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扩展的桡侧腕屈肌入路与传统桡骨远端掌侧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0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采用扩展的桡侧腕屈肌入路,B组采用传统桡骨远端掌侧Henry入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影像学参数、疼痛程度及腕关节功能.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B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掌倾角、尺偏角均大于术前,桡骨高度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VAS评分、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扩展的桡侧腕屈肌入路与传统桡骨远端掌侧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均有一定疗效,但扩展的桡侧腕屈肌入路创伤更小,术后疼痛较轻,可有效促进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张立强  来进杰  胡兴中  黄燕群 《浙江医学》2019,41(17):1876-1878,1882
目的观察并探讨掌侧Henry入路经旋前方肌插入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明确诊断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掌侧Henry入路经旋前方肌下插入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同一入路切断旋前方肌后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1、6个月旋前方肌厚度、腕关节活动范围和握力、Dienst腕关节功能评价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旋前方肌厚度术后1、6个月后出现明显差异,术后1周、1个月治疗组在腕关节活动范围和握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术后6个月两组腕关节活动范围、握力及Dienst腕关节功能评价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Henry入路经旋前方肌插入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能有效减轻旋前方肌损伤,促进患者腕关节和手指关节功能早期恢复,是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一种更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掌侧正中微创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旋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5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常规入路组和微创入路组,各29例。微创入路组患者实施掌侧正中微创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而常规入路组实施常规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腕关节主动活动度、腕关节功能和桡骨远端解剖学参数。结果微创入路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常规入路组,腕关节掌屈、背伸、旋前、旋后、尺偏和桡偏度均明显大于常规入路组,腕关节功能优于常规入路组(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桡骨高度、尺偏角和掌倾角等桡骨远端解剖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掌侧正中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中实施微创入路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早期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快,腕关节主动活动度改善良好,康复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保留旋前方肌掌侧微创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对机体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太和县人民医院进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掌侧入路组(采用保留旋前方肌掌侧入路治疗,n=38)与Henry入路组(采用传统Henr...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扩展的桡侧腕屈肌入路治疗复杂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0月至2015年3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应用扩展的桡侧腕屈肌入路治疗的38例新鲜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2.76±8.62)岁(32~64岁)。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5.42±1.91) d(3~10 d),左侧17例,右侧21例。根据X线片、CT影像进行分型,所有患者均为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Internal Fixation,AO/ASIF)C3型桡骨远端骨折。分别在术后1、2、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正、侧位X线片,腕关节背伸、掌屈、桡偏、尺偏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握力,并且在术后6、12个月随访时采用改良的Garland Werley评分法和PRWE(patient rated wrist evaluation)评分法评定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良好,随访时间均超过12个月,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6.37±2.85)个月(12~22个月)。术后6个月改良的Garland-Werley评分5.37±2.82,优良率84.21%,术后12个月改良的Garland-Werley评分 5.03±2.60,优良率86.84%。术后6个月PRWE评分15.82±8.38,术后12个月PRWE评分12.17±7.58。结论: 应用扩展的桡侧腕屈肌入路能够有效地治疗复杂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并且可以避免掌背侧联合入路的缺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截骨矫形、尺侧腕屈肌腱移位、腕背侧关节囊及伸肌支持带紧缩重建远尺桡关节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合并远尺桡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合并远尺桡关节脱位。骨折类型按AO桡骨远端骨折分类皆为A型,未合并远尺桡关节炎。行桡骨远端截骨后,在"C"形臂下,桡骨高、掌倾角、尺偏角、远尺桡关节面对位恢复正常解剖位置,重建钢板固定,自体髂骨植骨。尺侧腕屈肌腱移位,腕背侧关节囊及伸肌支持带紧缩重建远尺桡关节。部分患者行旋前方肌松解。前臂旋后位克氏针固定。结果:2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5~24个月,平均19.3个月。术前前臂旋转活动度为(41.6±8.9)°,术后为(138.1±14.3)°; 腕关节背伸术前为(9.2±4.2)°,术后为(33.2±11.8)°; 腕关节尺偏活动度术前为(10.5±6.3)°,术后为(31.3±4.4)°。Mayo评分结果:优10例,良7例,可4例。结论:应用桡骨远端截骨矫形术治疗尺侧腕屈肌腱移位,腕背侧关节囊及伸肌支持带紧缩重建远尺桡关节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合并远尺桡关节脱位,手术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前臂旋转功能及腕关节各项运动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保留旋前方肌掌侧微创切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我科采用保留旋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9-92岁,平均55.5岁。左侧8例,右侧4例。术中保留旋前方肌在骨折线近端及远端分别作纵行及横行小切口,复位满意后于远端横行切口插入掌侧钢板,锁定螺钉依次固定。术后24 h进行掌指、指间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半年采用改良Mayo法评估腕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平均13.1月(9-24月)12例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6周(5-8周)。腕关节功能评价:优6例,良4例,可2例。结论保留旋前方肌掌侧微创切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创伤较传统手术方式小,有效减轻术后腕关节疼痛,较快恢复腕关节腕关节功能,减小钢板对屈肌腱的激惹,符合微创治疗理念,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 对12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DASH评分进行随访.结果 患侧的活动度包括:掌屈、背伸、尺偏、桡偏、旋前、旋后均较健侧明显降低(P<0.05),但是DASH评分功能良好.结论 对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本院48例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通过测量患腕活动度及腕关节评分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48例患者腕关节活动度平均屈曲45.7°,背伸58.2°,旋前82.2°,旋后60.2°,桡偏20.4°,尺偏29.8°,腕关节评分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其中优27例,良16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91.67%。结论: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可以提供坚强内固定,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旋前方肌肉处理对桡骨骨折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90例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行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旋前方肌处理,对照组采用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旋前方肌处理.比较两组围术期一般情况[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高度],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腕关节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切口愈合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78±1.43)d和(8.02±1.34)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年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89%,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掌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旋前方肌处理用于桡骨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但掌侧入路术后并发症少,有助于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1.
采用切开复位斜“T”形钛板内固定治疗34例(38侧)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其中桡掌侧入路29侧,桡背侧入路9侧。术中结合螺钉、克氏针固定复位骨折,植骨充填骨缺损以恢复关节面的完整性,有效地恢复桡骨远端的解剖结构。结果术后共31例(32侧)获随访,采用Dienst功能评定标准结果为优26例(27侧),良4例(4侧),可1例(1侧)。结果表明:对于复杂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T”形钛板内固定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并保留旋前方肌的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科对收治的34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进行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中予以保留旋前方肌。34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龄24~76岁,平均57岁。按照AO/OTA分型:A3型4例,B1型3例,B2型11例,B3型10例,C1型6例。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获得12~15个月的随访,平均13个月,末次随访时,骨折均愈合。无术后感染、内固定失败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根据Gartland-Werley标准评定疗效:优21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94.11%。结论掌侧入路保留旋前方肌的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能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其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入路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2009年7月~2014年7月,采用Henry入路结合锁定钛板(LCP)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55例,直接掌侧入路结合锁定钛板(LCP)固定55例,对两组的骨折显露时间、手术特点及用时、旋前方肌修复率、正中神经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在手术后1年进行随访,并在握力、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腕关节活动范围及影像学评分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在骨折显露时间,术后正中神经刺激症状发生率,旋前方肌修复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前者明显优于后者,术后1年按照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定手术疗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握力、腕关节活动范围、及影像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nry入路与直接掌侧入路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方面均具有良好的疗效,相比较下前者具有易于操作,解剖简单,更好的旋前方肌修复率,术后正中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应作为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的效用。方法:对58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在术后1~2年,测定腕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影像学指标,对腕关节进行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结果:所有病例均在3月内临床愈合,患者腕关节的背伸和尺偏活动范围显著小于正常腕关节(P<0.05),掌屈、桡偏、旋前、旋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骨高度和尺偏角与对侧正常腕关节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掌倾角显著小于正常腕关节(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应成为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首选,其固定牢靠,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掌侧和桡侧锁定钢板经桡掌侧入路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4月2012年6月我院对4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桡掌侧入路切开复位、掌侧和桡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平均12个月(62012年6月我院对4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桡掌侧入路切开复位、掌侧和桡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平均12个月(618个月)。复查拍片提示骨折全部骨性愈合,内固定物无松动失效。40例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骨不连、正中神经卡压等并发症。按Dienst功能评定标准:优30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0.00%。结论采用掌侧和桡侧锁定钢板经桡掌侧入路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固定牢固、避免复位后角度跌失、可早期功能锻炼、尽早恢复腕关节功能等优点,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特别是C型骨折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桡骨远端骨折系指发生于桡骨旋前方肌近侧缘以远部位的骨折,通常包括Colles骨折、Smith骨折、Barton骨折.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多见.桡骨远端骨折时,腕关节部位疼痛肿胀,掌屈活动受限.骨折移位严重者,可出现"银叉"畸形或"枪刺刀"畸形改变,即腕部背侧隆起,掌侧凸出,尺骨茎突轮廓消失,腕部增宽,手向桡侧移位,尺骨下端突出,桡骨茎突上移达到或超过尺骨茎突水平.桡骨远端有压痛,可触及向桡背移位的骨折端;粉碎骨折可触及骨擦音.  相似文献   

17.
吴红兵  赖欧杰  胡勇 《现代实用医学》2015,27(2):157-158,172
目的比较掌侧锁定钢板和石膏制动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63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35例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手术组),28例采用手法复位后石膏制动治疗(保守组),对两组进行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末次随访结果显示,手术组腕关节屈伸活动、旋前及旋后活动、握力及DASH评分显著优于保守组(均<0.05)。结论掌侧锁定钢板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能够获得更好的腕关节活动度、握力及功能。  相似文献   

18.
易球  吴柏战 《华夏医学》2023,(3):111-115
目的:探讨解剖钢板结合不同旋前方肌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DRF)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9例D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用Henry入路旋前方肌下骨膜外置入钢板,观察组25例采用劈开肱桡肌旋前方肌下置入钢板。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腕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结果:观察组钢板调放次数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GW评分低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F患者采用劈开肱桡肌旋前方肌下置入钢板可减少术中钢板调放次数,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46例,其中23-B型37例,23-C型9例,均从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结果:随访46例中45例恢复良好,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优良率97.8%。结论:经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效果好,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LCP)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探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快捷、有效、并发症少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8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平均年龄62.4 岁.按照AO骨折分型:C1 型7 例;C2 型11 例;C3 型10例.其中2例分别合并股骨颈骨折与股骨粗隆间骨折.均采用掌侧入路,斜T型LCP固定.结果 28例随访8~15个月,平均10.3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2周(9~16周).术后功能恢复时间2~6个月,平均3.6个月.腕关节活动度平均为:掌屈67.3°,背伸62.6°,尺偏22.7°,桡偏18.9°,前臂旋前80.5°,旋后75.6°.最后1次随访X线片与术前相比,桡骨茎突的平均长度自术前的6.3 ( - 10~10)mm 增加至11.4 (8~14)mm.掌倾角自术前的- 10.2°( - 50°~20°) 增加至7.9°( - 5°~15°).尺偏角从16.1°( 0°~20°) 增加至18.6°(15°~25°).关节面间距从5.6 (1~15) mm 减少至0.9 (0~2) mm.术侧握力为健侧的78 %(55 %~100 %).根据Gartland与Werley评分标准,优8例,良12例,可6例,差2例.结论 这项总结结果支持LCP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对于累及关节内的桡骨远端骨折,LCP可以较好地维持骨折复位,允许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并可获得满意的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