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国河北地区汉族人群E-选择素(E-selectin)A561C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9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85名健康对照组的E-selectin基因多态性.结果中国河北地区汉族人群中E-selectin A561C存在AA、AC和CC三种基因型,E-selectin A561C多态性在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显著(χ2=5.96,P<0.05).AC CC基因型患慢性乙型肝炎的风险是AA基因型的2.89倍(OR=2.89,95% CI:1.20~6.94).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χ2=6.14,P<0.05,OR=2.23,95% CI:1.02~4.85).结论中国河北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E-selectin A561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其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的感染具有相关性,C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河北地区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的易感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与磺脲类药物受体1(SUR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正常人136例(正常组)及2型DM患者173例(T2DM组)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PCR扩增SUR1基因31号外显子多态性位点的区域.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其基因型,并用测序证实不同酶切图形基因型的准确性。结果:T2DM组和正常组SUR1基因31号外显子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1基因可能是中国天津地区2型糖尿病发生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E-选择素(E-selectin)基因第2外显子+G98T和第4外显子+A561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新疆哈萨克族人群中的分布,并分析E-selectin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分析方法,检测了新疆哈萨克族人群无血缘关系的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50名对照者E-selectin基因+G98T位点及+A561C位点多态性,同时用生化分析仪检测相关生化指标。结果①新疆哈萨克族人群中E-selectin基因+G98T多态性位点存在GG、GT二种基因型,其中以GG基因型发生频率最高(91.3%),GT基因型频率次之(8.7%);同时也存在AA、AC二种基因型,其中以AA基因型发生频率最高(88.0%),AC基因型频率次之(12.0%);②E-selectinAc基因型在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存在显著性(X2=5.31,P〈0.025)。结论新疆哈萨克族人群中存在E-selectin+G98T和+A561C两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其中A561C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具有相关性,C等位基因可能是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Iba基因VNTR多态性在天津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的片断,根据产物的长度判断VNTR基因型。结果:天津地区汉族人群等位基因A、B、C、D的频率分别为0.43%,3.33%,60.14%和36.10%。结论:天津地区汉族人群GPIba基因VNTR多态性分布以等位基因C和D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Ⅰ型受体(ATIR)基因多态性与甘肃东乡族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对不同基因型患者使用AT1R拮抗剂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应用聚和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汉族健康131例、东乡族健康102例、汉族EH198例、东乡族EH115例的AT1RA/C、ACE I/D基因多态性。随机选取60名EH患者,按其基因型分成AA和AC(AA、AC为基因型)两组,使用缬沙坦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结果:ACE基因Ⅱ型在汉族EH组明显高于东乡族EH组(P〈0.05),ID基因型在东乡族EH组明显高于汉族EH组(P〈0.01);AT1R基因AC型汉族EH组明显高于东乡族EH组(P〈0.05);AA型在东乡族EH组明显高于汉族EH组(P〈0.05)。使用缬沙坦治疗8周,各基因型在治疗后患者血压均下降显著(P〈0.05)。不同基因型之间治疗后比较,降压效果无差异。结论:AT1R基因AA型和ACE基因ID型与东乡族EH有关;ACE基因Ⅱ型和AT1R基因AC型与汉族EH有关,C和D等位基因与汉族和东乡族EH无关。使用缬沙坦对不同基因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降压疗效相同,说明降压疗效与基因型无关。  相似文献   

6.
马金荣  于德民  刘德敏 《天津医药》2006,34(8):527-530,594
目的:观察内皮细胞固有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cNOS)基因外显子7的Glu298Asp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了天津地区299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者的ecNOS基因外显子7的基因型,比较各组间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结果:(1)2型糖尿病合并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组(DN1组)的G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糖尿病非肾病组(DM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GT基因型者较GG基因型者的DN患病率高(X^2=5.252,P=0.022)。(3)高血压、血纤维蛋白原(FIB)、ecNOS外显子7的GT基因型是2型糖尿病合并DN的独立危险因素。(4)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DMEH组)、糖尿病非高血压组(DM1组)和C组间ecNOS基因外显子7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NOS基因外显子7的基因G894T(Glu298Asp)的变异可能是天津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DN易感性的基因标志之一,可能参与DN的启动;该基因多态性不是通过促进高血压的发生而增加DN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7.
尚跃丰  毛用敏  崔让庄  王佩显 《天津医药》2007,35(4):247-249,I0002
目的:分析Gs蛋白α-亚基(guaninenucleotide-bindingprotein,α-stimulatingactivity polypeptide 1,GNASl)基因T3 93C多态性与中国天津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按年龄配对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各151例人选本研究。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分析GNAS1基因T393C多态性的频率分布。结果:研究样本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T393C多态性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576和2.664,P〉0.05)。结论:GNAS1基因T393C多态性与中国天津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病无关。  相似文献   

8.
钙蛋白酶10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天津地区汉族人群中是否存在钙蛋白酶10(CAPN10)UC SNP43G/A等位基因多态性,并探讨与2型糖尿病(T2DM)及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正常人125例(对照组)和2型糖尿患者255例(T2DM组)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方法对CAPN10 UC SNP 43G/A基因多态性进行筛查,对突变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分析。根据T2DM组中是否有CAPN10 UC SNP43基因突变,分为CAPN10 UC SNP43(G/G型)和CAPN10 UC SNP43(G/A A/A型)2组。结果:T2DM组和对照组G等位基因的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G型组和G/A A/A型组的BMI、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指数、空腹C-肽(C-P)、三酰甘油(TG)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G/G型组高于G/A A/A型组。结论:在中国天津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CAPN10 UC SNP 43 G/A基因多态性,但与天津地区汉族人群T2DM无相关性,与IR相关的一些代谢指标相关,可能部分造成了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上海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为T2DM患者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就诊的汉族T2DM患者70例,采用核酸质谱法测定患者6类降糖药物相关14个基因多态性位点,统计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 70例上海汉族T2DM患者的降糖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且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中国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C11orf65(rs11212617)基因分布存在性别差异(P <0.05)。此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PPARγ(rs1801282)、ADIPOQ(rs2241766)、C11orf65(rs11212617)、KCNQ1(rs2237892)和IGF2BP2(rs1470579)的不同基因型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地区汉族T2DM患者降糖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分布与中国人群类似,临床医师在选择双胍类、非磺脲类和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前有必要为患者进行药物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 KCNQ1基因 rs231362位点的多态性对宁夏地区回汉民族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 PCR -RFLP 技术对宁夏地区回族、汉族的 KCNQ1基因 rs231362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正常糖耐量人群和2型糖尿病人群中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1)两个民族中,KCNQ1基因 rs231362多态性在同民族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糖耐量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KCNQ1基因 T 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在两个民族大致相同,回族 T 等位基因频率为0.05,低于本组汉族人群;(3)两个民族正常糖耐量人中,CC 组与 TC +TT 组各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糖尿病组,回族与汉族 T 等位基因携带者(CT +TT)腰围水平 BMI 和腰臀比显著高于 CC 组(P <0.05),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 CC 组(P <0.05)。结论KCNQ1基因变异与宁夏地区两个民族2型糖尿病不相关。KCNQ1基因 rs231362多态性 CT +TT 基因型可能与回汉族2型糖尿病的腹型肥胖有关,且携带 T 等位基因者可能对回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蒋文  乐岭  孙慧伶 《中国药师》2014,(5):808-810
观察瑞格列奈与格列齐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25例年龄〉60岁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瑞格列奈组(n=112)与格列齐特组(n=113),瑞格列奈组给予瑞格列奈O.5—2mg,po,tid,格列齐特组给予格列齐特缓释片30—120mg,p0,qd,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 PG、HbAlc、T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且瑞格列奈组患者2h.PG下降更显著(P〈0.05),瑞格列奈组与格列齐特组总有效率(91.8%摊86.2%)、低血糖发生率(4.5%vs8.2%)及不良反应发生率(6.4%vs10.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瑞格列奈治疗老年T2DM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2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和吡格列酮组。吡格列酮组给予吡格列酮10mg·kg-1·d-1灌胃,其余2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6周后3组大鼠断尾测空腹血糖(FPG),心包取血测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观察3组大鼠FPG、FINS、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并比较。结果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吡格列酮组FPG、HbAlc、FINS、HOMA-IR水平降低(P〈0.05);糖尿病对照组、吡格列酮组FPG、HbAlc、FINS、HOMA-IR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吡格列酮对胰岛β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相关性分析,探讨其在糖尿病(D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同时测定150例门诊就诊者FPG、HbA1c、2hPG,将HbA1c按不同切点分组计算各自对DM诊断的灵敏性及特异性。结果:150例就诊患者中确诊109例DM患者,其FPG、HbA1c、2hPG与非DM患者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DM组中,HbA1c与FPG、2hPG正相关;HbA1c对DM诊断的灵敏性较FPG好;HbA1c对DM诊断的最佳切点为6.5%。结论:FBG的波动性较大,2hPG检查繁琐,HbA1c测定对DM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及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联合小檗碱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以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保护机制。方法将4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予以艾塞那肽联合小檗碱治疗,对照组仅予以格列苯脲治疗,疗程均为12周。于治疗前、后分别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空腹、服糖后30min、服糖后120min血糖(FPG、P30PG、P120PG)和血胰岛素(FISN、P30ISN、P120ISN)以及三酰甘油(TG)、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30INS水平高于治疗前,其他观察指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P30INS水平高于治疗前,FPG、P30PG、P120PG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P120PG、FINS、P120INS、TG、CRP、ISI水平低于对照组,P30IN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艾塞那肽联合小檗碱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在明显降低血糖的同时,能提高早期胰岛素分泌,保护和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疗效更确切。  相似文献   

15.
洪亚君  郭维英 《中国药房》2010,(24):2258-2259
目的:评价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血糖和胰岛素指标的变化。结果:连用6个月后2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P2hINS)、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FPG、P2hBG、HbA1c、FINS、P2hINS、HOMA-IR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少,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明显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状态,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及内脂素(Visfatin)的影响,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内分泌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T2DM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FPG)、Hbalc、TC、TG、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内脂素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FPG、Hbalc、TC、TG、LDL、HDL和内脂素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PG和Hbalc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减低(P〈0.05,P〈0.01),罗格列酮组FPG和Hbalc减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LDL、HDL和内脂素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格列酮组治疗后TC、TG、LDL和内脂素表达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P〈0.01),HDL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罗格列酮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罗格列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8%)与对照组(21.4%)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罗格列酮具有高效的降血糖作用,可以显著降低T2DM患者的血脂和内脂素水平,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DCBI)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模型大鼠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及其对胰岛素抵抗(IR)的改善作用。方法:大鼠用高脂高糖饮食伴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2型糖尿病模型,成功后再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DCBI(低、高剂量,30、60mg·kg-1·d-1,腹腔注射)组和对照药罗格列酮组;并设立正常组。各组给予相应试药5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 NS)、糖耐量(OGTT)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NEF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CBI治疗后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模型大鼠FBG水平及增强糖耐量(P<0.01),对FI NS水平的改变不明显(P>0.05);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性(P<0.01或P<0.05);并明显降低TC、TG、LDL-C、NEFA水平及升高HDL-C水平(P<0.01),改善高脂状态。结论:DCBI可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模型大鼠血糖,调节血脂代谢紊乱,具有改善IR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老年糖耐量异常(IGT)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中老年IGT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归入IGT组(A组),同时选取60例自愿参与研究的健康人群归入NGT组(B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胰岛素(FINS)、一氧化氮(NO)、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肱动脉舒张内径变化率(D%)。结果A组的WHR与BMI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FPG、TC及HDL_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0.05);两组的2hPG、TG、LDL-C、hs—CRP、FINS、NO、HOMA—IR、IMT、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与HOMA—IR、WHR呈正相关,与D%呈负相关(P〈0.05);WHR、HOMA—IR为导致早期AS发生的危险因素,D%为早期AS的保护因素。结论胰岛素抵抗、肥胖为中老年IGT患者出现AS症状的危险因素,D%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