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外旋拨号试验和步态分析评估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膝关节后外复合体(posterolateral comer,PLC)损伤患者重建术后的旋转稳定性进行测试,探讨外旋拨号试验和步态分析测量外旋角度的关系.方法 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对13例后十字韧带(posterior cmciate ligament,PCL)合并PIG损伤患者进行重建手术,男10例,女3例;年龄21~46岁,平均33.2岁;术前行外旋拨号试验,术后1年再行外旋拨号试验及步态分析测试.比较术前、术后外旋拨号试验测得外旋角度的改变以及重建术后1年步态分析中膝关节外旋角度与外旋拨号试验之间的关系.结果 13例患者术前外旋拨号试验患侧外旋角度较对侧平均增大16.3°±6.1°,重建术后1年外旋拨号试验患侧较对侧外旋角度平均增大-4.2°±8.0°,患侧外旋拨号试验最大外旋角度绝对值平均为29.6°±15.1°.术后1年步态分析测试结果示患侧较对侧平均增大-3.7°±7.2°,患侧最大外旋角度平均13.8°±15.8°.外旋拨号试验和步态分析中患侧和对侧外旋角度差值行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外旋角度之间存在较强的直线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670.由外旋拨号试验估计步态中外旋角度的回归方程为:Y=-7.5721±0.7234X.结论 使用韧带重建后外复合体可以有效控制患者外旋角度.外旋拨号试验和步态分析均可测量患者后外旋转稳定性,且两者测量外旋角度之间存在较强的直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旋转平台、后稳定固定平台膝关节假体对初次单侧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次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350例膝关节病患者临床资料。纳入病例均经临床、X线片或CT确诊。其中选择旋转平台膝关节假体180例设为A组,选择后稳定固定平台膝关节假体170例设为B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膝关节屈曲度(ROM)及静态稳定性指标,记录两组并发症情况。其中HSS、KSS、ROM、静态稳定性指标等计量资料行t检验,并发症等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HSS评分、KSS评分、ROM、横轴向躯体重心(GCP)偏移位置均较术前显著上升,GCP漂移轨迹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手术前后t =-105.415、-107.890、-23.829、56.647、78.339;B组手术前后t =-103.736、-136.420、-22.141、-26.077、69.119,均为P<0.05);A组术后6个月GCP漂移轨迹显著小于B组(t =7.082,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2.361,P>0.05)。 结论旋转平台与后稳定固定平台假体均能明显促初次单侧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并发症类似,但前者相对静态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3.
4.
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卫小春 《中国骨伤》2010,23(6):403-405
<正>膝关节是人体最大且结构最复杂的屈戍关节,其功能精细、复杂。同时,由于膝关节位于下肢的中部和人体两大杠杆臂之间,需承受较大和较多的应力,并进行持久的三维运动,因而容易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uller法重建膝关节后外侧结构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治疗13例膝关节后外侧损伤,7例伴有后交叉韧带损伤,4例伴有前后交叉韧带损伤,1例伴前交叉韧带损伤,1例伴前交叉韧带止点骨折,其中5例为陈旧损伤。先关节镜下重建交叉韧带,采用髂胫束前侧约10mm宽腱束经胫骨骨隧道至后侧胭肌腱通道,与胭肌腱平行返回胭肌腱上止点,挤压螺钉固定重建胭肌腱。采用股二头肌腱前1/3腱束及挤压螺钉固定重建外侧副韧带,术后早期进行CPM锻炼及股四头肌锻炼,6-8周扶拐下地。结果:术后随访6-27个月,平均13个月,无屈伸活动障碍,外旋稳定性和对侧相比无明显差别。术后1年,有2例在屈膝30。位存在内翻I度松弛。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77~94分,平均86分。结论:Miiller法重建治疗膝关节后外侧结构损伤临床操作简便,不受重建材料限制,重建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徐丁  季烈峰  朱江  谢越峰 《中国骨伤》2017,30(11):1055-1058
正患者,男,57岁,半年前因车祸外伤在我院住院治疗,入院后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检查。查体:左膝关节肿胀明显,压痛阳性,前后抽屉试验阳性,外侧侧方应力试验阳性,肢端感觉血供良好。X线片、CT及入院第3天的MRI显示:左膝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左膝外侧副韧带损伤,左胫骨平台骨折,左腓骨小头骨折(图1a,1b,1c,1d,1e)。入院后第5天进行了膝关节周围的血管B超检查并复查MRI,结果显示腘动脉、腘静脉通畅,没有损伤迹象(图1f,1g)。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验关节镜下外侧沟通过(LGDT)试验诊断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的可靠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2月由同一手术医生完成的关节镜手术的连续病例,排除存在双侧膝关节后外复合体损伤、膝关节僵硬、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及多发韧带松弛的患者.共有115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其中病例组35例,对照组80例.对所有入选患者在手术前麻醉下进行外旋拨号试验作为诊断外旋不稳定的金标准,在手术中进行LGDT试验记录阳性或阴性结果.在病例组中,使用x2检验比较不同损伤类型的LGDT试验阳性率,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外旋不稳定程度与LGDT试验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 LGDT试验的敏感度为91.4%,特异度为93.8%,ROC曲线下面积为0.913.急性损伤和陈旧损伤患者的LGDT试验阳性率分别为9/10和92.0%(x2=0.036,P=0.849);腘肌腱股骨侧撕脱伤病例和腘肌腱其他部位损伤病例LGDT试验阳性率分别为100%和87.0%(x2=1.712,P=0.536);单纯外旋不稳定和外旋合并内翻不稳定的LGDT阳性率分别为90.5%和13/14(x2=0.062,P =0.805).LGDT试验的敏感度与胫骨外旋角度增加具有相关性(r =1.000,P=0.011).结论 LGDT试验是一种诊断膝关节后外旋转不稳定的可靠方法,对于诊断腘肌腱股骨侧撕脱的病例敏感度高于其他损伤类型.LGDT试验的敏感度与后外旋转不稳定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运动损伤的诊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青 《中国骨伤》2010,23(6):406-408
<正>膝关节损伤,根据病因可分为运动损伤和车祸伤;根据解剖,可分为骨性损伤和软组织损伤,以及混合损伤[1-6]。单纯骨性损伤主要包括股骨髁骨折、胫骨平台骨折和髌骨骨折,借助X线片  相似文献   

9.
[目的]与传统物理检查方法进行比较,评价膝关节间隙旋转按压试验的准确性。[方法] 2020年2月—2021年6月连续行膝关节镜手术的150例患者(163膝)纳入本研究。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最后诊断标准。比较关节间隙旋转按压试验、关节间隙压痛试验、被动过伸过屈试验、McMurray试验、Apley研磨试验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结果]在5种物理检查试验中,关节间隙旋转按压试验的敏感性(93.75%)、阴性预测值(75.76%)和准确性(88.96%),显著高于其他物理检查方法 (P<0.05)。旋转按压试验在半月板不同部位损伤中的敏感性:前角及前结合部为90.48%、体部为95.74%,后角及后结合部为87.69%,同时合并2处以上损伤的复合型为93.75%。[结论]膝关节间隙旋转按压试验诊断半月板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Müller法重建膝关节后外侧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Muller法重建膝关节后外侧结构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治疗13例膝关节后外侧损伤,7例伴有后交叉韧带损伤,4例伴有前后交叉韧带损伤,1例伴前交叉韧带损伤,1例伴前交叉韧带止点骨折,其中5例为陈旧损伤。先关节镜下重建交叉韧带,采用髂胫束前侧约10mm宽腱束经胫骨骨隧道至后侧胭肌腱通道,与胭肌腱平行返回胭肌腱上止点,挤压螺钉固定重建胭肌腱。采用股二头肌腱前1/3腱束及挤压螺钉固定重建外侧副韧带,术后早期进行CPM锻炼及股四头肌锻炼,6-8周扶拐下地。结果:术后随访6-27个月,平均13个月,无屈伸活动障碍,外旋稳定性和对侧相比无明显差别。术后1年,有2例在屈膝30。位存在内翻I度松弛。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77~94分,平均86分。结论:Miiller法重建治疗膝关节后外侧结构损伤临床操作简便,不受重建材料限制,重建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关节镜技术改进有助于膝关节损伤的精准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宇  陈世益 《中国骨伤》2017,30(4):293-294
<正>回顾历史,20世纪初使用7.3 mm直管镜行膝关节检查的首次临床应用,开创了关节镜在膝关节中应用的先河。而1962年日本Watanabe首次报道通过关节镜进行半月板切除手术便成为了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的开端~[1]。随着科技进步,关节镜设备逐步高清化,为关节镜手术的成熟打  相似文献   

12.
钢丝牵拉修复重建治疗后交叉韧带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柳斌  刘国雄 《中国骨伤》2006,19(12):711-712
目的:采用钢丝通过钻孔牵拉修复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区新鲜撕脱损伤,评价其疗效。方法:43例胫骨附着区撕脱、膝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男31例,女12例,年龄20~46岁。采用膝关节后侧入路,在膝关节后方作1个“S”形切口,显露PCL胫骨附着区撕脱骨折处,复位满意后,予克氏针钻孔于胫骨结节,通过钢丝牵拉复位,钢丝结扎,纽扣固定于胫前皮肤外,检查膝关节的活动情况满意后清洗并关闭切口。术后应用抗生素3~5d,并以石膏外固定进行保护,按照恢复时间进行有规律的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4~24个月,平均14个月,患者Lachman试验阴性,后抽屉试验阴性,关节功能良好。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评估,术前(58.23±7.40)分,术后(89.39±7.20)分,术前后比较t=19.84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L断裂并发关节不稳用钢丝牵拉修复重建治疗手术操作方便,并可促进骨折愈合,但长期疗效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13.
赵治伟  李小玲  汤金城 《中国骨伤》2006,19(12):768-768
患者,女,23岁,以车祸致伤头部,右下肢术后伴血液循环及感觉、运动丧失62h为主诉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不振,双眼眶青紫,呈熊猫眼征,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右大腿中下段前内侧有一长约20cm切口,外侧有一长约25cm切口,已缝合。腘窝外、后侧广泛皮下瘀斑。小腿中段前  相似文献   

14.
分期修复重建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分期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至2012年6月,关节镜下分期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14例(14膝)。男8例,女6例;年龄20~49岁,平均(31.8±8.1)岁。患者均行X线、MR检查,提示10例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损伤,4例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及后外侧角损伤。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4例,外侧半月板损伤2例。Ⅰ期手术治疗内侧副韧带损伤、后交叉韧带及半月板,术后固定3周后开始主被动功能锻炼,3~6个月后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且存在明显松弛时Ⅱ期重建前交叉韧带和(或)后交叉韧带。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4~80个月,平均48.9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Lysholm评分达87.1±2.8,优于术前19.6±0.9(t=12.3,P0.01)。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级:9例接近正常,5例异常。结论 :关节镜下分期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能有效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和功能。  相似文献   

15.
An external device ("rottometer") specially designed to measure knee joint rotation was developed and evaluated with respect to its validity.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s were made with the rottometer and Roentgen stereometric analysis (RSA) in five patients with implanted tantalum markers in the tibia and femur. Measurement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rotation were made at 90 degrees and 60 degrees of knee flexion using 3, 6 and 9 N m torques. The coefficients of determination (r2) between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the rottometer and RSA were around 0.9 for the total rotation. The rottometer consistently overestimated the rotation by about 100% and this systematic error was most constant at 90 degrees flexion for the different torques. The magnitude of this error from soft tissue de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rotatory movements in the hip, foot and ankle joints must be considered when using external devices to measure knee rotation in clinical studies. The most accurate registrations were found in 90 degrees flexion with 9 N m force (r2 = 0.94).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使用软骨细胞、可注射藻酸钙及柱型藻酸钙载体,修复兔股骨髁间非负重区骨软骨缺损,观察同种材料不同形态联合修复的效果。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第1组给予注射藻酸钙凝胶修复,第2组放置单纯柱型藻酸钙载体修复,第3组放置柱型藻酸钙载体后于周缘注射凝胶,第4组为空白不用任何支架材料修复。每只动物修复效果以Xij表示,以定量的方法统计出所有动物修复效果,以评分的形式表示,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一共4组数据,统计每组(i)中每只兔(j)膝关节软骨缺损修复效果评分Xij,然后进行组间比较。根据单向方差分析的思想,用SPSS 12.0软件计算F=69.0,P〈0.05,联合修复组效果好于其他各组。结论:柱型藻酸钙载体具有良好的成型效果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可注射藻酸钙凝胶具有良好的黏附性,用于人工材料与正常结构的整合具有明显优势,两者联合修复软骨缺损,优势互补,符合软骨组织工程的修复与整合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