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医科大学一项国家科研课题:从“中草药中筛选抗乙肝病毒中药”前不久结题。课题组从200种中草药中筛选,发现仅珍珠草等2种中草药具有抗乙肝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2.
邹恬  杨德成 《攀枝花医药》1999,21(1):19-19,2
近年来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无特异性药物面世,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转阴治疗亦无重大突破。安抗-Ⅰ注射液(抗乙肝转移因子)是一种抗乙肝病毒新药,为探索安抗-Ⅰ注射液(抗乙肝转移因子)对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影响,我们对HBsAg、HReAg和Anti-HBc同时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共60例进行了对照一治疗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单项“表抗”阳性,虽然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指标,但其它指标都正常时,确实不是干扰素及各种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对象。到目前为止的医学研究认为,各种抗病毒药物均不能彻底清除乙肝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因此,只是在感染较严重,或病毒处于复制状态的情况下,才使用相应的药物。而单项“表抗”阳性时体内乙肝病毒数量不多,往往是免疫耐受期,此时用药,不仅起不到杀灭病毒的作用,而且容易导致病毒变异,产生抗药性;抗乙肝病毒的多种中西药物对人体有副作用,会使人体抵抗力下降,有时反而加重乙肝病情。  相似文献   

4.
替比夫定是近年应用于临床的新型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其抗病毒疗效及安全性、耐受性均优于拉米夫定;中药冬虫夏草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和保肝、抗肝纤维化作用,对病毒性肝炎具有一定疗效。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将此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慢性乙肝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叶下珠滴丸体外的抗乙肝病毒作用。方法将复方叶下珠滴丸试药稀释后,分别加入HepG2.2.15细胞培养液和HBsAg阳性人血清中,于37℃5%CO2培养箱孵育后,收取上清液,采用ELISA法及荧光定量PCR法,分析药物对细胞培养上清液和人血清培养液中HBsAg、HBeAg及HBVDNA含量的影响。结果复方叶下珠滴丸体外对HBsAg、HBeAg和HBVDNA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最好浓度为120mg/mL,时间为72h。结论实验结果证明复方叶下珠滴丸具有明显的.体外抗乙肝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6.
1 前言 炎症是一类极其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可由多种炎性介质介导产生.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不含类固醇甾体结构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的药物.NSAID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发挥作用,COX有两种形式:COX-1和COX-2.COX-2抑制剂较COX-1具有较好的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COX-2抑制剂已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黄皓  干信 《医学教育探索》2006,(10):1594-1596
天然多糖类活性物质对人体的免疫机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已有多种多糖类活性物质用于抗乙肝病毒和治疗慢性肝炎的研究。目前,国内在多糖防治乙型肝炎病毒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临床上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综述国内近几年对天然多糖活性物质在抗乙肝病毒、临床治疗及免疫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认为多糖类活性物质作为安全、有效的抗乙肝病毒天然药物,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值得进行更深入的作用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量子共振检测仪(QRS)检测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效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52例长期口服某种抗HBV药物的乙肝患者,口服药物包括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LAM和ADV,恩替卡韦(ETV)。将其分为HBV DNA阳性和HBV DNA阴性两组,健康对照组10例。用QRS以“+”的模式分别检测各组药物效价值。结果:健康对照组与HBV DNA阴性组量子药物效价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HBV DNA阳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RS检测HBV DNA阴性和阳性患者抗乙肝病毒药物效价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可以根据药物效价值的高低初步判定抗乙肝病毒药物有效与否,从而选择合理的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9.
胡靖 《黑龙江医学》2003,27(3):198-198
本根据乙肝的中医临床症候的特点,分析了其发病的病因病机,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以现代医学药理为基础,选药配伍组成一个抗乙肝病毒转阴方剂-益肝灵,并初步拟定了其剂型工艺和部分药物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10.
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的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德周 《广西医学》2003,25(8):1439-1443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 ( HBV)感染的高发区 ,HBs Ag携带率达 9.75 % ,约 1亿 2千万人 ,占世界HBV感染人数的 1 / 3,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约为30 0 0万 ,约 1 0 %~ 2 0 % ,可发展为肝硬化 ,1 %~ 5 %可演变为肝癌(1) 。所以治疗乙型肝炎 ,减轻肝脏病变 ,降低、防止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成为目前人们关注的课题(2 ) 。慢性乙型肝炎的根本治疗是病原治疗 ,也就是能清除 HBV的抗病毒治疗。现将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的现状综述如下。1 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疗效评价指标  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标 ,多…  相似文献   

11.
荔枝 Litchi chinensis Sonn.是无患子科植物 ,产于我国福建、广东等地。它是一种营养较丰富的水果和药物。具有生津、益血、理气、止痛、治烦渴、胃痛、牙痛、外伤出血的功能 ;而且荔枝壳具有治痢疾、血崩、湿疹功能 ;荔枝核具有理气、止痛、治胃脘痛、疝气痛、妇女血气刺痛等功能 [1,2 ]。其栽培和利用历史悠久 ,为充分利用荔枝资源 ,拓宽利用价值 ,作者将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本文报道用气相色谱联用法 ( GC- MS)测定荔枝壳和核挥发性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1 实验部分1 .1 材料与仪器 :荔枝经抚州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鉴定 ,G…  相似文献   

12.
台湾细叶油柑体内外抗乙肝病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研究叶下珠属植物台湾细叶油柑内外抗乙肝病毒的作用,应用2115细胞株及雏鸭乙型肝炎模型,对台湾细叶油柑水提取和醇提取物进行了体内外抗乙肝活性实验。结果:台湾细叶油柑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HBsAg分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其醇提物对HBeAg的分泌无抑制作用。在体外抗鸭乙肝病毒实验中,台湾细叶油柑水提物10g.kg^-1和5g.kg^-1.d^-1剂量组于给药5d、给药10d和停药3d时有显著体内抑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是我国的一个高发病,乙肝病毒感染率在我国部分地区大约为10%左右,为了在中药中寻找抗乙肝病毒药物,我国的医药工作者进行了数十年的努力,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在人体内持续复制是引起肝功能损伤和免疫功能紊乱的主要因素。因此清除乙肝病毒、中止病毒复制是治疗慢性乙肝的重要环节。本文对60例慢乙肝患者联合应用阿昔洛韦、抗乙肝核糖核酸治疗,结果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HBV复制阴转率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三项血清HBV复制标志全部阴转者5例,而对照组无一例阴转。提示这两组药物联合应用对乙肝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抗乙肝病毒新药恩替卡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乙肝病毒感染及其治疗一直是个值得全世界关注的问题,研制和开发抗乙肝病毒药物也一直是个热点。恩替卡韦是一种新的核苷类似物,对乙肝病毒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使用方便,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综述该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结核病发病率有所回升,抗结核杆菌药物的应用也有上升趋势,然而几乎所有的抗结核药物都可能引起肝毒性,尤其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大多数都已有不同程度的肝损伤,服用抗结核药物后,更容易发生肝功能损伤,甚至引起肝衰竭而致死亡。本文报道1例抗结核药物致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死亡的案例。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是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且当前仍没有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呈世界性的流行,是造成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常规西药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等虽然在抗乙肝病毒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复发率很高,整体效果并不理想。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财富,通过传统医学与现代技术的结合,筛选出抗乙肝病毒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是近年来我国医疗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本文在文献调查基础上,对此进行综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是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且当前仍没有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呈世界性的流行,是造成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常规西药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等虽然在抗乙肝病毒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复发率很高,整体效果并不理想。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财富,通过传统医学与现代技术的结合,筛选出抗乙肝病毒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是近年来我国医疗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本文在文献调查基础上,对此进行综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传染病,本文对抗乙肝病毒药物研究现状按类别进行阐述,并展望了其研究开发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前S1抗原与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067例HBsAg阳性的血清作前S1抗原及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进行检测。结果在HBsAg(+)、HBeAg(+)、抗-HBc(+);HBsAg(+)、HBeAg(+);HBsAg(+)、抗-HBe(+)、抗-HBc(+)和HBsAg(+)、抗-HBc(+)等5种模式中,前S1抗原检出率分别为60.5%(245/405)、59.8%(52/87)、14.3%(72/504)和7.0%(5/71)。HBeAg阳性者与HBeAg阴性者前S1抗原检出率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P〈0.01)。结论前S1抗原与HBeAg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同时亦能反映HBeAg阴性患者体内是否有病毒复制.与传统的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可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