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疾病谱发生了变化,肝硬化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有升高的趋势。临床肝硬化患者由于肝细胞被破坏肝脏损害,常并发腹水的临床症状。中医对肝硬化腹水早有相关研究,且治疗效果显著。本文主要从肝硬化腹水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辨证论治以及其他治法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发展的疾病,是肝脏纤维化发展的最后阶段,它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不全而诱发的一系列并发症为特征,包括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和肝癌等,而肝硬化腹水是其中最常见、最早发生的并发症之一.肝硬化腹水的出现是肝病发展到晚期的一个重要标志,治疗较为棘手.1998年以来,笔者运用中西药并用的方法治疗肝硬化腹水,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广泛性的肝细胞坏死、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的纤维化,肝脏逐渐变硬变性而发展为肝硬化。藏医认为肝硬化腹水是由于肝脏的解毒功能减弱后产生的。经临床观察治疗肝硬化腹水在养肝护肝、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养胃和利尿消肿驱腹水的同时护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姚渭芬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8):1358-1359
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长期损害肝脏引起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的病变,而腹水的形成机制复杂,是肝硬化由代偿期转为失代偿期的重要标志,在失代偿期约75%的患者出现腹水[1].  相似文献   

5.
扶土抑木法治疗肝硬化腹水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肝脏慢性、弥漫性、进行性疾病,肝硬化难治性腹水阶段病情危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的晚期表现,它属于中医“鼓胀”范畴,易出现腹水反复,笔者运用中医扶土抑木法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4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胡强民 《河北中医》2000,22(2):112-112
肝硬化腹水是致病因素持久反复损害肝脏的结果,是肝脏疾病发展的后期,反复发作则预后较差.笔者根据肝硬化腹水成因,即疏泄失调、气血瘀滞、正气亏耗、水湿停滞不化积聚成臌的机理,选用逍遥散、四苓散、当归补血汤组成三合汤,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16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最近,大艺术家陈逸飞不幸因为肝硬化引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抢救无效而过早离开人世。痛心之余,有关专家对患有同样疾病的人们提出一些保健忠告。肝硬化患者出现腹水,意味着肝脏的生理代偿功能已经无法弥补由于肝硬化带来的各种损害。对于肝硬化腹水病人来讲,除了注意休息、积极配合治疗外,调节好饮食也是一个重要的治疗环节。无肝昏迷时,蛋白质供给要足量:医学研究表明,低蛋白血症是发生腹水的重要机制。在没有肝昏迷的情况下,要给病人高蛋白饮食,可提高血浆蛋白含量,并保护肝脏,促使已损伤的肝细胞恢复和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可给予瘦肉、鱼、…  相似文献   

8.
温阳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方法:肝硬化腹水的中医治疗,应立足于标本兼治,提出温阳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以培补肾阳之温煦,健脾土之运化,扶肝脏之调节,并佐以行气、活血、利水等方法,以达到保护肝脏,改善肝功能,促进腹水消退,恢复肝脏的生理功能。结果:肝硬化腹水,总以水邪停留为患,但治水当以温补脾肾为主,利水为辅,阳气充足,蒸腾气化有权,水邪自消。结论:肝硬化腹水的病机特点是肝脾肾三脏功能障碍,气滞、血瘀、水蓄互结腹中,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肾阳虚,尤其以肾阳虚衰才是疾病的根本,气滞、瘀血、水停又是因虚致实之标证。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是指肝脏在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并肝脾脏肿大、腹水、侧支循环受阻,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等.2006年2月~2007年3月,笔者在导师沈忠源教授的指导下,运用消积合剂治疗肝硬化腹水4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腹水是各种肝脏疾病终末期严重并发症。蒙医治疗肝硬化腹水有悠久的历史,以传统蒙医理论为基石,通过梳理历代古籍文献,分析肝硬化腹水的蒙医理论,将肝硬化腹水归属为“肝渗水臌”病范畴,完善肝硬化腹水的蒙医病因病机理论体系,归纳其治疗措施,以发挥其对于蒙医临床防治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杜文霞 《国医论坛》2012,27(2):37-38
肝硬化腹水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为难治性疾病,预后不良。理想的治疗应针对肝脏硬化,以改变肝脏组织学病理变化,从根本上逆转导致腹水的病理基础。从中医角度看,肝硬化腹水为肝脾肾亏虚,以气虚血瘀水聚为病理基础,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其病机特点,治疗较为棘手。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是肝脏发生纤维化的结果,它以肝功能不全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一项随机研究显示,10年中,大约1/3的肝硬化病人发生腹水,其发生率一般高于其他并发症。笔者于2003年10月。2005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2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腹水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作用于肝脏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损害,肝细胞广泛坏死,残存肝细胞形成再生结节,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化,导致正常肝脏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在此基础上出现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及腹水形成的临床表现.为提高肝硬化腹水的治疗疗效,我科采用自制消肿利水方外敷配合DSG-I 型电脑肝病治疗仪,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多由肝炎病毒、酒精等一种或多种因素引起,出现肝脏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受损和门静脉高压[1]。失代偿期肝硬化往往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顽固性腹水、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患者生命。由于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易发生食欲不振、营养物质吸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脏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的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其晚期肝硬化腹水系中医四大难症之一,病机与肝脾肾密不可分,本文从肝硬化腹水的发病机理及临床症状与肝脾肾受损相关,阐述关于肝硬化腹水的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16.
自拟逐水膏外治肝硬化腹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医学认为,肝硬化腹水为肝硬化的失代偿期,多由乙型慢性肝炎失治误治,造成肝脏纤维化,肝脏缩小,脾脏增大,门静脉脾静脉增宽,门静脉高压所致,用自拟逐水膏外治肝硬化腹水,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肝硬化腹水并发腹膜炎(SBP)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115例,存活组60例,死亡组55例。统计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肝硬化其他并发症、肝脏生化、腹水检查结果等18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休克、外周血白细胞数、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血清钠、血清尿素氮、腹水白细胞数等与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预后有关(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年龄越大、感染越重、合并肝硬化其他并发症、肝脏储备功能越差者,预后越不良。早期判断、预防、治疗这些危险因素,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辛伟 《湖北中医杂志》2011,33(10):43-44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中包括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发展所致肝硬化;酒精性或非酒精性肝炎后肝硬化;药物型肝损害导致肝硬化;瘀血性和遗传性肝硬化等。由于其解剖和生理病理的关系,肝硬化患者发生腹泻的机率很高,腹泻(特别是感染性腹泻)导致的内毒素血症、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等可加重肝脏的进一步损害,从而引起原发性腹膜炎、腹水、肝性脑病的发生,严重危害病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腹水的辨证施治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是多种有害因素长期反复损害肝脏的结果。中医认为肝硬化腹水属积聚臌胀病类,积聚乃气郁血瘀成痞块,常见为早期肝硬化。臌胀乃血瘀而致,肝气痞塞,络脉瘀阻,脾受肝克,失于运化,形成腹积水,为肝硬化腹水。根据肝硬化腹水的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肝硬化腹水并发腹膜炎(SBP)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115例,存活组60例,死亡组55例。统计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肝硬化其他并发症、肝脏生化、腹水检查结果等18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休克、外周血白细胞数、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血清钠、血清尿素氮、腹水白细胞数等与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预后有关(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年龄越大、感染越重、合并肝硬化其他并发症、肝脏储备功能越差者,预后越不良。早期判断、预防、治疗这些危险因素,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