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DEX)对骨癌痛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向健康雄性SD大鼠(200~250 g)胫骨骨髓腔内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液制备骨癌痛(BCP)模型后进行鞘内置管,将45只成功诱导BCP大鼠模型随机分组(n=15):高剂量DEX(DEX-H)组、低剂量DEX(DEX-L)组及生理盐水(NS)组,DEX-H与DEX-L组分别于鞘内注入6μg·kg-1·d-1或3μg·kg-1·d-1(注射体积均为10μl),同时选取15只同周龄大鼠作对照(C),其余两组鞘内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于鞘内注射前后对4组进行行为学检测来分析DEX对BCP大鼠机械缩足阈值(MWT)和缩足热潜伏期(WTL)的影响,采用荧光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鞘内注射7 d后的脊髓小胶质细胞特异表达补体C3受体(OX-42)的荧光积分光密度(IOD),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脊髓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1β水平,免疫印迹检测脊髓Toll样受体(TLR)4及TLR2蛋白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NS组鞘内注射0~7d的NMT和WTL降低,脊髓小胶质细胞OX-42的IOD、脊髓TNF-α和IL-1β水平及Toll样受体表达均升高(P0.05);给予DEX鞘内注射可改善BCP大鼠的以上异常指标(P0.05),但与C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DEX-H组的以上指标均优于DEX-L组(P0.05)。结论鞘内注射DEX对BCP大鼠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并抑制了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可能与其缓解炎症反应及降低Toll样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七氟醚对甲醛致痛诱导Fos蛋白在大鼠脊髓内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吗啡组、七氟醚组,各5只。七氟醚组吸入3%七氟醚5 min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右侧后肢跖部皮下注射4%甲醛150μl,继续吸入七氟醚;对照组、吗啡组腹腔分别注射生理盐水、10 mg/kg吗啡5 min后,右侧后肢跖部皮下注射甲醛。2 h后处死大鼠,取脊髓L3~L5节段,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脊髓内Fos蛋白的表达。结果:甲醛致痛仅诱导Fos在右侧脊髓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吗啡组、七氟醚组脊髓各层Fos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FLIN)数量显著降低(P<0.01),且七氟醚组FLIN量显著多于吗啡组(P<0.01)。认为七氟醚能明显抑制甲醛致痛诱导Fos蛋白在大鼠脊髓内的表达,脊髓背角是七氟醚发挥抗伤害作用的重要部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成年和老年大鼠对炎症性疼痛反应的差别,以及针灸预处理对成年和老年甲醛致痛大鼠脊髓一氧化氮(NO)分布和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月龄和21月龄雄性SD大鼠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甲醛组(仅注射甲醛)、针灸足三里穴+甲醛组(针灸足三里穴后注射甲醛)、针灸非穴位+甲醛组(针灸非穴位后注射甲醛),每组6只大鼠。针灸处理后,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针灸位点同侧足底注射甲醛。观察大鼠行为学反应,记录甲醛注射后1 h内的缩足次数和舔(咬)足时间,1.5 h后灌流取脊髓第4腰髓至第5腰髓节段,采用酶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脊髓NO的分布和c-fos的表达。结果对照组NO数量较低,且老年大鼠脊髓背角NO数量低于成年大鼠(P0.01);Fos免疫阳性神经元基础水平较低,且在成年和老年大鼠间无差异(P0.05);成年和老年大鼠脊髓未发现NO和Fos双标阳性神经元。甲醛组老年大鼠继发疼痛时相的缩足次数高于成年大鼠(P0.05);与对照组比较,NO阳性神经元、Fos免疫阳性神经元和二者双标阳性神经元数量在成年和老年大鼠脊髓均增加(P0.01),且老年大鼠的NO阳性神经元(脊髓背角,P0.05;中央管,P0.01)和Fos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P0.01)高于成年大鼠。针灸足三里穴+甲醛组成年和老年大鼠继发疼痛时相的缩足次数(P0.01)和舔(咬)足时间(成年,P0.05;老年,P0.01)低于甲醛组;成年和老年大鼠脊髓NO阳性神经元、Fos免疫阳性神经元和二者双标阳性神经元数量均低于甲醛组(P0.01);且老年组NO阳性神经元和Fos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较甲醛组下降的幅度高于成年组大鼠(P0.01)。针灸非穴位+甲醛组成年和老年大鼠继发疼痛时相的缩足次数、舔(咬)足时间、NO阳性神经元、Fos免疫阳性神经元和二者双标阳性神经元数量与甲醛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老年大鼠对炎症性疼痛的反应强于成年大鼠,针灸预处理足三里穴可以提高大鼠痛阈,减轻疼痛反应,降低脊髓NO的数量和c-fos的表达,且对老年大鼠的作用优于成年大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复电针顸处理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行为学及脊髓后角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行为学观察和NADPH-d组织化学方法相结合,观察大鼠一侧足底注射5%福尔马林50μL后,病灶所属脊髓节段(L4~L5)NOS阳性反应.结果福尔马林组注射侧脊髓背角浅层的NOS免疫活性增高,对照侧脊髓NOS阳性反应与生理盐水组和电针组的对照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电针可以显著抑制疼痛的Ⅱ时相反应,电针组脊髓背角NOS阳性反应较FOR组免疫活性显著减弱.结论电针可起镇痛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NO合成,影响了脊髓神经元放电,阻遏伤害性疼痛信息向中枢传递;镇痛效应应该是脑内和脊髓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在甲醛致痛大鼠模型中鞘内注射奈福泮对脊髓背角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奈福泮镇痛的脊髓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F组)、生理盐水组(NS组)及盐酸奈福泮组(N组)。鞘内置管后5d,F组、NS组及N组大鼠于左后足掌部皮下注射5%甲醛100uL,注射甲醛前20min,NS组鞘内注射20uL生理盐水,N组鞘内注射5uL盐酸奈福泮(100ug)后经导管注入15uL生理盐水冲管,C组足底注射100uL生理盐水。采用疼痛加权评分评价疼痛行为学,并在足底注射2h后将所有动物处死取脊髓膨大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脊髓背角COX-2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F组、NS组脊髓背角COX-2表达增加(P〈0.05);与F组、NS组比较,N组脊髓背角COX-2表达降低(P〈0.05)。结论 鞘内注射盐酸奈福泮可抑制甲醛炎性疼痛引起的脊髓中COX-2表达增加,可能与奈福泮的镇痛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鼠足底注射福尔马林致痛后不同脑区内FOS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 将5%福尔马林溶液注射到小鼠后肢足底皮下,观察注射后60min内小鼠的自发痛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注射后2h同侧脊髓背角及不同脑区内FOS蛋白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情况和数量。结果 行为学结果显示:注射福尔马林60min后小鼠的舔/咬足时间及缩足次数呈现典型的双相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注射福尔马林2h后同侧脊髓背角、下丘脑室旁核、丘脑中间背侧核、前扣带回皮质、岛叶皮质及杏仁核内FOS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增加,同时海马齿状回区FOS蛋白的表达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结论 在受到伤害性疼痛刺激时除了脊髓背角,感受疼痛、应激及做出防御反应的相应脑区也会被活化,表达FOS蛋白。  相似文献   

7.
张世栋  田首元  王杰  赵丹 《山东医药》2013,53(20):39-42,105
目的应用大鼠胫骨骨癌疼痛模型,探索右美托咪啶(Dex)鞘内注射对骨癌疼痛的作用以及对同侧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γ(PKCγ)的影响。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对照组、骨癌组、Dex鞘内注射组(30μg/kg及60μg/kg)。通过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和运动功能评价大鼠行为学,免疫组化法测定同侧腰膨大脊髓背角组织中PKCγ的改变。结果复制胫骨骨癌模型成功,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机械性痛觉过敏和热痛觉过敏,运动功能影响明显。鞘内给予Dex可以明显抑制骨癌大鼠的机械性痛觉过敏和热痛觉过敏,同时使运动功能障碍明显改善,明显减少同侧脊髓背角中PKCγ的表达,且高剂量比低剂量更有效。结论 Dex鞘内应用能在脊髓水平对胫骨骨癌疼痛模型具有减痛作用,对临床治疗骨癌疼痛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在内脏痛觉信息传入通路中的作用。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乙酸刺激组(内脏痛组)、腹腔注射牛理盐水组、迷走神经切断术后+内脏痛组和假手术后+内脏痛组(每组6只)。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各组动物Fos在巾枢延髓孤束核及胸髓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发现:腹腔注射乙酸刺激组较空白对照组和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组Fos阳性反应数日在中枢延髓孤束核及胸髓背角浅层表达明显增高;迷走神经切断术后内脏痛组Fos反应数目在孤束核的表达明显减少,而在胸髓背角浅层表达有所增加;假手术后+内脏痛组与内脏痛组之间Fos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 大鼠腹腔注射乙酸诱发内脏伤害性刺激信息主要是由迷走神经向延髓孤束核传递的,起主导作用;胸髓亦参与了该内脏伤害性刺激的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替加色罗对大鼠内脏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新生SD大鼠出生后第 8至 2 1天予醋酸灌肠 ,建立慢性内脏高敏模型为H组 ;生理盐水灌肠为C组。待大鼠成年后 ,将H组分为H病理 、H盐水 、H溶剂 、HTeg0 .1、HTeg0 .3 和HTeg1.0 组 ;C组分为C病理 、C盐水 和CTeg1.0 组。H病理 和C病理 组不扩张直肠行病理学检查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H盐水 和C盐水 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H溶剂 组注射溶剂 蒸馏水 ,HTeg0 .1、HTeg0 .3 和HTeg1.0 组分别注射替加色罗 0 .1、0 .3、1.0mg/kg ,CTeg1.0 组注射替加色罗 1.0mg/kg ,直肠球囊快速注水 (0 .4、0 .8、1.2ml)扩张观肠道 ,每次扩张持续 2 0s,间隔 5min ,察腹部撤离反射 (AWR)和脊髓 (L6~S1)c Fos表达。结果 H盐水 与H溶剂 组AWR积分明显高于其他组 (P <0 .0 5 ) ,腰骶髓c Fos阳性细胞总数明显增加 ,两组间无明显差异。HTeg0 .1、HTeg0 .3 和HTeg1.0 组比H盐水 组AWR积分明显降低 ,c Fos阳性细胞减少 (182± 14 ,16 6± 17,12 8± 15比 2 13± 13;P <0 .0 5 )。结论 替加色罗可明显降低内脏高敏大鼠的内脏敏感性 ,并剂量依赖性地减少脊髓c F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雷公藤内酯醇(TP)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DRG)中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TP对AA镇痛作用的脊髓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TP低(C组)、中(D组)、高(E组)剂量治疗组。造模后14 d,C、D、E组大鼠采取不同剂量TP腹腔注射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9 d。检测大鼠热痛阈,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腰5(L5)脊髓背角和DRG节段中IL-1β、TNF-α的表达变化。结果治疗9 d后,B组大鼠热痛阈显著低于A组(P0.01),C、D、E组热痛阈显著高于B组(P0.05,P0.01),TP可显著提高AA大鼠热痛阈;B组大鼠L5节段脊髓背角和DRG中IL-1β、TNF-α阳性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1),C、D、E组大鼠L5节段脊髓背角和DRG中IL-1β、TNF-α阳性表达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 TP对RA具有良好镇痛作用;TP可能是通过下调AA大鼠脊髓背角和DRG中IL-1β、TNF-α的表达水平起到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人源性神经肽Y基因(rAAV2/1-hNPY-EGFP)转染对红藻氨酸(KA)致痫大鼠海马组织中P35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NPY基因治疗慢性癫痫的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健康老年雄性大鼠96只,随机分为四组,A组:海马CA3区间断注射KA 1.5μl(0.4μg/μl)5次制成慢性癫痫大鼠模型;B组:在A组模型基础上,脑室注射rAAV2/1-empty-EGFP 10μl,滴度为5×1011/ml;C组:在A组模型基础上,脑室注射rAAV2/1-hNPY-EGFP 10μl,滴度为5×1011/ml;D组:注射药物为生理盐水,方法同A组。将四组大鼠分别于基因导入后2 w和4 w,取大脑海马组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海马中NPY和P35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二者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注射后2 w,A、B、C组大鼠NPY和P35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升高,与A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在注射后4 w,rAAV2/1-hNPY-EGFP在癫痫病理状态下的脑组织中实现有效表达,C组大鼠海马组织中NPY的表达明显升高,而P35的表达明显降低,与A组及B组大鼠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rAAV2/1-hNPY-EGFP基因转染可以抑制KA致痫大鼠海马中P35的表达,进而发挥抗癫痫作用,为NPY基因治疗癫痫病提供了有力试验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因福尔马林引起的大鼠急性结肠炎刺激诱导的行为学变化及骶髓后连合核(dorsal commissural nucleuse,DCN)和丘脑板内核群(thalamic intralaminar nuclei,ILN)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给大鼠乙状结肠注射5%的福尔马林100μL制作急性结肠炎引发内脏痛大鼠模型。采用痛行为学积分方法观察不同时间点急性结肠炎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不同时间点急性结肠炎大鼠骶髓后连合核和丘脑板内核GFAP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急性结肠炎大鼠痛行为表现高峰为造模后60 min,90 min时减低程度显著。GFAP在骶髓后连合核的表达在造模形成后的45 min最为明显,在90 min明显降低。而在丘脑板内核的表达60 min最为明显,120 min明显降低。结论大鼠痛行为学的变化是由于急性炎症引起的内脏痛而导致,与疼痛变化密切相关的胶质细胞中GFAP在脊髓内反应早且明显,而在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的丘脑内的板内核群中变化相对较晚。  相似文献   

13.
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SCI组),神经干细胞(NSC)组(NSC组)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修饰NSC组(BDNF组)各5只。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开术;余三组采用电控脊髓损伤打击装置致脊髓损伤模型,术后3d SCI组脊髓内注射生理盐水溶液5μl;NSC组注射NSC悬液5μl,BDNF组注射NSC-BDNF悬液5μl。术后观察各组行为学(BBB)评分和红核神经元存活情况。结果BDNF组BBB评分显著高于SCI组、NSC组.红核神经元数目均多于SCI组、NSC组(P均〈0.01)。提示BDNF基因修饰NSC移植对脊髓损伤后红核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在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海马CA1区的mRNA表达水平。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6只。A组注射5μl生理盐水,B、C、D、E组双侧海马注射凝胶态Aβ25~355μl(依次含有Aβ25~350.5,1.0,5.0,10.0μg),大鼠于14 d后处死。取各组大鼠新鲜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量;取新鲜脑海马组织提取mRNA,qRTPCR技术检测MMP-9和TIMP-1 mRNA表达量。结果血清TNF-α含量D、E组明显高于A、B、C组(P<0.01);血清IL-1β含量D、E组明显高于A、B、C组(P<0.01)。MMP-9 mRNA表达量D、E组明显高于A、B、C组(P<0.01);TIMP-1 mRNA表达D、E组明显高于A、B、C组(P<0.01)。结论 Aβ所致AD大鼠脑内发生了炎症反应,MMP-9表达上调,而TIMP-1可与MMP-9特异性结合,进而抑制其活性,因此随着MMP-9上调,TIMP-1表达量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5.
将120例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A、B、C、D组分别为大鼠脊髓挫伤即刻、挫伤后2、8、24 h手术减压组.术后1、3、7、14、28 d进行行为学和电生理检查观察大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行为学检查和感觉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潜峰时的恢复从优到劣依次为A、B、C、D组.提示大鼠脊髓损伤后早期手术减压能促进大鼠后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膜表面整合素(CD11b)在β-淀粉样蛋白(Aβ)所引起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作用、机制及与Aβ剂量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A、B、C、D、E 5组,每组10只;A组大鼠双侧海马CA1区注射5μl生理盐水,B~E组双侧海马注射5μl Aβ(分别含Aβ_(25~35)0.5、1、5、10μg);HE染色观察五组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形态及数量变化;免疫组化(IHC)检测海马CA1区Aβ、CD11b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检测CD11b mRNA表达。结果 HE染色,光镜下观察D组、E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数明显少于A组、B组、C组(P<0.01);IHC检测D组、E组两组Aβ阳性表达率均高于A组、B组、C组(P<0.01);D组、E组CD11b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A组、B组、C组(P<0.01);qRT-PCR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内CD11b mRNA表达D组、E组组明显高于A组、B组、C组(P<0.01)。结论 Aβ可激活小胶质细胞,募集MG到Aβ沉积部位,Aβ沉积量和CD11b表达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电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大鼠脊髓神经功能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明确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机制。方法 选取60只SFP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B、C、D组各15只,A组不做任何处理,B、C、D组接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制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模型。建模完成后A组、B组不做任何干预,C组使用普瑞巴林灌胃,D组行电针干预。分析电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大鼠的干预作用。结果 与A组相比,B、C、D组机械痛敏阈值、热痛敏阈值均显著降低,神经递质P物质(SP)、神经激肽(NK)-1、脊髓神经元凋亡指数、p-PI3k、p-Akt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B、C组相比,D组机械痛敏阈值、热痛敏阈值显著升高,SP、NK-1、脊髓神经元凋亡指数、p-PI3k、p-Akt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电针可能经作用于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大鼠脊髓神经功能,改善神经递质异常表达,减少神经元凋亡,最终发挥抑制疼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阻断Nav1.8钠通道的表达研究其对内脏高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新生大鼠直肠内气囊扩张法制成动物模型,连续3d,每天2次鞘内注射Nav1.8钠通道反义寡核苷酸以阻断Nav1.8的表达,并以行为学腹部收缩反射(AWR)评分和脊髓c-Fos的表达为指标观察大鼠内脏高敏感的改变情况。结果鞘内注射Nav1.8钠通道反义寡核苷酸使大鼠Nav1.8 mRNA的表达下降。行为学检测发现造模组大鼠AWR评分下降,脊髓c-Fos样免疫反应(c-FLI)阳性细胞总数减少,主要是1区和3区的细胞数减少,而注射错配寡核苷酸组无明显改变。对照组则不论注射错配寡核苷酸或反义寡核苷酸AWR评分和脊髓c—FLI阳性细胞数均无明显改变。结论鞘内注射反义寡核苷酸阻断Nav1.8的表达,可以降低造模大鼠内脏高敏感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Apelin13(APL)对大鼠吗啡镇痛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雄性健康SD大鼠进行鞘内置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APL高剂量(APL-H)组、中剂量(APL-M)组及低剂量(APL-L)组(n=10),APL-H、APL-M及APL-L组分别接受鞘内注射10μl含APL 0.05、0.5、5μg的MES缓冲液,对照组鞘内注射等体积的MES缓冲液,1次/d,连续5 d。各组均在鞘内给药前(d0)和给药后第6天(d6)、7(d7)、8(d8)天皮下注射10 mg/kg吗啡,测定各组右后爪的热刺激缩足反应潜伏期(PWTL)及甩尾潜伏期(TFL),并计算最大可能镇痛效应百分比(MPE)。第8天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处死大鼠,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脊髓腰膨大处的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 MAPK)和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的表达。结果各组d0时基础PWTL和TF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和APL-L组d0、d6、d7、d8时PWTL、MPE和TF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L-M组和APL-H组d6~d8时的PWTL、MPE和TFL水平均高于d0,且APL-M组和APL-H组d6~d8时的PWTL、MPE和TF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PL-M组和APL-H组的p-p38 MAPK和p-ERK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APL-L组,且APL-H组该两种蛋白水平均低于APL-L组和APL-M组(P<0.05)。结论鞘内注射APL可抑制热痛敏并提高吗啡镇痛效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 MAPK和ERK活化有关,在恢复吗啡耐受大鼠的吗啡镇痛效果上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食管扩张刺激后兔食管内脏感觉改变及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5-羟色胺(5-HT)、Fos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方法 新西兰白兔20只分为三组:食管扩张组(A组,n=8)和对照组(B组,n=6),分别给予0.9cm食管球囊扩张及假手术刺激,每次持续30 s,每日2次,共14 d,以及空白对照组(C组,n=6).采用动物行为学评分评价食管内脏感觉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幼兔食管下段黏膜、脊髓和脑组织中神经递质CGRP、SP、5-HT及Fos蛋白的表达.结果 动物食管机械扩张后,在行为学评分为1、2、3分时,A组球囊直径较B、C组明显减小(P<0.05);A组食管、脊髓和延髓孤束核(NTS)的SP表达明显高于B、C组(P<0.05),而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食管黏膜、脊髓、NTS、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丘脑的CGRP、Fos阳性细胞数较B、C组明显增多(P<0.05);在食管和脊髓,A组5-HT的表达较B、C组显著升高(食管:27.67±3.27比11.00±1.79和11.17±1.33;脊髓24.00±5.22比11.33±2.94和11.83±2.48,P<0.01),而在PAG,B组(17.67±2.07)和C组(16.83±2.32)5-HT的表达较A组(13.17±2.04)增多(P<0.05).在脊髓,CGRP与Fos、SP与Fos、CGRP与SP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13、0.779、0.772,P值分别为0.025、0.034、0.036).结论 持续的食管扩张可引起食管内脏敏感性增高,食管的机械扩张刺激通过脊髓、NTS、PAG、丘脑传导,且SP、CGRP、5-HT等在食管内脏感觉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