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指针对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胞信号传导和其他生物学途径的治疗手段,广义的分子靶点包括了参与肿瘤细胞分化、周期、凋亡、迁移、浸润、淋巴转移、全身转移等过程,从DNA到蛋白/酶水平的任何亚细胞分子.分子靶向治疗是以阻断肿瘤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特异性表达或高表达的分子为作用靶点,这不仅能够更加特异性的作用于肿瘤细胞,阻断其生长、浸润、转移或诱导其凋亡,同时降低了对正常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发现非小细胞肺癌形成与多种致癌突变密切相关,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以及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扩增等。本文从腺癌和鳞状细胞癌两个亚型的靶向治疗药物入手,分别介绍了非小细胞肺癌潜在的靶点及小分子抑制剂,包括EGFR抑制剂、ALK抑制剂、KRAS抑制剂、c-MET抑制剂、FGFR1抑制剂、PI3K抑制剂、BRAF抑制剂、ERBB2抑制剂以及DDR2抑制剂,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用药和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对于晚期NSCLC患者,传统治疗方法是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但化疗副作用大且效果有限。近年来,随着肺癌靶点及分子靶向药物的不断研发,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晚期NSCLC患者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本文对目前晚期NSCLC患者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小细胞肺癌(SCLC)作为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分化程度低、侵袭性高、转移早等特点。尽管初期对放疗和化疗敏感,但大部分患者易在短时间内复发及耐药,5年生存率极低。现阶段,传统化疗药物尚未在小细胞肺癌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免疫药物等的出现则打破了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的僵局,联合治疗或能为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5.
肺癌已成为我国致死率第一的恶性肿瘤,在化疗及放疗的基础上,联合靶向治疗已成为肺癌治疗的一大热点。本文就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驱动基因的不断发现以及肿瘤生物学、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针对相应基因的靶向药物的治疗也逐渐进入临床,肺癌 的有效靶点和高效低毒的靶向药物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抗肿瘤血管内皮抑制药物、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抑制 剂等.  相似文献   

7.
8.
作为肺癌传统治疗手段的外科手术和放化疗技术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除了对于早期肺癌患者有较为可观的疗效外,其治疗效果的上升空间有限.而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在肺癌的临床研究与应用中取得可喜进展,本文对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吴宏成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2):1324-1327
肺癌已经成为全球男性和女性的第一癌症杀手,也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年发病率为35/10万人.早期肺癌往往缺乏明显症状,60%~85%非小细胞肺癌(nosmall-cell cancer,NSCLC)患者无法进行根治性切除,含铂双药化疗方案作为晚期NSCLC的标准一线治疗,有效率仅为15%~36%,总生存期8~10个月,1年生存率30%~40%,其疗效已经到了一个平台期,要突破这一"瓶颈",必须转变这种传统的治疗模式,对此个体化靶向治疗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李博  刘黎明 《海南医学》2016,(9):1477-1480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发生率高,是肺癌致死率高的原因之一.目前分子靶向治疗被认为是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的重要手段,被认为是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和化疗之后肺癌脑转移新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肿瘤学的发展,分子靶向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方面是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针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靶向治疗现状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2.
<正>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选择5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男28例,女30例,年龄59~72岁。将5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3.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全部肺癌患者的80%~85%。针对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驱动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及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阳性人群靶向药物的研发显著提高了这部分患者的生存期。近些年研究者们发现了NSCLC中除EGFR及ALK外越来越多的非常见基因突变,如c-ros...  相似文献   

14.
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上的疗效已达一个平台,且毒性作用限制了化疗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对现代肿瘤分子生物学及基因水平的认识逐渐加深,靶向治疗以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给予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目前抗肿瘤研究的热点。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明确的致癌位点,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使药物进入体内特异性选择致癌位点结合而发生作用,从而最终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正常组织细胞不受影响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多靶点药物等。  相似文献   

15.
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其占据恶性肿瘤首位。目前肺癌的治疗方案主要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但对于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现多采用靶向治疗为主,靶向治疗解决了除之前的传统治疗方法的空白,为更好的解决肺癌患者的疾病带来了新的治疗方法,但在临床带来获益的同时,发现靶向治疗在后期会出现耐药性,从而使靶向治疗带来了局限性,本文介绍了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耐药机制以及中医药联合治疗靶向治疗肺癌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吴国明  范晔 《西部医学》2012,24(1):1-4,8
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上的地位虽然没有被根本动摇,但化疗的疗效已达到一个平台且毒副反应限制了它的应用,而随着人们对肿瘤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水平的逐渐深入认识,靶向治疗已成为目前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从贝伐单抗的临床应用开始,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EGFR-TKI用于突变患者的治疗,再到ALK抑制剂迅速进入临床。靶向研究正在使肺癌逐渐走上真正意义的个体化治疗道路。本文就晚期NSCLC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及思考做一述评。  相似文献   

17.
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TKI)是新一代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其包括吉非替尼(易瑞沙)、厄洛替尼(特罗凯),这类药物不仅能加特异性作用于肿瘤细胞,还降低了对正常细胞的杀伤作用,较少引起严重不良反应,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有新的选择。这类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治疗的同时进行有效的皮肤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病情,甚至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药物研究出现了很大的进步,临床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较多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中涌现,成了为治疗患者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对目前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进展的研究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希望能够为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克隆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单克隆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在临床上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同时也出现了皮疹、腹泻、高血压等若干毒性反应,还有一些新药,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伏立诺他、范得它尼等,都有相关的毒性反应。分子靶向治疗毒性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服药的依从性。本文就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药物的毒性反应及处理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