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巨细胞病毒是一种具有潜伏-复活特性的DNA病毒,主要在免疫力缺陷人群中发病.免疫力正常人体感染后可不引起任何症状.IL-10是人体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可通过多重免疫抑制模式减弱、停止病毒反应:如影响促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调节抗原提呈细胞、抑制效应细胞和NK细胞应答等.目前,很多研究报道IL-10与巨细胞病毒免疫机制存在着密切关系.该文就IL-10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巨细胞病毒感染中作用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外周血白细胞巨细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法,检测19例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中人巨细胞病毒前早期抗原、早期抗原、晚期抗原,并对其中5例作了恢复期复查。结果表明,急性期大都伴有白细胞受感染,三类细胞之间感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恢复期白细胞受感染极少;三种抗原在白细胞中的产生有差异,表达前早期抗原、早期抗原的居多,表达晚期抗原的较少。先天感染患儿抗原阳性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占总细胞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围生期感染者。提示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免疫细胞易受巨细胞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4.
5.
婴儿先天性巨结肠与巨细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解婴儿先天性巨结肠(HD)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关系,对19例2~18个月的HD患儿(经病理证实)的血清、尿和组织块用病毒分离和DNA探针杂交方法进行CMV检测。结果:19例HD患儿分离CMV的19份尿标本中2份污染,在17份尿标本中7份阳性,阳性率为41.2%;正常儿尿标本阳性率为14.4%(P<0.05)。19例HD血清中,CMVIgM抗体2例阳性,阳性率为10.5%;正常儿阳性率为8.0%(P>0.05)。19例HD痉挛段组织块中无一例CMV阳性,但6例HD痉挛段组织块CMV-DNA探针杂交全部阳性,其中2例强阳性,阳性率为100%。说明婴儿HD与CMV感染关系密切,CMV感染可能是包括HD在内的一些先天性畸形的重要致畸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3(IL-33)、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在婴儿巨细胞病毒(HCMV)肝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HCMV感染婴儿40例,其中肝炎组20例,其他疾病组2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婴儿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三组婴儿血浆IL-33、sST2、IFN-γ、IL-4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比例。结果HCMV阳性肝炎组和HCMV阳性其他疾病组患儿的血浆IL-33、sST 2、IFN-γ、IL-4浓度及Th 1、Th 2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肝炎组高于其他疾病组。肝炎组和其他疾病组患儿IFN-γ/IL-4及Th1/Th2均低于对照组,肝炎组低于其他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MV肝炎组血浆IL-33浓度与sST2、IL-4浓度及Th2细胞比例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IFN-γ/IL-4、Th1/Th2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HCMV肝炎婴儿存在Th1/Th2失衡,IL-33可能参与HCMV感染所致Th2优势应答和Th1/Th2失衡。 相似文献
7.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树突状细胞共刺激分子表达及其与辅助性T淋巴细胞1/辅助性T淋巴细胞2平衡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共刺激分子表达及其与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平衡的相关性。方法HSP患儿40例。健康对照儿童18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浆IFNγ-、IL-4水平。对其中HSP 28例及18例健康对照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经细胞因子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rhIL-4和rhTNF-α以诱生DC并培养8 d,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CD86(B7-2)、CD80(B7-1)、CD83表达率。结果1.HSP组血浆IFN-γ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4.26 P<0.01),IL-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5.09 P<0.01),IFN-γ/IL-4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7.98 P<0.01)。2.HSP组外周血DC表面CD83表达率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HSP组外周血DC表面CD86表达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3.94 P<0.01),CD80低于健康对照组(t′=2.60 P<0.05)。3.二组外周血DC表面CD86表达率与血浆IL-4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53,0.63 Pa<0.01),与IFN-γ/IL-4比值均呈显著负相关(r=-0.55,-0.80 Pa<0.01),而与血浆IFN-γ水平均无相关性(Pa>0.05);二组外周血DC表面CD80表达率与血浆IFN-γ水平均呈正相关(r=0.43,0.49 Pa<0.05),与IFN-γ/IL-4比值均呈显著正相关(r=0.49,0.63 Pa<0.05),而与血浆IL-4水平均无相关性(Pa>0.05)。结论HSP患儿存在Th1/Th2失衡,HSP患儿DC表面共刺激分子差异表达直接或间接导致Th1/Th2失衡。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IFN-γ+874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关系。方法对87例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和同期入院的89例非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应用ABI Prism 7700高通量荧光PCR系统进行IFN-γ+874单核苷酸多态性测定。结果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中64例为AA型,20例为AT型,3例为TT型;对照组中45例为AA型,26例为AT型,18例为TT型,经卡方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治疗恢复顺利者65例,43例为AA型,19例为AT型,3例为TT型;恢复不顺利者22例,21例为AA型,1例为AT型,经卡方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N-γ+874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易感性及恢复有一定的相关性,IFN-γ+874AA型患者易感染巨细胞病毒,治疗后恢复慢。 相似文献
10.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Th1/Th2免疫应答的状况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Th1/Th2免疫应答状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6例MPP急性期患儿和其中9例恢复期及12例健康儿童的血清IFN-γ、IL-4水平.计算IFN/IL-4比值。结果急性期MPP患儿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4水平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患儿IFN-γ、IL-4、IFN-γ/IL-4比值均高于急性期患儿.但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MPP患儿存在Th1细胞免疫应答增强.Th2细胞免疫应答减弱,且恢复期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1.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转归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住院婴幼儿的临床发病特点及疾病转归。方法对符合CMV感染的87例婴幼儿从感染CMV后的发病时间,CMV侵袭器官所致器官相应损害的临床发病类型,实验室及相关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B超,胸部X线及脑干视、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及疾病转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87例CMV感染婴幼儿中先天性CMV感染占27.6%,围生期CMV感染占62.0%,生后CMV感染占16.6%;CMV肝炎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发生率为41.3%,其中脾大发生率10.3%,多数患儿预后好,好转率80.5%;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发生仅见于先天性和围生期感染患儿,本组神经系统异常发生率20.4%;先天性CMV感染中全身性感染占16.7%,围生期全身性感染占1.8%,生后感染者无全身性感染发生;先天性CMV感染的死亡率12.5%,围生期感染的死亡率1.85%。结论CMV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肝炎综合征的重要原因,是造成婴幼儿神经系统后遗症不可忽视的因素;先天性CMV感染中全身性感染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Giovanni Nigro Uta Bartmann Enrico Properzi Andrea Torre Amalia Schiavetti Manuel Castello 《Pediatric hematology and oncology》1993,10(4):351-355
Two infants with fibrosarcoma and rhabdomyosarcoma diagnosed prenatally and at 2 months of age, respectively, and cytomegalovirus (CMV) infection are reported. Concomitant CMV infection was revealed by positive urine culture and/or CMV DNA, and CMV-specific IgM, IgA, and complement-fixing antibodies. The patients, showing very low levels of immune T cells, died at 3 and 8 months of age, respectively. A pathogenic role for CMV in the progression of the tumors i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3.
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及小婴儿的临床特征及免疫功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患儿临床表现、诊治措施、疾病转归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CMV患儿52例。临床表现为单纯CMV感染15例(29%),CMV肝炎12例(23%),CMV炎性反应11例(21%),CMV肺炎6例(12%),皮疹4例(7%),CMV脑炎、宫内发育迟缓各2例(各4%)。每周取指端血2次,6μL/次,检测其WBC总数、分类及PLT计数;患儿入院时及治疗过程中取股静脉血监测CRP,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查;同时行肝功能检查和采用流式细胞检测仪对血标本进行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即淋巴细胞计数)。结果1.CMV患儿52例血常规:WBC计数〉20×109L-12例(4%),(10~20)×109L-118例(35%),其余患儿WBC计数正常。46例(88%)淋巴细胞增多;12例(23%)PLT计数〈100×109L-1,其余患儿淋巴细胞及PLT计数均正常。2.CRP:11例(21%)〉20mg/L,余患儿CRP〈20mg/L。3.肝功能检查:血清GPT轻度增高,γ-谷氨酰转移酶增加且〉300U/L者10例。4.病原学检查:CMV-PCR阳性例数尿液明显大于血液。5.细胞免疫功能检测:3例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治疗前总T淋巴细胞及辅助T淋巴细胞降低,且辅助T淋巴细胞与抑制T淋巴细胞比值降低,抗病毒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我国CMV有很高的感染率,由于新生儿的免疫特性,易造成炎性反应扩散及器官功能损害,对产毒型感染患儿要进行正规抗病毒和增加机体免疫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婴儿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婴儿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及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对54例ITP患儿(病例组)及30例正常婴儿(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行HCMV抗体检测,PCR法行HCMV DNA检测,并对病例组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行血T细胞亚群检测,比较两组差异。结果两组HCMV抗体、DNA阳性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病例组HCMV-IgM阳性与阴性者T细胞亚群CD4 、CD8 及CD4 /CD8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结论婴儿期HCMV感染可能为ITP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免疫功能紊乱与ITP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阿奇霉素在支原体感染后气道炎症中的抗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在支原体感染后产生的呼吸道炎症中的抗炎效应。方法选择支原体肺炎合并初次喘息发作的患儿76例,所有患儿应用常规治疗,喘息症状控制后随机分成3组:A组阿奇霉素口服,B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C组空白对照。3组均治疗3个月,分别在住院当日、干预前、干预后抽取静脉血,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8、IL-4、INF-γ的浓度,随访6个月。采用SPSS15.0软件包完成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经3个月干预后,3组患儿的IL-8、IL-4、IL-4/IFN-γ水平均有所下降,以A组下降最多,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干预后IL-4、IL-4/IFN-γ下降水平较大,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组IL-8的下降明显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6个月内喘息再次发作人数,均较C组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对支原体感染的炎性细胞因子IL-8、IL-4及IL-4/IFN-γ具有下调作用,对IL-8的下调作用尤为明显,对支原体感染后产生的气道炎症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γ干扰素(IFN-γ)、IL-4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1.采用ELISA法检测5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前后和随访2个月时血清IFN-γ、IL-4水平;2.将5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呼吸困难评分平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3组患儿血清IFN-γ、IL-4水平变化.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健康儿童血清IFN-γ及 IL-4水平做比较.结果 1.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前血清IFN-γ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其水平升高,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但仍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前血清IL-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其水平下降,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随诊2个月后,IFN-γ、IL-4水平接近健康对照组.2.轻度组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中度组显著高于重度组(Pa<0.01);中度组血清IL-4水平显著低于重度组(P<0.01).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NF-γ水平降低,IL-4水平升高,FN-γ/IL-4水平失衡,并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巨细胞病毒(CMV)是儿童先天性感染和生后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可引起多种急、慢性感染和神经系统迟发后遗症。早期和准确诊断儿童感染对优生优育和儿童健康意义重大。本文在结合国内外CMV感染诊断标准的基础上,介绍CMV感染的类型、诊断方法和诊断策略,并重点关注儿童CMV感染诊断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婴儿巨细胞病毒肺炎24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对经酶免疫斑点技术确诊为CMV肺炎婴儿24例的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进行分析,并用更昔洛韦(GCV)治疗。结果婴儿CMV肺炎多表现为咳喘,发热,呼吸困难,两肺可闻及湿音和哮鸣音,胸片多表现为两肺纹理增多增粗、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均予GCV治疗,16例治愈,8例好转。结论婴儿CMV肺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血清CMV IgM抗体阳性是CMV肺炎的实验室诊断依据,GCV是治疗婴儿CMV肺炎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与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间接ELISA法检测36例NS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中的HCMV-DNA及血浆中的HCMV-IgM。结果:36例NS活动期患儿HCMV-IgM阳性11例,阳性率30.5%,HCMV-DNA阳性14例,阳性率38.9%,与对照组阳性率(12.0%,4.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CMV-IgM和HCMV-DNA均为阳性的有8例,阳性率为22.2%,与对照组(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部分NS活动期患儿存在HCMV感染。 相似文献
20.
Virpi V. Smith Amanda J. Williams Vas Novelli Marian Malone 《Pediatric and developmental pathology》2000,3(6):591-596
We report two infants with the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and rectal bleeding due to cytomegalovirus (CMV) ileitis and colitis with minimal focal mucosal ulceration but with extensive leiomyolysis of the muscularis propria. Immunostaining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for CMV showed numerous viral inclusions in the myocytes of the muscularis propria and vascular endothelium/smooth muscle with only occasional inclusions present in the muscularis mucosae. Colectomy was curative in one patient; in the other the bowel was only examined at postmortem. Received May 14, 1999; accepted October 21, 1999.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