿的肢体运动能力,提高其治愈率及有效率,降低了患儿的病残率,对脑瘫患儿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儿童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8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家属对康复知识掌握较好者、患儿配合度较好者、家属对护理满意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提高患儿家属对康复知识以及家庭护理方法的掌握程度、患儿的护理配合度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于脑瘫患儿出院后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脑瘫患儿当做研究病历,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脑瘫患儿家庭护理,试验组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7个月延续性护理干预服务。结果2组脑瘫患儿干预之后效果对比,试验组对象22例轻度残疾,占49.3%;12例中度残疾,占27.6%;8例重度残疾,占15.7%;3例完全残疾,占7.4%;对照组对象8例轻度残疾,占9.8%;17例中度残疾,占36.4%;14例重度残疾,占22.7%;16例完全残疾,占31.1%。试验组对象中度残疾及轻度残疾比重之和明显比对照组对象多,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后对脑瘫患儿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患儿在生活中的活动能力,减少他们的残疾状况与对家人的依赖度,得到比较成功的康复成果,具备重要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孙杰 《当代医学》2016,(30):121-122
目的:分析脑瘫患儿实施家庭康复护理的康复效果。方法择取脑瘫患儿50例,按照所接受的不同护理模式分组,行家庭康复式训练的25例患儿归入研究组,行家庭常规护理的25例患儿归入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GMFM评分为:前旋(62.89±4.33)分,屈曲(75.34±3.01)分,伸直(73.23±4.94);对照组患儿则分别为前旋(27.02±8.42)分,屈曲(27.07±3.30)分,伸直(34.36±5.26),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脑瘫患儿而言,家庭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儿肢体能力的恢复,减轻患儿父母的负担。  相似文献   

11.
康复护理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凌霞 《吉林医学》2012,33(14):3038-3039
目的:分析脑性瘫痪患儿功能训练配合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的92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康复护理组46例(即康复组),对照组46例,康复护理组给予功能训练的同时配合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功能训练不配合康复护理。两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康复护理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性瘫痪患儿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可提高康复效果及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沙盘游戏治疗脑瘫儿童心理问题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在儿童医院康复中心诊断为脑瘫的3~5岁儿童,以皮勃迪图片词汇测试(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PPVT)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最终选取20例脑瘫儿童为研究对象.将这些儿童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试验组(10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瘫患儿康复护理干预效果与月龄的关系.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科和神经科门诊接诊的符合要求的脑瘫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结果 完成3个月以上按月龄统计有效率是:0~3个月16/16(100%),4~6个月39/41(95.1%),7~12个月32/35(91.4%),13~24个月18/23(78.3%),25个月以上3/5(60%).其中显效率为0~3个月11/16(68.8%),4~6个月24/41(58.5%),7~12个月12/35(34.3%),13~24个月2/23(8.7%),25个月以上0/5(0%).结论 随着月龄的增长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随之下降.早期诊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是提高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音乐配合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CP)的效果。方法将60例早期诊断为CP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Bobath和Vojta法训练、高压氧及药物治疗等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综合康复治疗外,在治疗室或家中播放患儿喜爱的儿歌和童谣,每次10~15 min,每天2次。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分别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测试各量表分,评估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CP患儿的综合功能适应能力均有所提高,尤其是在治疗6个月后提高更明显,观察组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配合综合康复治疗小儿CP优于单纯综合康复,为探讨治疗小儿CP的有效综合疗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集体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0例脑瘫患儿。按照年龄、性别、疾病分型、运动功能发育水平及家长知情同意进行分组,试验组实行"一对二至五"的小组式康复治疗模式,对照组行"一对一"的康复治疗模式,采用(GMFM88)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对两组患儿进行评估。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0软件包。结果:两组患儿康复治疗效果均有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对二至五"的集体式小组治疗模式与"一对一"的康复治疗模式相比较,在治疗效果不变的基础上,不需要特殊设备、场地、人员、操作细节等要求,更重要的是改善了治疗氛围单一,缺乏竞争与模仿,治疗的主动性、连续性不够的缺点。家长直接参与到患儿治疗中,学习掌握了脑瘫康复治疗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保证患儿家庭治疗的主动性、连续性,节约医疗资源,减轻家庭负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王伟文  孙增贤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4):609-611,614
目的 分析维生素D辅助康复治疗对脑瘫伴语言功能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4年6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瘫伴语言功能障碍患儿共82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单纯康复治疗组39例和维生素D辅助康复治疗组(联合组)43例,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推拿、语言训练等,双鲸维生素D滴剂1粒/次,1次/d,3个月为一疗程,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比较2组患儿的语言发育能力、Gesell儿童发育量表和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评分及维生素D和血钙水平的差异性。 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儿的语言发育改善程度显著提高,总有效率大于单纯组(95.3% vs. 74.4%,χ2=7.213,P=0.007),Gesell儿童发育量表发育商数DQ平均得分显著提高[(70.4±11.3)分 vs. (53.3±10.5)分,t=6.127,P=0.026],正常患儿的比例显著高于单纯组(41.9% vs. 20.5%,F=4.304,P=0.038);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发育指数优秀比例显著提高(F=9.202,P=0.002)。维生素D和血钙水平比单纯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8.9±23.8)pmol/L vs. (56.3±21.0)pmol/L,t=6.025,P=0.023;(1.9±0.4)mol/L vs. (1.3±0.1)mol/L,t=5.624,P=0.028]。 结论 维生素D辅助康复治疗可较为有效地改善脑瘫伴语言功能障碍患儿的语言功能及发育状况,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5):171-174
目的 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在小儿脑瘫流涎症状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2017 年6 月~2018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脑瘫流涎患儿50 例,收集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 例。两组患儿均采用针刺和按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大脑动脉血流速度、血管搏动指数及流涎等级。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 个月后观察组患儿VP、PI 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流涎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康复护理在小儿脑瘫流涎症状的应用效果显著,能积极改善患儿脑部血流,显著提高患者的流涎控制率,提高护理总有效率,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104例患儿按不同年龄分为0—6个月、7-12个月、13-54个月三组,各组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并对三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差值均值进行对比。结果三组间患儿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减轻患儿功能障碍程度,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确诊和开始治疗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9.
小儿脑瘫早期诊断与综合康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提高对早期治疗的认识并强调家庭的参与治疗。方法观察、分析脑瘫患儿的早期症状及体征。将患儿分为医院治疗组、医院加家庭治疗组和未经治疗的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医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7%,医院加家庭治疗组总有效率75.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1.76%;且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结论 2岁以内是大脑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脑瘫要尽早诊断和治疗。重视家庭的参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