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及多发的心血管疾病,支架介入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此类疾病的主要方法,但部分患者仍将发生冠状动脉再狭窄危及其生活质量、生命安全。冠状动脉分叉、弯曲处斑块形成、冠心病患者接受支架介入治疗后发生再狭窄均与局部血流动力学状态密切相关,因此掌握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支架后再狭窄血流动力学特点,对医生诊断、预防、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将探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及支架后再狭窄血流动力学特点,为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急诊介入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2年 1~ 12月的 6例AMI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6例均需主动脉内气囊反搏 (IABP)支持 ,其中介入治疗 4例 ,成功 3例 ,死亡 1例。另 2例在等待冠状动脉旁路术过程中死亡。梗死相关冠状动脉为左主干 1例、前降支 2例 ,右冠状动脉 3例。 4例为 3支血管病变。结论 IABP支持下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可显著提高AMI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的生存率。未能介入治疗及左主干病变经介入治疗后血流动力学仍不稳定时应及时行冠状动脉旁路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一些随机研究已证实,无支架主动脉瓣较之有支架瓣膜具有血流动力学上的优势。尚无研究调查更具生理性的血流动力学功能对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此项前瞻性随机研究拟比较采用有支架与无支架猪生物瓣膜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冠状动脉灌注。方法:共24例主动脉狭窄患者被随机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应用6min步行试验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活动能力进行康复训练。方法:选择所有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42名,应用6min步行试验进行训练,观察14周。观察超声心动图各参数的变化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明显改善。结论:6min步行运动试验操作简单、安全、经济,患者更容易接受和掌握,而且可以明显改善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患者的心功能的恢复,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和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对 10例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并对各血管吻合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持续监测和观察。完成前降支吻合 10例 ,右冠状动脉吻合 7例 ,钝缘支吻合 10例 ,对角支吻合 6例。结果 :本组无死亡 ,行前降支吻合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 ;行右冠状动脉吻合时影响一定的右心功能 ;吻合钝缘支和对角支时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变化 :MPAP、PCWP、CVP明显升高 ,SVI及LVSWI明显下降 ,CI有一定的下降趋势 ;行主动脉近心端吻合时MPAP、SVRI、PVRI明显升高 ,CI明显下降。术毕及术后 2h、6h、16h各血流动力学指标趋于正常 ,CI有明显改善。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行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吻合时 ,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对钝缘和对角支冠状动脉吻合时 ,血流动力学有明显变化 ;术毕及术后 2h、6h及 16h ,各血流动力学指标趋于正常 ,心功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置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置术 (OPCAB)的麻醉管理要点。 方法 :10例患者行OPCAB ,用SWAN GANZ导管监测术中和术毕血流动力学变化。 结果 :10例患者术后均存活。前降支吻合血流动力学指标无变化 ,右冠状动脉吻合时血流动力学有轻度改变 ,旋支及对角支吻合时 ,平均肺动脉压 (MPAP)、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明显升高 ,心排血指数 (CI)降低 ,手术毕CI明显升高。 结论 :OPCAB优点明确 ,冠状动脉各分支的手术对血流动力学有不同影响 ,麻醉医师应明确此差异  相似文献   

7.
陈卫平  王逍  王遥  陈熹 《基层医学论坛》2016,(34):4779-4781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狭窄位置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基于心血管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CTA图像,用Mimics软件对左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进行三维重建;用Geomagic Studio软件人为构造不同位置的冠状动脉狭窄;利用有限元方法 ,对冠状动脉模型进行流体力学计算.假设血管壁不发生变形,血液为不可压缩非牛顿Carreau流体,计算在非定常速度进口条件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规律.结果 在原本的狭窄上游主干构造的狭窄,对下游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增大了壁面剪切力和振荡剪切指数的危险区域面积,并会导致涡流和二次流的产生;而在原本狭窄上游的侧支处构造的狭窄,对下游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结论 冠状动脉主干狭窄对原本狭窄下游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有重大影响,可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病情恶化.因此,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没有做支架之前,要注意观察冠状动脉主干是否有另一个病灶出现,有助于防止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8.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5):607-609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阴医院收治的CSF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TAT、ET-1及hs-CRP水平,LAD、LCX、RCA、TIMI血流帧数平均值及IM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M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FM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可地尔可有效改善CSF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和血流动力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郑浪高 《当代医学》2011,17(12):73-74
目的 探讨静脉复合麻醉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对12例择期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应用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等静脉复合麻醉,观察麻醉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变化及麻醉前、麻醉中及术后麻醉方面的处理.结果 12例患者的麻醉效果达到了手术需要,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稳定.结论 麻醉对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IABP对CABG术后冠脉近侧段血流速度和左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冠状动脉旁移植术(CABG)后冠状动脉近侧段血流速度和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经食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11例患者CABG术后应用IABP在1:1气囊搏动情况下冠状动脉近侧段血流速度的变化,同时应用持续左心功能监测仪观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应用IABP后冠状动脉血流均值和峰相血流速度明显增加,舒张期流速和主动脉内平均流速明显加快(P〈0.05);应用IABP  相似文献   

11.
在应用解痉药犤钙拮抗剂和(或)硝酸异山梨酯犦前及其后3个月,测量了冠状动脉痉挛心绞痛患者和无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冠心病患者的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水平,发现用药后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解痉药犤钙拮抗剂和(或)硝酸异山梨酯犦对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和无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冠心病患者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的作用@Hung M.-J. @Cherng W.-J. @梁磊  相似文献   

12.
董长生 《当代医学》2011,17(12):69-69
目的 探讨常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G)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对32例患者采用复合麻醉,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 全组患者顺利完成OPCABG,无麻醉并发症.术中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平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合理的麻醉用药可使OPCABG血流动力学平稳,患者更快康复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构建个体化正常人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模型的方法,探索冠脉局部血流动力学参数分布情况及各参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方法以CT图像为基础进行冠状动脉三维几何建模,构建个体化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模型,对正常人体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局部进行数值模拟,应用有限体积法进行血流数值模拟。结果获得个体化正常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血管树模型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数值模拟结果包括冠状动脉的血液流场、壁面压力(wall pressure,WP)、壁面切应力(wall shear stress,WSS)分布,可见各参数呈不规则分布,在血管弯曲分叉部位靠近管壁处血流明显减速、血管发出分支区域出现高WP、WSS分布,而这些区域的对侧血管壁对应不均匀的低WP、WSS分布。结论以CT图像为基础的数值模拟技术可以重建个体化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模型,为分析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提供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4.
芪参益气滴丸广泛应用于心血管领域,作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可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炎症反应、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肌细胞凋亡等,改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状动脉血流、血小板聚集及黏附功能等。通过研究相关药理及其机制,发现芪参益气滴丸可显著改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及预后。芪参益气滴丸的药理机制相关研究虽有报道,其有效化学药理成分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FFR CT)对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纵深型心肌桥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评估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诊断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纵深型心肌桥的113例患者资料。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出现泵衰竭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IABP治疗高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18例,对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临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IABP应用后血流动力学改善16例。死亡4例,原因为不可逆的心源性休克,伴随严重疾病及IABP应用时机过晚等。结论在冠心病继发泵衰竭患者中应用IABP的疗效是肯定的,患者预后的关键是适应证的选择和应用时机。由于机器设备的进步及抗凝治疗观念的不断完善以及有效的护理,应用IABP的并发症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辅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3例高危ACS患者在不同的病情及治疗状况下,给予IABP治疗。结果:21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接受IABP治疗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接受血运重建治疗的患者辅以IABP,没有发生血管再闭塞事件,心源性休克患者经IABP辅助治疗,存活率为67%,2例经最大耐受量内科药物治疗后难治性不稳定心绞痛急者辅以IABP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于高危ACS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心源性休克的患者的LABP可以完全地作用并有效地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对经最大耐受量内科药物治疗后难治性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辅以IABP治疗,有一定的缓解及改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的麻醉管理。方法择期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20例,采用静吸复合全麻。硝酸甘油、艾司洛尔、去氧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用于调控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术后患者血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麻醉和手术,无麻醉并发症,预后良好。术后各时间点血中cTnI和CK-MB含量与术前比均有一定程度升高。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肌损伤轻,麻醉管理的关键是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和心肌氧供与氧耗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背景:本研究探讨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辅以极化液(GIK)输注是否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方法:以GIPS2研究中的一个患者亚组(n=81)为对象,在PCI后即刻开始并持续12h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心脏指数值是稳定的。最初测量时,非GIK组患者的舒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临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的护理质量。方弦:对46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患者进行心电图观察、血流动力学监测、呼吸道管理、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与观察等护理措施总结回顾。结果:本组4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及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掌握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的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