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1989年4月收治一例食管下段、贲门、胃窦三处同时发生癌患者,报告如下。患者,男,51岁。农民。1989年4月18日因食管下段癌入院。1988年8月,患者吃干硬食物时偶感阻塞,未引起注意,入院前一个月出现明显吞咽困难,进水后呕吐。并有胸部及上腹部饱胀疼痛,无呕血及便血史。检查:体质差,慢性消瘦贫血病容,两腋窝可触及3~5个花生米大小肿大的淋巴结,心肺正常,上腹肌紧张,深压痛,剑突下偏右可触及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卵巢绒毛膜癌甚为罕见,国内仅报告二例,国外文献报告亦不多。本文将本院二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一:患者周××,女,35岁,因经期延长2个月,于70年10月24日入院。61年4月曾患“葡萄胎”在外院行剖腹取胎及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术后月经一直正常。70年7月15日起经期延长,无血块、亦无腹痛及咳嗽、咳血等不适。以往体健,初潮17岁,  相似文献   

3.
神经母细胞瘤好发于婴幼儿肾上腺,发生于成人硬脊膜外者极为罕见.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54岁,左胸背部疼痛2月,加重2周,于1991年10月4日入院.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正常,肝脾未扪及.肾区无叩击痛,左侧第7,8,9,10肋间隙压痛,第6,7,8胸椎旁压痛,四肢肌力及活动正常,无感觉障碍.实验室检查,血色素145g/L,红细胞 4.5 ×10~(12)/L,白细胞8.2×10~9/L,中性80%,淋巴20%,肝肾功能正常,血沉11mm/h,X线胸片、胸椎正侧位未发现异  相似文献   

4.
例1.患者女性,32岁。主诉双侧乳房肿物半年,于1988年10月4日收入院。24岁结婚,月经正常,孕2产1,人工流产1胎,未哺乳。7年前行右乳腺纤维瘤切除术。其父死于膀胱癌。患者一般情况好,全身未发现重要病变。肺部X线摄片阴性,血、尿常规及肝功能、心电图检查均正常。瘤科情况:双侧乳房对称,右乳外上皮肤可见陈旧性手术疤痕。左乳房皮肤正常。双侧乳头正常。右乳中下方可触及5.2×3.5×3cm肿物,质硬,边界不清,无压痛,活动度差,局部皮肤  相似文献   

5.
Gao M  Sun PM  Zhao D  Wang JL  Li XP  Wei LH 《癌症》2006,25(5):538-542
背景与目的: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strogenreceptor-relatedreceptorα,ERRα)是孤儿核受体亚家族成员之一,可与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receptorα,ERα)竞争结合同一靶基因位点,从而干扰雌激素-雌激素受体核内信号通路的转导,因而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方面发挥一定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17β-雌二醇(E2)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孤儿核受体ERRα的调控作用,明确ERRα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与ER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17β-E(210-10、10-8、10-6mol/L)作用于ERα阳性的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细胞和ERα阴性的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IA细胞24h、48h后ERRα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并应用完全性ER拮抗剂ICI182780同时作用细胞,观察是否可阻断E2对ERRα的调控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17β-E2作用于Ishikawa细胞24h、48h后ERRα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以10-8mol/L作用后下调最明显。同时加入10-8mol/LE2和10-6mol/LICI182780作用于Ishikawa细胞后,E2对ERRα的下调作用被阻断。不同浓度的17β-E2作用于HEC-IA细胞24h后ERRαmRNA水平出现不同程度上调,但蛋白水平未见明显变化。当17β-E2作用细胞48h后,ERRα蛋白水平出现明显上调,以10-8mol/L作用后上调最明显。同时加入10-8mol/LE2和10-6mol/LICI182780作用于HEC-IA细胞后,E2对ERRα的上调作用无明显变化。结论:17β-E2可下调Ishikawa细胞ERRα的表达,且这种降调作用是通过ER介导完成的;17β-E2可上调HEC-IA细胞ERRα的表达,且这种上调作用不被完全性ER拮抗剂ICI182780所阻断。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0岁.因咳嗽、胸痛20余天,于2000年4月17日入院.患者2000年3月26日始无明显诱因下偶发咳嗽伴胸骨两侧针刺样疼痛,但尚能忍受.无发热、盗汗、咯血、体重减轻.查体:营养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正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骨髓象、血清免疫球蛋白、水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均正常,PPD试验(-),ESR15mm/h.肝、脾、肾及腹后腔B超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及X线摄片检查示:①左后上纵隔肿瘤(神经源性?);②左上肺陈旧性结核.于2000年4月28日在全麻下行后纵隔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1岁.体检超声发现右肾上腺肿块5 d入院.患者血压正常,无明显不适.既往无高血压病及其他家族遗传病史.入院体查:血压110/70 mm Hg(1 mm Hg=0.133kPa),无肥胖和Cushing面容,其他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24 h尿3-甲氧基-4-羟苦杏仁酸(VMA)正常,24 h尿17-羟类固醇(17-OH)升高至65.20 μmol/L,24 h尿17-酮类固醇(17-KS)升高至114.40 μmol/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昼夜节律和立卧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正常,皮质醇节律上午8时升高.  相似文献   

8.
间皮肉瘤不少见,但腹腔内遗留纱布诱发间皮肉瘤者国内未见报道,现报告1例如下: 患者女,72岁,已婚。1977年10月曾行阑尾切除术,术后10多年来,有时右下腹不适伴隐痛。1988年1月3日腹痛加重并可摸到包块有压痛。查体:一般情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下腹部触及一肿物,大小约7×6.5cm,质地较硬,活动差,压痛,实验室常规检查均正常,临床  相似文献   

9.
骨纤维肉瘤发病率较低,合并妊娠更为罕见,我科遇到一例,报告如下: 孙××,28岁,住院号13441,因足月妊娠伴有左下肢疼痛不能行走半月,于1984年10月5号住我科。既往月经周期3/40-60天,末次月经1983年10月23日。妊娠早期活动时,时感左下肢疼痛,来院妇检未发现异常。妊娠6~+月时自己摸到左下腹部有鸡蛋大小包块,不活动,无触痛,能行走。近半月来,包块长大迅速,左下肢疼痛加剧,不能伸直。 查体:T、P、R、BP均正常。一般情况好。强迫体位。产科检查:胎位、胎心音正常,头浮。左下肢向内屈曲不能伸直,左腹股沟部位可触及如新生儿头大包块,表面光滑,固定,无触痛,质硬。化验: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2 5岁 ,教师。主因“体检发现上腹部包块 1周”入院。患者因一周前行婚前检查时发现左上腹部有一肿块 ,无疼痛、血尿等症。查体 :腹部不对称 ,左上腹稍膨隆 ,左上腹部可触及一包块 ,大小约 10 cm× 12 cm,质硬 ,无压痛 ,活动度差 ,表面光滑 ,与皮下无粘连。实验室检查 :Cr5 6 μmol/ L,Urea3.2 m mol/ L,Co2 CP2 7mm ol/ L,AL P2 9.9IU,CA19 - 92 . 2× 10 4 U / L ,CA 12 5 3. 1×10 4 U/ L,CEA<5 g/ L,AFP8.1μg/ L,3-羟基甲氧基苦杏仁酸 18.1ng/ 2 4 h,尿 17酮类固醇 8.2 mg/ 2 4 h,尿 17羟类固醇 8.1m…  相似文献   

11.
原发于喉的平滑肌肉瘤罕见,报告一例如下。患者女性,47岁,一年前出现声音嘶哑,无咽部疼痛及呼吸困难。近一个月来声音嘶哑加重,于1990年3月7日入院。入院后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喉外形正常,颈前及颈侧部未触及包  相似文献   

12.
生殖细胞瘤(GCT)一般多发生于生殖器,也可在纵隔内发生,约占纵隔肿瘤的1%,是少见的性腺外生殖细胞瘤.报告2例如下:例1,女,24岁.反复咳嗽,咽部阻塞感,不能平卧、间歇低热5个月,2个月来右胸痛加剧,经拍胸片后拟为纵隔肿瘤,于1989年11月28日入院.检查 发育中等,营养差.右颈部,左右腋窝均可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肝脾肿大于助下2cm.右下肺闻及少许痰鸣音.血常规肺、肝功能、心电图、腹部B超检查均正常.血沉56mm/h.X线所见 上纵隔增宽,向两肺野突出,最大横径10cm,右侧明显.侧位片示:前上纵隔有一密度均匀10×7cm大块影.左腋窝淋巴结切检,病理报告:淋巴结转移性生殖细胞瘤(无性细胞瘤),提示来自纵隔.1989年12  相似文献   

13.
原发于子宫的恶性淋巴瘤非常少见。我院收治一例,报道如下:患者,70岁,孕1产1,末次月经30年前,阴道持续排液10个多月,于1989年3月入院。曾于1988年做诊断性刮宫,病理报告“平滑肌瘤伴细胞增生活跃”;11月再次诊刮,报告:“疑为低分化癌”;12月第三次诊刮,报告:“恶性肿瘤,类型待定。”查体: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及,全身淋巴结未触及。妇检;阴道壁粘膜点状出血,宫颈萎缩、充血,宫体正常大,双侧附件(-)。血常规正常,腹部B超无异常发现。于1989年  相似文献   

14.
迷位甲状腺较少见,发生癌变更罕见,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女性,36岁。1964年7月体检时发现右腋下豌豆大肿块,活动,无症状,未引起重视。1981年发现肿块日渐增大,偶有疼痛,曾诊断淋巴结核,经抗痨药物治疗无效,近日肿块增长较快,疼痛加剧,于1983年1月14日入院。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右腋下可触及核桃大肿块,质较硬,活动度差。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血、尿、粪常规(一),胸片阴性。  相似文献   

15.
病情摘要 患者男,61岁.心前区阵发性疼痛并向左肩背部放射24天,于1995年10月14日就医.患者于上月24日始有心前区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背部放射,伴心慌、胸闷、气短,每日发作3~5次,每次持续10分钟左右,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皆可诱发,休息后缓解.发病后曾按冠心病治疗,症状无好转.有胆囊炎病史6年.查体:T37℃,P84次/min,R20次/min,BP16/11kpa.一般情况尚可,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及黄染,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心率84次/min,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墨菲征(一).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均正常;血液流变学、心肌酶谱正常;心电图示:V_1~V_4胸导联ST段下移2.0mm,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型.住院后经吸O_2,口服消心痛、硝苯啶、心血康、静滴硝酸甘油,脉络宁注射液等治疗15天,心前区疼痛症状仍时有发作.1995年11月2日腹部B超检查示:胆囊体部后壁见2.0cm×3.0cm不规则向囊内突起的实性光团.诊断为胆囊癌.择日在心电监护下行胆囊切除术,病理诊断:胆囊腺癌.术后心前区疼痛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随访3个月,心电图均显示正常.  相似文献   

16.
睾丸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是恶性度高的肿瘤,好发于3岁以下儿童,预后差,临床上罕见。近年来本院发现二例,现报告如下: 例1,男性1岁,发现左腹股沟肿物4天,于86年3月13日入院。体检:左腹股沟触及一约3×2×2.5cm大小的肿物,质中,活动良好。同侧阴囊未触及睾丸,右侧睾丸正常。临床诊断:左隐睾(睾丸肿瘤)。3月17日查火箭胎甲500μg/L,3月19日行“左睾丸根治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左侧睾丸约3×2.5cm大小,表面光滑,质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报告患者女,25岁,已婚,因停经70d,下腹胀痛48h,逐渐加重伴恶心、呕吐、头晕2h,于1999年10月4日入院,末次月经1999年7月25日,停经后无早孕反应。入院检查:Bp93/6.7kPa(69.8/50.2mmHg),P100次/min,T364℃,面色苍白,急性痛苦病容,心肺正常,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移动性浊音阳性。妇科检查:外阴已婚未产型,宫颈举痛明显,后穹窿饱满有触痛;宫体平位、子宫不大、质软,未触及明显包块。B超提示:右侧宫外孕。后穹窿穿刺抽出2ml不凝血。临床诊断为右侧宫外孕伴失血性休克。行抗休克治疗,病情稳定后急症手术。术中见…  相似文献   

18.
我科于1980年底单纯用~(60)钴外照射治疗1例腹膜后巨大纤维肉瘤,至今健在,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49岁,农民.住院号:10311,二年前感左上腹及左腰背部隐痛,与进食无关,而劳累后疼痛加重,但能耐受,不发烧,大小便正常。于1980年10月上旬来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疑为腹膜后肿瘤收入住院,10月24日剖腹探查,肿瘤位于腹膜后,淡红色,表面是结节状,肿块为18×18×17厘米,实质性,中等硬,与腹主动脉和胰尾粘连,无法切  相似文献   

19.
皮样囊肿位于肾上腺区很罕见。我们于1986年3月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22岁。主诉腰背部疼痛三年。近一年多腹部逐渐胀大,伴有腹胀,食欲不振,无腹痛及发热,停经近四个月。检查:发育正常,血压14.63/10.64KPa(110/80mmHg),蛙形腹,波动感明显,无压痛,未触及具体包块,肝脾未触及;两下肢无水肿,左肾区有轻度压痛及叩痛,肾下极未扪及。阴道双合诊:子宫增大如孕三个月余,右侧附件触诊大小正常,无压痛,左侧附件触诊不满意。A型超声波  相似文献   

20.
腹膜间皮肉瘤少见,导致结肠膀胱瘘更罕见,现报告1例如下: 患者男,58岁,因右下腹不适,疼痛1个月于1988年1月9日就诊,伴尿频,无尿急及尿血,大便正常,不发烧。曾按泌尿系感染治疗无效。查体: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近膀胱区可触及约3×4cm肿块,有压痛,不活动,表面不光滑,无腹水征。尿蛋白( ),血红蛋白6.5g,血沉40mm/H,B超示右肾轻度肾盂积水,膀胱未见异常,全消化道钡餐造影未见异常。因患者拒绝手术探查,既往有肺结核史,门诊给予诊断性抗痨治疗1个月无效,而于1988年2月8日入院。指肛检查前列腺表面不光滑,膀胱造影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