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胃镜及临床特征,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早期胃癌者胃镜下病变特征,包括病变部位、胃镜下分型和病理类型,以及患者的相关临床特征。结果:早期胃癌占胃癌总数12.73%,胃镜下分类Ⅱc型40例,占48.19%,胃内分布以胃窦最多,42例(50.6%),其中表现有非特异症状者54例,占65.06%。结论:对胃癌可疑人群进行规范化胃镜筛查,可以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早期胃癌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病例的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早期胃癌126例,占同期收治胃癌患者的4.87%。其中小胃癌10例,微小胃癌7例,一点癌3例,男与女之比为2.5:1。平均年龄为51岁。平均病程为12.2个月。胃窦小弯病变多见,有78例(61.9%)。有1例呈双病灶。管状腺癌多见,有50例(39.7%),低分化腺癌或印戒细胞癌49例(36.5%)。结果均行规范性R2根治术。淋巴结转移率为19.04%(24/126)。手术后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9.18%和96.57%。预后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是否转移密切相关。结论提高胃癌生存率的关键是早期发现。胃肠X线造影检查与胃镜相互配合,对溃疡可疑的病灶作多方位活检、刷片,并在短期内复查,可发现更多的早期胃癌。  相似文献   

3.
对47例早期胃癌(尤其是小胃癌、微小胃癌)的形态与病理组织学类型之间的关系做了初步研究。其中,小胃癌和微小胃癌各9例(19%),Ⅰ及ⅡA型9例(19%),ⅡB型8例(17%),ⅡC型18例(38.3%),Ⅲ型(潜凹型)8例。本组早期胃癌中,浸润粘膜下层者9例,其中ⅡC型6例,Ⅲ型3例,以低分化腺癌及粘液腺癌为主(77.8%)。并对典型胃炎样早期胃癌的诊断以及如佑提高此型早期胃癌的检出率等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24例常规胃镜活检的胃粘膜异型增生上皮的p5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做1~24个月的随访研究。结果表明,p53蛋白阳性的异型增生上皮的癌检出率为57.1%(4/7),其中2例为早期胃癌,而p53阴性的异型增生上皮的癌检出率为11.8%(2/1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胃粘膜上皮p53蛋白表达是一项恶性生物学指标,可作为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胃癌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早期胃癌78例的胃镜诊断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胃镜及病理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78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患者中,77例术前胃镜及病理确诊为早期胃癌,1例术后病理确诊为早期胃癌。病灶分布以胃角及胃窦最多,为57例(73.1%);Ⅱ型发病率最高,为52例(66.7%);管状腺癌最多,为38例(48.7%);病灶周围组织示萎缩性胃炎者33例(42.3%),肠上皮化生37例(47.4%),中重度不典型增生32例(41.0%),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者70例(89.7%)。结论:早期胃癌Ⅱ型发病率最高,胃窦及胃角是好发部位,胃镜加多点黏膜活检是诊断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癌前病变和Hp感染与早期胃癌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的诊断、治疗方法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1981 年5 月至1995 年5 月收治的50 例早期胃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造影和纤维胃镜诊断率分别为85 .7 % (24/28) 及98 .0 % (49/50) ,行D1 + No7 手术者27例,规范性D2 者22 例,近残胃切除者1 例。瘤体为单病灶者48 例,多病灶者2 例,肿瘤位于粘膜内者19 例(38 .0 % ) ,侵至粘膜下层者31 例。除5 例有淋巴结转移或瘤栓(10 .0 % ) 外,余45 例均为阴性,而病灶小于2 cm 的19 例患者均无淋巴转移。48 例得到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6 年8 个月,2 例有淋巴结转移者在随诊期间死亡。全组无1 例局部复发,其总的5 年、10 年生存率分别为97 .8 % 和92 .1 % 。结论 早期胃癌的诊断应以胃造影和纤维胃镜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病灶直径小于2 cm 者施行扩清术应持慎重态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惟一因素,而年龄、病灶大小、病理类型及手术方式等对预后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Jiang L  Shi M  Hao Y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5):374-376
目的分析胃癌双期增强动态CT扫描的影像表现,进一步评价动态CT扫描对肿瘤检出及大体分型的价值。方法对63例经胃镜活检证实为胃癌的患者行双期动态CT扫描,将胃癌CT扫描表现、肿瘤检出及大体分型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CT扫描对早期胃癌和进展期癌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和98.2%。大体分型总的准确率为65.4%,对早期癌分型准确率为0,对BorrmannⅡ、Ⅲ、Ⅳ型的准确率分别为85.7%、100.0%和55.6%。早期胃癌共8例,在增强早期显示为局限性胃壁增厚,其中中等或显著不均匀强化4例,一般不均匀强化4例。进展期胃癌显示为局限性或广泛性胃壁增厚,有溃疡或无溃疡,增强早期为中等或显著不均匀强化,第二时相呈均匀强化。粘液腺癌4例,其中3例见靶征或分层征,2例见钙化。结论(1)增强动态CT扫描对胃癌诊断有意义,但以在增强早期扫描效果为好。(2)细致的检查方法是提高胃癌诊断准确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早期胃癌85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诊断、治疗方法及病理特点。方法:对1990-2001年收治的85例早期胃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5例患者平均年龄57岁,占同期胃癌手术病例的10.8%。上消造影检出率为37.5%,胃镜检查加活检的检出率为91.7%。行胃癌D1根治术12例,D2根治术73例。肿瘤病灶大小平均为1.97cm,以凹陷型居多(60%),淋巴结转移者占7.1%。术后5及10年生存率为93.7%和87.0%。结论:早期胃癌行胃癌根治手术治疗的预后较好,对胃癌高危患者积极开展纤维胃镜检查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胃镜诊断胃癌79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镜诊断胃癌797例分析杨佐南胃癌在我国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居于首位。本院自1993年1月—1997年6月,应用胃镜共检查13388例,检出胃癌797例,占总人数的5.9%,其中早期胃癌9例(1.1%)均经活检及病理证实。1一般资料1.1性别与年龄79...  相似文献   

10.
24例早期胃癌的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勤聪  钱湘绮 《肿瘤》2001,21(4):303-304
目的:探讨影响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的因素,方法:对1998年8月-2000年12月收治的24例早期国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气钡造影和胃镜检出率分别为63.2%及91.2%,小胃癌中以粘膜内癌(M)多见,早期胃肿癌术后的五年生存率达100%,结论:早期胃癌的诊断应以国镜和X线气钡造影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癌灶面积大小对于癌灶浸润深度的判断有一定意义,早期胃癌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青年人胃癌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目的 探讨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1968年1月 ̄1993年1月25年间经手术治疗、病理诊断的青年人胃癌312例,占同期收治胃癌的5.1%。将所有病例以年龄组划分为4组:≤35岁组,36 ̄50岁组,51 ̄65岁组,≥66岁组。对≤35岁青年人胃癌与各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青年人胃癌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组织病理学类型以低分化腺癌(49.2%)、粘液细胞癌(26.6%)为多,83.3%的病例  相似文献   

12.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而肝转移是晚期胃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对胃癌肝转移患者的早期诊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文章简要综述了胃癌肝转移早期诊断的血液、影像及病理切片方法,然而目前胃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是困难和复杂的,需要世界范围内的胃肠外科学者加强合作,互相取长补短,进行深入研究,这样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一致结论,并最终形成临床实践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28例胃炎样胃癌,内窥镜肉眼检查均诊断为胃炎.由于内窥镜检查每例都做活检,首次检出21例癌,复查发现7例.胃炎样胃癌为胃癌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亦可分为早期和进展期.内窥镜下特点有;粘膜粗糙、局限性苍白或发红、浅表糜烂、披有苔膜、散在出血点、质脆易出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27例未分化胃癌(病理确诊〕的内镜检查特征,并与同期920例其它类型胃癌作对照。本组未分化胃癌占胃癌总数2.8%,明显低于国内有关报道。发病年龄及高峰年龄较同期其它胃癌高10岁左右,且女性比例升高。本病以发病快、病程短、转移率高、预后差、生存期明显缩短为特点。内镜下主要特征为胃壁僵硬、病灶大、浸润广、多部位跨越、不规则多型性隆起与多发性溃疡交错并存。采取多部位深活检或重复检查有利于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双期动态CT扫描和腹部B超以及两者相结合对胃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经胃镜活检证实为胃癌的患者行双期动态CT扫描,其中20例同时行经腹B超检查。将CT和B超术前分期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CT的T分期和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53.2%和58.0%,TNM分期准确率为56.7%。在20例同期有CT和B超检查的病例中,B超T分期准确率为50.0%,CT结合B超的T分期准确率为70.0%,与单独CT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超排除了7例CT误诊肝、胰受侵的病例。CT结合B超的TNM分期准确率为90.0%,与单独B超准确率50.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动态CT增强扫描与B超结合,对胃癌TNM分期的准确率较高,有助于判断肿瘤是否侵及邻近器官  相似文献   

16.
内镜超声检查在早期胃癌术前分期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Yan C  Zhu ZG  Zhu Q  Yan M  Chen J  Liu BY  Yin HR  Lin YZ 《中华肿瘤杂志》2003,25(4):390-393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检查 (EUS)在早期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4 9例经胃镜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 (其中早期胃癌 33例 )术前行内镜超声检查 ,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EUS对胃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 80 .3% ,其中T1期为 81.8% ,T2期为 70 .4 % ,T3期为88.9% ,T4期为 71.4 %。EUS鉴别早期和进展期胃癌的准确率达 95 .1% ,而鉴别胃黏膜和黏膜下癌的准确率仅为 6 3.6 %。EUS对黏膜和黏膜下癌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 5 2 .9%和 75 .0 % ,而阳性预测值分别达 90 .0 %和 70 .6 %。EUS对隆起型和平坦型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判断准确率均为 10 0 % ,对凹陷型的准确率仅 5 8.6 % ;对分化型和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 71.4 %和5 7.9%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EUS对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判断准确率随着肿瘤直径的增大而降低 ,对早期胃癌淋巴结状况的判断准确率为 90 .9% ,对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6 6 .7%和 96 .3%。结论 内镜超声检查对早期胃癌术前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隐血珠检测上消化道出血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介隐血珠在检测上消化道出血性病变中的意义,为该法用于筛检胃癌及食管癌提供客观的数据资料。方法 对一组因有上消化道症状来医院就诊而需做胃镜检查的患者,在行胃镜检查前先做隐血珠检测,以胃镜和(或)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隐血珠检测的结果用敏感性,特异性,似然比及Youden指数(正确指数)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5217例患者中,隐血珠阳性者2403例(46.1%),共发现上消化道恶性肿瘤20  相似文献   

18.
骨桥蛋白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Sun XJ  Zuo WS  Ma H  Hou WH  Cai SP  Jiang XH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5):292-295
目的 研究胃癌中骨桥蛋白(OPN)mR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阐明骨桥蛋白在胃癌侵袭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OPN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相对含量,分析OPN mRNA的相对含量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66例胃癌组织中,50例标本可扩增出330bp的条带,OPN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75.8%(50/66)。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OPN mRNA的表达全部为阴性。OPN mRNA的表达与肿瘤侵袭深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程度及有无远处转移有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66例患者随访10~27个月(平均16个月)。OPN mRNA表达阳性组50例中复发15例,表达阴性组16例中仅复发1例(P=0.05);OPN mRNA表达阳性组中死亡10例,表达阴性组无一例死亡(P=0.05)。结论 胃癌中,骨桥蛋白mRNA的表达增高。OPN mRNA的高表达反映了胃癌病情的进展,并且与患者的预后有关。骨桥蛋白在胃癌的远处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