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静脉穿刺采血是新生儿行化验、检查或细菌培养常用的方法。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高,既减少了患儿痛苦,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也确保了血标本的质量。股静脉穿刺采血有直刺法、横刺法和斜刺法3种。2005年1月~2008年4月我院儿科对270例新生儿取股静脉穿刺采血,其中,90例采用直刺法,90例采用横刺法,90例采用斜刺法,分析结果表明,横刺法比斜刺法安全、易于操作、成功率高,斜刺法比直刺法安全、易于操作、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比较静脉直刺与斜刺法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病人,分别采用直刺与斜刺法行手背或腕部浅静脉穿刺,连续两天,进行自身对比观察。结果:直刺法一次成功率达92%。结论:直刺法穿刺成功率高于斜刺法。  相似文献   

3.
左右侧股静脉采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两侧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方法随机选择160例年龄在1岁以下的住院患儿,80例行左侧股静脉采血(直刺法、斜刺法各40例);80例行右侧股静脉采血(直刺法、斜刺法各40例),比较两侧股静脉及两种穿刺方法一次采血成功率。结果右侧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左侧(P<0.01);斜刺法采血成功率高于直刺法(P<0.05)。结论右侧股静脉穿刺采血比左侧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高;采用斜刺法比采用直刺法采血效果好;选择右侧股静脉穿刺法方便定位,易于固定,便于操作,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斜刺法比直刺法操作较轻松自然,针头不易移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种能提高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穿刺方法.方法:将120例需要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标本的新生儿分为斜面进针法(斜刺法)和垂直进针法(直刺法)两种,比较两种方法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斜刺法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直刺法,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减少.结论:斜刺法进针直观,可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静脉穿刺术直刺法、斜刺法对护理工作和患者的影响.方法 随机分组,每组各100例,分别采用直刺法(直接进针法)和斜刺法(间接进针法)进行观察.结果 静脉穿刺术以直刺法最好,穿刺速度快,一次成功率高,患者反应疼痛轻微,满意度高.结论 直刺法是静脉穿刺术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5):2080-2081
目的:探讨急诊婴幼儿股静脉穿刺抽血的两种不同穿刺方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血液样本质量,减少患儿痛苦。方法:将180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采用注射器连接一次性头皮针斜刺法,对照组采用注射器直刺法,观察两组患儿股静脉采血穿刺数、采血时间、采血后局部血肿。结果:对两组患儿采血穿刺数、采血时间、采血后局部血肿情况观察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注射器连接一次性头皮针斜刺法明显优于注射器直刺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的最佳方法,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信任度、满意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别采用直刺法和斜刺法对58例住院患者进行静脉穿刺,观察受试对象的疼痛反应、针孔堵塞及血管组织损伤变化。结果直刺法与斜刺法相比疼痛程度、血管周围瘀血明显减轻,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满意率提高,液体渗漏,针孔堵塞减少,一次穿刺成功率提高。结论直刺法对皮肤血管的损伤小,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信任度、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直刺法采血和斜刺法采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600名20~45岁的青壮年,分常规组和实验组进行比较。结果直刺法采血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疼痛轻,献血反应少,皮肤损伤面积小,血流速度快。结论招募保留再次献血者宜采用直刺法静脉穿刺。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患者对斜刺法与直刺法皮下注射胰岛素的疼痛反应.方法 糖尿病患者84例,分别以斜刺与直刺两种方法注射胰岛素,观察每一患者对两种不同方法的疼痛反应,疼痛程度以MeGill疼痛评估标准判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中,采用直刺法皮下注射胰岛素,患者痛感轻(3级疼痛6例,占7.14%,4级疼痛4例占4.76%).结论 直刺法皮下注射胰岛素疼痛轻微,可在临床中使用.  相似文献   

10.
我院儿科常规抽血多,常采用头皮静脉采血法、四肢浅静脉采血法、股静脉直刺采血法,而对于婴幼儿及肥胖儿头皮静脉一次采血最多只能达到7mL;四肢浅静脉穿刺困难,且不易成功;颈外静脉穿刺后不易固定,转头易穿通血管而造成失败;股静脉直刺法固定困难,穿刺范围小,穿刺成功率不高。股静脉斜刺法则克服了以上弱点,穿刺成功率高,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为医生诊治疾病提供了足够的血量,为抢救赢得了时间。我院自2000-01采用股静脉斜刺采血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股沟静脉抽血直刺和斜刺两种方法 成功率的高低.方法 将我院儿科住院部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的1010例1岁以下的患儿分为两组做比较,实验组560例为直刺方法 入针,对照组450例为斜刺方法 入针.结果 直刺方法 入针成功率明显高于斜刺方法 入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儿腹股沟静脉抽血直刺入针方法 可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静脉穿刺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此项操作才能迅速准确地完成静脉穿刺术。以往在静脉穿刺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方法是斜刺法,就是在欲穿刺静脉的旁侧,距静脉约0.5—1厘米处,针头与皮肤成20~30度角,针尖斜面向上,将针尖刺入皮下,然后在皮下潜行一段距离后再刺入静脉。由于此种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所以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静脉穿刺术的最佳方法——直刺法。就是指在欲穿刺的静脉上,针头与皮肤成10~45度角,针尖斜面向上,通过皮肤将针尖直接刺人静脉。现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及直刺法的操作步骤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静脉输液进针途径与角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于1996年2月~1997年7月通过160例患者静脉穿刺进针途径角度的观察比较,得出斜刺法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直刺法,进针时与皮肤所成角度大小与疼痛程度无明显关系,现报导如下。IIB床资料选择本院门诊接受静脉输液的清醒患者160例,其中男84例,女性76例,年龄10~78岁。分直刺法与斜刺法两组。2操作方法两组均选用一次性输液器,7号针头,选患者上肢前臂或手背静脉穿刺,原则上从远心端至近心端依次选择血管。斜刺法组:选好穿刺血管,止血带结扎手臂显露静脉后,常规消毒皮肤,右手持计在血管旁0.Zcm处刺人皮下潜行0.scm~I…  相似文献   

14.
谭敏 《中外健康文摘》2012,(38):177-178
目的观察斜刺法采血的效果,探讨提高新生儿穿刺采血成功率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月至2012年4月的180例新生儿进行筛查,并将18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实验组行斜刺法采血,对对照组采用直刺法采血,观察两组的不同穿刺效果,主要综合在皮肤受损、一次成功例数、标本合格率等方面的因素.结果实验组90例新生儿行斜刺法之后,出现皮肤损伤0例,一次成功的87例,占96.7%.标本合格的88例,占97.8%;对照组90例新生儿行直刺法之后,出现皮肤损伤10例,一次成功的73例,占81.1%,标本合格的79例,占87.8%.结论采用斜刺法畸形新生儿足跟血标本采集,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大大提高了采血的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是儿科治疗的常用手段,也是基本的操作。提高穿刺采血成功率对降低患儿痛苦,提高治疗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传统的直刺法因定位方法、穿刺时间、患儿不配合等原因,常常导致穿刺失败,影响诊断及治疗。近年来,我科采用股静脉斜刺法穿刺采血,与传统的直刺法相比较,成功率高,操作方便,易于掌握,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使用股静脉采血法采集血标本的160例患儿,随机分为A、B两  相似文献   

16.
张燕萍  唐嵘 《吉林医学》2010,31(14):2065-2066
目的:探讨新生儿筛查中斜刺法采血的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0月951例新生儿随机分组,对采用传统的"直刺法"与"斜刺法"(10°~20°)采足跟血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两种采血方法的一针采血成功率及血滤片的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10°~20°"斜刺法"组优于"直刺法"组。结论:采用10°~20°斜刺法采足跟血具有一次成功率高、血滤片质量好,且减少痛苦、方便快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静脉穿刺术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护士基础操作的重要内容。由于流脉穿刺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病员的痛苦,而病员常常将静脉穿刺技术的好坏作为衡量护士的标准,因此加强国脉穿刺的训练,做到"一针见血"是很重要的。笔者就老年人静脉穿刺以及穿刺失败的原因作一分析,以不断提高穿刺成功率。lq刺方法根据进计角度和方法的不同可采用直刺和斜刺法。直刺法是指在将要穿刺的静脉上,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60.,快速进针穿过皮肤,再呈约20"角治血管方向行走,穿理血管见回血后将针头平行送人少许,这种方法临床上使用较多,成功率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方法的改进与假阳性率及复查率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5年—2007年出生的新生儿随机分两组,分别采用直刺采血法与定位斜刺采血法,观察复查人数及假阳性率。结果:两种采血方法的复查率、假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定位斜刺采血法明显优于直刺采血法,定位斜刺采血法,有效降低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复查率及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预防接种两种注射进针角度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2 800例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传统的斜刺法和直刺法接种,观察两组儿童疼痛及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直刺法总疼痛率为57.5%,局部反应发生率为8.2%,全身反应发生率为6.4%,而斜刺法分别为78.7%、23.0%、11.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划线定位斜刺法在新生儿股静脉采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进行股静脉穿刺的24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28例与对照组112例,试验组采用划线定位斜刺法进行股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定位股动脉搏动进行股静脉采血,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及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结果:采用划线定位斜刺法进行股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高于传统定位股动脉搏动进行股静脉穿刺;血肿发生率低于传统定位股动脉搏动进行股静脉穿刺,且操作时间明显少于传统定位股动脉进行股静脉穿刺。结论:应用划线定位斜刺法进行股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定位股动脉进行股静脉穿刺法,且操作时间短,穿刺部位损伤小,是一种实用的新生儿采血方法,值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