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RI和MRV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其中急性期(<1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3例,亚急性期(1~2周)13例,慢性期(>2周)4例,作MRISE序列平扫,10例有TOF法MRV,3例有MRIGd-DTPA增强,13例有平扫CT对照。结果:2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MRISE序列扫描确诊19例,1例急性期早期MRI平扫漏诊,后经MRV确定。13例CT平扫均未能确定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急性期脑静脉窦血栓MRI信号复杂,T1WI呈低、中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明显低信号。亚急性期呈短T1和长T2信号表现典型;慢性期由高信号到低信号,最后血栓吸收,静脉窦再通。MRV表现为静脉窦闭塞或静脉窦内充盈缺损。结论:MRI和MRV是诊断和随访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手段,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优于CT,可替代创伤性的DSA检查。  相似文献   

2.
王彬  周沐科  郭建 《华西医学》2014,(2):223-225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头部CT、MRI及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影像学特征,为诊断CVST的影像学检查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的46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头部CT、MRI、MRV影像学特征。结果头部CT显示CVST的直接征象15例(32.6%),间接征象8例(17.4%);MRI显示CVST的表现17例(68.0%);MRI+MRV检查的阳性率为87.5%,MRI+MRV与DSA的符合率为84.6%。结论根据临床病史高度怀疑CVST患者的头颅CT可作为筛查手段,MRI合并MRV检查对明确CVST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临床确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MRI表现。对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其中5例行增强扫描,6例行MRV检查,2例行DSA检查。 结果 4例上矢状窦及横窦同时受累,1例上矢状窦、横窦及乙状窦同时受累,4例单纯乙状窦受累,2例单纯横窦受累。MR平扫1例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8例表现为T1WI、T2WI高信号,2例表现为T1WI不均匀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5例表现为脑静脉异常强化,静脉窦壁表现为环形、三角形或平行状强化,而静脉窦内血栓无强化呈不规则充盈缺损或空三角征。MRV表现为受累静脉窦显影不规则、狭窄或不显影、侧支血管形成、邻近深部脑静脉扩张。 结论 MRI结合MRV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无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静脉血栓(CVT)和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静脉系成像(MRV)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诊断和临床治疗的58例脑静脉(窦)血栓病人的资料。全部有MRI平扫,其中39例有2DPC法MRV成像,观察脑静脉窦、脑静脉内和脑实质内信号改变。结果脑静脉窦血栓49例:单独静脉窦血栓31例,8例合并浅静脉血栓,其中3例合并出血;4例合并脑深静脉血栓;6例同时合并深、浅静脉血栓。单独脑深静脉血栓9例。结论 MRI结合MRV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首选和最有效而又无损伤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T MRI和MRV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18例脑静脉窦血栓病例,18例全部经MR平扫,其中10例行增强扫描,12例行MRV扫描,其中4例行DSA检查。结果:6例为单个静脉窦受累,4例为乙状窦及横窦同时受累,8例上矢状窦、横窦及乙状窦同时受累,1例合并深静脉血栓。MR平扫2例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4例为T1WI及T2WI均呈不均匀高信号,8例表现为T1WI、T2WI明显高信号,12例MRV表现为受累静脉窦缺损、中断、或不显影。结论:MRI和MRV是诊断CVST最有效、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脑静脉血栓形成影像学诊断与误诊原因分析(附2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对脑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0~2010年经CT、MR、DSA和病理学诊断证实的27例脑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7例均行头部MRI检查,19例行MRV检查,21例行CT检查,15例行DSA检查。结果本组19例首次影像学检查确诊,8例误诊。误诊病例中7例行MRV或DSA检查确诊,1例死亡后尸检确诊。本组单纯脑深静脉血栓5例,单纯静脉窦血栓14例,脑深静脉血栓并静脉窦血栓8例。影像学直接征象为脑静脉内血栓,间接征象主要为水肿及静脉性梗死。结论 CT、MR及DSA检查对脑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诊断价值,需各检查结合,仔细分析鉴别,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在脑静脉窦血栓(cerebralvenoussinusthrombosis,CVST)合并脑实质损害的诊断和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03年5月-2010年8月期间收治的38例CVST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经临床资料及随访证实,所有病例均作常规MRI的T1WI、T2WI序列及MRV.MRV采用三维对比增强法,分析、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合并脑实质损害的MRI表现。结果本组38例经MRI及MRV检查均提示颅内静脉窦血栓存在,14例患者并发脑实质损害,其中脑梗塞9例,脑出血5例。结论MRI可显示脑静脉窦血栓直接征象.同时能较好的显示脑梗塞、脑出血、脑水肿等并发症,综合应用常规T。wI、’r2wI序列及MRV可无创诊断CVST,同时为CVST的病情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8.
MRI和MRV诊断脑静脉性血管畸形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和MRV诊断静脉性血管畸形的价值。方法收集经MRI诊断的12例脑静脉性血管畸形病例,其中3例具备MRV资料,分析其MRI和MRV表现。结果脑静脉性血管畸形发生于额叶4例,顶叶3例,基底节区2例,小脑3例。合并海绵状血管瘤4例,合并Chairi畸形1例,合并出血3例。脑静脉性血管畸形在MRI上可见典型表现,平扫时脑静脉性血管畸形的导静脉在T1W及T2WI上均呈血管流空信号,髓静脉多数显示不佳,T1WI为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增强后可清晰显示多条髓静脉呈辐射状汇人粗大的导静脉,呈“海蛇头”样之典型改变。MRV可显示异常扩张之导静脉,并可显示其回流归属,对髓静脉显示不佳。结论MRI能可靠检出病灶,具备特征性表现,并能明确诊断脑静脉畸形的合并症,MRV可直观而形象地显示引流静脉及其回流方向,类似于脑血管造影表现,能弥补MRI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MRI及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头颅CT、MRI及MRV表现。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和MRI平扫,其中5例行CT增强扫描,3例行MRI增强扫描,11例行MRV检查。CT平扫显示静脉窦密度增高,急性7例(7/9),亚急性3例(3/6);MRI平扫显示13例静脉窦内有异常信号,CT及MRI增强扫描均见"空三角征"或"充盈缺损征",11例MRV均表现为受累静脉窦不显影或充盈缺损。结论:头颅CT是诊断急性CVST的重要方法;MRI对亚急性CVST具有更高敏感度与特异性;MRV可快速、无创地评价CVST。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血管瘤的CT、MRI及DSA的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12例颅内静脉血管瘤的CT、MRI及DS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7例,女5例,年龄8-72岁;12例分别或并行CT、MRI及DSA检查。结果12例颅内静脉血管瘤均为单发;6例(50%)位于幕下小脑实质内,6例(50%)位于幕上额叶(3例25%)、顶叶(3例25%)脑实质内;患者临床症状轻微,多为合并其他病变检查时偶然发现;CT、MRI及DSA的影像比较,CT平扫为阴性,CT增强扫描与MRI平扫呈特征性表现,即树枝征,DSA静脉期可见典型表现蛇头征。结论MRI是颅内静脉血管瘤的最佳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