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6月29日,孙树椿教授行医五十周年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学术报告厅召开。来自海内外孙树椿教授的学生、弟子百余人及望京医院全体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朱立国教授主持会议。会上刘秀芹教授介绍了孙老在骨研所任职期间为骨研所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的贡献;高景华教授介绍了孙老担任三、四、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的学术思想、经验及传承特色;陈海云教授介绍了孙老在广州指导弟子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符为民教授从事中风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5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治疗中风病急性期过程中,符为民教授强调"痰瘀热互阻"为其主要病机,治疗以"祛瘀化痰,通腑泻热"为法,坚持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遣方用药,并擅用虫药以达通络熄风之效,对中风引起的脑水肿灵活运用活血利水之法,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特色,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深入探讨符为民教授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中医学术思想.本文从病因病机、立法创新、用药特色等方面介绍符为民教授治疗中风病急性期临证经验特色.  相似文献   

3.
通过总结钱乙儿科的"面上证"五部配五脏、五色主病及其配方之学术思想,探讨其五脏五色观。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有排便不尽感的功能性肠病。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压力的增加,功能性便秘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谢建群教授从事临床及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对中医理论颇有研究,尤精研李东垣之说,强调"人以胃气为本"及"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为生化之源"的基本观点,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5.
李竞教授祛腐生肌理论在疮疡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竞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外科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继承研究课题研究对象之一。李竞教授从医60余年,专长于疮疡科,尤擅长疮疡的中西医结合外治法。笔者有幸跟师聆听教诲,现将其治疗疮疡病变"祛腐生肌"的学术思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沈林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江苏吴门学派学术继承人及带头人之一、江苏省"135医学重点学科"中医消化临床医学中心学术带头人,师从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吴门医派传人徐景藩教授学习多年,尽得薪传。刘师擅治脾胃病及消化道肿瘤,其论治之学术思想立意中焦,重后天之本;临证强调“识证之能力、辨证之准确”,紧扣疾病本质;其治疗慢性脾胃病,重视顾护脾胃阳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阐述针灸"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即强调"无病"、病而未发、已病而未传变等"未病"状态,并提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及病后防止复发的治疗原则。同时强调了针灸重固护正气、保持机体正气充盛的作用及其预防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和法"为线索,从经方小柴胡汤之和法以及对中成药小柴胡冲剂之和剂,谈跟师孙光荣教授的学术思想以及个人心得体会。小柴胡汤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名方之一。笔者首先从对小柴胡汤的来源、临床适应症、主治病症、药物组成、煎服法、临床应用体会谈个人心得,提出"和法之中,百法兼备"。其次对目前临床有效应用小柴胡类的中成药之和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在对和法理解的基础上对孙光荣教授的学术思想"天人和"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苍 《北京中医》2009,(11):850-851
本文介绍了陈凯教授的生平、为人及治学特点。介绍了他学习、继承、传播赵炳南先生皮肤病学术思想的经过,介绍了他善于思考,乐于交流,善于学习、敢于借鉴的治学风格,并重点介绍了他提出的"胃肠-皮肤相关理论"、"皮肤络病理论"、"清调补理论"等学术思想在慢性荨麻疹、湿疹、银屑病、结节性痒疹、黄褐斑、皮肤血管炎等病治疗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属祖国医学"血证"、"虚劳"范畴。本文根据笔者导师黄贵华教授的临床积经验,进行分期分型、表里分层论治,并对其相关学术思想进行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简述斯琴其木格教授学术思想。方法:通过3年的跟师学习理论与临床经验,总结并继承了导师的蒙医思维方法和学术思想。结论:"基症辨治疗法"和"五体素学说"是斯琴其木格教授学术思想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全国著名骨伤专家梁铁民教授的学术思想和正骨经验,简述了梁老生平。梁老学术思想表现在突出整体观念,主张辨证施术;注重调理气血,强调药物接续;重视望问切触量法五诊结合等三个方面。对于梁老正骨经验先进行了综合论述,进一步佐证其学术思想;后分别从小儿桡骨头半脱位、颈椎错位、胸腰椎小关节错位、肋骨骨折等梁老研究较深入和比较擅长的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特别是颈椎错位这种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法操作,体现出梁老高超的手法技艺。  相似文献   

13.
徐志华教授系全国著名中医妇科专家,从事中医妇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60余年,学验俱丰,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调气理血、攻补兼施"治疗妇科疾病的独特思想,临床具有自己独特的诊疗方法和思辨规律。该文从"妇科病从瘀论治"、"调气理血,攻补兼施治疗妇科病"、"调周助孕,首辨虚实"、"病证结合,中西贯通"、"效法昔贤纲领准绳,师之莫泥随机应变"等方面进行初步总结、研究,力求对先生临证辨特点与学术思想进行更深入地挖掘和研究,尽可能全面、系统地继承、发扬和推广徐志华教授的学术经验和学术思想,做好名老中医药专家的传承工作,促进中医的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医名师"金世元教授从事中药工作70余年,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在中药鉴别、中药炮制、中药调剂及中成药合理使用等领域形成了其较为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本文就金教授学术思想的形成、内涵及对当下中药工作的指导意义进行了探讨,以求更好地继承金教授传统中药理论的科学内涵,并使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程莘农成长历程及学术成就。方法:从程莘农拜师学艺、学术思想、经络腧穴研究、倡导针灸国际传播和医德医风等方面介绍程莘农的成就。结果:程莘农教授重视基础理论,强调理法方穴术的统一,是他临床治疗上疗效良好的根源。而他在科学研究上,实事求是,以事实为基础,不搞玄学的踏实学风,亦应为我们所取。良好的医德医风,堪为"苍生大医"。结论:程莘农是我们医者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6.
李琼  丁丽仙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4):117+105-117,105
原国家级名老中医、著名中医妇科专家丁启后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六十余年,对妇科疾病的诊疗造诣精深,在治疗月经病、妇科杂病等方面有其独特的诊疗经验,疗效显著。丁丽仙教授是丁老的师承弟子,她以丁老总结的"阴血留存论"及"解郁化滞论"妇科学术思想为指导,治疗妇科疑难病证,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路志正“持中央”而“调升降”以治燥痹学术思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志正教授是著名的中医药学大家,临床经验丰富,在治疗慢性病和疑难病方面疗效卓著。脾胃为水谷之海、气机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功能正常在气、血、津、液的生成与运行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讨论调理脾胃在临床上的指导作用,以总结路志正教授"持中央"而"调升降"的学术思想,及其在治疗干燥综合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张宗礼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30 a余,致力于中医肾病的临床研究,在继承张大宁教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注重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形成了独特的中医治疗肾病的学术思想和方药,并主持参与编写了《实用中医肾病学》《张大宁学术思想文集》《张大宁学术思想研究进展》《津沽中医名家学术要略》等学术专著。张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强调补肾宜清、平,更着重活血软坚、化痰散结、祛邪并用,融补、活、散、祛4法于一体;强调运用活血、通络、化痰、散结之法,给邪以出路;治疗宜平补固本,辅以祛邪,邪去则正安。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中医药学会于2011年10月22日在石家庄市举行了隆重纪念庞赞襄教授诞辰90周年暨首届庞氏眼科学术思想研讨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高健生教授应邀专程到会,做了题为"庞赞襄老中医应用银柴胡治疗眼科疾病"的专题学术报告,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20.
姜惠中教授、主任医师,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新药评审专家.全国名老中医,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三批、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继承人指导老师及湖北省第一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继承人指导老师,系湖北省知名中医师,并于2010年被湖北省卫生厅授予"湖北中医名师".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近50载,对妇科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极深的造诣,尤其在治疗月经不调、不孕症、宫颈疾病等到方面颇有建树,现将其治疗月经不调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