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志军 《肿瘤学杂志》2011,17(6):419-421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使用肠内营养液对食管及胃底贲门癌患者营养状态和炎性反应影响。[方法]我院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间因食管及胃底贲门癌拟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前及术后双程肠内营养组(n=47);B组,术后单程肠内营养组(n=41)。A组术前10d辅助使用肠内营养制剂补充能量,3d内达到400ml/d并维持至术前1d。术后24h两组均使用肠内营养制剂,3d内达到400ml/d并维持至术后7d,辅以肠外营养支持。术前10d、1d,术后第1d、8d检测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血清IL-6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0d时均有营养不良表现,A组患者经过辅助肠内营养支持,术前1d营养状况较B组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术前炎性反应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1d、8d的A组比B组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浓度显著增加(P〈0.05),血清IL-6、CRP浓度显著下降(P〈0.01)。[结论]食管及胃底贲门癌合并营养不良的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双程肠内营养可以改善围手术期营养不良情况,缓解急性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术前口服免疫营养治疗在伴营养风险的食管癌患者恢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 2016年 6月至 2019年6月在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市人民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 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前准备,试验组予以术前口服免疫营养治疗。比较两组间的血液营养免疫数据及临床结局。结果 两组 患者的一般资料、入院检测的各项营养免疫指标、手术方式和pTNM分期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 术前1 d和术后1 d的白蛋白、前白蛋白指标高于观察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 d和术 后7 d的淋巴细胞计数指标高于观察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7 d的白蛋白、前白蛋白指标相比不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肠内营养不良反应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指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 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口服免疫营养治疗能够改善伴营养风险的食管癌患 者围手术期的营养状况,促进术后早期恢复,可作为伴营养风险的食管癌患者的一种术前营养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治疗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强  周星明  江洪 《肿瘤学杂志》2008,14(12):1001-1003
[目的]比较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EN组50例,PN组50例,术后分别采取EN和PN支持。两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3d、8d检测白蛋白(ALB)、淋巴细胞(TLC)、尿素氮(BUN)值、血红蛋白(Hb)值及前白蛋白(PA)值以及两组患者的肠蠕动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N组肠蠕动恢复较快,其肛门排气时间大多为3d左右,但术后发生腹泻患者多于PN组。两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均有所改善,所有患者术后3dALB值及TLC值均明显下降(EN组下降约15%,PN组下降约16%);经过一段时间营养支持治疗,两组患者ALB及TLC值(术后8d)较术后3d均有所升高(EN组升高约10%,PN组升高约11%),且术后8d两组患者TLC值EN组明显高于PN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EN支持较PN支持更具优越性.可明显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42例食管癌患者(A组)术中经幽门后至空肠上段留置胃管(鼻空肠管)(EN组),对照组(B组)42例患者未进行肠内营养(PN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营养支持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食管癌患者术中顺利留置胃管营养管,EN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较PN组明显缩短,体重、人血白蛋白水平术后第7d、第21dEN组明显高于PN组(P〈0.05);EN组营养支持费用明显减少(P〈0.05);术后第7d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EN组明显高于PN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胃管在幽门后一空肠上段行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其康复,能减少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下降,手术成功率提高,是1种既经济又简单、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徐洪波  黄和平 《肿瘤》2007,27(10):832-834
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维持机体营养,尤其对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537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肠内营养组(EN组)与肠外营养组(PN组)。EN组均采取术中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第1天开始行肠内营养。PN组术后第1天开始行周围静脉营养支持。监测2组患者术前1 d、术后5 d、术后8 d的体质量,血浆白蛋白,尿素氮以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2组患者在体质量、血浆白蛋白上无差异。在术后预防并发症发生方面,EN组明显优于PN组(P<0.01)。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并且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 评价食管癌微创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504例食管癌微创术的患者,在术后24h内与24~48h中应用肠内营养管饲治疗,评估其营养状况。[结果] 全组患者术后d8血清白蛋白、前蛋白的指标明显高于术后d1(P<0.05),体质指数术后d8高于术前d1(P<0.05)。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后,耐受良好为72.82%,部分耐受为18.45%,主要不良反应是腹胀严重腹泻(8.73%),完成营养治疗目标量460例(91.27%)。[结论] 食管癌术后24h内与24~48h中应用肠内营养具有较好的疗效,有效提高肠内营养的安全性与耐受性,改善了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60例食管癌患者术后EN和60例术后肠外营养(PN)的对照研究,分析两种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患者主要生化指标、机体营养状况、肠道功能恢复及并发症防治情况的影响。结果EN组EN支持1周后,血清白蛋白(ALB)升高显著,肠道功能恢复提前,对术后出现的胃排空障碍、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治疗,EN组有明显优势。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EN安全、可行、有效,对患者术后体力恢复和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老年食道贲门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全肠外营养进行比较。方法 102例老年食道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51例,全肠外营养组(TPN组)51例,术前、术后第8天测定体重、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肝功能,观察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费用情况。结果老年食道贲门癌患者术后行EEN对肝功能影响小,在改善营养、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感染并发症,降低治疗费用等方面明显优于TPN。结论术后EEN可成为老年食道贲门癌患者术后首选的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将68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组)。所有病例在术前和术后第1、5、8 天各进行血清生化和免疫水平检查。临床观察营养状况、消化道症状、胃肠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提示治疗8 d各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均有增高。EN组免疫水平明显高于PN组,t=2. 12,P<0. 05,临床观察EN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较PN组均显著缩短,t=2. 36,P<0.05,且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较肠外营养更有效的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使用肠内营养制剂代替传统流质饮食行肠道准备对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8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3 d口服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和传统流质饮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营养状况和免疫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均好,研究组术后第1天的营养指标淋巴细胞总数、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和免疫指标CD+3、CD+4、CD+8及CD+4/CD+8比值较肠道准备前变化不显著。对照组术后第1天营养指标淋巴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和免疫指标CD+3、CD+4、CD+8较肠道准备前变化不明显,而术后第1天血清总蛋白[(65.35±3.02)g/L]、清蛋白[(32.5±1.98)g/L]、前清蛋白[(221.02±22.45)mg/L]、转铁蛋白[(2.12±0.2)g/L]和 CD+4/CD+8(1.14±1.98)均较肠道准备前[分别为(69.43±3.21)g/L、(35.43±2.45)g/L、(236.54±18.45)mg/L、(2.31±0.03)g/L、1.53±2.45]显著降低。结论 术前应用肠内营养制剂代替传统流质饮食行肠道准备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