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小儿病毒性肺炎常见病原体(RSV、ADV、IV)感染情况。方法:用ELISA。对2002年10月至2003年9月于广东省中医院儿科120例急性肺炎患儿血清RSV-IgM、ADV—IgM、IV—IgM进行检测。结果:120例急性肺炎患儿,RSV—IgM阳性11例,ADV—IgM阳性21例(17.5%),IV-IgM阳性45例(37.5%)。小儿RSV感染年龄〈3岁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年龄〉3岁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V、IV感染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V、ADV、IV感染在不同性别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V、ADV感染在夏秋季、冬春季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DV感染在秋冬季(7—12月)明显高于春夏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感染在冬春季明显高于夏秋季,其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SV感染率在婴幼儿多于其它年龄组儿童。三种病毒感染率均与性别无关。腺病毒感染在秋冬季明显高于春夏季;流感病毒感染在冬春季明显高于夏秋季。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2013年0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396例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IgM检测结果.结果:396例肺炎患儿MP-IgM抗体总阳性率为29.5%;0-1岁年龄组MP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P<0.05),3-6岁年龄组MP-IgM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一、四季度MP-IgM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二、三季度(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比例高,阳性率与年龄、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DNA(MP--DNA)、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的联合检测在诊断支原体肺炎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患儿咽拭子标本中的MP--DNA,同时检测全血CRP的浓度,并与WBC计数进行比较。结果:632倒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DNA总检出率为35.4%;细菌感染组WBC、快速CRP与病毒感染组和MP感染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AN〉,MP感染组快速CRP与病毒感染组相比较,CR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AN〉。结论:MP--DNA、CRP及WBC的联合检测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及鉴别痛原体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过敏性紫癜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007年12月-2009年10月收治的41例过敏洼紫癜患儿分为两组,首次发病的23例作为A组,发作次数≥2次的18例作为B组,常规抗过敏治疗A组有效,B组治疗〉10天无效;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肺炎支原体IgM(MP-IgM)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MP—Ig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585,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在积极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做相应的病原学检查如MP—IgM检测寻找病因,以利于及时诊断、及早治疗,获得更好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诊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40例治愈率为90%,对照组40例治愈率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为7—15d住院时间,平均8.2d,对照组患儿为8—16d住院时间,平均9.3d,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出现轻微腹泻1例,未对治疗造成影响,后自行消失,为2.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患儿中出现药物热1例,腹泻症状2例,呕吐恶心2例,不良反应率为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具有较小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病例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相关性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120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肺炎支原体(MP)血清特异性MP-IgM、MP-IgG抗体,探讨哮喘患儿急性发作及临床控制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以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120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病例中,检测出MP-IgM阳性22例,阳性率18.3%,MP-IgG阳性32例,阳性率26.7%,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MP感染的32例哮喘病人中有15例(46.9%)单纯给予吸入治疗获得良好哮喘控制;有17例(53.1%)给予红霉素足疗程治疗,配合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方得以完全控制。结论: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有关,应作肺炎支原体相关特异性抗体检测,并须配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及规范吸入激素治疗,以早日达到哮喘的完全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锌水平与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随机选择56例患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为疾病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时期来我院保健门诊体检的56例健康婴幼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婴幼儿血锌水平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结果:两组血锌水平比较,疾病组中除了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惠儿与对照组血锌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外(P〉0.05),患其它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血锌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血锌水平含量较低导致婴幼儿易患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黏膜受损,同时加重患儿缺锌症状,建议对患儿进行补锌,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呼吸道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诊断标准支气管哮喘患儿84例与同期儿科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65例为对照分析,采用微量颗粒凝集法测定血清支原体特异性抗体(MP—IgM)滴度,大于或等于1:40为阳性,视为支原体感染;将全部哮喘组患儿采外周血计数嗜酸性粒细胞(PBEC),血清总IgE的检测。结果:哮喘组84例中,阳性44例,阳性率52.4%;对照组阳性18例,阳性率27.7%(18/65),哮喘组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9.19,P〈0.01);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MP—IgM阳性哮喘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MP—IgM阴性哮喘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有关,对哮喘发作期患儿要考虑MP感染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检测7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观察组)和65例因卵巢囊肿行附件切除术、无输卵管妊娠史患者(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和输卵管组织中的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DNA。结果:(1)观察组34例宫颈分泌物中检测出解脲支原体DNA,阳性率为43.6%,9例输卵管组织中检测出解脲支原体DNA,阳性率为11.5%,对照组26例宫颈分泌物检测出解脲支原体DNA,阳性率为40%,6例输卵管组织中检测出解脲支原体DNA,阳性率9.2%,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观察组25例宫颈分泌物中检测出沙眼衣原体DNA,阳性率为32.1%,22例输卵管组织中检测出沙眼衣原体DNA,阳性率为28.2%,对照组7例宫颈分泌物中检测出沙眼衣原体DNA,阳性率为10.8%,6例输卵管组织中检测出沙眼衣原体DNA,阳性率为9.2%,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可能不是输卵管妊娠的主要致病病原体,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10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给予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症状改变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和对照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与阿奇霉素疗效相似,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小儿肺炎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6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细菌性肺炎与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细菌性支气管肺炎和肺炎支原体肺炎各3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其血清CRP。结果:细菌性支气管肺炎组CRP阳性率90%,肺炎支原体肺组炎CRP阳性率为16.7%,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CRP检测对肺炎支原体肺炎与细菌性肺炎的早期鉴别及临床用药有重要指导意义,当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CRP升高时,可考虑合并有细菌混合感染,一般提示病情较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06例4,JL支原体肺炎,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1%,明显高于对照组84.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3711,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3.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5082,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更佳,且安全可靠,可以作为临床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对照组为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对提高患儿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有突出作用,值得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更多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对于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分别使用莫西沙星或者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罗音消失时间,平均治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象恢复及胸片正常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育不孕症夫妇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率及其与不育不孕症的关系。方法:采用金标免疫学方法检测136对不育不孕症夫妇(不育不孕组)UU、CT感染率,与50对健康生育夫妇(对照组)UU、CT感染率。结果:不育不孕组中妻子UU阳性率为30.9%,CT阳性率为39.0%,UU和CT混合感染(UU+Cr)阳性率为11.0%;对照组中妻子UU阳性率为8.0%,CT阳性率为10.0%,UU+CT阳性率为4.0%;二组间UU、CT、UU+CT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育不孕组申丈夫UU阳性率为33.1%,CT阳性率为36.8%,UU+CT阳性率为12.5%;对照组中丈夫UU阳性率为6.0%,CT阳性率为10.0%,UU+CT阳性率为4.0%;二组间UU、CT、UU+CT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育不孕证夫妇UU和CT感染与不育不孕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治疗的6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左氧氟沙星。结果:治疗组在体温恢复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3.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支原体肺炎效果确切,当大环内酯类无效时应及时更换喹诺酮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对脑脊液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儿及对照组脑脊液中IL-18水平。同时应用PCR技术检测患儿脑脊液中的MP—DNA。结果: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计算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组件比较用t检验或X2检验。支原体CNS损害组患儿与对照组脑脊液IL-1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支原体CNS损害组早发组患儿脑脊液IL-18水平与迟发组患儿脑脊液IL-18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支原体损害早发组MP—DNA阳性率为92.86%,相对于迟发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发组患儿脑脊液中MP—DNA检出率高于迟发组MP—DNA,而IL-18在晚发组升高更为显著,提示支原体CNS损害组早发组患儿(7天以内)可能以直接损害为主.而晚发组(7天以后)以免疫损伤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法多琳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法多琳注射液每次0.3g,每日2次,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00mg,2次/d静滴。两组均治疗15天。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8.0%和96.0%,痊愈率分别为66.0%和43.0%,经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两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和5.0%,甲磺酸帕珠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左旋氧氟沙星相当,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法多琳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胸痛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支原体感染的发病因素,为预防支原体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胸痛慢性咳嗽发作惠儿80例为感染组,并以同期入院的非支原体感染诱发的80例胸痛慢性咳嗽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高危因素、临床特征、辅助检查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在WBC、PET、免疫球蛋白的实验室指标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CRP上有显著差异(P〈0.05),在肝功异常的发生比率上感染组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以胸痛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支原体感染的发生因素还有并发症、意识障碍(P〈0.05)。结论:以胸痛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支原体感染小儿重要脏器发育及功能不完善,基础病多,并发症多,CRP、肝功能、并发症与意识状态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显性与隐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妇女生殖免疫状况差异。方法:选择240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妇女根据症状分为显性感染组与隐性感染组,60例正常妇女为正常组。所有患者进行生殖免疫三项(AsAb、EmAb以及AoAb检测)。结果:1)显性感染组,隐性感染组以及正常组患者AsAb、EmAb、AoAb以及总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数以显性感染组最高(AoAb为隐性感染组最高),正常组最低。2)人型支原体感染与解脲支原体感染比较,AsAb、EmAb、AoAb以及总感染率均数要高,但是彼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显性感染相对隐性感染生殖免疫损伤发生率高,但是不同种类支原体感染对生殖免疫损伤影响不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