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建立测定积雪草苷血浆药物浓度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UPLC-ESI-MS)联用的分析方法,探讨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SD大鼠8只,单剂量静注(40mg·kg-1)积雪草苷,用UPLC-MS法测定给药后的血浆中药物浓度,并用DAS软件求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积雪草苷的血药浓度在0.038~7.6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为38μg·L-1,提取回收率大于95%,日间、日内RSD均小于10%。大鼠单剂量静注积雪草苷40mg·kg-1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t)、T12β、CL、Vd分别为:(81443.67±57156.81)μg·L-1·min-1、(23.44±9.60)min、(0.19±0.07)L·min-1·kg-1、(8.92±6.68)L·kg-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专属性强,可用于积雪草苷的体内大批量样品定量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大黄酚在兔体内药动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大黄酚静脉注射在兔体内的药动学.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0.1%磷酸(8020)为流动相,测定兔血浆中大黄酚(iv,10 mg·kg-1含量),采用3P8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黄酚iv药动学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t1/2α=9.60 min,t/2β=139.27 min,K21=0.016 min-1,K12=0.039 min-1,K10=0.023min-1,AUC=73.05 mg·L-1·min,CL=0.16 L·min-1·kg-1,VC=9.60 L·kg-1.结论大黄酚在兔体内分布快,药物起效迅速,在体内主要以消除过程为主,药物在体内滞留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红花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safflor yellow A,HSYA)大鼠体内药动学的特征。方法:采用HPLC-UV法测定大鼠血浆中HSYA的血药浓度,应用DAS2.0求得药动学参数。结果:红花和HSYA大鼠体内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其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4.89±0.61)mg/L,(4.61±0.19)mg/L;tmax分别为(0.75±0.00)h,(0.75±0.00)h;AUC0~6分别为(7.32±0.44)mg·h·L-1,(8.68±0.93)mg·h·L-1;t1/2α分别为(0.25±0.08)h,(0.69±0.28)h;t1/2β分别为(1.21±0.36)h,(0.98±0.15)h。结论:红花在大鼠体内吸收比HSYA快,代谢比HSYA慢,表明红花中有其他成分影响HSYA的吸收和代谢。  相似文献   

4.
U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大豆苷元浓度及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大豆苷元浓度的UPLC法,探讨大豆苷元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 SD大鼠6只,ig给予30mg·kg-1大豆苷元混悬液,血浆样品经β-葡萄糖醛酸苷酶水解后,采用UPLC法测定大豆苷元浓度,并用DAS软件拟合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大豆苷元的血药浓度在20μg·L-1~800μg·L-1范围内线性良好,提取回收率均大于85%,日间和日内RSD小于10%,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大鼠灌胃给药后,血浆中大豆苷元的药时曲线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Cmax,T12β,AUC(0-t),AUC(0-∞),CL,Vd分别为33.3min,355.4μg·L-1,915.7min,213.2mg·min·L-1,218.2mg·min·L-1,0.1467L·min-1·kg-1,74.4L·kg-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可用于大豆苷元体内大批量样品定量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黄芪甲苷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和在大鼠的排泄(英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黄芪甲苷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和在大鼠的排泄。方法 :健康家兔和大鼠一次静脉注射 (静注 )给予黄芪甲苷 4mg·kg- 1,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检测兔血浆和大鼠尿及粪黄芪甲苷浓度 ,用 3P97药动学软件对兔血浆浓度 时间数据进行动力学分析和计算药动学参数 ,并估算大鼠体内的排泄情况。结果 :黄芪甲苷静注给药后 ,T12 α 为 0 .10h ,T12 β 为 1.4h ,Vc 为 0 .15L·kg- 1,VD 为 0 .6L·kg- 1,Cl为 0 .32L·h- 1·kg- 1,AUC为 15mg·L- 1·h。大鼠静注给药后 ,原形从尿和粪排出量分别为给药量的 16 %和 3.2 %。结论 :家兔体内黄芪甲苷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 ,大鼠仅有少量原形药物从尿和粪排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格列美脲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用药组,对照组单独灌胃100mg·kg-1的格列美脲混悬液,联合用药组静脉注射8mL·kg-1黄芪注射液5min后灌胃100mg·kg-1的格列美脲混悬液。不同时间点于股动脉采集血样,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格列美脲的血药浓度,用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t1/2β、AUC分别为(44.58±2.97)h、(10.91±2.67)mg·h·L-1,联合用药组t1/2β、AUC分别为(65.67±5.37)h、(15.14±4.35)mg·h·L-1。结论:黄芪注射液对格列美脲的药动学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淫羊藿黄酮磷脂复合物大鼠体内药动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淫羊藿黄酮及其磷脂复合物 (EFL)中淫羊藿苷在SD大鼠体内药动学。方法 :以HPLC测定法测定大鼠血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以同组大鼠 (8只 ,♂♀各半 )交叉灌服淫羊藿黄酮及其磷脂复合物 ,药 时曲线数据经 3P87药动学计算程序处理。结果 :分别以淫羊藿黄酮及其磷脂复合物给SD大鼠灌胃 (剂量为淫羊藿苷 10 0mg·kg-l) ,淫羊藿苷的药 时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淫羊藿黄酮中淫羊藿苷的AUC、Cmax、Tmax分别为 (6 2 .5± 4.7)mg·h·L-1,(5 .3± 1.6 )mg·L-1,(2 .9±0 .9)h ,而EFL中的为 (15 6 .1± 2 7.2 )mg·h·L-1,(17.5± 3.5 )mg·L-1,(2 .1± 0 .6 )h ,统计结果表明AUC、Cmax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磷脂可提高淫羊藿黄酮中淫羊藿苷在大鼠体内的吸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样品中多西他赛浓度的方法,并进行药动学研究。方法:以紫杉醇为内标,取8只大鼠尾静脉单剂量注射多西他赛5mg·kg-1,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2、15、30、90、240、480、720、1440min眼眶后静脉丛采血,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其血药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多西他赛在大鼠体内的药-时曲线符合三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12z为(236.44±53.47)min,c0为(3.84±0.97)mg·L-1,AUC(0~t)为(66.66±11.39)mg·min·L-1。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好、准确度好、灵敏度好,可为今后临床患者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提供方法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苦木碱丁为检定物,测定SD大鼠血浆中苦木碱丁的含量,研究香贝注射液药动学过程。方法:2组SD大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2.5,10mL.kg-1的香贝注射液后采集血样,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HPLC-MS)的检测方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应用实用药动学软件3P97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SD大鼠尾静脉给药后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2.5,10mL.kg-12个剂量对应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1)t1/2α为0.58min和0.44min;(2)t1/2β分别为6.64min和7.06min;(3)曲线下面积(AUC)为192.24μg.L-1.min-1和1 060.73μg.L-1.min-1;(4)血浆清除率(CL)为:18.21mL.min-1和13.20mL.min-1。结论:香贝注射液静脉给药后,在大鼠体内具有分布很快,消除迅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杠柳毒苷iv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大鼠iv给予低、中、高剂量(0.37、0.74、1.48mg/kg)杠柳毒苷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C18固相萃取处理,HPLC-UV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杠柳毒苷药物浓度。用DAS药动学数据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低、中、高剂量组杠柳毒苷的分布相半衰期t1/2α分别为1.49、2.32、3.48min,消除相半衰期t1/2β分别为14.00、12.37、15.44min,无显著性差异。AUC0-60分别为8.581、19.782、50.615mg/L·min,与剂量呈线性相关。结论杠柳毒苷iv给药在大鼠体内分布及消除迅速,其体内过程符合二房室模型,在0.37~1.48mg/kg符合线性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双修饰壳聚糖载丝裂霉素C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2组大鼠分别静脉注射4mg·kg^-1丝裂霉素C纳米粒和丝裂霉素C注射剂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丝裂霉素C的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丝裂霉素C的线性范围20-1000μg·L^-1,最低定量限为20μg·L^-1,提取回收率均〉95%,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15%。双修饰壳聚糖载丝裂霉素C纳米粒和丝裂霉素C注射剂t1/2分别为(2.64±0.11)h、(0.49±0.049)h;AUC0-∞分别为(2.01±0.11)mg·h·L-1、(0.93±0.075)mg·h^-1·L^-1;Vz分别为(1.52±0.18)L、(0.63±0.065)L;CL分别为(6.95±0.70)mL·min^-1、(15.47±1.89)mL·min^-1,2者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专一,适用于丝裂霉素C的药动学研究。与丝裂霉素C注射剂相比,双修饰壳聚糖栽丝裂霉素C纳米粒具有缓释和长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屏  朱立勤  石屹崴  李宏  娄建石 《中国药房》2010,(30):2820-2822
目的:比较肝移植患者与普通外科手术患者体内维库溴铵药动学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2007年10月~2008年5月我院器官移植中心的行原位肝移植术患者(试验组)和普通外科的接受腹部手术(ASA1~2级)患者(对照组)各12例进行研究。2组均于术前30min肌肉注射东莨菪碱0.3mg、地西泮10mg。全麻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1、异丙酚2mg·kg-1、芬太尼5μg·kg-1和维库溴铵0.15mg·kg-1,维库溴铵追加剂量为0.1mg·kg-1。以肌松监测仪监测患者肌松状况。当肌颤搐恢复至20%为追加肌松药时间点。对照组、试验组旧肝期、试验组新肝期分别于首次给药前及给药后2、5、30min时采集血样,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对照组、试验组旧肝期、试验组新肝期维库溴铵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0~∞(1286.3±306.0)、(2317.9±899.7)、(1974.7±282.7)μg·min·mL-1,V(d378.7±19.8)、(308.9±15.1)、(323.7±9.2)mL·kg-1,t1/2(β69.7±34.5)、(49.2±102.0)、(25.4±6.5)min,CLs(1.22±0.25)、(0.79±0.43)、(0.78±0.15)mL·kg-1·min-1。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肝功能异常的患者术中使用维库溴铵一定时间后体内药量较高,药物在体内清除较慢,重复给药时间间隔长。试验组旧肝期较对照组维库溴铵起效减慢,作用时间延长,而移植入新的肝脏后,起效时间较旧肝期有所加快。  相似文献   

13.
徐波  张兴安 《中国药房》2009,(2):106-108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的临床药动学参数。方法:选择14例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异氟醚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以恒速20μg·kg-1.min-1静脉泵注咪达唑仑20min,于给药前,给药后1、3、5、7、10、15、20min,停药后5、15、30、45min及1、2、4、6、12、18、24h分别抽取桡动脉血3mL,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中咪达唑仑的浓度,DAS2.1.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咪达唑仑给药后药-时曲线可用开放性三房室模型描述,其中权重系数为1,t1/2α=9.5842min,t1/2β=85.3677min,t1/2γ=339.7365min,中央室分布容积(V1)=0.1821L.kg-1,CL=119.4344mL.h-1.kg-1,K10=0.0458min-1,K12=0.0863min-1,K21=0.0175min-1,K13=0.0133min-1,K31=0.0024min-1。结论:t1/2α、t1/2β、t1/2γ、CL与国外文献报道一致,但V1偏小,用药易于达到平衡,而清除速率较快,可能更符合中国人的药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宋益民  范鸣浩  张丽  张学成 《中国药房》2010,(13):1162-116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法检测大鼠灌胃巯甲丙脯酸生物黏附型缓释胶囊(CBSRCs)后巯甲丙脯酸(Cap)的血药浓度的方法,并进行药动学研究。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组,分别单剂量灌胃CBSRCs和巯甲丙脯酸普通片(COT)各5mg·kg-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时间点血药浓度,DAS2.0药动学软件计算出相应的药动学参数,并用t检验比较数据。结果:Cap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12.5~800μg·L-1(r=0.9987),最低检测限12.5μg·L-1,平均回收率为99.40%,RSD<8.60%。灌服CBSRCs和COT后tmax分别为(3.12±0.67)、(1.53±0.27)h,Cmax(722.97±133.68)、(1114.47±208.36)μg·L-1,t1/2α(1.88±0.38)、(1.15±0.21)h,t1/2β(3.76±0.75)、(2.87±0.59)h,CL(2.87±0.51)、(3.43±0.67)L·h-1,Vd(10.98±1.90)、(13.21±2.57)L,AUC0~t(4856.03±835.46)、(4616.29±915.49)μg·h·L-1,MRT(5.53±1.03)、(3.71±0.66)h,各参数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法测定Cap浓度的方法稳定,结果准确可靠;与普通制剂比较,CBSRCs具有缓释和长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厄贝沙坦片给药后大鼠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并进行药动学研究。方法:色谱柱为Consmosil-C18,流动相为磷酸-甲醇-乙腈(7∶80∶13,V/V/V),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2nm;大鼠灌胃给予厄贝沙坦水溶液30mg·kg-1后分别在在给药前及给药后0、5、10、20、30、45、60、120、180、240、360、480min测定血浆中厄贝沙坦的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厄贝沙坦的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0.5~50μg.mL-(1r=0.999 1);回收率为93.89%,RSD小于4.14%;t1/2、tmax、Cmax、AUC0~t分别为(48.71±4.037)h、(0.33±0.12)h、(1.33±0.18)μg·mL-1、(23.10±1.56)mg·L·h-1。结论:所建立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简单、灵敏、专一,能够满足血药浓度和药动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苦参碱不同剂量给药后苦参碱在大鼠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在唾液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大鼠静脉注射苦参碱注射液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碱在血液、唾液中的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MULTI97V10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苦参碱不同剂量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高、中、低剂量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2.38h,AUC=203.0g·h·L^-1,Ve=675.3mL,CL=190.6L·h^-1。t1/2=1.39h,AUC=70.7g·h·L^-1,Vc=489.4mL,CL=243.3L·h^-1;t1/2=1.66h,AUC=41.85g·h·L^-1,Ve=500.2mL,CL=208.4L·h^-1。结论通过高、中、低剂量及相应的AUC对比,可知苦参碱中、低剂量给药后在体内呈线性药动学消除过程,高剂量给药后呈非线性药动学消除过程,中、低剂量给药后,苦参碱腮腺中唾液药物浓度与血液药物浓度有一定相关性,可以考虑利用腮腺唾液代替血液进行苦参碱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炎琥宁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及其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红岩  魏玉辉  赵刚  杜玮  文洁  武新安 《中国药房》2008,(36):2814-2815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炎琥宁含量的方法,并对其药动学进行研究。方法:色谱柱为VP-ODS C18 Column(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醋酸-三乙胺(65∶35∶0.02),内标物为安定,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1nm,温度为40℃。用甲醇沉淀蛋白后取上清液过0.45μm微孔滤膜进样分析,采用DAS1.0软件进行药动学参数估算。结果:炎琥宁进样浓度分别在0.05~1.0μg·mL-1(r=0.9999)和1.0~10.0μg·mL-1(r=0.9998)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之比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0.12%,RSD=0.508%(n=3)。大鼠静脉注射4mg·kg-1炎琥宁后,其tmax、Cmax、t1/2α和AUC0~240分别为(5.03±1.2)min、(1.09±7.5)mg·L-1、(0.95±4.4)min和(18.14±1.1)mg·min·L-1。结论:炎琥宁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苄丝肼对左旋多巴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药动学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3组(每组7只):左旋多巴合并苄丝肼组,大鼠灌胃给予左旋多巴48mg·kg^-1和苄丝肼12mg·kg^-1;单用左旋多巴组,大鼠灌胃给予左旋多巴48mg·kg^-1;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脑微透析活体取样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给药后6h内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和纹状体细胞外液左旋多巴浓度,应用3P87药动学程序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左旋多巴在血浆及纹状体细胞外液药-时曲线符合一室模型。单用左旋多巴在纹状体细胞外液t1/2、tmax、ρmax和AUC0→∞分别为(21.55±13.74)min、(46.82±27.49)min、(9.283±2.130)μg·L^-1、(2762±1257)μg·L^-1;左旋多巴合用苄丝肼组纹状体细胞外液t1/2、tmax、ρmax和AUC0→∞分别为(83.50±10.24)min、(49.97±11.72)min、(119.62±81.12)μg·L^-1、(18431±9115)μg·L^-1。其中,除tmax外,单用左旋多巴组t1/2、ρmax和AUC0→∞均显著小于左旋多巴合用苄丝肼组(P〈0.01)。结论苄丝肼可显著提高左旋多巴进入纹状体药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鼠ig给予清胰Ⅱ号颗粒,其有效成分大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大鼠分别ig给予不同剂量(2.5、5.0 g·kg~(-1))的清胰Ⅱ号颗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不同时间点测定血浆中大黄素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给予不同剂量药物的大鼠血浆中大黄素的t_(1/2α)分别为(9.468±8.46)、(21.68±17.867)h;t_(1/2β)分别为(15.388±5.46)、(39.63±24.39)h;t_(max)分别为(2.500±3.479)、(5.333±3.266)h;C_(max)分别为(0.058±0.004)、(0.101±0.007)mg·L~(-1);CL分别为(33.027±9.365)、(9.405±5.846)L·h~(-1)·kg~(-1);AUC(0-∞)分别为(0.652±0.201)、(1.364±0.267)mg·h~(-1)·L~(-1),其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结论:建立了大鼠血浆中大黄素浓度检测方法,得到了相关药动学参数,可为清胰Ⅱ号颗粒后续药动学-药效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