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中内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3 (TGF- β 3)mRNA和蛋白水平的检测,探讨外源性TGF- β 3对HSC-T6分泌内源性TGF-β3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SC-T6,未加入外源性TGF-β 3培养的细胞为对照组,加入外源性TGF-β 3(10 ng/ml)培养的细胞为TGF-β 3组.(1)分别在l、2、4、12h和24h收集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内源性TGF-β 3 mRNA表达;(2)分别在0、l、6h和12h收集细胞,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TGF-β 3蛋白的表达;(3)分别在0、1、2、4、8、14h和24h收集细胞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外总TGF-β 3蛋白的表达;加入外源性TGF-β 3培养HSC-T6 2 h,然后换用无血清的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细胞至2.25、2.5、3、4、6、10h和14h收集细胞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细胞外内源性TGF-β 3蛋白的表达.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TGF-β 3组细胞内TGF-β 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于2h达峰值(2.796±0.518),为对照组(1.022±0.038)的2.74倍(P<0.05);随后缓慢降低,维持在1.45倍水平达10h,24h时表达水平仍为对照组的1.18倍(P<0.05).(2)不同时间点细胞内TGF-β3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3) TGF-β 3组细胞外总TGF-β 3含量明显增加,于4h时达高峰[(18.931±2.904)ng/ml],约为诱导量[(10.026±0.022) ng/ml]的1.89倍,随后开始下降;内源性TGF-β 3于诱导后3h达高峰[(0.835±0.027) ng/ml],为对照组[(0.026±0.022) ng/ml]的32.12倍,之后开始逐渐降低,直至维持一个弱增长的状态(P< 0.05).结论 外源性TGF-β 3可促进HSC-T6细胞分泌大量内源性TGF-β3.  相似文献   

2.
李文庭  贺永文  肖志宏 《肝脏》2009,14(1):30-32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表达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比较经不同浓度的TGF-β1刺激不同时间后HSC表达β-catenin、smad3和α-SMA mRNA的变化,并比较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ng/ml TGF—β1刺激2h后,HSC表达β—catenin mRNA、smad3 mRNA和α—SMA mRNA量最大,β—catenin mRNA表达与两者均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r=0.947,P〈0.01;r=0.950,P〈0.01)。结论β—catenin在TGF—β1活化HSC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基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内、外蛋白合成及分泌的影响。方法构建质粒pcDNA3.1(+)-TGF-β3和pcDNA3.1(+)-TGF-β1。稳定转染: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pcDNA3.1(+)-TGF-β1转染HSC-T6,经G418筛选建立稳定高表达pcDNA3.1(+)-TGF-β1的HSC-T6细胞阳性克隆。再将pcDNA3.1(+)-TGF-β3转染HSC-T6克隆细胞,用W estern b lot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细胞内外TGF-β1、Ⅰ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的蛋白表达量。结果pcDNA3.1(+)-TGF-β3转染HSC-T6阳性细胞克隆后,与单纯阳性克隆组相比,TGF-β1、Ⅰ型胶原、TIMP-1细胞内蛋白表达及培养上清中的分泌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MMP-2的表达也降低,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MP-9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重组质粒pcDNA3.1(+)-TGF-β3能减少细胞内外Ⅰ型胶原的合成及分泌;通过调节MMP-9及TIMP-1的表达,可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促进其降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Wnt3a对肝星状细胞(HSC)的增殖、活化以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重组Wnt3a刺激HSC后,用EDU法测定其对HSC增殖的影响;用Westem blot法检测HSC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TGFβ 1、Smad3和Smad7的蛋白水平并比较四者之间的关系,多组间数据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变量相关分析研究数据间相关性.结果 200 ng/ml Wnt3a刺激HSC24h后,其增殖率达到最大(63.00%±2.30%),显著高于未处理组、50 ng/ml、100 ng/ml及150 ng/ml组(P值均<0.05),而和250、300ng/ml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着Wnt3a浓度的增加和刺激时间的延长,HSC表达α-SMA、TGFβ1和Smad3的蛋白水平也随之升高,均在300 ng/ml刺激48h后达到最大值(与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灰度比值分别为1.0860±0.0101、1.0346±0.0118、1.0306±0.0122),而Smad7的蛋白水平却随之降低,在300ng/ml Wnt3a刺激48h后达到最小(与GAPDH的灰度比值为0.7736±0.013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并且α-SMA的蛋白表达与TGFβ 1、Smad3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968,P< 0.05;r=0.997,P<0.01),而和Smad7的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960,P<0.05).结论 重组Wnt3a能促进HSC的增殖、活化,并上调TGF β/Smad的表达,可能对肝纤维化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D3基因(TGFβ3)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TGFβ3表达质粒[pcDNA3.1(+)-TGFβ31和TGFβ1表达质粒[pcDNA3.1(+)-TGFD11的构建。通过脂质体介导方法,将pcDNA3.1(+)-TGFβ1、pcDNA3.1(+)-TGFβ3分别及共同转染体外培养的HSC—T6细胞,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转染后TGFβ1、TGFD3、Ⅰ型胶原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将pcDNA3.1(+)-TGFD1转染HSC—T6细胞,经G418筛选建立高表达TGFD1的HSC~T6细胞克隆,pcDNA3.1(+)-TGFD3转染克隆细胞,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转染后TGFβ3、TGFβ1及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TGFβ1、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构建的pcDNA3.1(+)TGFD3、pcDNA3.1(+)-TGFD1质粒可转染HSC—T6细胞,转染率28.2%。pcDNA3.1(+)TGF侈3转染细胞后,Ⅰ型胶原mRNA及蛋白的表达较空白组及对照组增加,以72h增高最为明显(P〈0.05);共转染组Ⅰ型胶原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较pcDNA3.1(+)-TGFβ1转染组明显降低(P〈0.05)。TGF侈3转染克隆细胞后,TGFD1mRNA表达较克隆组无明显改变(P〉0.05),而蛋白质表达明显下降(P〈0.05),Ⅰ型胶原mRNA及蛋白质表达均较克隆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TGFD3基因转染正常培养的HSC—T6细胞,增加Ⅰ型胶原的表达;转染高表达TGFβ1的克隆组HSC—T6细胞,Ⅰ型胶原表达明显降低,提示TGFβ3对肝纤维化的发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人肝细胞和肝星状细胞(HSC)LX-2细胞株增殖和氧应激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浓度为0.5~50mmol/L和浓度为0.5~10mmol/L的GSH培养肝细胞和HSC,MTT法检测GSH对肝细胞和HSC增殖的影响。用次氮基三乙酸铁(Fe-NTa)和GSH共同培养肝细胞和HSC,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用高(5.0mmol/L)、中(2.5mmol/l)低(0.5mmol/L)3个浓度的GSH培养HS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2.5~10mmol/L浓度范围内,GSH可促进肝细胞增殖,各浓度GSH对HSC增殖均未见影响。GSH可增加肝细胞和HSC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其丙二醛含量,同时可抑制HSC的TGF-β1表达。结论GSH可促进肝细胞增殖,保护肝细胞和HSC免受氧应激损伤,抑制HSC分泌TGF-β1显示其具有肝细胞保护、抗氧化和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L-10、PDGF对体外培养HSC表达TGF-β1的影响.方法:原位灌流分离HSC,体外培养激活,分别用IL-10、PDGF以及两者共干预,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各组TGF-β1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IL-10干预组TGF-β1表达较对照组减弱,PDGF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强,IL-10干预组较IL-10、PDGF共干预组明显减弱(P<0.01).结论:PDGF可促进HSC表达TGF-β1,而抑制HSC表达TGF-β1可能是外源性IL-10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ALA)对转化生长因子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atellite cell,HSC)增殖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活化的HSC作为研究模型,将传代的细胞分为5组,以MTT比色法观察ALA对HSC的增殖效应,以ELA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及Ⅲ型胶原的含量,以Westernblot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结果:TGF-β1能诱导HSC增殖并促进胶原的分泌,ALA可不同程度抑制TGF-β1所诱导的HSC增殖及Ⅰ、Ⅲ型胶原和α-SMA的表达(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ALA在高浓度时对TGF-β1能诱导的HSC起抑制作用,可能对脂肪性肝纤维化及其引起的肝硬化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浓度粉防己碱(Tetrandrine)对转化牛长因子-β1(TGF-β1)促进静止期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活化和维持HSCs活化作用的影响,并探讨该作用与TGF-β1受体后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HSCs原代培养,取静止期(培养3d)和活化HSCs(培养8d),给予TGF-β1(质量浓度5ug/L)和(或)粉防己碱(1.6umol/L)干预,观察HSCs形态变化,分别以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1、Smad7以及α—SMAmRNA和(或)蛋白表达。结果粉防己碱(1.6umol/L)能抑制静止期HSCs胞体伸展,粉防己碱使活化的HSCs膜状伸展的胞体收缩和梭形变,在单纯粉防己碱处理组和混合处理组均可见此现象。在静止期和活化HSCs中,粉防己碱均能抑制TGF-β1.诱导的HSCsd—SMA表达,TGF-β1表达下降,使静止期HSCsSmad7表达上调,但不影响活化HSCs Smad7表达.结论低浓度粉防己碱显著抑制TGF-β1对静止期的HSCs促活化作用和对活化HSCs的活化维持作用,诱导培养活化的HSCs活化逆转,其作用机制在不同活化状态的HSCs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刺激后肝星状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的变化,并观察TGFβ1刺激对肝星状细胞内Rho三磷酸鸟苷(GTP)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原代大鼠肝星状细胞,用Transwell Chamber观察不同浓度TGFβ1直接及趋化刺激后细胞迁移改变,FITC标记的鬼笔环肽标记F-actin,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的变化,GST pull-down分析检测不同浓度TGFβ1刺激后活性RhoA、Rac1及Cdc42的表达.结果 TGFβ1直接及趋化刺激后肝星状细胞迁移均比对照组增加,≥5 ng/ml浓度时增加明显(直接刺激后130.90±7.64比102.93±1.01,趋化刺激后205.17±10.78比102.93±1.01,P<0.05);TGFβ1刺激后细胞形态改变,刺激5 min后层状伪足出现,并随时间推移应力纤维逐渐增多;不同浓度TGFβ1刺激后活性Cdc42、RhoA表达较对照组均增强,≥5 ng/ml浓度时表达明显增加(GTP-Cdc420.273±0.024比0.176±0.001,P<0.05;GTP-RhoA0.176±0.005比0.096±0.004,P<0.05),而活性的Rac1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 TGFβ1可导致肝星状细胞骨架改变,并可通过激活Cdc42、RhoA GTP酶信号途径,增加细胞迁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扯根菜浸膏对活化型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131)及I型胶原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20只分为2组,分别以0.9%氯化钠溶液、扯根菜浸膏灌胃,3 d后采血并分离血清.HSC-T6细胞常规培养后分为对照组和扯根菜浸膏组,分别以空白大鼠血清、体积分数为0.1扯根菜浸膏药物大鼠血清的改良Eagle培养基(DMEM)培养.AlamarBlue法检测细胞活力.噻唑蓝(MTT)法检测药物细胞毒性,实时PCR检测TGF-β1及I型胶原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观察细胞TGF-β1蛋白及I型胶原表达.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q检验.结果 不同浓度扯根菜浸膏血清均能抑制细胞增殖.尤以体积分数为0.1扯根菜浸膏血清在24 h时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最为明显(P<0.01).与相应浓度正常血清比较,不同浓度扯根菜浸膏血清无明显细胞毒性(P>0.05).体积分数为0.1扯根菜浸膏血清作用于HSC-T6 24 h后,其TGF-β1及I型胶原mRNA为2.790±0.174和1.213±0.099,正常血清组分别为9.827±1.429和4.053±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扯根菜浸青血清作用于HSC-T6 24 h,TGF-β1及I型胶原蛋白(210×103,90× 103)表达分别为0.432±0.066、0.567±0.012和0.450±0.085,正常血清组分别为1.595±0.061、1.483±0.020和1.636±0.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扯根菜浸膏能明显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及TGF-β1、I型胶原分泌.为临床治疗肝纤维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HSC)体外培养过程中,不同时期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其活化的影响及相关因素的变化.方法分离大鼠原代HSC,于无包被的塑料培养板上分别培养2,3,4,5,6,7 d时予TGF-β15 μg/L处理24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处理前后细胞α-肌动蛋白(α-SMA)的变化,及活化过程中TGF-β1Ⅱ型受体(TβR-Ⅱ)的表达.结果HSC在体外培养过程中,不同培养时间对TGF-β1的刺激活化作用反应不同.TGF-β1处理后,对培养2,3,4,5 d HSC的活化有促进作用,以对培养第3天的细胞作用最明显,其α-SMA表达增加78.05%,而培养6,7 d的HSC的形态和α-SMA变化不明显.培养第7天的HSC比培养第3天的细胞TβR-Ⅱ表达增高(3.30±0.83 vs 1.55±0.38,P<0.05).结论TGF-β1对处部分活化状态中某阶段细胞的活化具有促进作用.完全活化的细胞对TGF-β1的刺激活化作用不敏感,原因与TβR-Ⅱ的表达量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atatin样磷脂酶域(PNPLA3)I148M基因突变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携带PNPLA3 I148M基因突变型和野生型的慢病毒载体,转染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构建了携带PNPLA3 I148M突变型和野生型的慢性病毒载体,并成功转染HSC-T6细胞,建立了能够稳定表达PNPLA3突变型和野生型基因的HSC-T6细胞系;PNPLA3 I148M突变型与野生型相比,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5±0.15 vs 0.48±0.07,t=11.826,P0.001)。结论PNPLA3 I148M基因突变能够促进HSC中TGFβ1的表达,为进一步探讨PNPLA3 I148M基因突变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提供了细胞模型和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不同活化状态肝星状细胞(HSC)对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旁分泌刺激的生物学效应作用。方法 原代分离培养大鼠HSC,无包被塑料培养皿上分别培养1、4、7d,细胞处于静止、中间活化与完全活化状态,继以10~500 pmol/L TGF-β_1温育细胞24h,~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与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沉积,~3H-脯氨酸掺入与胶原酶消化法测定细胞总胶原的分泌量。100pmol/L TGF-β_1温育细胞15~90min,northern blot法检测细胞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TGF-β_1浓度依赖性抑制培养1d HSC的细胞增殖,10~500 pmol/L TGF-β_1浓度组细胞内~3H—TdR掺入率分别为对照组的52.8%~16.8%,与对照组比较,q值为5.44~10.37,P<0.01。但TGF-β_1对培养4d与7d的细胞增殖无影响。随细胞活化,HSC基础性α-SMA、Ⅰ型胶原蛋白与mRNA水平明显增加,而TGF-β_1刺激各培养时间HSC以上蛋白与基因的表达。培养1、4、7d HSC基础水平与TGF-β_1刺激的总胶原分泌量分别为(804±274)dpm/孔与(1 200±708)dpm/孔;(2 966±1 701)dpm/孔与(6 160±1 123)dpm/孔;(2 580±767)dpm/孔与(4 583±1 467)dpm/孔,后2组组内比较,t值分别为3.84与2.96,P<0.01或P<0.05。以培养4d HSC  相似文献   

15.
16.
在肝纤维化过程中,TGFβ被认为是引起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及细胞外基质产生的重要调控因子,因此,靶向TGFβ引起的HSC活化和肝纤维化的治疗策略值得深入研究。介绍了近几年来有关TGFβ对HSC的活化作用及其相关调控、靶向TGFβ活化HSC的治疗策略,以期为肝纤维化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DM)心肌病是DM患者所特有的心脏病变,其病理特点是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纤维化和心肌微小血管广泛内膜病变。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免疫功能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动物试验表明体内转染TGF-β1基因可促进心肌纤维化。Doi等用免疫组化方法证实,DM大鼠心脏TGF-β1表达显著增高。褪黑素(Me  相似文献   

18.
组织纤维化的基本特征是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过度沉积,导致组织结构的改建.TGF-β3通过抑制胶原的沉积,促进其降解而具有抗纤维化作用,并被证实在创伤愈合过程中可减轻伤后疤痕的形成.本文着重介绍了TGF-β3在肝脏及胰腺纤维化中的表达及其作用,以进一步了解其对纤维化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中,环磷酸腺苷(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REB-1)对转化生长因子β3 (TGFβ3)的mRNA表达及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方法 将HSC分为CREB-1表达质粒转染组(C质粒组)、siRNA-CREB-1转染组(S质粒组)、阴性对照质粒组(N质粒组)、Forskolin处理组(FSK组)、H-89处理组(H-89组)及空白对照组,并根据加或不加入外源性TGFβ3重组蛋白将以上各组再分为(TGFβ3+)组和(TGFβ3-)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GFβ3 mRNA的表达.上述各组共转染PGL3-basic-TGFβ3P (W质粒)或PGL3-basic-TGFβ3P-mCRE(M质粒),以pRL-SV40为空白对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法检测各组TGFβ3启动子活性.双侧t检验进行组间数据比较. 结果 TGFβ3 mRNA表达结果显示,与N质粒(TGFβ3-)组比较,S质粒(TGFβ3-)组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至0.69±0.15(t=3.702,P<0.05);与空白对照(TGFβ3-)组比较,H-89 (TGFβ3-)组降低至0.57±0.08(t=9.490,P<0.05);N质粒(TGF β 3+)组与N质粒(TGFβ3-)组、S质粒(TGFβ3+)组与S质粒(TGFβ3-)组、空白对照(TGFβ3+)组与空白对照(TGFβ3-)组、H-89 (TGFβ3+)组与H-89 (TGFβ3-)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404、-3.480、-2.831和7.875,P值均<0.0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结果显示,S+W质粒组、N+W质粒组、C+W质粒组的TGFβ3启动子活性分别为0.062±0.013、0.122±0.011、0.165±0.016,C+W质粒组TGFβ3活性较N+W质粒组组明显升高(t=-3.823,P< 0.05),S+W质粒组较N+W质粒组明显降低(t=5.853,P<0.01);H-89+W质粒组、空白对照+W质粒组、FSK+W质粒组TGFβ3启动子活性分别为0.154±0.010、0.188±0.016、0.276±0.031,FSK+W质粒组的TGFβ3启动子活性较空白对照+W质粒组明显升高(t=-4.419,P<0.05),H-89+W质粒组的TGFβ3启动子活性较空白对照+W质粒组明显降低(t=-3.115,P<0.05). 结论 增加HSC内CREB-1表达或提高CREB-1磷酸化水平可上调TGFβ3 mRNA表达及其启动子活性;CRE位点是TGFβ3启动子的关键位点,封闭该位点后,TGFβ3启动子活性明显降低.外源性TGFβ3可上调HSC中内源性TGFβ3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传导通路的阻断,对鼠肝星状细胞(HSC)培养激活的影响。 方法 利用腺病毒AdT β-ExR的表达产物阻断HSCs中TGF-β信号传导。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HSCs中Ⅰ型胶原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及细胞增殖。 结果 感染AdT β—ExR与感染AdLacZ的HSCs相比,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为对照组的42.99%(q=9.100,,P<0.001),α-SMA的表达明显被抑制,而细胞增殖指标5-溴脱氧尿苷的参入量,后者为前者的49.24%(q=7.835,.P<0.001)。 结论 阻断TGF-β信号传导能显著地抑制HSCs的培养激活,但促进HSCs的分裂。通过腺病毒AdT β-ExR的表达产物阻断TGF-β信号传导作为抑制肝纤维化的方法,还需深入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