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复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市19家医院13 582例行重复剖宫产手术分娩产妇的病例资料,根据术中出血量情况将其分为出血组(2 216例)和未出血组(11 366例)。比较2组相关临床指标,分析重复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 2组在年龄、流产史、剖宫产次数、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周、前置胎盘、植入胎盘、子宫收缩乏力、麻醉方式、巨大儿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术前血红蛋白、术前血钙、流产史、剖宫产次数(>2次)、妊娠合并糖尿病、前置胎盘、全身麻醉、巨大儿、子宫收缩乏力是重复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717(95%CI:0.703~0.732)时,回归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对于重复剖宫产产妇,年龄、术前血红蛋白、术前血钙、流产史、剖宫产次数(>2次)、妊娠合并糖尿病、前置胎盘、全身麻醉、巨大儿、子宫收缩乏力是术中出血的影响因素。临床应及时监测和调整可控的风险因素,以降低术中出血发生率和不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影响因素及临床防治,以便为医院提高剖宫手术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132例行剖宫产术患者及其临床资料,并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8例,其中对照组行初次剖宫产术,观察组行再次剖宫产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为8例(12.50%),高于对照组(1例,1.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影响因素主要跟初次剖宫产的胎盘附着部位、切口位置及情况等有关,需要医院予以重视,以降低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发生率,确保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特点,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再次剖宫产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初次剖宫产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两组产妇术中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比较术中出血量,分析出血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出血量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原因主要为胎盘因素,对照组出血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结论再次剖宫产手术发生术中出血的风险性较大,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胎盘位于子宫瘢痕处者可增加剖宫产术中出血率,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4.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危险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军伟 《河北医药》2010,32(9):1124-1125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数量有所提高,再妊娠的分娩方式选择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也广受关注,一直存在争议。有研究认为,对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应给予其阴道充分试产的机会,降低再次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的目的。作者对本院剖宫产后再妊娠产妇分娩进行临床观察,总结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产妇136例,设为研究组,同期收治但未发生切口感染的剖宫产产妇92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体质量指数(〉25kg/m2)、血红蛋白(〈10g/L)、孕期并发症、手术时间(〉3h)、住集体病房、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住院时间(〉7d)和急诊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应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6.
探讨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挑选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5月期间进行剖宫产分娩的高龄产妇(年龄>35岁)130例,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分析高龄孕妇产后出血量及出血发生率,从而总结归纳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结果 130例进行剖宫产的高龄孕妇中,有14例孕妇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0.8%。单因素分析为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宫缩乏力和前置胎盘与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结论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主要与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宫缩乏力和前置胎盘等危险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相关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180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为观察组,同期在本院实施首次剖宫产的150例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析引起瘢痕子宫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率、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的主要因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切口撕裂及盆腹腔粘连,两组出血因素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率及出血量较首次剖宫产明显增加,出血原因与宫缩、胎盘情况、子宫下段切口撕裂及盆腹腔粘连密切相关,降低首次剖宫产的发生率是减少瘢痕子宫的关键,而瘢痕子宫再次手术前需全面评估产妇情况,术中谨慎操作,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术中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成因。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68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及180例首次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产后出血原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瘢痕子宫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2.5%,显著高于首次剖宫产组出血发生率6.1%,且瘢痕子宫组产妇出血量为160~800 m L,显著高于首次剖宫产组出血量60~540 m 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瘢痕子宫组患者出血原因主要为胎盘因素(66.7%)、宫缩乏力(4.7%)及子宫破裂因素(14.3%)等。结论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首次剖宫产医疗技术,加强瘢痕子宫孕妇围生期保健等工作能有效降低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中出血(出血组)和非出血(对照组)产妇各188例的临床资料,Х^2检验用于分层分组单因素的比较,二分类Logistic回归筛选出血的独立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出血组孕〈38周或〉40周、产程异常、子宫切口撕裂、急诊手术、宫缩乏力、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前置、新生儿体重≥4.0kg和并发妊高征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方程:Logit(π)=-0.864+1.448×子宫切口撕裂+1.344×宫缩乏力+1.019×胎盘粘连或植入,该方程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是70.72%、69.23%和69.95%。结论子宫切口撕裂、宫缩乏力、胎盘粘连或植入是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独立相关因素,避免非意愿妊娠宫腔操作和加强孕期保健,可望减少高危因素的发生,对有高危因素的产妇术中应特别警惕。  相似文献   

10.
李静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0):1513-151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和高危因素。方法:对206例剖宫产术中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术中出血高危因素依次为:妊高征(31.41%),妊娠合并中度贫血(25.40%),子宫过度膨胀(如巨大胎儿、羊水过多、多胎妊娠)(17.81%),前置胎盘(46.88%),多产妇(12.50%),第二产程剖宫产(11.07%)。结论:加强术前产妇的评估,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对合并有多项高危因素的产妇,术前应与产妇及家属充分沟通,做好输血准备,术中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术中出血,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行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采取再次行剖宫产孕产妇224例依据首次剖宫产方法分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腹壁纵切口)104例,新式剖宫产术组(腹壁横切口)120例进行观察。结果新式手术组在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手术中腹腔粘连情况,住院时间上显著差于传统手术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局部损伤少,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积极有效的降低剖宫产术率,对剖宫产术适应证严格掌握,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术中缝合腹膜,减少粘连,为下次剖宫产提供较为良好的腹腔条件。  相似文献   

12.
社会因素剖宫产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利与弊,为提高产科质量提供资料。方法:对我院社会因素剖宫产住院患者134例进行产科质量相关指标分析,并与同期产科指征剖宫产289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社会因素剖宫产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产后出血发生率、术后恶露持续时间、产后体温均高于产科指征剖宫产,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社会因素剖宫产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增加产后出血发生率,延缓子宫复旧,加强对产妇的宣传教育,更新产科医护人员的服务观念,控制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再孕行剖宫产术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5月在本院采用剖宫产分娩的再孕剖宫产术的产妇40例作为研究组,随机选择42例采用剖宫术分娩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人群在年龄、孕周及体重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娩方法均为剖宫产。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在开腹时间、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产妇盆腔及腹壁粘连情况分析显示,对照组均明显优于研究组(P〈0.05),研究人群术后情况研究主要包括术后发病、拆线时间和排气时间,均为对照组优于研究组(P〈0.05)。结论:剖宫产再孕行剖宫产术发生腹壁及盆腔粘连概率大,且手术危险性大,术后恢复缓慢。  相似文献   

14.
黄艳莉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5):142-144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为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对本院产科2006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结果:①剖宫产率逐年上升,从2006年的33.51%上升至2010年的35.70%(P〈0.05);②剖宫产主要手术指征的变化,剖宫产构成比有显著升高的是瘢痕子宫、羊水过少、胎儿窘迫、相对头盆不称;下降的有难产、妊娠并发(合并)症、社会因素等;变化不大的是巨大儿、胎位异常。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增多所致,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助产技术培训,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孕产妇围生保健和健康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于本院分娩的30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剖宫产1892例,产妇分娩结束3d后采用问卷的方式对产妇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剖宫产指征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组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产妇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高中、初中、小学及以下产妇(P〈0.05);高中、初中、小学及以下产妇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剖宫产率越高(P〈0.05);胎儿窘迫(23.8%)、瘢痕子宫(16.4%)、头盆不称(15.0%)在剖宫产产妇中的比例较大。结论影响剖宫产率的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孕期对孕妇进行适当的指导,以降低剖宫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孙玉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7):1010-10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剖宫产术后产妇发生感染的64例作为观察组,剖宫产术无切口感染的产妇64例作为对照组,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在体质量指数、贫血水平、检查次数、胎膜早破、手术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和控制表浅伤口感染,是控制剖腹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的社会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蔡燕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60-261
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率上升的社会因素并采取对策控制剖宫产率上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的1100例社会因素所致剖官产进行原因分析。结果社会因素所致剖宫产占手术分娩率62.7%,而因错误观念和孕妇心理状态占社会因素的主要部分,医务人员对孕妇分娩方式选择也有着重要影响。结论剖宫产率的上升应该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来整体看待;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的影响,必须从社会、家庭和个人观念三个方面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因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对我院近十年来3210例剖宫产因素按前5年和后5年分成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近五年剖宫产率已异常增高,两组剖宫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社会因素、羊水过少、疤痕子宫作为剖宫产的因素逐年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社会因素、羊水过少、疤痕子宫是导致剖宫产率异常增高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社会因素。减少社会因素所致剖宫产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孕妇、家属和医生正确认识剖宫产,阴道产的利弊、风险,共同承担分娩风险是降低剖宫产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剖析剖宫产率呈持续升高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0月住院分娩产妇的742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心理因素所占比例明显升高。结论加强宣传剖宫产术的适应证及并发症,大力推广无痛分娩,减少社会心理因素对剖宫产率升高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观察组剖宫产术式与新式剖宫产手术优势及再次手术的腹腔粘连情况,以期选择最合理的术式,适宜基层医院推广。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0月来院行观察组剖宫产术765例,以及二次开腹手术,包括上次观察组剖宫产165例、上次新式剖宫产术10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比较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病率、其腹壁及盆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病率低,粘连较轻,粘连发生率低,与新式剖宫产术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剖宫产术步骤简单,粘连较轻,发病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