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邦芝 《陕西中医》2004,25(2):179-180
下法为八法之一,具有泻下邪热,通导积滞,逐瘀散结的作用。随着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下法对治疗急性热病,特别是在危重病症的抢救中,越来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笔者在临证之际,运用下法治疗温热病,使火热之邪藉阳明为出路,泄热以存阴,疗效颇为满意。兹就临床所得,略举案例,简述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2.
3.
安潇  江永泉 《国医论坛》2000,15(5):22-23
温病气分发热的病机是阳热郁结,气滞、血瘀、火毒等交互为患,邪无出路。根据“胃肠以通为用”理论,明确通腑法为气分发热的主要治法。其作用有解用结、通畅气机、攻逐瘀血、存阴保津等,具体把通腑法分为宣肺通腑、活血通腑、解毒通腑、扶正通腑4法。  相似文献   

4.
5.
6.
成跃红 《陕西中医》2002,23(4):F003-F003
冉雪峰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师 ,他从医五十余年 ,医术精湛 ,造诣颇深。《冉雪峰医案》为他 81岁高龄时所作 ,书中记载了冉老先生医治内外妇儿各科病案七十一篇 ,虽此惟历年经历中千百之一 ,但反映了冉老他在临床治疗上既能遵从古法 ,又有独创精神 ,既宗《内经》原理、又融伤寒、温病学于一体 ,提出“伤寒原理可用于温病 ,温病治疗可通于伤寒”之见解。如“秋温”案、战汗案 ,颇非寻常 ,诚乃融寒温疗法于一炉之佳案。兹不揣简陋 ,就个人读书所得 ,略陈于次 ,以就正同道。伤寒、温病两者病邪性质大相径庭 ,治疗方法各不相同 ,历代医家对此著述…  相似文献   

7.
通下逐邪法是通过攻逐泻下,通导里实邪热外泄之法,属于八法中“下法”的范围。该法在温病临床治疗中占有颇为重要的位置,主要适用于温病有形实邪内结的病证,如热结肠腑、热瘀蓄  相似文献   

8.
通腑泻下法为主治愈中风一例广东省广州市华南缝纫机零件八厂卫生所(510220)邵鉴权[关键词]中风,中经络,通腑泻下法李某,男,31岁,司机。1989年2月27日初诊。病者在10天前,早上起床准备上班时,突然感到左侧肢体麻痹,继则不能活动,当时神志清...  相似文献   

9.
骆常义 《四川中医》1998,16(6):13-14
清代温病大师叶天上说:‘“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可见,湿病过程中的气分证,不但是个重要的病机问题,而且也是复杂的治疗问题。因为,某些不进入气分证的温病患者,则病情轻浅;某些必然进入营血证的湿病患者,则病情深重。所以,对温病气分证的治疗必须抓紧,遣方用药宜早不宜迟,宜重不宜轻。治疗恰当,就可使邪去病愈。否则、邪盛正伤,则可内陷营血发生危香证候,所以温病气分证的治疗是防止传变的关键。1.清宣泄热,达邪外出治风湿风湿,是风热病邪引起的一种外感热病。一年四季皆发,冬春尤多见。青少年患者不少…  相似文献   

10.
通腑泻下法在中风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1.
施仁潮 《中医杂志》1995,36(5):265-267
王孟英12岁时,其父病温,众医见其大便溏污,升提温补浪投,病渐加剧。一浦姓医谓幸得自利,热势尚得宣泄,不宜妄止,当从其势而凉泄,用之果验。孟英聆其言而心识之。及长,究心于温病,验诸临证,触类而旁通,于温病喜便通之说颇多精辟见解。兹述其要。1 温病以便溏为邪有出路温热病邪,由口鼻而入,首先犯肺,出现肺卫病证,如能及时治疗,用药不谬,则邪得外解,病变由此终止,最属可喜。但是,往往由于邪在肺卫,症情轻浅,易被忽视,贻误时机;或由于邪  相似文献   

12.
13.
14.
温病卫分证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病卫分证相关研究进展陈建萍雷载权*张之文*(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中医理论研究室广州510089)为了全面掌握温病卫分证的研究进展,进一步为理论及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信息,在查阅了大量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撰写了这篇文章,力图较全面地反映有关的研究动态。1理论...  相似文献   

15.
温病的治法,诸如解表、清气、解毒、化湿、通下、清营、凉血、开窍、熄风、滋阴、固脱等,是治疗急性外感热病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建国以来,广大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人员,运用上述诸法治疗流行性感冒、乙型脑炎、大叶性肺炎、病毒性肝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菌痢等急性传染病,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充分显示其有无限的生命力,很值得继承和发扬,现仅  相似文献   

16.
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阳闭证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急性期阳闭证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1 中风 患某,男性,68岁,农民,1998年7月25日就诊。家属诉其原有头晕史多年,一直未予治疗。5d前午餐时突感右手无力,右腿疲软,同时言语含混不清,随后病情日渐加重,右侧手脚不能动弹。就诊前1d出现昏迷不醒,小便自遗。刻诊:神识昏迷,颜面潮红,呼吸气粗,喉间痰鸣,牙关紧闭,口角歪斜,躁动不安,大便5d未解,苔黄腻,脉弦滑数。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Ⅰ级,测血压26.7/16.8kPa。四诊合参为中风阳闭,乃肝风痰火夹瘀上逆犯脑,腑气闭塞。急予安宫牛黄丸1粒,水化灌服,每日1次,并予通腑泄热、豁痰开窍法治疗。处方:生大黄…  相似文献   

18.
阳明病主要的病变机理是“胃家实”,即胃肠燥热亢盛。根据邪热是否与肠中糟粕相结可分为有热无结的无形邪热炽甚证和有热有结的肠腑燥热内结证。前者施治于清法,后者主要施治于苦寒攻下法。《伤寒论》阳明病篇中论述苦寒攻下法的内容全面详实,承气汤方的应用规律和组方法则,对温病学治则治法理论和临床实践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颇有研究价值。1 阳明病苦寒攻下法的辨证指征阳明病苦寒攻下法主要治疗肠腑实热燥结证。在具体应用时首先应仔细辨析腑实证的临床表现,掌握其辨证的着眼点和主要症状,才能确保辨证准确,立法得当。一般认为…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