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β1 受体阻断剂对扩张型心肌病 (DCM)的肯定疗效已为多个大规模临床试验所证实。本研究对比观察了 DCM患者与健康成人 QT离散度 (QTd)的差别及美托洛尔治疗对 DCM患者QTd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选择我院 1 998~ 2 0 0 1年住院确诊 (符合 1 995年WHO/ ISFC标准 )的 DCM患者且随访证实已服用美托洛尔治疗 3个月以上。病例入选时及以往服用美托洛尔前 (应有资料证实 )有以下情况者除外 :1电解质紊乱 ;2房颤 ;3长 QT间期综合征。且未服或停服地高辛或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5个半衰竭以上。共筛选了符合条件的患者 35例 ,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氧疗对高原失血性休克动物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5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 组和对照组。模拟高原环境,在低压舱内减压至海拔4 000 m,经股动脉放血使其平均动脉压(MAP)降至 40 mm Hg(1 mm Hg=0.133 kPa),实验组动物给予氧浓度(FiO2)为0.80的O2吸入,并回输全部失血量及 1.5倍失血量的平衡盐溶液抗休克治疗;对照组只给予抗休克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的 MAP于治疗后4 h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而治疗后h和8 h实验组的血浆乳酸水平显著低 于对照组(P<0.01和P<0.05);血浆内毒素水平在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实验组 动物的小肠黏膜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高原失血性休克可以造成肠黏膜屏障损伤,氧疗对高原失 血性休克家兔的肠黏膜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何玉娟  崔永生  高巍  田艳萍 《临床荟萃》2003,18(19):1120-1121
近年来 ,QT离散度 (QTd)的意义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本研究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onocyticleukemia ,AMI)患者QTd的测定 ,观察AMI患者的变化及 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对它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自 2 0 0 0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0月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住院的初次AMI患者 5 5例。所有患者均为窦性心律 ,并除外窦缓、房室及束支传导阻滞、电解质紊乱及服用影响QT间期的药物者。患者发病至入院均 <12小时 ,血压≥ 10 0 / 6 0mmHg(1mmHg =0 .133kPa) ,入院前无临床心功能不全症状。入院后随机分成两组 ,常规治疗组 …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发病 12h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 78例患者 ,按溶栓后冠脉有无再通分为再通组 (5 0例 )和未再通组 (2 8例 ) ,测定溶栓治疗前后QT离散度 (QTd)、校正的QT离散度 (QTcd) ,并观察两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溶栓前两组Q T离散度无差异 ,溶栓后QT离散度再通组明显低于未再通组 (P <0 0 5 )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溶栓前再通组与未再通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溶栓后再通组显著低于未再通组 (P <0 0 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行有效的静脉溶栓治疗可缩短QTd、QTcd ,改善心肌电稳定性 ,并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
高原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特点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高原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特点及护理措施。分析28例病人,其疾病特点为肺动脉高压比率高(57.14%)、皮肤损害重、血管炎致手足功能受限、严重感染症状不典型对以上特点进行相应的护理针对氧疗所致的心理反应实施心理护理、采取防紫外线损伤措施、进行感染征象观察和前期口咽部感染预防等护理,获得良好效果。实施心身整体护理对高原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是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与健康成人心电图QT离散度(QTd)变化及探讨选择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QTd的影响。方法对8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做体表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d并与86例健康成人进行对照;8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40例和空白对照组46例,观察6周后做体表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d,对两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不稳定心绞痛组与健康成人组QTd差异有极显著性(47.24±21.14msvs33.46±7.14ms,P<0.01),美托洛尔组与空白对照组QTd差异有极显著性(34.26±6.83vs46.18±18.04,P<0.01)。结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QTd显著增加;美托洛尔可降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QTd。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总结了 98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应用异舒吉治疗前后Q -T离散度的变化 ,旨在探讨异舒吉对其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所有观察对象为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6月在我科住院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 193例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98例 ,其中男性 70例 ,女性 2 8例 ,年龄为 46~ 78岁(平均年龄 6 1± 10岁 )。对照组 95例 ,其中男性 6 5例 ,女性30例 ,年龄为 5 0~ 82岁 (平均年龄 6 3± 8岁 )。全部病人均有发作性胸痛及心电图改变 ,符合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异舒吉 (Isoket)针剂 2 0mg加入5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病变部位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l)患者QT离散度(QTd)、心率校正QT离散度(correcteqd QT dispersion,QTcd)的影响.方法 对确诊的130例AMI患者于入院第5~10天行PCI治疗,其中单支血管病变68例(包括左前降支30例、右冠状动脉20例、左回旋支18例),多支血管病变62例,与100例同期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正常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分析术前1 d和术后1 d的标准18导联同步心电图QTd及QTcd.结果 AMI患者QTd及QTcd均较对照组延长(均P<0.05),且多支血管病变组QTd、QTcd较单支血管病变组延长(均P<0.05).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对QTd和QTcd无明显影响(均P>0.05).PCI术后QTd和QTcd较术前缩短(均P<0.05),而单独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对QTd、QTcd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AMI患者QTd、QTcd明显高于正常人,且随着血管病变范围增大而变异增大,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对QTd、QTcd无影响.成功的PCI能显著减小AMI患者QTd以及QTcd.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并发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的儿童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2例首次诊断为NPSLE合并LN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其临床资料,比较儿童起病组(n=34)与成年起病组(n=88)的临床特点,包括:性别、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病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结果:儿童起病组SLE病程较成年起病组短(P0.05);儿童起病组NPSLE以痫性发作为主(70.6%),而成年起病组以精神症状为主(52.3%),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成年起病组发生白细胞减少的比例明显高于儿童起病组(P0.05)。结论:儿童起病的NPSLE合并LN患者的SLE病程、NPSLE临床类型、发生白细胞减少的比例与成年起病者不同,对不同年龄起病的NPSLE合并LN患者应给予不同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贫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骨髓检查的特征,对60例SLE并发贫血的患者(贫血组)与同期40例不伴贫血的SLE患者(非贫血组)的临床特点进行对照研究,分析贫血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骨髓检查的特点。结果显示:贫血组乏力症状比非贫血组明显多见;贫血组Pit减少和C4降低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非贫血组;骨髓穿刺发现,贫血组的骨髓嗜酸细胞、原红细胞、早红细胞及中红细胞比例均高于非贫血组;贫血组ANA滴度为1:320的检出率低于非贫血组;上述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贫血组与非贫血组在临床表现、实验室及骨髓检查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尿白蛋白的测定 ,早期发现SLE患者的肾损害 ,并给予积极的治疗 ,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 :利用简易酶联免疫法测定SLE患者的尿白蛋白 ,同时测定 2 4h尿总蛋白、ANA、ESR。结果 :SLE患者的尿白蛋白明显高于正常人组 ;其尿白蛋白与 2 4h尿总蛋白结果呈正相关 (r =0 .96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发抑郁表现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回顾分析对36例SLE抑郁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相关知识的宣教、药物依从性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结果:36例有不同抑郁表现的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治疗,抑郁的症状均得到控制,性格由内向变开朗,病情趋于稳定,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结论:加强心理护理,良好的沟通技巧在SLE抑郁患者康复中起作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敏  王曾礼  刘小菁  强欧  刘刚 《华西医学》1999,14(2):137-139
目的:通过2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现象观察,探讨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与SLE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及流式细胞仪(FCM)观察SLE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现象。结果:①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及类风湿关节炎(RA)组(P<0001),经48小时培养后,凋亡率更高可达3344%;②凋亡率与疾病活动程度呈正相关(r=0866),P<0001)。结论:凋亡率的变化可作为评估SLE病情的一种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情活动性的影响,以及因地震造成的停药、感染、居住环境恶劣(长期紫外线照射)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ease,PTSD)与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分析41例重灾区(北川、平武、江油、安县)SLE患者地震前后实验室指标和临床表现变化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地震造成停药、感染、居住环境恶劣和PTSD四种因素对SLE病情活动性的影响。结果:41例SLE患者地震后有18例病情活动,其中有27%患者出现关节痛,24%出现颜面红斑,19.5%出现发热,22%合并狼疮肾炎,震后C3水平显著低于震前。震后6例患者感染,13例患者停药,16例患者长期居住于恶劣环境中,11例患者患PTSD。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TSD、停药、居住条件恶劣与地震后SLE患者病情活动相关。结论:地震可使一部分重灾区SLE患者病情出现活动,PTSD、停药、居住条件恶劣与SLE病情活动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高原系统性红斑狼疮稳定期患者家庭支持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高原系统性红斑狼疮(plateau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PSLE)稳定期患的家庭支持情况,方法:采用Smilkstein的APGAR问卷,由58例PSLE患选项填写,调查计算得分,在分析单项家庭支持功能的基础上,按年龄段,病程,城乡居住分别分组比较,判定其统计学意义。结果:有较多的时间陪伴患项满意率低(48.3%),<29岁组,5年组高功能家庭多于>30岁组,1年组,城乡患无显差异,结论:提高家庭支持功能的教育重点是年龄>30岁,病程1年左右的患家属。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血栓病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SLE并血栓病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中男6例,女22例,男女之比为1∶3.7;平均年龄(42.7±13.5)岁;平均病程(7.5±8.6)年;单因素分析显示:SLE-DAI、aCL、LDL-C、年龄、病程、男性、吸烟为血栓病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程、aCL、SLE-DAI是血栓病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SLE患者的病程长、aCL阳性、SLE-DAI≥10分是合并血栓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水平,并探讨其与其它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正常对照组(30例)和SLE患者组(37例)血清BLyS水平。结果SLE患者血清BLyS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SLE患者BLyS水平升高,提示BLyS可能与SLE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朱琪  羊健中  乔蕾  陆敏华  李擎 《中国康复》2010,25(6):439-440
目的:应用动态平衡仪探讨视觉代偿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18例SLE患者(SLE组)和20例正常人(正常组),应用动态平衡仪在专人指导下分别进行睁眼和闭眼状态下平衡功能测试,指标包括总体稳定指数(SI)、前后方向稳定指数(AP-SI)、左右方向稳定指数(ML-SI),分别代表站立时总体及在矢状面、额状面上的平均摆动角度。结果:3项指数的测试值在睁眼和闭眼状态下比较,SLE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动态平衡测试视觉反馈对SLE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比正常组明显;重视视觉反馈对SLE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对防止SLE患者跌倒损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