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HIR),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R组和HIR-葛根素预处理组.肝脏缺血再灌注后,通过Western blot方法,分析大鼠肝脏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的变化.同时利用RT-PCR法,观察大鼠肝脏组织中NF-κB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脏组织中NF-κB的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而经过葛根素预处理后,模型组动物肝脏组织中NF-κB的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 结论 葛根素可以调节NF-κB的表达,可能是葛根素保护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HIR),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R组和HIR-葛根素预处理组。肝脏缺血再灌注后,通过Western blot方法,分析大鼠肝脏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的变化。同时利用RT—PCR法,观察大鼠肝脏组织中NF—κB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脏组织中NF—κB的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而经过葛根素预处理后,模型组动物肝脏组织中NF—κB的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葛根素可以调节NF—κB的表达,可能是葛根素保护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迟猛  王国年 《黑龙江医学》2010,34(4):262-265
目的电针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C)、电针刺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EAP+IR)、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EAP+IR、IR组采用Pringle法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EAP+IR组于术前电针刺激阳陵泉穴30 min。再灌注6 h后,取部分肝组织用于原位DNA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免疫组化测肝组织中bax和caspase-3的表达;WESTERN-BLOT法对肝脏中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EAP+IR、IR组各种蛋白表达均增加,肝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升高。与IR组相比,EAP+IR组中肝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量降低,而bcl-2蛋白则明显上调,免疫组化与WESTERN-BLOT法表现一致。结论电针预处理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健康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预处理组。测定各组大鼠的ALT、AST和LDH,同时用TUNEL法测定肝细胞的凋亡,使用免疫组化法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进行检测。结果缺血60min和再灌注120min后,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预处理组的肝功能损伤较轻,凋亡细胞减少,bcl-2表达较多,bax表达减少。结论肝脏缺血预处理通过提高抗凋亡基因的表达,减少促凋亡细胞,降低了肝细胞的凋亡率,预防缺血再灌注对肝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Caspase-3、Bcl-2表达及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模型,以葛根素预处理,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和Bcl-2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肝缺血再灌注后发生了显著的细胞凋亡现象,Caspase-3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减少,6h恢复正常,其后逐渐升高。葛根素预处理使细胞凋亡明显减轻,Caspase-3表达明显下降,Bcl-2持续高表达。结论:葛根素可上调Bcl-2的表达,抑制Caspase-3的表达,减少肝细胞凋亡,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肝缺血再灌注后Caspase-3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以葛根素预处理,检测肝组织MDA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表达。结果肝缺血再灌注后MDA含量升高,Caspase-3表达显著升高。葛根素预处理使MDA含量下降,Caspase-3表达明显下降。结论葛根素预处理可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Caspase-3的表达,进而减少肝细胞凋亡,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泊酚及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丙泊酚组(P组)。制作70%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结束后即刻取肝左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与Bax蛋白表达量,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与Sham组比较,各组肝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凋亡指数均增加(P〈0.05);与IR组比较,IP、P组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和AI减少(P〈0.05);与IP组比较,P组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和AI减少(P〈0、05)。结论:丙泊酚及缺血预处理通过调节Bcl-2、Bax蛋白表达,使肝细胞凋亡减轻,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肝脏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即刻早期基因家族中c-fos、c-jun基因在缺血再灌注肝脏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关系。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后30min组和缺血再灌注后120min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AST水平,光镜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TUNEL法测定肝细胞凋亡指数。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法测定组织中c-fos及c-jun的表达情况。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ALT、AST逐步上升(P〈0.05)。病理改变显著,细胞凋亡现象逐步显现。c-fos及c-jun的表达水平,在再灌注后30min明显升高(P〈0.05),再灌注2h后表达水平有所回落,但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 c-fos及c-jun基因参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并可能与肝细胞凋亡与再生的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9.
线粒体在缺血预处理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凯  刘志苏  孙权 《陕西医学杂志》2003,32(11):967-969,F004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急性肝脏缺血再灌注中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线粒体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局部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 ,将 2 4只健康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缺血再灌注、缺血预处理 3组 ,以缺血前、短暂缺血再灌各 1 0 min作预处理。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 Bcl- 2蛋白含量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 d UTP缺口末端标记 ( TUNEL )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状态 ,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的病理形态学变化 ,并用图象分析仪对线粒体立体形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 ,缺血预处理组 Bcl- 2蛋白表达的光密度值明显增高 ,而肝细胞凋亡指数则明显下降 ,线粒体立体形态定量分析表明其肿胀损伤程度亦明显减轻。结论 :缺血预处理可通过保护线粒体超微结构和功能及上调跨线粒体膜 Bcl- 2蛋白的表达而抑制肝脏缺血再灌注中肝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雒光强 《中外医疗》2009,28(4):78-79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护作用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方法雄性SD大鼠,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HIR)。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R组和HIR-葛根素预处理组。给予不同剂量的葛根素预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葛根素保护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后,模型组动物每天给予口服灌胃不同剂量的葛根素,连续7d后,肝脏组织中MPO活性逐渐升高。同40mg/kg剂量组相比,当葛根素剂量〉40mg/kg时,肝脏组织中MPO活性变化不明显;同时,各组动物每天口服灌胃40mg/kg的葛根素后,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肝脏组织中MPO活性逐渐升高。结论葛根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处理保护效应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缺血后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效应。方法建立大鼠局部肝脏IRI模型,将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缺血再灌注、缺血后处理3组,以缺血再灌前、反复多次的短暂预再灌、停灌作后处理;观察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Bcl-2蛋白含量,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状态,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并以图象分析仪对线粒体立体形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后处理组肝组织中MDA含量及肝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下降(P〈0.05),而SOD、CAT、GSH-PX水平和Bcl-2蛋白表达的光密度值则显著升高(P〈0.05),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亦明显减轻。结论缺血后处理可通过抑制再灌注后肝实质细胞凋亡,减轻肝脏IRI。  相似文献   

12.
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肝移植I/R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O)组,生理盐水灌注(NS)组,三七总皂甙灌注(PNS)组。于供肝再灌注后2h处死动物取出肝脏标本,检测肝细胞凋亡及BCL-2,MDA水平。结果假手术组肝细胞凋亡少见,NS组与PNS组与SO组比较,肝细胞凋亡显著增高。PNS组与NS组比较,肝细胞凋亡显著降低。肝细胞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PNS组与NS组和SO组比,差异有显著性。MDA含量:PNS组与NS组和SO组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PNS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为抑制氧自由基生成,上调调控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肝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90min后,测定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荧光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blot分析CytochromeC、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与IR组相比,IPo组的细胞凋亡率下降,线粒体膜电位升高,CytochromeC表达减少,Bcl-2表达增加(P〈0.01)。结论:缺血后处理可通过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及Bcl-2表达、降低CytochromeC表达从而抑制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肝细胞凋亡,其机制是通过线粒体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鼠肝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肝细胞Fas及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观察缺血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保护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肝缺血预处理的模型。随机分成3组:①为正常对照组,②缺血再灌注(IR组);③缺血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组(IP+IR组)。术后在分析各组肝组织Fas及FasL蛋白表达变化的同时,检测血清ALT及AST的活性。并在电镜下观察各组肝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与c组比较,IR组Fas及FasL蛋白表达明显增高,而IP+IR组轻度增高。IR组ALT及AST活性显著高于c组,(P<0.05);而与IR组比较,IP+IR组ALT、AST活性明显较低(P<0.05)。电镜下观察到IR组肝细胞形态出现明显的凋亡损伤改变,而IP组改变较小。结论缺血预处理可以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肝细胞Fas及FasL蛋白表达,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后肝细胞凋亡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Scutellaria baiculensis stem-leaf total flavonoid,SSTF)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SSTF预处理组.SSTF组大鼠于术前1周分别灌胃不同剂量的SSTF[(17.5、35、70mg/(kg·d)],另两组给等量生理盐水.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min、再灌注2h后,观察大鼠心电图的变化;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中Bax和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SSTF抑制了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电图T波升高,降低了心律失常发生率.缺血再灌注组Bcl-2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率明显比假手术组低(P<0.05),Bax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率明显较假手术组高,而SSTF预处理组Bcl-2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 Bax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率明显较缺血再灌注组为低(P<0.05).结论 SSTF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和下调Bax蛋白表达进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HIRI)的保护作用及其具体分子机制.方法 雄性6周龄SD大鼠20只[体质量(200 ±20)g]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n=5):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RES预处理组、RES预处理+抑制剂组.建立大鼠肝脏70%热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h,再灌注6h),并提前1h给予RES及Sirt1抑制剂(EX527).建模后检测血清标本中ALT活力及肝组织SOD活性,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损伤,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Sirt1、乙酰化p53、Bax表达水平.结果 RES能够显著降低由HIRI引起的ALT活力升高(P<0.01)并增加SOD活性(P<0.01),显著缓解由HIRI引起的肝脏病理学改变(P<0.01)和减少肝细胞凋亡(P<0.01),显著提高Sirt1和Bax mRNA表达水平(P<0.01,P<0.01),提高Sirt1和Bax蛋白表达水平(P<0.01,P<0.01)并降低乙酰化p53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 RES能减轻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肝脏损伤,该保护作用部分是通过激动Sirt1-p53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大脑中动脉线拴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I/R)组和缺血后适应(IP)组,每组10只。利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研究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应用Westernblotting检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P38和Caspase一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凋亡细胞数量,P38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而缺血后适应组凋亡细胞数量,P38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缺血后适应可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发生,此作用可能与抑制P38和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葛根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和p5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预处理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时海马区凋亡细胞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大脑中动脉栓线阻断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h后再灌注损伤模型.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葛根素组(P组).依术后处死动物时间不同,每组分为3个亚组(n=8).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蛋白和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的表达.结果 P组P2h组p53蛋白表达增高,P24h组显著增高,P72h组p53蛋白表达有所下降,但仍低于IR组(P<0.01);P组凋亡细胞数显著低于相应IR组(P<0.01).结论 葛根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葛根素抗细胞凋亡、下调p53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异氟烷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探讨异氟烷肝脏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32只SD成年雌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异氟烷组、异氟烷.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异氟烷组作为对照;缺血再灌注组和异氟烷-缺血再灌注组阻断支配大鼠肝脏左叶和中叶的门静脉分支,建立肝脏70%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60min再灌注3h后取材,测定大鼠血清ALT、AST;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CAM-1蛋白的表达,HE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肝脏缺血60min再灌注3h后肝组织ICAM-1蛋白表达水平增高;血清酶ALT和AST升高;肝组织损害严重。异氟烷抑制ICAM-1表达,降低ALT、AST水平,减轻肝细胞损伤。结论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与肝组织内ICAM-1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异氟烷可抑制肝脏缺血再灌注期间肝组织ICAM-1的表达,同时减轻伤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etomidate)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0只杂种犬随机分组(n=4):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小剂量依托咪酯预处理组、大剂量依托咪酯预处理组,开放液路,监测平均动脉压(MAP),用3%戊巴比妥钠30mg/kg静注间断给药维持麻醉,静注维库溴铵0.3mg/kg,气管插管后控制呼吸。缺血再灌注组、小剂量依托咪酯预处理组、大剂量依托咪酯预处理组分别于肝缺血前30min静注生理盐水,依托咪酯0.6mg/kg(低浓度),依托咪酯1.5mg/kg(高浓度),阻断肝第一、第二肝门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模型。除Sham组外,所有犬肝脏都经历30min缺血和120min再灌注。再灌注120min时,取各组缺血区肝脏组织,TUNEL法测定肝脏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TUNEL肝细胞凋亡:高浓度治疗组明显低于缺血组和低浓度治疗组(P〈0.05);BCL-2蛋白表达:高浓度治疗组明显高于缺血组和低浓度治疗组(P〈0.05);BAX蛋白表达:高浓度治疗组与低浓度治疗组明显低于缺血组和假手术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预处理可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的表达,抑制肝细胞凋亡,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