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颈髓损伤患者手术时机及其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明  赵新建  廖绪强  魏汉贤 《广东医学》2001,22(12):1155-1156
目的 探讨颈髓损伤的手术合适时机。方法 对经手术治疗并得以随访的颈髓外伤患者68例,根据损伤至手术的时间不同分为 3组。A组:损伤1周内手术,25例;B组:损伤第 2周内手术,28例;C组:损伤第 2周后手术,15例。经3~12个月的随访后观察3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呼吸衰竭发生率、病死率等。结果A组呼吸衰竭发生率、病死率均高于其他两组(P<0.01),3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颈髓损伤手术的合适时机为损伤后第2周,平均9.3D;该时间手术较安全,呼吸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低。但不同时间手术其神经功能恢复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颈中央脊髓损伤的效果观察。方法1999—2007年收治19例急性颈中央脊髓损伤,男13例,女6例,年龄46~68岁,平均56岁,所有病例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三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前路手术5例,后路手术11例,前后路手术3例,随访时间1~3年,平均18个月。结果全部病例均无严重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平均ASIA运动评分由(43.4±15.5)增至(83.5±9.5)。结论对急性颈中央脊髓损伤的患者,术前全面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手术方式,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自Schneider等[1]首次报道急性颈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ACCS)以来,ACCS在脊髓损伤领域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病种。但在损伤的原因、机制、发生率、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尚缺乏深入研究。在此,本组对26例ACCS患者的损伤机制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在过去10年间我科收治的567例颈椎脊髓损伤患者中,ACCS患者共26例,男24例,女2例。年龄12~75岁,平均58岁,伤后就诊时间2小时~1周。损伤原因:交通事故11例(42.3%),高处坠落7例(26.9%),跌伤8例(30…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中央脊髓损伤的预后。方法 对25例颈中央脊髓损伤患者的损伤类型、是否手术、预后、是否遗留手小肌萎缩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颈中央脊髓损伤84%基本恢复。屈曲型损伤遗留小肌萎缩占11.1%。过伸型损伤致残率28.6%。手术13例,遗留小肌萎缩1例,占7%。结论 颈中央脊髓损伤预后较好。其中屈由型损伤预后好于过伸型。手术治疗外伤性椎管狭窄和不稳定损伤切实可行,颈椎无后期畸形及不稳定。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急性颈脊髓中央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 19例急性颈脊髓中央损伤行非手术治疗 10例 ,行手术治疗 9例。随访 6个月~ 8年 ,结果满意。所以认为急性颈脊髓中央损伤的正确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较理想。对存在致压物或不稳定的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早期手术治疗急性颈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锋  王静 《河北医学》2008,14(11):1322-1324
目的:探讨早期手术治疗急性颈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对30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颈椎前路手术、后路手术及前后路联合手术,对损伤的颈椎节段实施复位、减压、固定和融合.结果:30例均手术成功,平均随访(12.60±1.24)个月;Frankel分级在E级方面术前患者为6.67%,术后为30.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平均提高(2.00±0.65)级;本组仅2例有食道刺激症状.结论:早期手术治疗急性颈脊髓损伤的疗效明显,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研究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气管切开时机及临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丽水市中医院收治的单节段创伤性颈脊髓损伤合并呼吸功能不全且接受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65例。根据从气管插管到初次气管切开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组(从插管到气管切开≤7d,n=31)和晚期组(从插管到气管切开>7d,n=34),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和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早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23.9±16.5)d,较晚期组(37.3±25.7)d明显缩短(t=?10.310,P=0.025);早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19.7±5.5)d,明显短于晚期组(26.8±12.4)d(t=?9.058,P=0.021);早期组患者拔管时间(51.0±27.1)d,明显短于晚期组(73.1±46.8)d(t=?10.039,P=0.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及90d再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短时间不能脱离机械通气的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在插管后7d内进行气管切开,可减少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应用非手术疗法治疗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综合征10例,对该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问题进行讨论。方法:10例患者均采用颅骨牵引复位,早期使用脱水剂及皮质类固醇,去牵引后改用头颈胸石膏固定。结果:10例患者7例完全恢复正常,3例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综合征的治疗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0.
我院骨科自1995年5月至2000年8月收治颈椎损伤伴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综合征患者10例。其中8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2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经3个月~5年随访,9例疗效满意。我们认为影响预后的因素除与脊髓损伤的程度及患者的年龄有关外[1],尚与诊治的及时正确有重要关系。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5例,女5例。年龄31~73岁,均有外伤史。有9例急诊入院,伤后至入院时间2~27小时。1例由外院治疗一个月转我院。 1.2 临床表现 伤后瘫痪程度上肢肌力0~3级,下肢肌力4~5级,损伤平面以下痛温觉减退或消失,精细触觉、位置觉和振动觉仍存在。有4例患者直肠膀胱功能部分障碍。 1.3 影像学检查 根据X光片、MRI、CT检查,证实颈椎过伸性损伤5例,屈曲性损伤2例,骨折脱位2例。6例MRI示颈髓中央管周围出血、水肿,2例颈椎间盘突出,伴颈椎管狭窄。 1.4 治疗 非手术治疗7例,在急诊室初步诊断本病即给颈部制动,地塞米松20mg静滴。确诊后持续枕颌带牵引三周,同时给予脱水剂,吸氧,神经支持药物。地塞米松应用10~14天,每日20mg静滴。1例为陈旧性治疗无效。要定期复查血Na、K、Cl。手术治疗2例,MRI示颈椎间盘突出明显压迫脊髓,行颈椎前路减压髓核摘除术、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11.
颈椎脊髓损伤早期死亡时限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u W  Jia LS  Shao J  Chen XS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3):2342-2345
目的 探讨颈椎脊髓损伤早期死亡的时限分布。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组颈椎脊髓损伤死亡病例的一般状况、受伤原因、脊柱损伤节段、脊髓损伤严重程度、合并伤、颈椎脊髓损伤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过程及结果、死亡原因、受伤至人院时间、受伤至死亡时间。结果受伤至死亡时间24h内3例,25~48h3例,49~72h5例,73h~7d16例,8~14d16例,15~21d8例,22~28d6例,29~35d1例,36~42d1例,43~49d2例,50~56d1例,57d以上1例。颈椎脊髓损伤早期死亡共63例,伤后1周内死亡27例,占42.8%;伤后2周内死亡43例,占68.3%;伤后4周内共死亡57例,占90.5%;4周以上仅6例,占死亡总例数的9.5%。结论颈椎脊髓损伤死亡高峰在伤后1周内,主要死亡时间为伤后2周内,其次为伤后3~4周,90.5%死亡病例死于伤后4周内。呼吸功能衰竭为颈椎脊髓损伤早期死亡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方式选择,观察治疗效果。方法本组24例,短节段(≤2个节段)椎间盘突出6例行前路手术。多节段(≥3个节段)颈椎管狭窄18例行后路手术,其中1例合并C5~6髓核游离于椎管,二期再行前路手术。结果 JOA评分术前平均5.70分,术后6周评分平均8.47分,术后12周10.26分,术后24周为12.02分。所有病例均获骨性融合。结论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彻底减压,可靠融合及内固定,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治疗。方法:回顾1999年2月~2009年3月我院收治的28例老年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随访观察近期及远期效果。结果:随访1~9年,19例手术治疗患者中,有3例行后路开门减压手术,3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髂骨块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7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后路全椎板减压内固定,6例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脊髓功能恢复程度按Frankel分级,其中,3例由A级恢复至C级,2例由A级恢复至D级,5例由B级恢复至D级,2例由C级恢复至D级,7例由C级恢复至E级。9例保守治疗的患者脊髓功能按Frankel分级,其中,1例仍为A级未恢复,3例由A级恢复至C级,1例由A级恢复至D级,2例由B级恢复至D级,2例由C级恢复至E级。结论:老年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的治疗过程复杂,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脊髓功能的恢复与脊髓损伤程度有关。除此以外,积极预防及治疗并发症、康复锻炼以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过程中很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4.
急性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辉南  张学利 《吉林医学》2011,(8):1466-1467
目的:探讨急性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68例颈髓损伤患者按是否并发低钠血症分为低钠组和对照组,并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其中包括年龄、损伤平面、损伤程度、合并颅脑损伤、合并感染及使用呼吸机,同时分析低钠血症的治疗。结果:不同颈髓损伤平面、损伤程度、合并颅脑外伤、合并感染及是否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各项比较及各组别之间低钠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低钠血症患者经限制水摄入量和适量的补钠治疗,低钠症状1~2周内改善。结论: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发生与颈髓损伤的平面、损伤程度、合并颅脑损伤、合并感染及使用呼吸机相关。限制水摄入量和适当补钠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双开门减压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双开门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9年8月我院采用颈椎后路双开门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3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随访比较术前、术后的JOA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8~42个月,平均22个月,术后脊髓JOA评分由...  相似文献   

16.
儿童颈脊髓锐器伤在临床中较为少见.我们报道一例4岁男童,在一次意外事件中被刀砍伤颈部后方,致使颈脊髓背侧损伤的病例.患者在急诊室表现为低血容量休克表现,经抗休克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行颈椎核磁共振显像显示C4水平部分脊髓背侧刀切伤伴周围脑脊液漏.急诊行颈椎后路清除血肿,止血并行硬膜囊修补缝合术.术后应用甲泼尼龙和营养神经药物.经随访14个月,患者神经受损完全恢复,但颈椎出现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非手术治疗患者93例,其中男57例,女36例;年龄29~82岁,平均(53. 7±11.9)岁。按随机表法分成两组,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组与单纯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7例,对照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受伤入院时和治疗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神经功能,通过日本骨科协会(JOA)17分法对所有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分,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同时根据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对患者颈椎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9个月。治疗组入院时JOA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分别为10.25±3.43、28.13±4.52,治疗后1个月分别为13.08±2.52、17.67±4.15,治疗后3个月分别为14.38±3.36、12.53±3.59,末次随访分别为15.01±2.58、9.87±2.76;对照组入院时JOA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分别为10.29±3.12、27.81±5.78,治疗后1个月分别为12.11±2.35、19.39±3.83,治疗后3个月分别为13.05±3.07、15.91±4.75,末次随访分别为14.86±2.27、10.36±3.07。两组患者末次随访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JOA评分均较受伤入院时明显提高(P<0.05),虽然末次随访时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1个月、3个月复查随访时,治疗组较对照组脊髓功能改善更为明显(P<0.05),JOA评分的改善率对照组为(68.29±10.15)%,治疗组为(69.11±11.7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和整体观念的优势,更有利于减轻继发性损害,有效保护神经组织,中西医协同治疗更快速有效恢复脊髓功能。  相似文献   

18.
Frankel-A型急性颈脊髓损伤后继发的低钠血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总结急性完全性颈脊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及变化规律,并推测其发生机制.方法: 回顾总结分析了本院1992~1998年住院的35例急性Frankel-A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血尿生化变化及其时间变化规律.结果:35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伤后平均(2.8±1.8) d入院,平均住院时间(52±13) d.低钠血症发生率100%,低钠血症于伤后(4.5±1.2) d开始,(14±3) d达高峰,15例(42.88%)出院时低钠血症仍未恢复.此外,还可出现高碳酸血症、氮质血症、多尿以及尿钠排出量明显增多等变化,而血钾的变化始终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结论: 严重、顽固的低钠血症是颈脊髓损伤后极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脑耗盐综合征有关.  相似文献   

19.
杨本孝  贾涛 《西部医学》2010,22(2):301-303
目的评价早期脊髓复苏在急性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6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其中脊髓完全性损伤17例,脊髓不完全性损伤69例。早期脊髓复苏方案包括: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和足够有效的血容量,维持平均动脉血压在100mmHg以上,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②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或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③行颅骨牵引制动或复住颈椎。④早期进行颈椎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⑤术后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结果死亡6例,失访4例,76例获得12~54个月的随访。随访病例中56例神经功能获得改善,其中完全性损伤组有效率为23.5%,不完全性损伤组有效率为73.9%,总有效率为65.1%。结论颈脊髓损伤后,早期复苏治疗是保留和恢复残存脊髓神经功能较为有效的措施,应在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脊髓机械性损伤后损伤处脊髓血小板衍化生长因-7-(PDGF)在星型胶质细胞中的表达量,以探讨脊髓损伤过程中PDGF的作用。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脊髓损伤组和糖尿病脊髓损伤组并制作相关模型,观察脊髓损伤24h和7d后大鼠运动功能的改变、损伤脊髓的病理变化及PDGF在星型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采用UTHSCSA Image Tools 3.0图像分析处理系统进行分析,统计各张切片单位面积(mm^2)内PDGF阳性细胞的数量和光密度:BIO-RAD软件Quantityone测定并用相对灰度值表示PDGF蛋白的表达量: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脊髓损伤24h后,两组大鼠均出现严重运动功能障碍,BBB功能评分分别为(0.7±0.4)、(0.7±0.5)分:损伤7d后,脊髓损伤组大鼠恢复为(6.7±1.2)分,而糖尿病脊髓损伤组仅恢复为(3.9±0.7)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假手术对照组大鼠运动自如,术后24h和7d评分均为(21.0±0.0)分,与另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24h脊髓损伤组和糖尿病脊髓损伤组脊髓损伤部位白质中可见肿胀的轴突和大量空泡。灰质中存在极少量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7d后损伤范围确定,损伤段变细,脊髓内有空洞形成,其中糖尿病脊髓损伤组的空洞大于脊髓损伤组,并且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PDGF阳性表达部位为星形胶质细胞,术后24h、7d假手术对照组PDGF表达少,没有太大的变化:24h后脊髓损伤组和糖尿病脊髓损伤组损伤部位的PDGF表达增多,且脊髓损伤组明显多于糖尿病脊髓损伤组(P〈0.01):7d后脊髓损伤组PDGF持续高表达,仍明显多于糖尿病脊髓损伤组(P〈0.01)。在Western blot检测中,假手术对照组在两个时段均仅有少量PDGF蛋白表达,24h后脊髓损伤组PDGF表达明显多于糖尿病脊髓损伤组(P〈0.01),损伤7d后脊髓损伤组PDGF持续高表达,仍明显高于糖尿病脊髓损伤组(P〈0.01)。结论糖尿病脊髓损伤大鼠脊髓损伤后BBB评分明显低于脊髓损伤组大鼠,PDGF表达量亦明显减少,可能与高血糖状态加重脊髓的损伤以及抑制其损伤后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