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婴幼儿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我国中西部4省(自治区)农村地区1272名婴幼儿进行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情况调查。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婴幼儿6个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率为70.0%,33.0%的婴幼儿在6个月龄内添加了强化铁米粉。多因素分析,接受过母乳喂养宣传(OR=2.191,95%CI:1.695~2.833)、民族(OR=1.173,95%CI:1.080~1.275)和出生低体重(OR=0.579,95%CI:0.376~0.892)与6个月龄内是否纯母乳喂养有关联;民族(OR=1.141,95%CI:1.047~1.242)和婴幼儿贫血(OR=1.406,95%CI:1.054~1.877)与添加强化铁米粉有关联。结论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纯母乳喂养率有待提高,辅食添加不合理,应通过电视、广播、热线电话等方式宣传通俗易懂的科学喂养知识,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合理喂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怀化市6~24月龄农村儿童贫血患病率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PPS)抽样法,选取怀化市2228名6~24月龄农村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测定,并对其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所得资料运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怀化市6~24月龄农村儿童贫血患病率34.07%,其中以6~11月龄儿童贫血率最高为43.04%。儿童为18~24月龄(OR=0.558,95%CI 0.431~0.723)、母亲职业为非务农(OR=0.738,95%CI 0.558~0.976)、过去两周内未发过烧(OR=0.724,95%CI 0.578~0.907),过去24小时添加过配方奶粉(OR=0.657,95%CI 0.538~0.802)是贫血的保护因素。母亲(OR=1.514,95%CI1.050~2.181)、父亲(OR=1.826,95%CI 1.186~2.809)民族为苗族,所处地区为溆浦(OR=1.647,95%CI 1.029~2.637)、芷江(OR=1.883,95%CI 1.269~2.795)、会同(OR=1.833,95%CI 1.256~2.676)、沅陵(OR=2.003,95%CI 1.266~3.169),过去24小时添加母乳(OR=1.427,95%CI 1.105~1.842)、看护人不知晓辅食添加最佳时间(OR=1.208,95%CI 1.001~1.457)是贫血的危险因素。结论怀化市6~24月龄农村儿童贫血形势不容乐观,6~11月龄是怀化市儿童贫血高发月龄,儿童贫血受到儿童月龄、所处地区、自身健康状况、膳食摄入和看护人职业、民族、营养知识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5岁以下儿童及其母亲贫血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 : 分析我国城市与农村 5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影响因素以及儿童贫血与母亲贫血的关系。方法 : 用 HEMOCUE光度计 ,测定指血血红蛋白。统计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与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 : 城市 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 1 2 .2 8% ,农村 2 6.71 % ,全国平均 2 1 .67%。母亲贫血率城市 1 1 .8% ,农村 2 6.2 8% ,全国平均 2 0 .1 4%。通过 Logistic回归分析 ,1 8m以内婴幼儿贫血因素有 :哺母乳 OR=3 .92 ,母亲贫血 OR=2 .2 3 ,低出生体重 OR=1 .65 ,未加蛋类 OR=1 .3 8,未加奶类 OR=1 .5 4。 1 8~ 60个月儿童贫血因素有 :母亲贫血 OR=2 .74,哺母乳 OR=1 .87,生长迟缓 OR=1 .85 ,低体重 OR=1 .60。结论 : 我国农村 5岁以下儿童及母亲贫血率均高于城市。儿童贫血与低出生体重、辅食添加、哺母乳和母亲的营养状况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街道6个月至3岁散居儿童缺铁性贫血流行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检测末梢血红蛋白.结果 北京市海淀街道2006至2010年6个月至3岁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患病情况呈逐年下降趋势(x2=4.530,P<0.05),以轻度贫血为主;6个月至3岁散居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高,贫血的患病率逐渐降低(x2=12.128,P<0.01);按照常规添加辅食的月龄统计,添加辅食越早、种类越多,贫血患病率越低;6个月龄婴儿不同的喂养方式对儿童贫血患病率有影响,母乳喂养组与混合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62,P<0.05),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52,P<0.05).结论 重视缺铁性贫血的监测和管理,及时正确添加辅食、适当的喂养方式、合理均衡的膳食是预防儿童贫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要儿喂养行为及其与行为改变理论变量的关系,为儿童保健及喂养的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分析河北省涞水县526名5~7月龄婴儿的喂养状况,喂养行为及其与母亲知识、态度、准则信念和对周围人的依从等行为改变理论变量的关系. [结果]调查地区5月龄婴儿基本纯母乳喂养的比例为21.4%,从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的比例为39.2%,采取正确腹泻时喂养行为的占18.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具有正确态度(OR=1.30,95%CI:1.04~1.63),容易采取基本纯母乳喂养行为;要儿月龄越大(OR=12.32,95%CI:7.88~19.27),周围人对合理时间添加辅食知识越认同(OR=1.22,95%CI:1.05~1.40),婴儿在合理时间添加辅食的比例越高.独生子女(OR=1.69,95%CI:1.01~2.78)、母亲具有正确知识(OR=1.73,95%CI:1.02~2.93)和态度(OR=1.40,95%CI:1.03~1.91)、以及周围人对腹泻时正确喂养知识越认同(OR=1.25,95%CI:1.04~1.52),越容易在婴儿腹泻时采取正确行为. [结论]调查地区需加强5月龄纯母乳喂养、合理时间添加辅食以及腹泻时喂养的健康宣教,并对目标人群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调查西部农村地区多民族背景下看护人首次辅食添加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9年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西部农村地区选择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复习和专家咨询法自行设计结构式问卷,共收集1290名看护人和婴幼儿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喂养知识、辅食添加情况等信息,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汉族和少数民族首次辅食添加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西部农村地区仅有8.22%的看护人首次辅食添加行为较好,汉族群体中,16.31%的看护人首次辅食添加行为较好;少数民族人群中,仅有3.64%的婴幼儿看护人首次辅食添加行为较好。在汉族中,相比祖父母辈,父母辈作为看护人的首次辅食添加行为较好(OR=1.861,95%CI 1.277~2.712)。在少数民族中,文化程度(OR=1.753,95%CI 1.190~2.581)、家庭固定资产(OR=3.870,95%CI 1.959~7.645)、喂养知识(OR=3.396,95%CI 2.749~4.195)都是首次辅食添加行为的促进因素。结论 西部农村地区看护人首次辅食添加行为普遍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曲靖市会泽县农村地区1岁以下儿童的贫血患病状况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效降低农村地区儿童贫血患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9年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曲靖市会泽县4个乡镇辖区内的0~12月龄全部婴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体格测量和血红蛋白检测,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婴儿的贫血状况和影响因素。结果 4 137名婴儿的贫血患病率为6.14%,以6~9月龄为主(76.77%);贫血患儿的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01.39±8.57)g/L,2011—2019年婴儿贫血患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趋势χ2=3.914,P=0.04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低体重、是否生长迟缓、是否生长发育指导的婴儿贫血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低体重(OR=2.467,95%CI=1.459-4.576),缺乏生长发育指导(OR=4.300,95%CI=1.057-17.500),照顾者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OR=8.048,95%CI=1.115-58.118)、初中(OR=7.571,95%CI=1.048-54.723)和高中(OR=7.867,95%CI=1.026-60.323)均是贫血的影响因素。结论会泽县监测地区婴儿贫血检出率处于较低水平,但仍需加强看护人的科学喂养知识,提高农村地区儿童保健服务水平,改善农村地区婴儿贫血患病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0~5岁儿童BMI-z发育轨迹,探讨生命早期喂养对其发育轨迹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2 19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潜变量增长模型(LCGM)拟合0~5岁儿童BMI-z发育轨迹;采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生命早期喂养因素与儿童BMI-z发育轨迹的关联。结果 0~5岁儿童BMI-z发育轨迹存在3种增长趋势不同的亚组:适宜发育轨迹(65.8%)、较快发育轨迹(14.5%)和较慢发育轨迹(1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较于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7~8月龄开始添加辅食增加儿童较快发育轨迹发生风险(OR=1.59, 95%CI:1.11~2.25);辅食添加起始时间≥9月龄增加儿童较快发育轨迹(OR=1.67, 95%CI:1.06~2.64)和较慢发育轨迹发生风险(OR=1.53, 95%CI:1.03~2.26)。6月龄内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与儿童0~5岁BMI-z发育轨迹关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岁儿童BMI-z发育轨迹可分为适宜、较快和较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国0~6岁儿童营养性贫血的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BM)、中国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Pubmed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追溯法收集各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0~6岁儿童营养性贫血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应用Stata 11.0统计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篇中英文文献(中文文献14篇,英文文献1篇),累计病例组儿童10 846例,对照组儿童31 613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母亲贫血(OR=1.805,95%CI=1.251~2.603)、辅食添加不及时(OR=1.411,95%CI=1.123~1.772)、营养不良(OR=1.329,95%CI=1.179~1.498)和近期罹患胃肠道疾病(OR=1.798,95%CI=1.409~2.296)是中国0~6岁儿童营养性贫血的危险因素,月龄较大(OR=0.789,95%CI=0.717~0.867)是中国0~6岁儿童营养性贫血的保护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评估结果均显示,纳入的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结果较为可靠。结论月龄、母亲是否贫血、辅食添加是否及时、是否营养不良和近期是否罹患胃肠道疾病是中国0~6岁儿童营养性贫血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海南农村地区6岁以下儿童的贫血状况及特征,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07~2008年对中国海南省10个项目县的3 041名6岁以下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测定及其家庭基本情况调查,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的6月龄~6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110 g/L作为儿童贫血诊断标准。结果:海南项目地区6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总体为11.4%,其中五指山市患病率最高达20.7%,琼海市最低5.5%。1~2岁是儿童贫血患病率的高峰时期,随着年龄的增加,贫血患病率也随之下降,不同民族间贫血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年龄、性别、民族与儿童贫血有统计学联系,而父母的教育背景、家庭类型、儿童进餐方式、出生体重、开始添加辅食月龄、断奶月龄与儿童贫血无统计学联系。结论:海南农村地区部分儿童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现象,尤以1~2岁儿童最为多见,年龄、性别、民族是造成海南农村地区儿童贫血患病率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营养相关的策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398名调查对象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用Z评分法和血红蛋白值评价儿童营养和贫血状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儿童中低出生体重儿占5.4%;近2周有腹泻和上呼吸道疾病的儿童分别占15.1%和31.1%;6个月内婴幼儿的母乳喂养率、混合喂养率和人工喂养率分别为45.3%、43.2%和11.4%。儿童的生长迟缓率为11.7%、低体重率为7.8%、消瘦率为6.6%、贫血率为11.7%,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和贫血率在各月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4~36月龄组生长迟缓率最高,低体重率、消瘦率和贫血率的患病高峰在6~12月龄,各月龄组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儿童生长迟缓的影响因素是出生体重(OR=1.001),低体重的影响因素有月龄(OR=1.019)、出生体重(OR=1.001),消瘦的影响因素有月龄(OR=1.054)和出生体重(OR=1.001),贫血的影响因素为月龄(OR=1.029)。结论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状况仍然较为严重,应针对各年龄段儿童营养不良状况特点制定相应干预措施,从而改善甘肃省贫困地区儿童营养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腹股沟疝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l:1配对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对201例0-6岁腹股沟疝患儿与对照儿童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计算OR值及0R值的95%CI。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儿童便秘史(OR=3.520,95%CI:1.238。10.015)、啼哭不安史(OR:6.532.95%CI:2.651~16.091)、母亲孕前1个月和孕期前3个月腌制品摄入史(彻=2.529,95%CI:1.271.5.031)及贫血史(DR:6.809,95%CI:2.530~18.322)、儿童腹股沟疝家族史(OR=11.250,95%CI:4.766~26.553)与儿童腹股沟疝的发病存在显著联系。结论儿童便秘史、儿童啼哭不安史、腹股沟疝家族史、母亲孕前1个月和孕期前3个月贫血史及腌制品摄人史是儿童腹股沟疝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中国西部14县3岁以下儿童的低体重患病状况,探索儿童低体重危险因素,为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于2011年9-10月调查了我国西部14个县2 999名3岁以下儿童看护人并测量了3 051名3岁以下儿童的体重,低体重采用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的标准作为评价标准。结果 被调查地区3岁以下儿童的低体重患病率为5.8%,家庭人均年纯收入越高,儿童的低体重患病率越低(趋势χ2=30.729,P<0.001),生活在Ⅳ类农村的儿童的低体重患病率高于生活在Ⅰ、Ⅱ类型农村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14,95%CI:1.88~9.14),膳食摄入没有达到多样性的儿童更易患低体重(OR=1.63,95%CI:1.09~2.43)。结论 被调查地区儿童低体重患病状况与以往调查相比有所改善,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改善当地经济状况,同时宣传教育儿童看护人科学合理地喂养儿童是改善被调查地区儿童低体重患病状况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江西省吉安市农村居民慢性病的流行现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取样本,对吉安市4个县的2160户农村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吉安市常住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现状,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索慢性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2年江西省吉安市农村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为16.53%.与慢性病患病状况相关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OR=2.387,95%CI:2.213~2.561)、文化程度(OR=0.761,95%CI:0.742 ~0.780)、离婚或丧偶(OR=1.376,95%CI:1.238~1.514)、高收入(OR=0.667,95%CI:0.521 ~0.813)、吸烟(OR=1.824,95%CI:1.720 ~1.928)和饮酒(OR =2.145,95%CI:1.701 ~2.589)等.结论 吉安市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全国水平略高,相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4省(自治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自述生殖道感染症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生殖道感染综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西部4省(自治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2174例进行问卷调查。所得资料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自述在过去2周内至少有1种生殖道感染的症状占24.7%。单因素分析显示省(自治区)、民族、文化程度、家庭年总收入、怀孕次数、月经不规律、痛经、经常在月经期同房、丈夫或性伴侣性生活前后不清洗生殖器、丈夫/性伴侣生殖道不适与生殖道感染发生有统计学关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OR=1.458,95%CI:1.147~1.855)、怀孕次数多(OR=1.432,95%CI:1.161~1.765)、痛经(OR=1.605,95%CI:1.308~1.969)、丈夫或性伴侣生殖道不舒服(OR=2.028,95%CI:1.569~2.622)是生殖道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月经规律(OR=0.632,95%CI:0.488~0.818)、家庭年总收入3001~5000元相对于家庭年总收入≤3000元(OR=0.658,95%CI:0.491~0.880)、山西相对于青海(OR=0.356,95%CI:0.253~0.500)是生殖道感染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中西部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中生殖道感染症状较低,可能与"农村社区健康促进"项目实施干预有关。应继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针对影响因素开展生殖健康服务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研究上海市静安区50岁及以上男性性病门诊患者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3—9月首次到华山医院及其分院静安区中心医院性病门诊50岁及以上男性就诊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HSV-2 IgG抗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共157人首次前来就诊并知情同意接受本调查,平均年龄(60.1±7.7)岁。HIV阳性1人(0.6%),HSV-2阳性52人(3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OR=0.27,95%CI:0.10~0.73)、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OR=0.23,95%CI:0.07~0.77;初中OR=0.47,95%CI:0.21~1.04)、是否退休(OR=2.68,95%CI:1.23~5.85)以及有无子女(OR=0.08,95%CI:0.01~0.88)是50岁及以上男性HSV-2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上海市静安区50岁及以上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中HSV-2感染率高,有必要加强该人群HSV-2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8省市7~17岁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8省市7~17岁儿童青少年2752人进行调查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研究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3.2%,其中男性3.4%,女性3.0%;城市3.1%,农村3.3%;7~12岁者和13~17岁者患病率分别为2.9%和4.9%,而13岁、14岁患病率最高;在体重正常、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分别为0.7%、8.0%和23.9%。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显示,13~17岁儿童青少年发生代谢综合征是7~12岁者的2.48倍(OR=2.49,95%CI=1.41-4.39);超重和肥胖儿童青少年患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分别是体重正常者的12.82倍(OR=12.82,95%CI=6.57-25.01)和51.38倍(OR=51.38,95%CI=28.42-92.91)。结论儿童青少年中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不容忽视,建议加快研究制定适合中国儿童青少年的代谢综合征定义及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4省(自治区)农村居民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在甘肃、青海、山西和新疆4个省(自治区)16个项目县抽取的84个行政村共5443名农村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2570名(47.2%)调查对象知道至少1种生殖道感染症状,男性的知晓率(34.2%)低于女性(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540,P<0.01)。在8种生殖道感染症状中,调查对象对外阴瘙痒的知晓率较高(37.6%)。有64.2%的未婚女性、56.3%的已婚女性、69.8%的未婚男性和71.7%的已婚男性不知道生殖道感染途径。多因素分析表明,民族(OR=0.591,95%CI:0.473~0.737)、性别(OR=2.572,95%CI:2.289~2.889)、婚姻状况(OR=1.573,95%CI:1.192~2.075)和文化程度(OR=1.491,95%CI:1.398~1.590)与生殖道感染症状知晓情况有关联,民族(OR=0.751,95%CI:0.592~0.953)、性别(OR=1.985,95%CI:1.760~2.239)和文化程度(OR=1.465,95%CI:1.372~1.564)与生殖道感染途径知晓情况有关联。结论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居民生殖健康知识比较匮乏,在今后的农村健康教育工作中,应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