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糖代谢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血糖水平依次分为糖耐量正常A组、糖耐量异常B组、糖尿病C组。利用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在ACS患者中,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患者占总数的71.6%,约占2/3;糖代谢异常组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更为严重,多支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组;多支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在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糖代谢异常的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伴有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特征。方法所有入选冠心病患者均选自吉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共260例。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分组:一组为单纯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的冠心病患者,两组为混合型糖耐量减低的冠心病患者,三组为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四组为血糖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对上述4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糖及冠脉病变支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糖尿病患者的多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四组糖代谢正常组与1组单纯空腹血糖异常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糖尿病患者的多支病变发生率与两组混合型糖耐量异常患者相当, 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混合型糖耐量异常与糖尿病,二者与心血管并发症及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当,且二者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空腹血糖。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合并血糖异常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血糖异常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23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血糖异常组114例,血糖正常组122例,对其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吸烟史、体质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肌梗死发生率和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糖异常组高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载脂蛋白B水平均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或P〈0.01);血糖异常组冠状动脉病变的狭窄程度重,中、重度狭窄及多支病变发生率显著增高(均P〈0.叭)。结论冠心病伴血糖异常患者多同时伴有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其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病变程度严重,多支病变增多。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各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在血脂方面糖尿病组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多支血管病变及弥漫性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单支和双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多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易发生多支病变,且病变血管弥漫。因此,一定要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严格控制血压、血脂等引起血管损伤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糖异常与血浆P选择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ACS患者116例,其中单纯ACS组40例、ACS合并糖调节异常组(糖耐量受损组/空腹血糖受损)34例、ACS合并2型糖尿病组42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26例,正常对照组26例.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结果 单纯ACS组、ACS合并糖调节异常组、ACS合并2型糖尿病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P选择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ACS合并糖调节异常组、ACS合并2型糖尿病组P选择素水平均高于单纯ACS组(P<0.05).ACS合并糖调节异常组以及ACS合并2型糖尿病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均明显高于单纯ACS组(P<0.05).结论 糖代谢紊乱的ACS患者较糖耐量正常的ACS患者具有更严重的血小板活化状态.ACS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更严重、范围更广泛,临床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高胰岛素血症(hyperinsulinmia,HIS)患者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s,ET)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91例冠心病患者,依临床资料分为3组:Ⅰ组(n=29):单纯冠心病组;Ⅱ组(n=30):冠心病合并IGT组;Ⅲ组(n=32):冠心病合并T2DM组,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空腹胰岛素(INS),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ET活性。根据冠脉造影(CAG)结果,采用冠脉狭窄程度积分(coronary narrow degreeintegral)评价冠脉病变程度。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血浆ET、INS及冠脉狭窄程度积分均较单纯冠心病组升高(P〈0.01)较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组升高(P〈0.05);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组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0.05);在冠心病合并高胰岛素血症患者中,血浆ET水平与血清INS水平及冠脉狭窄程度积分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胰岛素血症患者ET水平明显升高;血浆ET水平与血清INS水平及冠脉狭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回顾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多支血管病变及弥漫性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单支和双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病变血管支数多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易发生多支病变,且病变血管弥漫,且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较单纯冠心病患者差;临床积极控制血糖、血脂对减轻患者冠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探究。方法选取行冠脉造影术的193例冠心病患者,按照糖尿病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分成冠心病a组(122)、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b组(39)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c组(32)。结果在钙化指数、总狭窄指数、血管病变支数以及各支狭窄指数方面,c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钙化指数方面,c组与b组明显高于a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总狭窄指数方面,c组与b组明显要比a组高,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引发冠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就是肥胖、高血压、高血脂以及胰岛素抵抗等,所以要对糖耐量异常患者加强冠心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9.
糖调节受损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糖调节受损患者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科就诊并且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488例患者行糖耐量试验,根据血糖水平分为空腹血糖受损组104例、糖耐量减低组87例、糖尿病组174例、糖代谢正常组123例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糖调节受损患者对冠心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空腹血糖受损组、糖耐量减低组、糖尿病组、糖代谢正常组平均弥漫病变血管支数分别为1.36、1.47、1.52、0.70,与糖代谢正常组比较,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反应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是弥漫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结论 糖调节受损时冠状动脉已发生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病变呈弥漫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糖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WHO(1985 )和美国糖尿病学会(1997)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单纯冠心病组 (6 8例 ) ,冠心病合并 2型糖尿病组 (32例 )。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根据美国心脏学会分类标准评价。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 (P <0 .0 5 ) ,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冠状动脉远端的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 (41.2 %VS13.1% )。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高 ,病变多呈弥漫性狭窄 ,远端血管病变发生率较高 ,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的脑梗死患者颅内大血管的病变情况,分析糖耐量异常的脑梗死患者颅内外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42例,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将患者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组,n=47例)、糖耐量异常组(IGT组,n=49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组(DM组,n=46例)。对非急性期的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颅多普勒彩超测定颅内动脉各项指标。结果 DM组及IGT组的血管狭窄率、动脉粥样硬化率及血管闭塞率明显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M组血管痉挛率低于NGT组和I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T组与IGT组无显著差异(P〉0.05)。DM组及IGT组PI值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M组与IG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的RI值高于NGT组及I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T组与NGT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脑动脉PI和RI值患侧与健侧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要常规做OGTT试验,以提高糖耐量异常的检出率,早期干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52例由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且合并T2DM住院患者(A组),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评分;选择同期住院的48例不合并冠心病的T2DM患者为对照组(B组)。分别检测两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γ-谷氨酰转肽酶(GGT),比较两组间上述指标的水平,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①A组BMI、FPG、HbA1c、TC、TG、LDL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MI、FPG、HbA1c、TC、LDL、GGT与Gensin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02、r=0.660、r=0.614、r=0.508、r=0.347、r=0.808,P〈0.05),HDL与Gensini评分旱显著负相关(r=-0.371,P〈0.05);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GGT、LDL—C、BMI、FPG是Gensini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降低体重、控制血糖、调节血脂是T2DM心血管病变防治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GGT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疾病及T2DM密切相关,可作为T2DM合并心血管病变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人单纯餐后高血糖(IPH)的患病情况,并了解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院参加健康体检的1020例进行问卷调查,测量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PPG2h),并进行冠心病的检诊。结果确诊IPH患病率为12.45%,糖耐量异常(IGT)患病率16.67%,女性患病率稍高于男性;确诊IPH和IGT的患病率老年组较非老年组明显增高,且女性患病率的增高更剧。随年龄增长,冠心病的危险性也增加。多因素分析显示,冠心病与年龄增长和餐后血糖的升高呈正相关(分别为P〈0.05和P〈0.01)。结论老年人餐后血糖(PPG2h)升高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并是预测冠心病的重要指标,需加强宣传和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疑似冠心病(CHD)患者人院后行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OGTT)的必要性,以及糖代谢异常对脂代谢的影响。方法收集郑州市中心医院12个月以来疑似冠心病人住心内科的患者109例,入院后予以OGTT试验、血脂生化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确诊为冠心病82例,评定Gensini积分,并分析血糖、血脂、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相比,血脂、(LDL/HDL)、餐后2h血糖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血脂(LDL/HDL)与冠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576,P〈0.01)。结论代谢紊乱是冠心病重要预测因素,冠心病患者多合并血糖血脂代谢异常,其异常程度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需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糖人群血清脂联素、胰岛素抵抗(IR)指数和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相关性。方法从35。55岁健康体检人群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选出糖耐量正常(NGT)43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47例,糖耐量受损(IGT)52例,糖尿病(DM)41例,检测并比较血糖、血清脂联素水平、IR指数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空腹胰岛素水平在IFG、IGT、DM3组均高于NGT组(P〈0.05);餐后2h胰岛素水平从DM、IGT、IFG组到NGT组依次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G、IGT、DM组IR指数明显高于NGT组,DM组IR指数高于IFG和IGT组(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在NGT、IFG、IGT、DM组依次降低(P〈0.05)。脂联素与空腹血糖、IR指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IR指数和血管内皮功能可作为OGTT异常人群动脉硬化的早期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糖异常的意义与疾病的关系。方法对151例住院的老年ACS患者做标准75g葡萄糖口服试验。根据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异常组(IFG组)、餐后血糖异常组(IGT组)和糖尿病(DM)组。利用心电图和B型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中大面积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率、心力衰竭发生率、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 DM组DM检出率均高于血糖正常组、IFG组及I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T组大面积心肌缺血/梗死率高于血糖正常组和IFG组,且DM组高于血糖正常组、IFG组和I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DM组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前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M组病死率高于前3组(P〈0.05),且IFG组和IGT组病死率亦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老年ACS患者血糖异常水平与心肌梗死及(或)心肌缺血范围、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密切相关,餐后血糖水平增高及DM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在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中纤维蛋白原(Fig)、糖化血红蛋白A1c(GHbA1c)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方法:106例经OGTT试验确诊的糖耐量减低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A组),单支冠脉病变组(B组),多支冠脉病变组(C组),分别测定3组血中Fig,GHbA1c水平。结果:B组中的Fig、GHbA1c水平较A组升高(P〈0.05),C组中的Fig、GHbA1c水平较A组明显升高(P〈0.01),并且C组中的Fig水平较B组升高(P〈0.01),C组中的GHbA1c水平较B组升高(P〈0.05)。A组血浆中Fig与GHbA1c之间无相关性(P〉0.05),B组血浆中Fig与GHbA1c之间有相关性(P〈0.05),C组血浆中Fig与GHbA1c之间有相关性(P〈0.01)。结论:糖耐量减低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GHbA1c及Fig水平明显升高,且二者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血清GHbA1c及Fig水平可用于评价糖耐量减低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预测冠心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冠状动脉病变预测的价值。方法对160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行颈动脉的超声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无冠心病组38例)和总冠心病组(单支病变46例,双支病变40例,3支病变36例)。结果对照组及冠心病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发生率随之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有明显相关性,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9.
张旭  吕豪  孙振学  王京 《中国医药》2012,7(6):665-667
目的 探讨未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炎症因子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136例临床疑诊冠心病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非糖尿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病变受累支数分为0支病变组(36例)、单支病变组(36例)、双支病变组(34例)和多支病变组(30例),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采用自我平衡模型分析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采用Gensini积分法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 冠心病各组患者IRI、TNF-α及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IRI、TNF-α、hs-CRP和Gensimi积分均逐渐增加,4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IRI:2.2±0.8、2.9±1.0、3.6±1.1、4.6±1.4;TNF-α(nig/L):20±10、29±9、39±9、45±10; hs-CRP(mg/L):2.4±1.2、3.3±1.2、5.2±1.4、6.8±1.7;Gensini积分:0.7±0.4、27.5±19.2、44.4±22.7、70.7±25.4].相关性分析显示Gensini积分与IRI、TNF-α、hs-CRP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2、0.357、0.443,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IRI、TNF-α、hs-CRP与Gensini积分相关.结论 在非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中存在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反应,冠心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TNF-α、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