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脉移植     
静脉移植是以静脉作为血管代用品(血管供体)施行血管重建手术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静脉移植基本上均采用即时切取的自体静脉。一、移植静脉的来源:最常用者为大隐静脉。它具有足够的长度,常有3~5mm的管径,最适于作静脉移植。但有不少病人的大隐静脉有病变、被切除或因发育异常而不能使用。此时可采用头静脉或贵要静脉,但其管径不如前者大。腋静脉或股浅静脉也偶尔被采用,常用于作带瓣静脉移植。此时如能用被取代  相似文献   

2.
大隐静脉移植治疗四肢大动脉创伤性缺损(附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移植治疗四肢大动脉创伤性缺损的处理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四肢大动脉创伤性缺损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修复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四肢大动脉缺损长度为3-5cm2例,5.1-8cm6例,均采用自体健侧大隐静脉倒置移植,术后移植血管通畅,肢体全部成活。经4个月-5年随访,8例的肢体情况均良好。结论 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是修复肢体大动脉缺损的理想材料,具有取材容易、抗感染能力强、血管通畅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胰腺癌血管受累行手术切除时大部分可直接吻合重建。但有时切除段过长仍需血管移植。移植的血管分为自体血管或人造血管。人造血管如Gore-Tex、ePTFE等,可根据情况选用不同长度、口径;但其费用昂贵,且术后需长期抗凝。远期血管通畅率低于自体血管,故使用时应慎重。自体血管有颈内静脉、髂内外静脉、左肾静脉、大隐静脉、卵巢静脉、脾静脉忉、股静脉及股浅静脉等。  相似文献   

4.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目前在治疗上多采用血管移植旁路术进行动脉重建。自体大隐静脉是较常用的旁路材料,主要用于腹股沟以远的动脉重建。由于其取材上的独特优势,在人造材料研制日新月异的今天,仍占有重要地位,并已成为评价其他材料疗效的标准。最早的自体静脉移植试验是由Gluck在1894年报告的,但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适宜和较大口径的自体移植血管。方法在动物试验中,将犬的小隐或颈外静脉制作成单根和两端均为裤式单开口的双血管桥,分别移植于髂一股动、静脉问和作为动、静脉转流的桥式血管,进行血流量的检测。I临床上取双侧颈外静脉并制作成两端均为裤式单开口的双血管桥进行髂一股和锁骨下静脉等修复;制作相应血管桥进行动、静脉转流。结果由移植血管一其口径与所修复血管口径之比在(0.7~0.75):1之间,所制作成的两端均为裤式开口的双血管桥,其血流量与所修复血管的原血流量差异不大。结论移植血管与所需修复的血管在具备一定管径比例(0.7~0.75:1以上)基础上制作的两端均为裤式开口自体双血管桥的应用,解决了自体移植血管管径细及人造血管移植易发生血栓形成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最有效手段之一。移植血管常用材料有大隐静脉、桡动脉等。静脉来源相对丰富,但管壁薄、缺乏弹性,易形成血管瘤,从通畅率考虑应尽可能多用动脉材料,但自体动脉有限。血管组织工程学指应用正常的血管壁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制备重建和再生血管材料。组织工程化血管,可以满足移植血管材料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自体大隐静脉移植在血管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隐静脉为下肢浅静脉,切除后一般不会导致下肢血液回流障碍。早在1898年和1906 年,Gluck和Carrel已分别将自体静脉用作动脉血管代用品。目前,自体大隐静脉移植的  相似文献   

8.
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主要手术.旁路血管移植材料以自体大隐静脉为最好.静脉和动脉血流方向相反,而且有瓣膜阻止血流由口径较粗的静脉近端倒流至口径较细的远端.因此,用大隐静脉作动脉旁路移植材料时,必须将它全部游离出来,结扎所有属支,切断远近端后反转,即静脉近端吻合于远端动脉,静脉远端吻合于近端动脉.这种反转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已应用40年。  相似文献   

9.
近10年来,各种血管重建术已广泛开展,重建的材料可分为两大类,即生物材料和合成材料.其中以前者的自体静脉为最理想,自体静脉中又以大隐静脉为首选的材料.各家认为以大隐静脉作为移值段重建血管后,其远期通畅率与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静脉移植段中内膜的损伤,包括术后早期的内膜撕裂、脱落、管壁血栓形成、假性血管瘤,以及后期的平滑肌细胞增生、粥样斑块形成等,都可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的不良后果.旨在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自体大隐静脉转流术后移植血管闭塞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4月于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市中医医院、济南市中医医院确诊为ASO且行自体大隐静脉旁路转流术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血管是否发生闭塞分为未闭塞组(A组)与闭塞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手术方式、移植血管长度、移植血管直径、术前及术后踝肱压力指数等指标的差异。结果:闭塞组患者39例,未闭塞组患者73例。两组手术时长、术前ABI及术后即刻A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 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移植血管长度和移植血管直径是自体大隐静脉转流术后移植血管闭塞的危险因素。结论:下肢动脉转流手术方式、移植血管长度和移植血管直径是影响移植血管闭塞的危险因素,术前流出道的评估和术式的选择有利于维持移植血管的通畅性。  相似文献   

11.
各种原因所致的血管损伤中,部分病例由于损伤范围较广,血管缺损较长,直接修补或吻合比较困难。在此种情况下,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有助于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修复,对减少残废有重要价值。我院自1979年以来,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修复主要动脉损伤共13例。现报告如下: 手术方法 一般在非受伤侧下肢获取被移植的大隐静脉。于大腿上部作纵行切口,显露大隐静脉上段,选择分肢少的一段静脉,结扎和切断其各分枝。根据静脉缺损长度决定所需静脉的长度,取下的静脉段,高压注入生理盐水,使血管管腔适当扩张,将大隐静脉方向倒置后,移植到缺损处行两断端吻合。吻合时局部以稀释肝素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动脉旁路术前自体大隐静脉移植物的评估方法。方法 应用静脉造影和双功彩超对动脉旁路术前的自体大隐静脉移植物进行评估 ,并与术中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应用双功彩超对年轻对照组、老龄对照组及动脉粥样硬化组的自体大隐静脉进行检测 ,并计算它们的管径和弹性顺应性。结果 大隐静脉造影测定的管径低于术中直接测定的管径值 (P <0 .0 5 )。双功彩超评估大隐静脉 ,在平卧时测得的管径最小 ,站立时静脉明显扩张 ,充血试验时测得的管径最大 ,以年轻对照组最为明显。动脉硬化组在站立位和充血试验时超声测得的大隐静脉管径与术中探查测得的管径无明显差别 (P >0 .0 5 )。年轻对照组弹性顺应性最好 ,老年对照组和动脉硬化组的弹性顺应性无明显差别 ( P >0 .0 5 )。结论 双功彩超采用合适的体位与方法可正确地评估大隐静脉的管径 ,通过测定大隐静脉的弹性顺应性可对其质量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3.
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目前在治疗上多采用血管移植旁路术进行动脉重建。自体大隐静脉是较常用的旁路材料,主要用于腹股沟以远的动脉重建。由于其取材上的独特优势,在人造材料研制日新月异的今天,仍占有重要地位,并已成为评价其他材料疗效的标准。最早的自体静脉移植试验是由Gluck在1894年报告的,但公认的最早研究为190 6年Carrel和Guthrie成功地用犬的静脉代替颈总动脉和股动脉。190 7年,Lexer在切除1例腋动脉巨大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后,用一段10cm大隐静脉作旁路术,虽然病人术后5d死于并发症,但在尸检时发现移植静脉仍然…  相似文献   

14.
在血管外科领域中,特别是在下肢动脉阻塞性疾患、颈内动脉疾患以及冠状动脉疾患等的旁路移植或置换术中,需要应用小口径(指口径小于5mm)的动脉血管代用品。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是自体大隐静脉,与各种人造血管相比较,自体大隐静脉已被公认为首选的移植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重建上肢血液透析通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12月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重建上肢血液透析通路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前臂血管耗竭.采用前臂"U"型或桡侧直行皮下隧道,于下肢取适当长度大隐静脉行预扩张,两端修剪成斜面,远心端与腕部桡动脉或肘部肱动脉行端侧吻合,...  相似文献   

16.
用犬股(肱)静脉外套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动脉缺损实验研究孙义久,刘尔才,李金良,罗振东,李晓方股动脉缺损,目前临床常用大隐静脉移植修复,而国外报道作血管移植的病人中女20%缺乏满意的大隐静脉,主要由于口径太细。用比较理想的材料代用股动脉,而且远期的栓塞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经验。方法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修复96例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患者。结果大隐静脉移植2~18 cm。96例肢体主干动脉损伤患者中,3例因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损害死亡,2例截肢,91例肢体保留。91例随访时间6个月~3年。91例肢体血液循环正常,84例功能恢复正常,5例遗留下肢跛行及髋部活动度下降等功能障碍,2例肘关节活动受限。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对保存肢体至关重要。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手术方便,成本低,血管吻合通畅率高,治疗效果好,有助于降低截肢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体大隐静脉原位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方法对5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0条肢体)行自体大隐静脉原位移植术。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例患者于移植后第4天移植血管血栓形成,急诊置管溶栓后血栓溶解,随访3年复查彩超或CTA证实移植血管血运良好。50例患者术后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除4例高龄患者于术后1年后截肢外,其余患者下肢疼痛明显减轻。踝肱平均指数较术前明显升高。结论自体大隐静脉原位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动脉血管作为移植血管材料有其自身优势,但对大多数患者而言,自体大隐静脉仍然是最常用的移植血管材料,然而静脉移植后10年闭塞率高达50%余通畅的移植静脉也常有严重的病变,移植静脉的远期通畅率低已成为CABG疗效的瓶颈,新内膜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移植静脉再狭窄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针对移植静脉再狭窄过程中的分子学机制和病理发展过程,研究者均采取了不同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血管外支架、静脉保存液改进和基因治疗等,与其它方法相比较,基因治疗移植静脉再狭窄具有广阔的前景。我们对移植静脉再狭窄的防治和展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自体血管移植动静脉造瘘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自体血管移植进行动静造瘘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1997年10月~2002年7月对7例肾功能衰竭患者选择大隐静脉移植,进行前臂的动静脉造瘘术.其中男3例,女4例,年龄47~76岁.慢性肾小球肾炎2例,糖尿病肾病5例.手术选择血管较粗直的大隐静脉,将大隐静脉在前臂内侧行直线或U 形搭桥,进行桡动脉或肱动脉与头静脉、或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吻合. 结果术后随访15~32个月,动-静脉瘘管均获成功,全部患者均能在临床定期进行血液透析,无假性动脉瘤形成. 结论自体血管移植动-静脉造瘘术是一种手术操作简便、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和符合临床需要的方法,能够弥补血管造瘘术失败或前臂无血管造瘘的动-静脉造瘘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