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κB激酶β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IκB激酶β(inhibit kappa B kinase beta,IKKβ)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健康♂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20)和高脂模型组(n=20),分别给予标准饲料喂养和高脂饲料喂养.16 wk末空腹处死全部大鼠,收集血清和肝组织标本.检测血清中ALT、AST及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RT-PCR和EMSA法分别检测肝组织IKKβmRNA表达和核因子-κB(NF-κB)活性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NF-α水平、肝组织IKKβmRNA表达及NF-κB活性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96.63±14.2 U/L vs 39.50±12.2 U/L,156.13±14.7 U/L vs 71.25±14.4 U/L.48.23±3.4 U/L vs 6.74±1.3 U/L,0.85±0.03 vs 0.22±0.02.10.12±1.34 vs 1.58±1.23,P<0.01);病理则表现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炎症、坏死及窦周纤维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25.63±7.21 vs 1.24±3.24,3.21±0.52 vs 0.49±0_36.6.26±1.86 vs 3.02±1.17,P<0.01).相关分析显示:肝组织IKKβmRNA的表达与NF-κB活性(r=0.930)、脂肪变性(r=0.681)和炎症坏死程度(r=0.864)以及血清TNF-α水平(r=0.762)正相关(P<0.05).结论:IKKβmRNA表达增加在NASH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其通过介导NF-κB活化,引起TNF-α的大量生成、释放,诱导加重NASH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电针刺激SD大鼠肝俞、足三里、丰隆、太冲穴,观察其对高脂饮食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每组10只,16周断头处死,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光镜下的病理改变;EMSA法测定肝组织NF-κB活性。结果:模型组和药物组大鼠肝组织的NF-κB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组(均P〈0.01)和电针组(均P〈0.05)。结论:肝组织NF-κB的活性增强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生密切相关;电针可以起到降低NF-κB活性而达到治疗NASH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P65(NF-κB亚型)、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因子(IκB)-α(IκB亚型)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及杞蓟制剂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NASH模型.实验分正常组对照、模型组、杞蓟制剂组、复方蛋氨酸胆碱片组.测定肝组织P65、IκB-α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65、IκB-α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1),且P65蛋白主要在胞核分布;与模型组相比,杞蓟制剂组大鼠肝组织P65、IκB-α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复方蛋氨酸胆碱片组大鼠肝组织P65、IκB-α蛋白和mRNA的表达虽有所降低,但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F-κB蛋白和mRNA表达增强及NF-κB蛋白活化增强参与了NASH的发病.杞蓟制剂能够抑制NF-κB(P65)蛋白和mRNA的表达,从而能防治NASH.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核因子-kB(NF—kB)信号通路及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IRS-2和葡萄糖转运子2(GLUT2)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高脂饮食饲养4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干预组,于实验第24周处死,并设普通饮食饲养大鼠6只作对照组。电泳迁移率分析检测肝脏NF—kB活性,Westernblot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KB抑制蛋白α(IkBα)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脏IRS—1、IRS12和GLUT2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脏NF-kB和TNFα显著增加,IkBα显著降低,伴IRS-2表达显著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NF—kB和TNFα显著降低,IkBα有所增高,而IRS-2表达显著减少;肝脏IRS—1和GLUT2表达在3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己酮可可碱可能通过影响肝脏NF—kB信号通路和增加肝细胞IRS-2表达,从而有助于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IRS-2和葡萄糖转运子2(GLUT2)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高脂饮食饲养4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干预组,于实验第24周处死,并设普通饮食饲养大鼠6只作对照组。电泳迁移率分析检测肝脏NF-κB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κB抑制蛋白α(1κBα)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脏IRS-1、IRS-2和GLUT2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脏NF-κB和TNFα显著增加,IκBα显著降低,伴IRS-2表达显著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NF-κB和TNFα显著降低,IκBα有所增高,而IRS-2表达显著减少;肝脏IRS- 1和GLUT2表达在3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己酮可可碱可能通过影响肝脏NF-κB信号通路和增加肝细胞IRS 2表达,从而有助于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NF-κB在酒精性肝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可促进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同时还有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抗凋亡作用,针对NF-κB活性的激活与抑制,可以从不同环节寻找药物用于治疗和预防酒精性肝病。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核因子(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NASH大鼠实验模型,施以造模因素的同时,各用药组大鼠分别灌服疏肝方、健脾方和疏肝健脾合方的高、低剂量进行干预。16 w后,各组大鼠以3%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腹主动脉采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肝组织TC、TG含量;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NF-κB 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肝组织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血脂及肝脂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P<0.01),大鼠肝组织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血脂和肝组织NF-κB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P<0.01),尤以综合方高剂量及健脾高剂量作用最为显著。结论疏肝健脾方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NASH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肝脏NF-κB mRNA及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电针刺激SD大鼠肝俞、足三里、丰隆、太冲穴,观察其对高脂饮食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正常组大鼠予普通饮食喂养,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大鼠均给予高脂饮食12周;12周后正常组、模型组同前喂养,其他两组大鼠分别进行电针和西药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共4周;16周全部大鼠断头处死,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光镜下的病理改变;EMSA法测定大鼠肝组织NF(核因子)-κB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PPA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和西药组大鼠的NF-κB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1)和电针组(P均<0.05)。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大鼠肝组织PPARγmRNA的表达均较正常组有不同程度减弱(P<0.01),且模型组大鼠的表达明显低于电针组(P<0.01)。结论:肝组织NF-κB的活性增强及PPARγ的表达减弱与NASH的发生密切相关;电针可以起到增强大鼠肝组织PPARγ的表达及降低NF-κB的活性作用。电针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激活PPARγ的作用而达到治疗NASH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JNK抑制剂XG-102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通过手术对48只雄性SD大鼠建立经皮肠系膜上静脉给药通路,10d后将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其中治疗组在高脂饮食喂养12周后,同时给予JNK抑制剂XG-102(1 mg/kg)经皮肠系膜上静脉注射治疗4周.16周末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检测血清ALT、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游离脂肪酸(FFAs)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计算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用Westem blot方法检测肝组织phospho-c-Jun和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均数间的两两比较采用Student-Newman-Keuls检验,并进行方差齐性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对照组ALT、AST、TC、TG、FFAs、HOMA-IR和TNF-α分别为(41.3±4.8) U/L、(96.9±9.8)U/L、(1.11±0.19) mmol/L、(0.74±0.11) mmol/L、(353.1±36.4) μmol/L、3.20±0.39、(6.74±1.21) pg/ml,模型组分别为(118.3±11.6) U/L、(163.9±16.2)U/L、(3.45±0.49)mmol/L、(1.89±0.25) mmol/L、(613.2±64.1)μmol/L、6.97±0.72、(25.01±5.37) pg/ml,治疗组分别为(86.5±8.3) U/L、(130.6±13.4) U/L、(2.62±0.32) mmol/L、(1.14±0.19)mmol/L、(512.1±51.9)μmol/L、4.34±0.48、(19.96±4.19) pg/ml.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TC、TG、FFAs、HOMA-IR和TNF-α水平均升高,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血清ALT、AST、TC、TG、FFAs、HOMA-IR和TNF-α水平均降低,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肝组织phospho-c-Jun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分别为0.161±0.014和0.165±0.013,模型组分别为0.406±0.035和0.548±0.051,治疗组分别为0.226±0.021和0.341±0.029.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hospho-c-Jun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较,治疗组phospho-c-Jun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降低,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JNK抑制剂XG-102能够改善脂质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肝损伤,抑制肝细胞凋亡,从而实现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KB是一类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通过调节免疫和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在炎症和免疫反应中起枢纽作用。NF-KB与NAFLD的关系密切,对NF-KB的研究可能为探讨NAFLD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提供新的线索。本文就NF-KB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其在NAF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核因子-κB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肝病之一,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IR)、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在NAFID发生中起关键性作用.核因子(NF)-κB是一类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通过调节免疫和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在炎症和免疫反应中起枢纽作用.NF-κB与NAFLD的关系密切,对NF-κB的研究可能为探讨NAFLD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提供新的线索.本文就NF-κB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其在NAF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张巍  严少南  孙晓梅  龚作炯 《肝脏》2007,12(4):268-270,274
目的 观察甜菜碱对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甜菜碱干预组和高剂量甜菜碱干预组.以高脂肪饲料加入诱导脂肪肝药物丙基硫氧嘧啶饲养大鼠构建NASH模型,并对低(200 mg/kg)、高(400 mg/kg[1])剂量干预组大鼠以甜菜碱溶液灌胃.第12周末处死全部大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炎症因子γ-IFN和凋亡相关因子NF-κB在肝组织内的表达,用ELISA技术检测血清胰岛素和炎症因子TNF-α、γ-IFN、IL-10、IL-18,测定Glu、ALT、AST、TG和T-CHO水平,并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甜菜碱显著降低血清Glu、ALT、TG、T-CHO、胰岛素抵抗(IR)指数、肝脏内γ-IFN和NF-κB表达(P<0.05)、γ-IFN、胰岛素、TNF-α、IL-18(P<0.01),显著升高IL-10(P<0.01),显著改善脂肪变性和炎症,且低、高剂量干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甜菜碱可防治大鼠NASH,机制可能为改善脂质代谢和胰岛素抵抗、抑制炎症因子和肝细胞凋亡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茶多酚对酒精性肝病肝脏核因子-κB(NF-κB)活性调节作用.方法 将2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6只,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7只,每天给予大鼠体积分数56%白酒8 ml/kg灌胃,每周递增2ml/kg直至总剂量达每天16ml/kg造模;茶多酚组9只,在模型组的基础上给予茶多酚0.25 g/kg加入白酒中灌胃,7周后处死大鼠.同时培养人正常肝细胞株L02,分为5组:对照组常规培养;模型组:加入0.6%乙醇;预防组:先加入200μg/ml茶多酚培养3 d后再加入0.6%乙醇培养;干预组:同时加入0.6%乙醇和200 μg/ml茶多酚培养;治疗组:先加入0.6%乙醇培养3 d后再加入200μg/ml茶多酚培养.各组细胞均以7d为周期传代,处理4周.实验重复3次.光镜观察肝细胞改变,分光光度计测各组大鼠血清丙二醛及L02细胞活性氧含量,RT-PCR测各组NF-κB和NF-κB抑制因子(I κB)表达;凝胶迁移电泳测各组NF-κB活性变化.结果 NF-κB mRNA表达:对照组为0.53±0.01、模型组为1.15±0.03、茶多酚组为0.58±0.16,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茶多酚组,F=2431.11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鼠肝组织NF-κB活性:模型组DNA染色:1410.78±22.19,蛋白染色:1426.08±33.15,对照组DNA染色:419.84±8.32,蛋白染色:419.99±7.06,模型组NF-κB活性比对照组强,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茶多酚DNA染色:669.85±41.34,蛋白染色:675.35±18.27,较模型组减弱,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02细胞NF-κB mRNA表达,对照组、模型组、预防组、干预组、治疗组分别0.56±0.01、0.76±0.03,0.60±0.03、0.59±0.01、0.59±0.01,预防组、干预组、治疗组比模型组降低,F=46.35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02细胞NF-κB活性对照组、模型组、预防组,干预组、治疗组DNA染色分别为:344.42±11.37、849.94±12.45、713.07±11.91,710.79±14.99和693.45±71.69;蛋白染色分别为371.20±13.51、925.96±5.78、758.88±34.65,753.07±76.78和725.77±36.09,预防组、干预组、治疗组比模型组减弱,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茶多酚对预防、干预和治疗酒精性肝病均有一定的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甘薯膳食纤维(SPDF)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的防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30只雄性C57BL/6小鼠适应性饲养2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10只、模型组(M组)10只、甘薯膳食纤维组(SPDF组)10只。高脂饮食联合聚糖硫酸钠盐12周建立NASH模型。SPDF组小鼠在造模同时予以SPDF (0.7 g/kg)悬浊液灌胃干预。每周称取小鼠体重,实验结束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内毒素(LPS)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 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肠道组织ZO-1、Occludin、Claudin-1的蛋白表达。结果:M组与C组小鼠相比,体重、肝重、肝指数显著升高;SPDF组与M组小鼠比较,体重、肝重、肝指数下降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显示M组小鼠肝脏有明显脂质沉积以及炎细胞浸润,SPDF组小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脂滴数量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减少。M组小鼠血清TC、TG、LPS水平明显高于C组; SPDF组小鼠血清TC、TG、LPS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之C组,M组小鼠的肠道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1表达下降明显,而SPDF组的表达上调。结论:SPDF有可能通过肠肝轴上调肠道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1的表达,降低肠道通透性和血清内毒素LPS的水平,对NASH小鼠起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荣火  周宇 《肝脏》2007,12(2):145-147
核因子-κB(NF-κB)是Sen和Baltimore等(1986)首先发现的一种能够与B细胞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的增强子-κB序列特异结合的核蛋白因子,与许多靶基因的转录启动有关,在细胞和生物体生长、分泌、细胞系定向等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荔枝核提取物对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35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模型组(10只)、小剂量(10只)和大剂量荔枝核提取物干预组(10只)。分别以250mg.kg-1和500mg.kg-1荔枝核提取物干预NASH大鼠6周。结果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大鼠血清GLU、ALT、AST、TG、TC和LDL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小剂量荔枝核提取物干预组大鼠血清GLU、ALT、TG和LDL显著降低(P〈0.05),而大剂量干预组动物效果更为明显。结论荔枝核提取物能改善NASH大鼠葡萄糖、脂质代谢和肝功能,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核转录因子-κB与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害,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ALD是西方国家导致肝硬化的最主要病因,因ALD致肝硬化高达80%~90%,也是青壮年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亚洲各国,ALD有日渐增多的趋势,近年来我国由酒精所致的肝损害亦呈逐年上升趋势,酒精已成为继病毒性肝炎后导致肝损害的第二大病因。  相似文献   

19.
核因子—κB与酒精性肝病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总结了NF-κB在酒精性肝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可促进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同时还有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抗凋亡作用,针对NF-κB活性的激活与抑制,可以从不同环节寻找药物用于治疗和预防酒精性肝病。  相似文献   

20.
抑制核因子-κB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Ding H  Li F  Xu M  Deng Y  Deng Q  Zhu Z  Cheng H  Fu Z  Wang Y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9):605-609
目的 研究抑制核因子 κB(NF κB)活性对糖尿病肾病 (DN)及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 (FN)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 将纯种雄性Wistar大鼠分为 :A组为正常对照组 (1 1只 ) ,B组为糖尿病无干预组 (1 1只 ) ,C组为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 (PDTC ,NF κB抑制剂 )干预组 (9只 )。饲养 1 8周后 ,以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技术检测肾组织NF κB活性 ,透射电镜检测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及系膜基质密度 (系膜基质面积 /系膜面积 ) ,逆转录PCR检测FNmRNA表达 ,收集 2 4h尿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结果 NF κB活性在B组大鼠肾组织 [(1 85± 0 54)× 1 0 6 ]显著高于A组 [(0 0 7± 0 1 1 )×1 0 6 ,P <0 0 1 ] ,C组 [(0 2 5± 0 2 5)× 1 0 6 ]显著低于B组 (P <0 0 1 )。B组与A组比较 ,UAE[(2 1 8±1 98)mgvs (0 41± 0 47)mg ,P <0 0 1 ]、肾小球基底膜厚度 [(531 6± 1 0 7 6)nmvs (31 2 4± 2 5 4)nm ,P<0 0 1 ]及系膜基质密度 [(56 41± 6 78)vs (33 95± 5 2 2 ) ,P <0 0 1 ]均有显著差异 ;UAE(0 56± 0 72 )mg、肾小球基底膜厚度 (31 5 8± 2 1 4)nm及系膜基质密度 (37 97± 7 37)在C组均显著低于B组 (P值均 <0 0 1 )。FNmRNA表达在B组大鼠肾组织 (0 73± 0 2 6)显著高于A组 (0 31±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