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为了能够提高牙颌组织有限元分析研究的水平,拟探讨利用多层螺旋CT获取上颌骨扫描数据,进而快速地建立高精度的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方法:2004-07采用西安市中心医院多层螺旋CT对1名上下颌牙列缺失经全口义齿修复已1年,上颌牙槽嵴宽大丰满的男性进行头面部扫描,利用专业造型软件完成三维实体模型的重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整无牙颌上颌骨及颅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获取了精确的头面部多排螺旋CT扫描断层影像数据,利用所得数据建立了63360个节点、38879个单元的无牙颌上颌骨计算机模拟全口义齿修复三维有限元模型,完整重现了上颌骨复杂的形态,得到了上颌骨、颧骨、颅骨以及上颌窦、眶腔等结构鲜明、直观的印象。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扫描数据建立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无需描记轮廓线、插层等人工操作,能够尽可能地排除人为的干扰,既缩短了建模时间,又提高了所建立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颅颌面部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利用Mimics软件直接将CT扫描样本得到的Dicom标准文件进行处理,并导入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构建模型的表面,在此基础上用Ansys软件建立完整的单侧唇腭裂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了由27 405个实体单元和26 876个节点组成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上颌骨有限元模型.应用螺旋CT技术和联合使用Mimics软件、Geomagic Studio软件对模型进行构建,并结合Ansys软件生成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建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有限元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上颌骨复合体牵张成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具有生物力学特性的上颌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期指导有效解决上颌宽度不足问题。方法:实验于2004—05/11在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实验室完成,对正常志愿者颌面部进行螺旋CT扫描,应用Pro/E和Ansys计算机软件重建上颌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了包括颅骨,上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可根据实验需求模拟不同部位及不同力值牵张成骨术。结论:所建上颌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具有良好的生物相似性和几何相似性,为进一步研究牵张成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DICOM数据快速构建髋臼三维有限元模型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为了能够提高髋臼组织有限元分析研究的水平,拟探讨利用多层螺旋CT获取髋臼骨扫描的DICOM数据,进而快速地建立高精度的髋臼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方法:2006-01采用上海长海医院多层螺旋CT对标准成年男性自愿者行髋臼CT扫描成像得到髋臼每层横截面图像,应用DICOM数据和Mimics软件行三维重建,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PATRAN2005R2构建髋臼三维有限元模型,同时在该模型上模拟单腿站立位时受力分布,对比国内外的实验结果进行检验。结果:利用所得数据建立了髋臼三维有限元模型,共19348节点,113028个单元,完整重现了髋臼复杂的形态,得到了皮质骨、松质骨、软骨等结构鲜明、直观的印象;单腿站立位的应力分析显示与以往实验结果基本相符。结论:运用Mimics软件提供了更为简单有效的建模方法,基于DICOM数据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几何形状较准确,分析结果可信,所建立的髋臼三维有限元模型可以模拟髋臼生物力学实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利用多层螺旋CT(MDCT)建立种植体支抗滑动关闭拔牙间隙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方法 选择一副全口标准下颌仿真牙,按正常牙弓的基本要求进行排牙,排牙完成后从下颌牙列中去除第一前磨牙.使用美国GE公司Lightspeed16排螺旋CT机扫描仿真牙,采集容积数据.扫描层厚0.625 mm、层间隔0.625 mm、重建间隔0.3mm,应用Dicom标准和Mimics、UG、Geomagic studio等软件,再结合ANSYS三维有限元专用软件对下颌牙CT断层影像进行分析处理,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 获得了140层下颌仿真牙的多排螺旋CT扫描断层影像数据,利用所得数据建立了258834个节点、420016个单元的带有种植体支抗的拔除两侧第一前磨牙的下牙颌组织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 利用多层螺旋CT扫描数据建立种植体支抗滑动关闭拔牙间隙三维有限元模型,可缩短建模时间、提高建模效率和模型的精度.该模型的建立为在不同加载方式下种植体支抗滑动关闭拔牙间隙的应力分析提供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建立具有生物力学特性的上颌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期指导有效解决上颌宽度不足问题。方法:实验于2004-05/11在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实验室完成,对正常志愿者颌面部进行螺旋CT扫描,应用Pro/E和Ansys计算机软件重建上颌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了包括颅骨、上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可根据实验需求模拟不同部位及不同力值牵张成骨术。结论:所建上颌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具有良好的生物相似性和几何相似性,为进一步研究牵张成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背景:颅颌面部是骨骼系统中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多样的的结构之一,要进行颅上颌骨复合体生物力学分析,就必须建立一个精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目的:探索快速建立完整颅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方法:以牙列完整、咬合关系正常、磨牙为中性关系、牙周组织健康的成年志愿者作为建模素材.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利用Mimics软件和MSC.Patran软件建立颅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与结论:探索出一条快速建立颅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新方法.建立了三维坐标系下的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的健康人颅上颌复合体三维重建生物医学模型和三维有限元模型,由76 035个节点和373 819个单元组成.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几何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螺旋CT扫描资料建立正常人体上颌右侧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为今后该部位进一步有限元分析奠定基础。方法选取一名上颌牙列完整,个别正常[牙合],无显著口腔疾患的13岁女性作为测试对象,应用多层螺旋CT机(GE LightSpeed 16)扫描全头颅,应用有限元法分析软件(ALGOR8.0)建立上颌右侧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右上中切牙及牙周膜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共有5379个节点,4964个六面体单元。结论建立了右上中切牙及牙周膜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可用于相应的应力一应变分析。  相似文献   

9.
下颌骨牙槽嵴萎缩三维有限元模型与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仇敏  何黎升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225-226,T003
目的:利用螺旋CT建立牙槽嵴萎缩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用于萎缩牙槽嵴的生物力学分析。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数字化影像数据采集,三维重建技术,并使用ANSYS6.0软件完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结果:获得了理想的下颌骨牙槽嵴萎缩三维有限元模型,由16077个单元,23635个节点构成。结论:采用螺旋CT扫描,数字化影像数据采集,三维重建技术结合ANSYS6.0软件可以建立理想的下颌骨牙槽嵴萎缩模型。  相似文献   

10.
利用正常人颅脑CT扫描数据集,采集二维图像数据,利用Amira软件对二维图像数据进行颅骨的图像分割、提取其轮廓线、三维可视化重建.利用颅脑CT二维图像数据在普通计算机上得到了颅骨精细的三维模型.此模型能够多个视角显示和观察.并能单独显示某一分离的结构,同时可对其进行编辑和精确距离测量.结果提示在普通计算机上应用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可以获得颅骨精细的三维模型,解决了传统上只能依赖螺旋CT机进行三维重建的难题,为科研、教学及建立颅脑模型数据库提供了方法并积累了资料,为三维重建技术在普通计算机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背景:目前临床上进行全口义齿修复时,对于垂直距离的确定,多采用息止颌位垂直距离减去息止颌间隙均值,并结合医师的经验,最终确定全口义齿的垂直距离,单此距离不一定就是患者的最适的垂直距离。目的:通过自身对照比较功能法和传统法确定全口义齿垂直距离对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修复满意度的影响。方法:40例进行全口义齿再修复的患者,分别采用功能法和传统的方法确定垂直距离,制作完成全口义齿。戴用3个月以后,测试无牙颌患者对义齿的满意度。结果与结论:功能法制作的全口义齿满意度高于传统法(P〈0.05),说明功能法可确定再修复全口义齿的垂直距离。  相似文献   

12.
包雪梅 《中国临床康复》2012,(12):2270-2272
背景:对于无牙颌患者而言,由于牙槽嵴的吸收,全口义齿戴用一段时间后,口腔黏膜与基托不密合,出现义齿固位不良,临床上常采取基托重衬解决义齿固位问题。目的:观察SofrelinerMS软衬材料、自凝树脂和热凝树脂3种材料在不同牙槽嵴和黏膜条件患者中全口义齿重衬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09/2011-09期间就诊于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修复科中为牙槽嵴、牙龈条件优和劣组患者各30例,将牙槽嵴、牙龈条件优和劣组各随机等分为3个亚组分别采用SofrelinerMS软衬材料、自凝树脂、热凝树脂进行全口义齿重衬,衬垫1年后复查,比较3种材料重衬后的义齿固位、舒适度、咀嚼功能恢复的满意度及清洁情况。结果与结论:牙槽嵴、牙龈条件劣组患者中采用SofrelinerMS软衬材料重衬义齿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自凝树脂、热凝树脂(P〈0.05);而牙槽嵴、牙龈条件优组中3种材料的修复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对于牙槽嵴、牙龈条件差的患者,应用SofrelinerMS软衬材料重衬义齿可使义齿稳固、舒适、并有效提高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13.
背景:应用短种植体在上颌窦区种植后生物力学指标会有哪些变化?目的:建立包含上颌窦的Ⅱ类骨质真实上颌骨模型,观察Ⅱ类骨质下上颌窦区垂直骨高度为9mm时应用短种植体的最佳的长度和直径范围。方法:建立包含短种植体的上颌窦区Ⅱ类骨质的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短种植体直径为4~6mm和长度为6~8mm,分析直径和长度对颌骨的等效应力峰值。结果与结论:垂直(颊舌)加载时,随着直径增加,皮、松质骨的等效应力分别下降26%(40%)和31%(45%),随着长度增加,皮质骨和松质骨的等效应力峰值分别下降8%(5%)和0(7%)。两种方式加载时下,当直径〉4.8mm且长度〉7.5mm时,颌骨的等效应力峰值对直径和长度的响应曲线曲率位于-1和0之间,变量直径比长度对颌骨的等效应力峰值的影响更明显。结果证实,短种植体的长度和直径的增加可以降低颌骨应力,尤其是直径的增加更有利于改善力学分布,当窦嵴距为9mm应用短种植体时,直径应〉4.8mm,长度应〉7.5mm,可保证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张漪  黄楠楠  徐凌 《中国临床康复》2014,(12):1963-1968
背景:牙合型是制作全口义齿成功的关键,临床上如何选择合适的牙合型一直是困扰修复科医师的问题。目的:系统评价舌侧集中牙合和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应用于全口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关键词“complete denture”,“edentulous”,“occlusion”,“balanced”,“lingualized,”“anatomic”,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库、Pubmed/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NKI 中国知网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语言设置为中文和英文,年限设置均从创刊到2013年10月,检索相关文献,此外用手工检索11种口腔医学杂志和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由两位评价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共检索出628篇文献。结果与结论: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5篇文献。其中1篇文献研究证明舌侧集中牙合在患者固位力满意度上高于双侧平衡牙合(P<0.05)。其中1篇研究证明舌侧集中牙合在患者对“进食有问题”、“需要避免特殊食物”的评比分数上低于完全双侧平衡牙合(P<0.05),在“不舒适假牙”的评比分数上高于完全双侧平衡牙合(P<0.05)。其中1篇文献证明舌侧集中牙合应用于重度牙槽骨吸收患者具有更好的咀嚼效率和能较好保护牙槽骨(P <0.05)。其他2篇文献研究中舌侧集中牙合与双侧平衡牙合在患者总体满意度等研究的比较结果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证实,舌侧集中牙合具有与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相似的患者满意度、咀嚼效率、美观和发音,对严重牙槽骨吸收患者有更好的咀嚼效率和保护牙槽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华  高振  邝华 《中国临床康复》2014,(21):3431-3437
背景:隐形义齿由具有弹性的高分子树脂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弹性、柔韧性和半透明性。 目的:观察前牙隐形义齿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70例前牙需拔牙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2组治疗,实验组(n=35)采用拔出患牙前预先做好隐形义齿,拔除患牙半小时后即刻戴入的方法修复;对照组(n=35)采用拔出患牙前预先做好塑胶义齿,拔除患牙半小时后即刻戴入的方法修复,分别在初戴和3个月后对前牙义齿即刻修复满意度进行调查。 结果与结论:①初戴:实验组在美观程度、语音功能、固位功能方面均有较高的满意度,对照组在语音功能和固位功能方面有较高的满意度。实验组在美观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001)。②初戴3个月:实验组在美观程度、舒适性、语音功能、固位和咀嚼功能方面均有较高的满意度,对照组在语音功能和固位功能方面均有较高的满意度。实验组在美观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001)。表明前牙隐形义齿即刻修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美观程度明显优于塑胶义齿即刻修复。  相似文献   

16.
背景: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种植模板是在石膏模型上制作完成,由于无法明确植入区颌骨的三维结构,因此不能准确地指导种植体植入,容易导致植体植入并发症。目的:利用CT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设计制作口腔种植模板,以准确定位种植体植入的位置和方向。方法:CT扫描带有定位标记的上颌游离缺失石膏模型。在软件MIMICS中进行三维重建和种植模拟。根据受植区颌骨的解剖结构兼顾修复学和美学的要求设计种植方案,并将虚拟种植体放置在理想的位置上。设计模板形态同时将虚拟种植体位置角度信息转移到模板上,导入快速成型设备制作树脂模板。在模型上完成种植然后评价模板的精度。结果与结论:种植体植入后顶端偏差为.(0.87±0.21)mm,底端偏差为(0.82±0.16)mm。种植体在垂直方向上的偏差较颊舌向和近远中向略大。采用此方法可以将种植前设计准确地转移到种植模板中,从而更有效地指导种植,有助于提高种植的安全性、准确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背景:国内外学者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做了大量研究,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确切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目的:探讨土鳖虫含药血清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抑制成脂分化和促进成骨分化的靶位蛋白或相关蛋白。方法: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激素组、土鳖虫组,分别用含空白血清、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土鳖虫含药血清+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DMEM培养基干预。3组干预6d后运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标记3组样本的蛋白,二维液相色谱质谱仪(2DLC-MS/MS)鉴定蛋白并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以激素组为对照,在空白对照组中共有15种蛋白质出现显著的表达上调,12种出现下调蛋白;在土鳖虫组中共有16种蛋白质出现显著的表达上调,14种出现显著下调。其中Hspa1L和PrxⅤ蛋白可能是土鳖虫抗细胞凋亡的作用靶点。Serpinh1和ADP/ATP translocase 1蛋白可能是土鳖虫促进成骨分化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8.
背景:改良牙(合)型是重度吸收牙槽嵴全口义齿修复的一种良好选择,其中线性牙(合)、舌向集中牙(合)及长正中牙(合)具有代表性。目的:概述线性、舌向集中牙(合)及长正中牙(合)3种改良牙(合)型的特点及其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期刊网)1985年1月至2011年11月、PubMed数据库1965年1月至2011年11月与线性型、舌向集中型、长正中牙(合)型3种改良型在全口义齿应用相关的文章。结果与结论:线性牙(合)为单颌刃状牙一维接触,能尽可能减小侧向牙(合)力消除牙(合)干扰。舌向集中牙(合)比平面牙(合)美观,对于重度吸收牙槽嵴患者较解剖牙(合)型更稳定。长正中牙(合)型能满足患者长正中量的自然要求,以及无牙颌患者正中关系位至肌力闭合道终点位置之间无障碍的义齿设计要求。3种改良型均能减小侧向牙(合)力,将牙(合)力集中于剩余牙槽嵴,有助于提高义齿稳定性和软硬组织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不同比例的复合材料其弹性模量不同,植入体内可由此产生应力遮挡,从而影响材料与宿主骨的生物结合,最终影响骨缺损的修复效果。 目的:对活性煅烧骨颗粒和骨水泥复合制成的组织工程骨进行弹性模量测定,为临床上修复不同部位的骨缺损提供实验依据。 设计:对照实验。 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骨肿瘤研究所。 材料:实验于2002—08—21/2003—03-1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骨肿瘤研究所完成:昆明种小鼠10只,体质量10~15g,雌雄不拘;新鲜1岁小牛长管状皮质骨;新鲜尸体股骨下端松质骨标本和新鲜尸体股骨中段标本各6个。 方法:提取牛骨形成蛋白并进行成骨诱导活性测定,制备有活性的煅烧骨颗粒,将牛骨形成蛋白与煅烧骨颗粒以1:25的质量比复合后,再与骨水泥按0:10,4:6,5:5,6:4和7.5:2.5的质量比进行复合,对活性煅烧骨颗粒和骨水泥复合制成的组织工程骨进行弹性模量测定,并与正常人成年男性的股骨.股骨下端松质骨的弹性模量相比较。 主要观察指标:弹性模量测定及比较结果。 结果:含活性煅烧骨颗粒60%的复合材料(活性煅烧骨颗粒:骨水泥为6:4)的弹性模量与正常成年男性股骨下端松质骨的弹性模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成人股骨(6.2167±0.2229)MPa;松质骨(1.3517±0.3069)MPa;活性煅烧骨颗粒:骨水泥为0:10(5.7100±0.1663)MPa;活性煅烧骨颗粒:骨水泥为4:6(3.5101±0.2050)MPa;活性煅烧骨颗粒:骨水泥为5:5(20041±0.1500)MPa;活性煅烧骨颗粒:骨水泥为6:4(1.5018±0.0057)MPa;活性煅烧骨颗粒:骨水泥为7.5:2.5(0.9004±0.0251)MPa,P〈0.01]。 结论:含活性煅烧骨颗粒和骨水泥复合制成的组织  相似文献   

20.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增加软骨细胞和祖细胞基质的产生,可增强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sox9基因、Ⅱ型胶原以及聚集蛋白聚糖的表达,具有诱导间充质细胞迁徙、增殖、分化,最终促使软骨、骨形成的作用。目的:制备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聚羟基丁酸-羟基辛酸共聚酯纳米微球系统纳米微球缓释系统,观察微球生长因子形态和粒径分布、载药量、包封率、体外缓释时间及生物活性。方法:采用复乳-干燥法制备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聚羟基丁酸-羟基辛酸共聚酯纳米微球系统,体外分离培养猪软骨细胞。实验分为3组:第1组培养液不添加药物做为对照;第2组培养液中添加含20μg/L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第3组培养液中添加20μg/L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聚羟基丁酸-羟基辛酸共聚酯纳米微球系统纳米微球;其中在第2组和第3组又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聚羟基丁酸-羟基辛酸共聚酯纳米微球系统纳米微球分别设为55,100μg/L两种的有效浓度,采用MTT法检测微球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模拟体内条件观察纳米微球的体外缓释性及生物活性。结果与结论:该纳米微球表面光滑圆整,球体大小均匀,粒径为231-415 nm,扫描电镜平均粒径323 nm。微球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79.63±0.16)%和(1.92±0.16)%。根据15 d内对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聚羟基丁酸-羟基辛酸共聚酯纳米微球的体外释药的观察,保持持续释放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且释放的浓度呈增长水平。该微球缓释系统有生物活性,能显著促进猪软骨细胞的增殖,其效应高于单纯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效应。提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聚羟基丁酸-羟基辛酸共聚酯纳米微球缓释系统包封率、载药量、体外释药性以及生物活性符合纳米微球的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