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培酮合并阿米替林治疗精神病性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利培酮合并阿米替林治疗精神病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对48例精神病性抑郁症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应用利培酮合并阿米替林治疗,对照组应用阿米替林治疗,观察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利培酮合并阿米替林组疗效优于单用阿米替林组。结论 利培酮合并阿米替林治疗精神病性抑郁症起效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氯硝西泮对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时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64例抑郁症患者承机分为氯硝西泮合并阿米替林组与单用阿米替林组,于疗后,1,2,4,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虚量表(HAMA)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合并组抗抑郁作用优于阿米替林组,且见效较快,副反应轻.结论:氯硝西泮合并阿米替林治疗抑症较单一用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帕罗西汀和阿米替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各21例,疗程6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组与阿米替林组治疗后显效率分别为76.2%、66.7%,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第一周末帕罗西汀组评分显著下降,与阿米替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阿米替林组。结论帕罗西汀相对于阿米替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疗效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和阿米替林组,治疗6周采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 西酞普兰组在2—4周末时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疗效明显优于阿米替林组,在6周末时两者无明显差异,且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更少。结论 西酞普兰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舍曲林与阿米替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8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组46例,阿米替林组42例,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周末采用HAMD、HAMA评定临床疗效,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6周末,两组HAMD、HAMA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但同期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在治疗期间TESS总分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均〈0.01),不良反应发生率舍曲林组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组,且程度轻,其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两药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相当,但舍曲林的安全性明显较阿米替林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6.
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52例老年抑郁症患随机分成氟西汀组和阿米替林组,于疗后,1,2,4,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疗效和副作用。结果 氟西汀与阿米替林的总疗效相当,但氟西汀组副反应显低于阿米替林组。结论 氟西汀可以作为治疗老年抑郁组的第一线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疗效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和阿米替林组,治疗6周采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西酞普兰组在2~4周末时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疗效明显优于阿米替林组,在6周末时两者无明显差异,且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更少。结论西酞普兰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对80例老年抑郁症病人的随机分为氟西汀组(40例)和阿米替林组(40例)进行治疗研究,采用HAMD,TESS量表分别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氟西汀与阿米替林对老年抑郁症的疗效相似,氟西汀副反应较阿米替林少而轻微,结论:氟西汀较适合于老年抑郁症的治疗,患者有较好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米氮平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应用米氮平和阿米替林治疗6周,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N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1、2、4、6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间的疗效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第1周末米氮平组评分即有显著下降,与阿米替林组比较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阿米替林组。结论米氮平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伴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临床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伴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抑郁症伴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和阿米替林组,共治疗8周。采用HAMD、MOSPM及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度洛西汀组在治疗1周末HAMD评分和MOSPM评分即明显下降,临床治疗有效率和疼痛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度洛西汀组较阿米替林组在治疗1、2、4周后各相应时间段以上各项指标改善更为显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度洛西汀组和阿米替林组8周末有效率分别为86.04%、81.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度洛西汀组和阿米替林组痊愈率分别为46.5%、32.5%,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伴躯体形式疼痛障碍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微,易耐受,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米替林封氯氮平所致流涎的疗效。方法将早服氯氮平而有流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阿米替林组与阿托品组,进行5周对流涎的疗效观察并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疗效有显着性差异,且阿米替林组的阴性症状及抑郁症状明显改善而阿托品组则无变化。结论小剂量阿米替林封氯氮平所致流涎有较好疗效,并能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及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2.
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氟西汀对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符合CCMD-3标准的63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分为氟西汀组(33)例、阿米替林组(30)例,治疗6周,用HAMD和TESS评定两组药的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氟西汀与阿米替林疗效相当,但在副反应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氟西汀副反应轻微。结论 氟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 14 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 70例 ,阿米替林组 70例 ,分别治疗 8周 ,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 2、4、8周用HAMD、HAMA、CGI量表评定。结果 两组全部完成研究 ,无脱落 ,米氮平组有效 6 7例 ,有效率 80 .14 %。阿米替林组有效 6 8例 ,有效率 80 .2 8%。结论 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疗效相当 ,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米氮平组不良反应轻 ,较安全 ,服用简便 ,疗效好 ,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文拉法辛缓释片和阿米替林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综合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03例患者随机分成文拉法辛组51例和阿米替林组52例.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定疾病严重程度和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WHOQOL-100)评定生活质量.结果 (1)文拉法辛组痊愈16例,有效18例,无效17例,有效率65.48%;阿米替林组痊愈14例,有效19例,无效19例,有效率63.46%;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周时,文拉法辛组与阿米替林组之间HAMD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在治疗8周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8周末,文拉法辛组WHOQOL生活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环境因素因子分均高于阿米替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在不良反应方面,睡眠障碍(文拉法辛组嗜睡4例.阿米替林组失眠、早醒8例)的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均较轻微.结论 与阿米替林相比,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好,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1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阿米替林组31例。帕罗西汀组30例。共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总体评定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帕罗西汀组与阿米替林组治疗前后HAMD和CGI-SI分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减分相比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帕罗西汀组副作用明显比阿米替林组轻,在植物神经,心血管以及神经系统方面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好,副反应小,服用方便,依从性好,是治疗抑郁症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6.
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对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对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配至西酞普兰组及阿米替林组(各23例)。西酞普兰治疗剂量为20~40mg/,1次/d,阿米替林为150-300mg/,1次/d。观察时间均为6周。疗效评定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安全性评价应用TESS、实验室检查及体查。结果西酞普兰组显效率为74%,有效率为91%,与阿米替林组的65%及87%相当;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组少且轻微,患者依从性好。结论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对抑郁症均有较好的疗效,但西酞普兰具有日服剂量小、给药方法简便、不良反应轻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安非他酮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障碍的双盲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国产安非他酮片治疗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29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各型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安非他酮组(300mg/d或450mg/d) 115例,阿米替林组(100mg/d或150mg/d)114例,疗程均为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临床大体印象量表进行疗效评估。以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及生命体征等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安非他酮组的有效率为74%(67/91),阿米替林组为92%(8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非他酮组HAND分数下降[(-16±8)分]少于阿米替林[(-20±7)分],P<0.01。安非他酮组HAMD的焦虑/躯体化和睡眠障碍及HAMA的精神性焦虑等靶症状的疗效不如阿米替林组(P<0.01)。安非他酮组的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5.2%、阿米替林组为88.6%。安非他酮组的思睡、口干、心动过速及体质量增加较阿米替林组少见(P<0.05)。结论国产安非他酮片治疗抑郁障碍有效,不良反应少于阿米替林,但疗效尤其是抗焦虑等作用不如阿米替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8例帕金森病伴发抑郁(帕金森病伴发抑郁)患者被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24例)和阿米替林组(24例),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观察,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帕罗西汀组显效率为83.3%,阿米替林组显效率为79.2%,两组显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HAMD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呈非常显著性下降(P<0.0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帕罗西汀组不良作用的发生率及种类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组。结论提示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对卒中后抑郁均有良好疗效。帕罗西汀具有不良反应小,治疗依从性较好等特点,是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9.
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帕金森病并发抑郁症状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8例帕金森病伴发抑郁(帕金森病伴发抑郁)患者被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24例)和阿米替林组(24例),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观察,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疗后1、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帕罗西汀组显效率为83 .3%,阿米替林组显效率为79.2%,两组显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HAMD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呈非常显著性下降(P<0.0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帕罗西汀组不良作用的发生率及种类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组.结论 提示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对卒中后抑郁均有良好疗效.帕罗西汀具有不良反应小,治疗依从性较好等特点,是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20.
度洛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6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和阿米替林组,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2、4、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治疗时出现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2.9%和85.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度洛西汀不良反应轻微,治疗的依从性好。结论度洛西汀是治疗躯体形式障碍较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