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转移先行型肺癌及其脑转移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脑转移先行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CT和MRI资料。所有肺癌均经胸部穿刺或纤支镜活检病理证实。结果:27例肺癌中,腺癌、未分化癌占绝大多数(22/27,81.5%),病变多为心影后、纵隔旁孤立性肿块,径线较小,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少见。脑转移灶多位于大脑皮层下区(21/27,77.8%),表现为多发大小不一的结节、环状影,明显强化,多数灶周水肿明显,占位效应轻重不一;少数为脑内单发病灶(6/27,22.2%),表现为单发结节或非均质团块影,明显强化,灶周轻中度水肿。结论:脑先行型肺癌脑转移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肺部原发灶小、位置隐蔽,易漏诊,肺部CT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肺癌颅脑单发转移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49例肺癌颅脑单发转移瘤的CT表现及其中35例行手术切除病例的外科及病理所见。结果:发生于大脑半球的肺癌脑转移瘤40例,发生于小脑半球的肺癌脑转移瘤8例,发生于颅骨的1例。多数肺癌脑单发转移瘤呈实质部分明显强化的环形,其中可见囊腔(28/35)。囊壁厚薄不均及壁结节多见于肺癌脑单发转移瘤而非脑脓肿。瘤周水肿多呈中到重度(33/49),且瘤灶大小与其周边水肿不成比例。肺癌脑转移瘤的典型CT表现是“掌趾征”,本组有7例可见此征像。结论:瘤灶呈环行囊腔表现及“掌趾征”是肺癌脑单发转移瘤的典型CT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的MRI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为肺癌脑转移的患者头部MRI表现,分析转移瘤部位、大小、形态、瘤体出血、水肿和转移瘤的强化特点。结果:65例肺癌脑转移患者中,腺癌42例,鳞癌14例,小细胞肺癌8例,肺泡癌1例,病灶增强后呈环形强化的17例,结节状强化的28例,混合型强化的14例,片状强化3例,单纯脑膜线状强化4例。结论:MRI增强扫描联合特殊序列扫描有助于肺癌脑转移的检出率,多发环形强化和(或)结节状强化病灶、瘤周明显水肿是其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图像中脑转移瘤周围低密度区的特征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对45例脑转移瘤分析。其中男性34例,女性11例,年龄21~69岁;临床有症状38例,无症状7例;头颅常规法扫描,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脑转移瘤CT瘤周低密度表现分为:肿瘤结节伴肿瘤水肿型多见(21例),肿瘤环状强化伴肿瘤周围水肿型次之(17例),混合型较少(7例)。结论:根据CT图像中肿瘤周围低密度水肿的特征中水肿产生多少的反映,在脑转移瘤诊断、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肺癌患者脑转移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对98例经病理证实的不同类型肺癌患者脑转移CT资料,从病灶的数目、密度、囊变、出血、瘤周水肿等几个方面分析。结果:鳞癌脑转移男性多发,平扫多呈高密度,重度水肿率、囊变率较高;腺癌脑转移女性多见,平扫多呈低密度,瘤灶出血较多,囊变率低;未分化癌无性别倾向性,平扫呈高密度,水肿较轻,瘤灶几乎无囊变及出血。结论: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脑转移影像学表现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脑转移瘤的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脑转移瘤的临床和CT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 :经CT诊断并由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确认的脑转移瘤90例 ,男51例 ,女39例 ,年龄范围29~84岁 ,平均65.35岁。分析其临床表现、CT形态学特征和继发性瘤周水肿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本组脑转移瘤病例大于60岁的66例患者中 ,男性42例 ,占63.64 % ;而小于60岁的24例中 ,女性15例 ,占62.5 %。90例中CT平扫时显示107个病灶和61个无病灶可见的低密度水肿区 ,85例CT增强后共检出378个瘤灶。病灶数增加4.11倍 ,瘤灶最大者达6.5cm×6cm×3.5cm ,最小者直径仅3~4mm。增强后病灶形态表现多样 :结节状245个 ,环状116个 ,囊状17个。在63例多发病灶中 ,49例表现为多形混合。分布以幕上为主 ,77例病灶均位于幕上 ,11例幕上、幕下都有病灶 ,仅2例病灶位于幕下。本组90例中 ,77例伴有瘤周低密度水肿区。其中 ,Ⅰ级13例 ,占14.44 % ,Ⅱ级或Ⅲ级共64例 ,占71.11 % ,水肿程度与瘤灶大小可不成比例。结论 :脑转移瘤多分布于幕上、大脑灰白质交界区 ,以多发常见 ;表现为“瘤灶大小不一、部位不同、多形混合、水肿程度不同”的CT特点。CT增强扫描有利于瘤灶的检出、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首发部位为非中枢神经系统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病例的脑实质病变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经病理确诊为体部非霍奇金淋巴瘤,行CT和/或MR I扫描发现脑实质异常的病例8例。对所有病灶增强CT扫描及MR I表现分类分析。另取有结节强化表现的其他脑转移瘤73例,与NHL病例组比较。结果CT增强扫描8例,共计病灶13个,分为①强化后低密度病灶(10/13,77%),边界均较模糊;②强化后高密度病灶(3/13,23%),其中环形强化结节1个。所有病灶均未见与脑转移病灶有关的脑室扩张和占位效应,有强化表现的结节周围未见水肿带。行MR I检查4例中3例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无特殊信号改变。1例呈中央长T1长T2信号,周边长T1中长T2信号,增强后周边环形强化,无水肿带。73例有结节强化表现的其他脑转移瘤中89%的病灶CT可见灶周不同程度水肿。结论本组病例中部分病灶表现不同于文献描述的NHL脑转移征象。而与其他脑转移瘤相比,周边无水肿带的结节状强化病灶也是本组病例的特殊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8.
回顾性分析经CT诊断为颅内转移瘤,均经手术、纤支镜检和胸部平片证实原发肿瘤为肺癌者45例。其中26例颅内转移症状先于肺部原发症状,称之为脑先行型。通过分析肺癌细胞的血流途径及大脑内血流的分布,提出了肺癌较易发生颅内转移并多见幕上。转移灶与其他原发癌颅内转移瘤相似,为多发类圆形、结节状等密度、低密度或略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后呈结节状或环状强化,周围水肿带明显并不规则,呈"岛征"。  相似文献   

9.
肺癌脑转移瘤的常规MR、DWI 及MRS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肺癌脑转移病灶的常规MRI表现,并对其中部分病例行DWI和(或)MRS检查,以提高对肺癌脑转移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检查确诊的肺癌脑转移病例共177例,接受常规MRI序列检查.手术病理或临床病史证实的32例肺癌脑转移瘤病例,临床处理前接受DWI和(或)2D1H-MRS检查.分析其弥散及波谱表现特征,分别测定肿瘤实质、坏死/囊变部分、瘤周水肿部分及正常脑实质ADC值,以及Cho/Cr、NAA/Cr、NAA/Cho等代谢比率.结果:病灶强化方式以环状和结节状为主.环形强化的特征为外壁光滑,内壁毛糙,壁厚薄不均匀,强化不均.肿瘤实质部分ADC值为1.08±0.37×10mm2/s,囊变部分ADC值为2.5±0.36×10mm2/s.与瘤周水肿区及正常脑实质ADC值有显著差异性.肿瘤实质部分Cho峰多降低,CR峰降低,NAA峰多测不到.肿瘤组织与瘤周水肿区及正常脑实质的代谢比率(Cho/Cr)有显著差异性,而瘤周水肿区与正常脑实质的代谢比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肺癌脑转移MRI强化主要表现为环形强化和结节状强化,环形强化有一定的特征表现可与其他病变鉴别.其在弥散及波谱图像上有一定的特点,与常规MRI序列结合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癌单发脑转移瘤(SBM)的MRI表现,提高对单发脑转移瘤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39例肺癌单发脑转移瘤的MRI表现,分析单发瘤体发生的部位、大小、形态、瘤体出血、瘤周水肿程度和瘤体的强化特点.结果:39个SBM,发生于幕上32例,其中31例瘤体位于皮质和皮质下区,7例位于幕下.增强扫描示病灶呈结节状强化18例,环状强化5例,囊实性强化16例.肺腺癌转移瘤内出血4例(4/5),肺鳞癌脑转移瘤出现囊变或囊实性强化11例(11/21).中重度水肿大多出现在≥2cm的实性或囊实性强化的瘤体(22/39)中.结论:肺癌单发脑转移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增强扫描对诊断单发脑转移瘤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脑转移瘤的CT诊断:附10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100例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脑转移瘤,来自于至少15种不同的原发癌,其中以肺癌最多(65%),单发48例,多发52例。分布部位以顶叶最多(74/211),额,聂叶次之。着重分析了脑转移瘤CT表现的特点:①平扫时,高、等、低和混杂密度均有;②增强扫功,以结节状多见,其次为形、混合型;③灶周水肿多范围广泛,但水肿程度不与病灶大小成正比;④脑转移瘤多位于两侧大脑皮层下区,乳腺癌脑转移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2.
硬脑膜单发肿瘤浸润和转移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提高对硬脑膜单发肿瘤浸润和转移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单发硬膜脑转移瘤3例和原发肿瘤1例的CT表现,其中2例做了增强扫描。结果;肺癌转移瘤2例、甲状腺癌转移瘤1例、淋巴瘤1例。位于颅骨内板下,多见于额、颞、顶部,呈梭形或双凸形高密度影,密度均匀,CT值57-68HU,增强后扫描强化显著。病变边缘清楚、可见波状或包膜改变。脑质受压,但无脑水肿表现。临近颅骨可有筛状或压迫侵蚀性破坏,并形成头皮下高密度影。结论:单发硬膜的肿瘤浸润和转移有比较特征性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CT扫描对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3例转移性肝癌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其原发灶有肺癌7例,胃癌6例,乳腺癌4例,胰腺癌2例,结肠癌2例,食管癌1例,以及子宫内膜癌1例。全部病例均经CT平扫和增强扫描。11例还于增强后1、3、5分钟做了延迟扫描。结果:CT平扫准确证实了多数病例(19/23)为多发性病灶且大多病灶(13/19)能被清楚辩认。增强扫描后可见如下CT表现:1.病灶整体轻度强化,2.病灶边缘轻度强化,3.病灶不强化,4.病灶缩小乃至消失,5.出现平扫时未检出的病灶。延迟扫描后,未见比增强扫描时更有意义的CT表现。结论: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转移性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Metastatic brain lesions generally demonstrate hypermetabolic foci on fluorine-18 fluorodeoxyglucose (FDG)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images. A large area of photopenia of the brain on FDG-PET is most likely consistent with a benign etiology. The author reports 2 cases of cerebral metastases from lung cancers, which display complete photopenia on FDG-PET. The brain is a special organ with high background uptake on PET and significant cytotoxic edema surrounding the metastatic deposits. In some cases, it is a dilemma to identify malignant intracranial foci on PET. Anatomic imaging, for example, MRI or CT correlation is needed for proper interpretation of brain PET on evaluation of metastase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显示不同脑内疾病可表现为相似的脑内弥漫性CT改变,材料与方法:对15例患者脑CT平扫与增强扫描,其中包括4种病变,脑囊虫病,脑转移瘤和脑胶质细胞增生,结果:CT主要改变为脑水肿,脑内弥漫型小强化结节,小囊状低密度灶及阻塞性脑积水,结论:脑内弥漫性系变由多种疾病所致,有时缺乏特征性,为达到正确诊断,重要的是应紧密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及其他影像检查所见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的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特征,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PET-CT中心检查发现并最终确诊的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31例,共35个肾上腺转移灶,分析其CT和PET图像特征,将同期转移患者原发灶和转移灶的最大SUV(SUVmax)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用t检验比较同期转移和异期转移病灶的SUVmax的差异。结果肺癌肾上腺转移瘤在CT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结节灶,35个病灶中密度均匀者23个,不均匀者12个,直径为0.8~10cm,平均为2.56±1.68cm;PET图像上最大SUV为1.9~22.1,平均为7.02±4.28。肺癌原发灶SUVmax为2.3~18.9,平均为8.07±4.59;肾上腺转移灶的SUVmax与原发灶的SUVmax无相关性(P=0.009,P=0.972)。初诊转移与随诊转移的肾上腺转移瘤的SUVmax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4,P=0.373)。显示3例病灶肾上腺转移瘤的变化随原发灶的好转而同步改善。结论 PET/CT检查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肾上腺转移癌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CT扫描获得不同类型腮腺肿块的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60例腮腺肿块患者,其中良性肿瘤23例,恶性肿瘤29例,炎性病变8例。用CT进行扫描,结果:肿块的CT特征为:良性肿瘤表现为边缘清楚、锐利,并有1/3的病例伴有肿块内圆形液化;恶性肿瘤表现为1/3的病例边缘模糊、有树枝状突起、基突显著移位,肿块内不规则液化,钙化呈砂粒状,肿瘤较大时侵及邻近肌肉,增强扫描时密度低于正常肌肉等;炎性肿块表现为3/4以上的病例边缘树根状突起,未见边缘清楚、基突显著移位等特征,肿块圆形液化仅占1/8,钙化为块条状,占2/8,侵及肌肉时增强扫描密度高于正常肌肉。结论:腮腺肿块CT检查平扫与增强扫描并结合腮腺导管造影CT,诊断符合率可达97%,被认为目前腮腺检查的最好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血吸虫病的CT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67例行CT扫描,其中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34例结合患者疫水接触史、实验室检查证实. 结果 67例病灶位于大脑半球,多发病灶9例,单发病灶58例,CT上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区,周围有水肿及占位效应,结节及斑片状强化,局部脑萎缩表现呈不规则低密度区,患侧脑沟增宽. 结论 CT特征性表现结合急性血吸虫感染史有助于早期诊断,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螺旋CT表现.方法1998-11~1999-12资料齐全44例甲状腺癌术前螺旋CT扫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术后病理对照.观察淋巴结密度、分区和钙化,评价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螺旋CT表现特点.结果据颈淋巴结转移一般特征中心坏死和环状强化.还具有(1)甲状腺癌颈转移淋巴结内细沙样钙化或斑块样钙化,(2)增强有明显强化22例(53.66%).平扫CT值28.00~50.54HU,增强后CT值62.85~145.78HU,并大多接近100HU或大于100HU.结论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除中心低密度囊变、坏死和环状强化,淋巴结内见细沙样和斑块样钙化提示甲状腺内占位为恶性,淋巴结增强多较明显,CT值多接近或大于100H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