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老年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活体亲属供肾移植供体、受体的围手术期并发症、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亲属活体供肾移植132例,分为老年供体组(≥55岁,43例)和中青年供体组(<55岁,89例);对供受体的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小球滤过率(GFR)、并发症以及受体的急性排斥反应率、人/肾存活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供者术前SCr分别为(77.67±15.21)、(83.09±15.98)μmol/L,术后7 d分别为(109.54±22.32)、(106.56±23.46)μmol/L,均在正常范围内,2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3个月2组供者SCr分别为(112.57±20.87)、(104.29±19.43)μmol/L,与术前比较分别上升44.93%和25.51%,老年供体组比中青年供体组供者scr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8).2组术前CCr分别为(1.63±0.34)、(1.56±0.25)ml/s,术后10 d分别为(0.83±0.29)、(1.11±0.27)ml/s.老年供体组术后3个月CCr为(0.97±0.10)ml/s,中青年供体组为(1.16±0.17)ml/s.2组手术前后CC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供体组术后10 d的留存肾GFR为(36.58±13.26)ml/min,术后3个月增加至(52.31±12.74)ml/min,达到原双肾GFR[(73.01±20.96)ml/min]的71.65%.中青年供体组术后10 d GFR为(38.32±10.79)ml/min,术后3个月增至(56.31±12.95)m1/min,达到原双肾GFR[(78.34±20.98)ml/min]的71.88%.手术前后GFR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供者手术并发症包括术中脾脏包膜下血肿1例、降结肠破裂1例和切口脂肪液化5例.术前和术后各时间点2组受者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供者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3.2±3.4)和(12.8±2.6)d,P=0.4563.2组受者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3.1±11.9)和(22.3士11.4)d,P=0.6991.老年供体组受者6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4.7%(2/43),中青年供体组为7.9%(7/89).术后1年内2组各死亡1例,中青年供体组因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失功1例.结论 老年活体亲属供肾可能存在一定危险性,应予以重视,但供体年龄并非独立风险因素.在严格控制老年供者的纳入标准、对供者进行全面系统评估的情况下,老年供体活体肾移植的供体和受体围手术期并发症/疗效及安全性与中青年供体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手术前后的相关指标变化,探讨活体供者的安全性.方法对132例亲属活体供肾者进行心理和生理分析,包括尿常规、血生化、肾小球滤过率(GF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 132例供肾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供肾切取术前供者血肌酐(SCr)为(78.33±15.94)μmol/L,术后7 d为(108.49±19.88)μmol/L(P=0.000);术后6个月为(112.47±20.38)μmol/L,与术后7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9).供肾切取术前供者CCr为(95.80±20.92)ml/min,术后7 d为(57.36±14.92)ml/min,与术前比较P=0.017;术后6个月为(65.49±8.25)ml/min,与术后7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9).术前双肾GFR为(74.08±18.51)ml/min,右肾GFR为(38.43±10.33)ml/min,供肾切取术后6个月保留右肾GFR为(56.49±13.01)ml/min,与术前双肾GFR比较,P=0.000;保留右肾GFR与术前自身比较代偿性增加47.0%.手术并发症包括脾脏包膜下出血1例,降结肠破裂1例,切口脂肪液化5例. 结论 术前对供肾者进行充分系统的医学心理学和生理学评估,严格履行风险告知义务,供受者术中规范操作,围手术期合理管理和建立严密的随访制度,可以有效提高亲属活体移植供肾者的心理和生理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扩大供肾标准的亲属肾移植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11年6月亲属活体肾移植274例的临床资料,按供者情况分为扩大供者标准(供者年龄≥60岁、肾脏解剖结构/功能异常)组(66例)和标准供者组(208例).扩大标准组供者年龄≥60岁36例,其中合并肾囊肿6例,合并肾结石1例;肾囊肿22例,囊肿直径4~40 mm;肾结石4例,结石直径3 ~~6 mm;术侧肾小球滤过率(GFR) <35 ml/min 4例.统计学比较两组受者术后3、7d,l、3、6、12个月血清SCr值、并发症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1、3年人/肾存活率.结果 扩大标准组及标准供者组受者术后3、7d血清SCr值分别为(242.7±132.2)、( 185.6±148.4) μmol/L和(156.7±86.8)、( 122.2±136.8) μmol/L,两组受者第3天与第7天SCr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受者术后1、3、6、12个月血SCr、并发症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DGF发生率,1、3年人/肾存活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0岁健康高龄、直径<40 mm供肾囊肿仍可考虑作为亲属肾移植供者;低GFR应结合供者年龄、供受者体表面积比、供受者体质量比、可通过外科处理纠正等方面综合考虑;供肾结石者应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夫妻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3例活体供肾移植供者分夫妻供肾组(n=12)和亲属供肾组(n=51)2组.总结夫妻活体供肾肾移植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基础条件相近、免疫抑制剂方案相同、基因相关亲属供肾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观察指标选择平均住院时间、急性肾小管坏死发生率、1年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和移植后7、30 d和1年血肌酐(SCr)水平.结果 夫妻供肾组和亲属供肾组受者年龄分别为(39±3)和(37±3)岁,P=0.05;透析时间分别为(4.7±3.2)和(4.4±2.9)个月,P=0.78;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0.9±8.3)和(23.0±7.8)d,P=0.41.2组1年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4/12),3.9%(2/51),P=0.01.急性肾小管坏死发生率分别为16.7%(2/12),3.9%(2/51)(P=0.31).夫妻供肾组术后7、30 d SCr值分别为(206.47±47.22)和(163.75±25.91)μmol/L,亲属供肾组分别为(142.79±89.42)和(119.99±15.03)μmol/L,P=0.02,P=0.00.术后1年夫妻供肾组获随访9例,亲属供肾组40例;SCr分别为(133.40±6.11)和(121.00±34.12)μmol/L,P=0.25.结论 术前对夫妻供、受者进行全面综合评估是夫妻供肾移植成功的保证.夫妻供肾移植的近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略高于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但术后1年夫妻供肾移植受者的移植肾功能与亲属活体供移植受者比较并无区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术后近期及中长期供、受者的安全性.方法 对106名亲属活体供肾者及其受者进行随访.随访日分别为肾移植后2个月至7年,其中32名供者随访时处于术后3个月内,44名处于术后3个月至1年,30名处于术后1年以上(其中术后1~3年者14名,3~5年者11名,5年以上者5名).以GFR作为评估供、受者肾功能的主要指标,比较供、受者手术前后的肾功能以及血压和尿蛋白.GFR的计算采用同位素发射计算机辅助断层显像法(GFR-ECT法)、24 h尿肌酐(Cr)清除率法(GFR-24 h Urine法)及Cockcroft-Gault公式法(GFR-Cr法).结果 取肾前106名供者的GFR-ECT和GFR-Cr分别为(1.51±0.13)和(1.99±0.42)ml/s,GFR-ECT是GFR-Cr的75.8%;术后第5天,供者的GFR-Cr为(1.40±0.33)ml/s,为术前的70.5%;术后3个月内、3个月至1年和1年以上者的GFR-Cr分别为(1.47±0.28)、(1.36±0.24)和(1.37±0.23)ml/s,分别为取肾术前的73.7%、68.0%和68.6%;术后1~3年者、3~5年者及5年以上者的GFR-Cr与超过1年者整体的GFR-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名供者术后尿蛋白为±,均为术后超过1年者;4名供者血压升高.术后3个月、1年及1年以上,受者的GFR-Cr分别为(1.09±0.26)、(1.20±0.31)和(1.07±0.29)ml/s.结论 术后近期供者的GFR会下降,并小幅波动,术后中长期其GFR接近术前70%的水平,并趋于稳定.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术后供、受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老年活体供肾移植术后供者的安全性及受者的移植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51例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根据供者年龄,将251例活体供肾移植分为老年供肾组(≥55岁)和中青年供肾组(<55岁),对手术前后两组供、受者的血清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GF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受者的人/肾存活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老年供肾组和中青年供肾组供者手术前后血Cr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c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供肾组与中青年供肾组供者比较,术前总GFR、留存肾GFR及术后10 d留存肾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供肾组供者术后10 d与术前的留存肾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供肾组供者术后10 d的留存肾GFR较术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供肾组与中青年供肾组受者比较,手术前后各相应时间点的血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供肾组和中青年供肾组供者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6.67±7.78)d和(16.11±5.89)d(P>0.05),受者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9.61±24.28)d和(28.76±19.27)d(P>0.05).两组受者6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50%和5.75%(P>0.05).老年供肾组受者术后死亡1例,中青年供肾组死亡3例,并有1例因急性排斥反应切除移植肾.结论 老年活体供肾移植术前应对供者进行严格的选择,在进行全面系统评估的前提下,可以保证供者术后的安全以及受者的移植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边缘供者供肾对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66例亲属活体肾移植病例按供体年龄和供体情况分为边缘供者组(28例)和非边缘供者组(38例).对照比较2组的手术前后患者SCr、内生肌酐清除率、内外科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边缘供者组和非边缘供者组受者在术后第7天、1和3个月SCr分别为154、131、127μmol/L和132、117、118/μmol/L,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父母子女间供肾受者的SCr在术后第7天、1、3个月分别为160、131、126 μmol/L和132、129、126μmol/L,2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边缘供者供肾受者内外科并发症发生率、内生肌酐清除率与非边缘供者供肾受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边缘供者供肾的早期临床疗效理想.严格控制其纳入标准,边缘供者尤其父母子女间的边缘供者可作为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  相似文献   

8.
99Tcm-DTPA肾动态显像评估活体供肾功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分析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法在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和影响因素,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和判定标准. 方法对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在术前应用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双侧肾脏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尿肌酐法计算24 h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评估肾功能.手术前、后对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对留存肾进行手术前、后的比较,观察其代偿性变化.结果 供者术前SCr为(79.87±17.63)μmol/L,术后为(99.93±20.63)μmol/L,与术前比较,升高25.12%(P=0.000),但仍在正常范围.术前CCr为(1.56±0.29)ml/s,术后为(1.07±0.29)ml/s,较术前降低31.41%(P=0.019).术前供者双肾GFR为(72.32±18.70)ml/min,较CCr低22.95%.术后留存肾GFR为(54.39±15.63)ml/min,较术前[(36.64±9.15)ml/min]增加48.44%(P=0.000),但与术前双肾GFR比较则下降24.79%(P=0.021).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前BUN为(5.39±1.43)mmol/L,术后为(5.84±1.29)mmol/L,升高8.35%(P=0.076).结论 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GFR是观察肾功能比较灵敏的指标,能直观评估分肾的肾小球滤过功能,评估尿路排泄情况,并可以动态观察留存肾功能的代偿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活体肾移植留存肾不同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对供者术后肾功能恢复、并发症及长期健康的影响。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9年10月19日至2018年12月31日512例活体肾移植供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应用放射性核素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供者左、右肾GFR,根据供者术前留存肾GFR结果,将供者分为GFR<45 ml/min组111例(其中12例供者留存肾GFR为35~40 ml/min),45 ml/min≤GFR<50 ml/min组91例和GFR≥50 ml/min组147例。评价供者术后肾功能恢复、并发症及长期健康情况。结果根据随访情况,512例供者中163例因资料不完整排除,349例供者纳入本研究,供者随访时间为1.0~20.0年,中位随访时间为8.3年。所有随访供者均健康存活,术后无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脏病(ESRD)发生。三组供者术后高血压及尿蛋白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留存肾GFR<45 ml/min组相比,留存肾GFR≥50 ml/min组的血清肌酐水平在术后3d、1周、3个月、1年、3年、5年、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亲属活体供者供肾前后肾功能的变化.方法 102名供者均经过严格的术前筛选及评估,其中男性32名,女性70名,供肾时年龄为34~62岁,平均为51.7岁.采用腹腔镜切取供肾74例,开放手术切取供肾28例;其中取左肾90例,取右肾12例.术后对供者进行长期随访,收集术后1 d、7 d、14 d、1个月、3个月、6个月及每年的随访检测资料,检测内容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及肾小球滤过率(GFR)等,观察术后不同时期肾功能的变化情况,并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 102例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均获得成功,术后随访时间为3~99个月,平均37.85个月,供者均健在.供肾术后早期供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有所下降,但分别在术后1周和2周后恢复至术前水平;供者的血清Cr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但未超出正常范围;除术后第1天供者的血清BUN水平较术前有所升高外(P<0.05),其他随访时间血清BUN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供者的GFR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从术后2周开始,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术后3个月时的增幅最大;术后各随访时间均未检测出尿蛋白定性呈阳性的供者.结论 活体供肾后,供者的血清Cr水平虽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未超出正常范围,GFR呈代偿性增高,活体供肾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供体年龄对活体肾移植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11年间在我院实施的活体亲属肾移植217例,按供体年龄或供受体年龄差异分组,随访并比较各组受者的血肌酐水平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随着供体年龄的增长,受体移植术后血肌酐水平呈上升趋势.与供受体年龄差<-5岁组比较,供体年龄差>5岁组的Scr水平在1个月[(143.5±42.1) μmol/L比(114.4±30.4)μ mol/L]、3个月[(139.9±36.6) μmol/L比(110.6 ±33.3)μmol/L]、1年[(132.1±22.1)μmol/L比(105.5±35.9) μmol/L]及2年(132.0±45.4) μmol/L比(97.2±17.5) μmol/L]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年轻供肾组(<50岁)相比,老年供肾组(>50岁)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19.4%比9.7%)和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9.7%比1.4%)也显著增高(均P< 0.05).术后人及肾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供受体年龄差异是术后2年Scr水平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R=5.010,P<0.05).结论 供体年龄是肾移植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老年供肾的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在评价活体肾移植供者肾小球滤过率(GFR)中的应用,并观察GFR水平与供者年龄和性别的相关性.方法 212名候选供者均接受肝肾超声波、肝炎病毒感染以及与受者的血型和组织配型等全面检查,如上述检查符合供肾的一般要求,则进一步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测候选供者的GFR,如GFR≥1.33 ml/s(1 ml/s=60 ml/min),则认为GFR正常;如1.17 ml/s≤GFR<1.33 ml/s,则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检查,如CCr正常,则认为GFR正常,如CCr异常,则候选供者放弃供肾;如GFR<1.17 ml/s,则候选供者放弃供肾.供者选取后,应用等级相关系数分析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供者间的GFR水平的差异.结果 212名候选供者中,GFR≥1.33 ml/s者137名;1.17 ml/s≤GFR<1.33 ml/s者55名,其中31名因CCr异常或其他安全性考虑而放弃供肾;GFR<1.17 ml/s者20名.共有161名候选供者最终被选择为供者供肾,其中男性105名,女性56名,年龄(42.91±11.90)岁(20~62岁).供肾前,男性和女性供者双肾总的GFR分别为(1.51±0.22)ml/s和(1.45±0.18)ml/s,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各组间GFR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55岁)和中青年(≤55岁)供者间GFR水平分别为(1.48±0.22)ml/s和(1.49±0.17)ml/s,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供者GFR与其年龄无明显相关性(r=-0.033,P=0.69),男性和女性供者的GFR水平与其年龄也无明显相关性(r=-0.053,P=0.571;r=-0.019,P=0.754).供肾后,所有供者短期内肾功能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未发生肾功能异常和严重并发症.结论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在评价活体肾移植供者GFR中具有较好准确性和可重复性;1.33 ml/s>GFR≥1.17 ml/s者经严格筛选后可作为供者供肾,且预后良好;供者GFR水平与其年龄和性别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分析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供、受者术后的肾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方法 以行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供受者52对、接受尸体肾移植的受者56例以及随机抽取的同期健康人60名为研究对象.于移植术前、术后3个月和1年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调查问卷和临床检验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供受者的关系等以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结果 供者术后3个月及1年的血Cr和24 h尿蛋白均高于术前,但未超过正常范围.供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1年的血Cr、GFR和24 h尿蛋白与健康人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体供肾移植受者术后3个月及1年的血Cr与BUN均低于相应时间点的尸体肾移植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供者术后3个月及1年的生活质量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供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1年的生活质量与健康人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体供肾移植受者术后3个月及1年的生活质量与相应时间点的尸体肾移植受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体供肾移植供者在切除肾脏后肾功能未见减退,生活质量与健康人群相比无明显差异;受者术后的移植肾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尸体肾移植受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供肾体积及功能与术后移植肾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53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供、受者术前的供肾体积及功能与受者术后平稳期移植肾功能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 术前供肾体积与术后移植肾功能密切相关(r=0.539,p<0.01),其中供肾体积大于110 cm3者术后移植肾功能显著优于体积小者(81.19+16.5 vs 66.97+12.72 ml/min,p<0.01);术前供肾功能与术后移植肾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363.p<0.01).结论 术前供肾体积大小与功能状况是影响术后移植肾远期功能的重要因素.当患者有多个供肾来源时,应优先选择供肾体积较大及功能良好者,从而提高移植肾的远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定^99mTc—DTPA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在不同年龄组中的正常参考范围,评价其在移植。肾活体供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00例移植肾供体行肾动态显像,应用Gates法计算GFR,统计分析GFR正常参考范围及不同年龄组GFR正常参考范围,分析其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指数的关系。结果300例供肾者左肾、右肾及总肾的GFR为(49.25±10.34)mL/min、(49.27±9.69)mL/min及(98.52±19.03)mL/min;〈50岁者的GFR显著高于≥50岁者,〈50岁或≥50岁,各年龄组间GFR无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GFR仅与年龄相关。始论:^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方法简便、可靠,可以反映分肾功能、评估尿路排泄情况,对筛选移植肾供体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活体取肾供者1年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腹腔镜活体取肾(LDN)与开放手术活体取肾(ODN)的手术安全性及供者术后1年肾功能及血压状况. 方法LDN和ODN各3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及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并根据改良Clavien分级系统统计2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对2组供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1周、3、6个月、1年的血肌酐、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和术前及术后6个月、1年时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值进行统计比较. 结果 LDN组和ODN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8.65±13.6)、(96.3±19.5)min,热缺血时间为(90.6±15.1)、(86.4±12.3)s,2组术中失血量为(105.2±34.8)、(206.35±126.4)ml(P<0.01).术后开始进食及开始下床活动时间LDN组分别为(28.55±2.9)、(25.85±3.8)h,ODN组分别为(38.6±3.3)、(36.5±5.3)h(P值均<0.01).LDN和ODN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6.6%(2/30)和23.3%(7/30).术后第1天、1周、3个月、6个月、1年时血肌酐水平LDN组为(109.1±7.5)、(105.4士9.5)、(96.6±10.7)、 (89.4±11.5)、(91.6±9.3)μmol/L,ODN组为(107.3±9.6)、(103.3±8.4)、(95.4±9.1)、(90.5±13.6)、(90.35±11.7)μmol/L.2组术后6个月时平均GFR值分别为64.7、65.8 ml/min,术后1年时为65.9、67.5 ml/min,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与术后6个月时相比及2组问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2组平均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及血压与术前相比及2组间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LDN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手术安全性与ODN相当,术后1年内对供者的肾功能及血压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多种肾小球滤过率(GFR)估算方程在亲属活体供肾功能评估中的准确性,找出适合我国人群的GFR估算方程.方法 以44名亲属活体供肾者为对象,以99mTc-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的GFR为参考标准,并以体表面积(BSA)将其标准化(sGFR).将以Cockcroft-GauIt(C-G)方程估算的肌酐清除率(Ccr),C-G方程、改良C-G方程、肾脏疾病饮食调整研究组(MDRD)方程和改良MDRD方程估算的GFR(eGFR),分别与sGFR进行比较,分析其偏差、相关性、准确性和精确性.结果 sGFR为(123±24)ml/min,C-G方程估算的Ccr,以及C-G方程、改良C-G方程、MDRD方程和改良MDRD方程估算的GFR分别为(123±27)ml/min、(104±22)ml/min、(156±28)ml/min、(122±19)ml/min和(138±25)ml/min,其偏差值,MDRD方程最小,两种改良方程的偏差较大;配对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C-G方程的Ccr估算值、MDRD方程的估算值与sGF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C-G方程和改良MDRD方程的GFR估算值与sGFR之间的相关性较好;MDRD方程的准确性最高,两种改良方程的准确性较差;改良MDRD方程、改良C-G方程的精确性稍高.结论 5个估算方程估算的GFR均有不用程度的误差,相对来说MDRD方程的偏差较小,准确性较高,相关性和精确性尚可,但若应用于临床,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修正.  相似文献   

18.
Female kidneys and kidneys from small donors have been suggested to perform worse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Here, we evaluate the impact of gender and body dimensions on posttransplantation GFR in living donor transplantation. Two hundred and ninety‐three donor–recipient pairs, who were transplanted at our center were evaluated. All pairs had detailed renal function measurement (125I‐iothalamate and 131I‐hippuran) 4 months predonation in the donor and 2.5 months posttransplantation in donor and recipient. For 88 pairs, 5 years of recipient follow‐up was available. Delta GFR was calculated as (recipient GFR–donor single kidney GFR). Recipients of both male and female kidneys had similar renal function at early and long term after transplantation. Male recipients had higher ERPF, ΔGFR and ΔERPF at both time points. Kidneys of donors smaller than their recipient had higher ΔGFR and ΔERPF than kidneys of larger donors at both time points (p < 0.05).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ΔGFR was predicted by donor/recipient BSA‐ratio together with transplantation related factors (R2 0.19), irrespective of donor and recipient gender. In conclusion, in living donor transplantation, female kidneys perform as well as male donor kidneys. Kidneys adapt to the recipient's body size and demands, independent of gender, without detrimental effects in renal function and outcome up to mid‐long te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