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脏二尖瓣,主动脉瓣与三尖瓣联合病变34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玮  王闽 《铁道医学》2000,28(3):172-173
探讨心脏二尖瓣、主动脉瓣与三尖瓣联合病人瓣膜替换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间行瓣膜替换术的心脏二尖瓣,主动脉瓣与三尖瓣联合病变34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32例,心脏瓣膜粘液性病变2例。术前心功能Ⅲ级24例,Ⅳ级10例。采用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替换(MVR+AVR)及三尖瓣成形术(TAP)31例,二尖瓣、主动脉瓣与三尖瓣取决于我(MVR+AVR+TVR)3例。结果术后早期发生心、肝肾等秉器  相似文献   

2.
心脏瓣膜替换术相关心瓣膜病的病种病情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近年来心瓣膜替换术相关心瓣膜病种和病情变化。方法:总结228例心脏瓣膜替换手术资料。结果:儿童,育龄妇女和中老年患者占32.0%,术前Ⅰ级心功能占1.8%,Ⅱ级24.6%,Ⅲ级68.9%,Ⅳ级4.8%。主动脉瓣替换术(AVR)占15.8%,二尖瓣替换术(MVR)60.5%,MVR并AVR21.5%,三尖瓣替换术(TVR)2.2%,5例行保留全瓣下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手术(MVRP),8例MVRP失败,术中改行经典MVR。术后早期病死率4.8%,心功能Ⅳ级病例病死率27.3%,病变以瓣膜增厚为主,钙化和挛缩等较少。结论:适当提前手术时机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MVRP应保持瓣膜,附件和左室游离壁的“J”关系,生物瓣仍有相当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的外科综合治疗经验。方法胸心外科共收治28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并进行了瓣膜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MVR)14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AVR+MVR10例,主动脉瓣置换AVR4例,3例同时行改良三尖瓣DEVEGA法环缩。结果死亡1例(3.8%),死亡原因为心包填塞。随诊患者2月~2年,心功能显著改善。结论注重术前准备,选择适当手术时机,完善手术操作,避免手术不当引起并发症及加强术后并发症处理可进一步提高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外科疗效。  相似文献   

4.
改良超滤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替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观察了10例重症瓣膜病患者在体外循环瓣膜替换术中加用改良超滤的手术治疗疗效,其中行双瓣替换(DVR)5例,主动脉瓣替(AVR)1例,二尖瓣替换(MVR)4例,有5例病人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结果显示,采用改良超滤可有效地提高胶体渗透压及红细胞压积,快速减少全身水份,降低心脏容量负荷,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总结多瓣膜病变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为40例多瓣膜病变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风湿性心脏病39例,细菌性心内膜炎1例。瓣膜病变类型: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组19例,二尖瓣、三尖瓣联合组17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和三尖瓣联合组4例。术前心功能分级:Ⅲ级17例,Ⅳ级23例。手术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术中应用综合心肌保护法。结果:术后30日内死亡2例,手术死亡率5%,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和呼吸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再次瓣膜手术的原因,探讨手术方法及对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986年1月~2006年6月瓣膜置换后行再次瓣膜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用同期同类病例做对照进行分析.结果 共52例再次手术中,生物瓣衰败18例,继发其他瓣膜病变13例,瓣周漏6例,非机械性瓣膜功能障碍10例,机械性功能障碍2例,心内膜炎伴赘生物形成3例;手术方式:单独行二尖瓣置换术(MVR)15倒,主动脉瓣置换(AVR)12例,二尖瓣置换加主动脉瓣置换术(DVR)14例,瓣膜修复7例,同期三尖瓣成形术(TVP)共40例,三尖瓣置换术(TVR)1例;手术难度明显大于首次手术,并发症增多,围术期死亡率5.77%.结论 注意术前心功能的改善,术中体外循环尽早建立,完善术中心肌保护、手术技巧的掌握,术后积极纠正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减少手术死亡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巨大左心室(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0mm)病人瓣膜置换术的外科治疗.方法对2003年9月至2004年10月在我院施行瓣膜置换术的18例巨大左心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术前平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78.0±7.5)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为(53.0±6.5)mm,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0.48±0.23;心功能Ⅲ级6例,Ⅳ级12例,二尖瓣置换(MVR)8例,主动脉瓣置换(AVR)4例,MVR MVR 6例.结果术后发生心室心律失常4例,低心排综合征及呼吸功能不全1例,死亡1例(5.56%).术后6~12mo超声心动图复查,LVEDD及LVESD较术前明显缩小.现生存的17例中,心功能Ⅰ级10例,Ⅱ级7例.结论巨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人经充分的术前准备后仍应考虑手术治疗;采用间断20℃冷血心停搏液灌注改进心肌保护技术;加强围术期心功能的支持和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是提高巨大左心室病人瓣膜替换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连续259例瓣膜替换手术无死亡经验,以期提高手术疗效,避免手术并发症,降低手术死亡率。方法2000年1月-2005年8月,连续施行259例瓣膜替换术。男137例,女122例。年龄10~71(41.69±10.57)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35例,退行性16例,马凡综合征7例,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术前心功能Ⅱ级46例,Ⅲ级141例,Ⅳ级72例。心胸比率0.64~0.91(0.73±0.09)。单纯二尖瓣替换133例,主动脉瓣替换59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替换63例,其他4例。结果本组259例病人围手术期无1例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瓣膜病患者大部分术前心功能较差,围手术期有一定死亡率。如果术前严格准备,术中做好心肌保护,并做到手术操作精细、准确,术后维护血流动力学稳定,及时防治并发症,可明显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1985年1月~1993年12月行风湿性心脏病人工瓣膜替换术334例,其中对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三个瓣膜联合病变均行手术处理者18例,占同期手术的54%。18例中有17例行主动脉瓣及二尖瓣替换术;1例行主动脉瓣成形术及二尖瓣替换术,所用瓣膜均为机械瓣。三尖瓣手术中12例行DeVega瓣环成形术,另6例行三尖瓣交界切开及成形术。手术效果良好。术后1个月复查胸部X片见心胸比例较术前明显缩小(P<0.01)。认为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联合瓣膜病的术式以二尖瓣。主动脉瓣替换术及三尖瓣成形术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再次心脏瓣膜替换手术时机和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方法 选择1988年1月至2012年5月,施行再次心脏瓣膜替换者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25~45岁;术前心功能Ⅲ级13例,Ⅳ级15例.二尖瓣病变26例,其中二尖瓣生物瓣瓣膜衰坏15例,二尖瓣机械瓣血栓形成致人工瓣膜功能障碍6例,二尖瓣人工瓣膜性心内膜炎并瓣周漏5例;主动脉瓣人工瓣膜性心内膜炎并瓣周漏2例.二尖瓣替换26例,主动脉瓣替换2例,同时施行三尖瓣成形12例.置入机械瓣28例.主动脉阻断时间34~108 min,转流时间70~168 min.结果 早期死亡3例,死因为术后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病例术后恢复顺利.随访1~20年,2例于术后2年死于心力衰竭,其余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及时、准确诊断,合理抉择手术时机及良好围术期处理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的结果。方法:2002年7月至2005年10月共为70例心脏瓣膜病施行瓣膜替换术,其中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双瓣替换术24例,二尖瓣替换术35例,主动脉瓣替换术10例,三尖瓣替换术1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14例。结果:全组无术后早期死亡,晚期死亡1例。随访6月~3年,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以冷血停跳液灌注、注意扩血管药物的应用,保持较高的血钾浓度,积极施行三尖瓣功能关闭不全瓣环成形术,对改善手术疗效与晚期效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 249例重症瓣膜病手术病人,其中二尖瓣置换(MVR)129例,主动脉瓣置换(AVR)39例,MVR+AVR 81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TVP)152例,左房折叠术1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8例. 结果:手术早期死亡8例,死亡率3.2%(8/249).在241例中,随访235例,随访率为97.5%,随访时间6个月至5.5年,死亡2例,随访病死率.8%(2/235),其余232例术后随诊复查人工瓣膜功能良好,左心射血分数提高,心功能均提高1~2级,无瓣周漏、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及心脏血栓形成,没有因瓣膜原因而再次手术的.结论:对外科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围术期处理,术前注重改善心功能,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尽量保留瓣下结构,选择合适的瓣膜,同时处理三尖瓣病变和巨大左房,采用含血停跳液温冷温顺序灌注,加强术后处理,可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现普  杨康  廖克龙  张伟  刘鸿翔  张世新 《重庆医学》2011,40(12):1177-1178,1180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本科实施瓣膜置换术的20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处理。其中单纯二尖瓣置换19例,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77例,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加迷宫手术24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9例,主动脉瓣置换加升主动脉置换2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58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加迷宫手术10例,二尖瓣置换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三尖瓣置换2例,再次手术置换二尖瓣3例。结果死亡7例(低心排致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左心室破裂2例)死亡率3.39%。电话、门诊随访185例,随访时间4~40个月,心功能(NYHA)Ⅰ级47例、Ⅱ级128例、Ⅲ级10例。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调整心功能,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术中注意心肌保护,注意保留瓣下组织,术后使用必要的辅助手段,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黑巧红  常艳  王兵兵  郝磊  刘洁 《医学争鸣》2006,27(18):1696-1696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我院2004-04/2006-06共收治心脏瓣膜病患者180(女122,男58)例,年龄6~67岁,体质量13~78 kg.心功能Ⅱ-Ⅳ级疾病种类:风湿性二尖瓣病变85例;主动脉瓣病变36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瓣膜病变47例;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联合瓣膜病变7例;三尖瓣病变5例.心功能分级:Ⅱ级20例;Ⅲ130级;Ⅳ级30例;合并心房纤颤106例;心室肥厚140例;肺高压56例.手术种类:二尖瓣置换85例,主动脉瓣置换36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47例,三瓣置换7例,三尖瓣置换5例.  相似文献   

15.
心脏瓣膜替换术早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 987年 8月~ 1 999年 1月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行心脏瓣膜替换术 5 6例。现将早期手术并发症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与结果   5 6例心脏瓣膜替换术中男 31例 ,女 2 5例。年龄 2 2~ 5 8(平均 39.7)岁。 5 6例中二尖瓣替换术 (MVR) 36例 ,主动脉瓣替换 (AVR) 1 2例 ,双瓣膜替换 (DVR) 8例 ;风湿性心脏病5 2例 ,感染性心内膜炎 4例 ;首次换瓣 5 1例 ,再次换瓣 2例 ,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换瓣 3例。主要并发症见表 1。表 1 各种早期并发症在不同术式中的发生率及死亡情况并发症类别 MVR AVR DVR总计发生率 (% )死亡例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自体瓣感染性心内膜炎 (NVE)外科治疗的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  2 0 0 1年 9月至 2 0 0 4年4月收治NVE患者 2 0例中男 14例 ,女 6例 ,平均 2 9.5岁。发病前无原发性瓣膜病变或心脏其它畸形者 4例 ,具有原发性瓣膜病变或心脏其它畸形者 14例 ,术前心功能Ⅱ级 3例 ,Ⅲ级 13例 ,Ⅳ级 4例。感染性病变侵犯主动脉瓣 13例 ,二尖瓣 8例 (其中主动脉瓣、二尖瓣均受损 5例 ) ,肺动脉瓣 6例 (1例合并二尖瓣受损 ,1例合并主动脉瓣受损 )。施行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双瓣膜替换 5例 ,主动脉瓣替换 8例 ,二尖瓣替换 3例 ,肺动脉瓣赘生物摘除 1例 ,肺动脉瓣修补成形 5例。结果 本组 2 0例全部生存。 1例主动脉瓣瓣周脓肿合并左室右房瘘病人 ,主动脉瓣替换术后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术后随访 1~ 2 4个月 ,心功能全部恢复至Ⅰ级 ,无瓣周漏 ,无再感染。结论 NVE首先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右心瓣膜心内膜炎待感染进入稳定期后采取瓣膜修复术 ;而左心瓣膜心内膜炎 ,应依据患者心功能和赘生物的状态决定手术时机 ,心脏瓣膜替换术仍是左心瓣膜心内膜炎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风湿性二尖瓣主动脉瓣与三尖瓣联合病变外科治疗的结果。方法对50例风湿性二尖瓣主动脉瓣与三尖瓣联合病变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均作瓣膜替换术,三尖瓣关闭不全行De Vega或Key环缩术。结果早期死亡3例(6%)。随访14~48个月,晚期死亡1例(2%),其余46例术后随诊复查人工瓣膜功能良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心功能均提高1~2级,无瓣周漏、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及心脏血栓形成,没有因瓣膜原因而再次手术者。结论风湿性二尖瓣主动脉瓣与三尖瓣联合病变的患者常伴有肺动脉高压和体循环静脉系统淤血,引起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术前充分调整心功能,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加强术中心肌保护,不断改进和提高手术技巧,加强围术期管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84年12月~1988年12月对4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行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术前CTR均>0.70,心功能Ⅲ级27例、Ⅳ级19例。绝大部分患者伴有肝、肺和肾功能损害。35例做了MVR、11例为MVR AVR,其中14例同时施行三尖瓣环成形术。手术死亡率为8.7%。术后随诊最长51个月,晚期死亡2例。余40例心功能上升为Ⅰ~Ⅱ级。本文讨论了此类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处理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风湿性三尖瓣病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周骐  肖颖彬  陈林  刘梅 《重庆医学》2004,33(2):193-194
目的分析122例风湿性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与三尖瓣联合病变外科治疗的结果.方法 1997年1月~2002年6月,我科对122例风湿性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联合三尖瓣病变患者施行外科治疗,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均做瓣膜置换手术,同时行三尖瓣De Vega或Kay环缩术.结果早期死亡4例(死亡率 3.28%),其余患者手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风湿性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联合三尖瓣病变常引起左心、右心功能不全,并发肺动脉高压与体循环静脉系统淤血;因此,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积极施行三尖瓣瓣环成形术,对提高手术疗效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道28年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 000例瓣膜置换术的结果和体会,以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1976年5月至2004年8月共为2 00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了瓣膜置换术.手术方式:二尖瓣替换术(MVR)1 325例(66.2%),主动脉瓣替换术(AVR)324例(16.2%),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同期替换术(AVR及MVR)322例(16.1%),三尖瓣替换术(TVR)29例(1.5%).术后随访1个月~28年,平均(10.2±5.3)年,失访283例(15.1%).[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29例(6.45%),其中1976年至1994年为95例(9.5%),1995年至2004年为34例(3.4%),前后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2.62,P<0.001)晚期死亡288例(1.9%病人年),存活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完善和改进体外循环技术,加强术中的心肌保护,不断改进和提高手术技巧,对适宜病例施行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手术(MVRP),对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的病例予以三尖瓣整形术,加强术后监护,及时处理早期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为提高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远期生存率,尤其应该重视加强健康宣教及门诊随访,并及时调整抗凝剂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