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2 063例意外妊娠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外妊娠需采用人工流产等补救措施 ,但是手术的近远期并发症会给受术者带来一定的危害 ,所以 ,对意外妊娠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了解不同年龄及采取不同避孕措施的人群避孕失败的原因 ,有利于指导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的“知情选择”,提高避孕效果 ,减少意外妊娠的发生。对象与方法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在我站计划生育门诊做人工流产手术的意外妊娠者 2 0 6 3例 (包括钳刮术 )。停经天数6~ 11周 ,年龄 18~ 4 5岁。对各年度、各年龄组有无避孕措施、未婚、带器妊娠、脱环、避孕套和口服避孕药避孕失败及其他 (男女结扎失败、体外射精等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未婚妊娠女性人工流产决定因素、术后不良心理状况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10所抽样医院作人工流产的780例未婚女性作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人流原因、对避孕知识掌握情况及心理状况等,总结未婚妊娠女性人工流产的原因及术后不良心理的发生情况,并探讨预防措施。结果 (1)未婚妊娠女性年龄以18~25岁居多,流动人口所占比例高,职业以公司职员、学生、商业服务业为主,流产方式中以全麻流产居多,流产次数以1次所占比例较高,文化程度均较高。(2)未婚妊娠女性人工流产原因以未避孕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未坚持避孕,≤25岁者未避孕所占比例较多,其次为未坚持避孕;≥26岁者未避孕所占比例降低,避孕失败所占比例升高。(3)未婚妊娠女性未避孕及未坚持避孕原因排列前三位为侥幸心理、不懂避孕知识及个人疏忽,未婚妊娠女性避孕失败原因以避孕套使用不当、安全期避孕及口服避孕药避孕为主。(4)未婚妊娠女性避孕方式以避孕套或短效避孕药为主,大部分均认为可发生婚前性行为,对人工流产对身体有害及紧急避孕药不可常服知晓率高,避孕知识获取途径以书刊杂志、电视网络为主,避孕工具获取场所以药店、医疗机构为主。(5)未婚妊娠女性人工流产术后躯体化、强迫、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性等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结论未婚妊娠女性以年龄≤25岁、流动人口、公司职员、学生、商业服务业为主,以初次流产常见,重复流产比例上升,其多存在不良心理反应,对避孕知识知晓率低,人工流产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妇科门诊人工流产后患者避孕知识态度与行为,为更好地开展妇科门诊人流后关爱服务(PAC).方法 使用自制调查问卷表对235例门诊人工流产患者进行避孕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调查.结果 没有避孕(48.9%)和避孕失败(51.1%)是导致此次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避孕失败采用的避孕方法依次为安全期、避孕套、体外排精、口服紧急避孕药、宫内节育器、口服避孕药;以往使用的避孕方法中,使用避孕套207人(88.1%),避孕套使用完全正确仅4.8% (10/207);口服避孕药35人(14.9%),服药方法不正确占使用人数的57.1% (20/35);使用宫内节育器避孕32人(13.6%);从没避孕5人(2.1%).对不可靠避孕方法、紧急避孕方法、避孕套正确使用、流产后排卵时间、人流危害完全知晓率分别为24.3%、19.1%、29.8%、9.8%、9.8%,研究对象中有49.8%认为偶尔性生活不会怀孕,6.4%认为紧急口服避孕药可用于日常避孕.不同婚姻状态、年龄、文化程度患者的避孕知识、态度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妇科门诊人工流产患者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存在错误的避孕认知态度,避孕方法使用不当和低效的避孕方法使用率较高,必须通过PAC服务,立即落实避孕措施.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已婚育龄妇女避孕套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农村已婚育龄妇女避孕套使用状况及分析避孕失败原因,以提高避孕套使用效率,减少非意愿妊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山东省8个市县农村20543名已婚育龄妇女在2002年1月-2005年6月期间的生育避孕情况;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使用避孕套避孕的失败率和危险因素。结果近3年的避孕模式中,单纯使用避孕套的比例为45.1%,与节育器合用的比例为38.1%。避孕套避孕失败率为11.2%。避孕套避孕失败主要原因是未能坚持使用、套破裂和套滑脱。低年龄组使用避孕套失败的危险性增加,月经规律及没有月经期症状可降低避孕套使用的失败率,怀孕次数少和无流产史与使用避孕套避孕失败呈负关联。结论山东省农村避孕套使用率不断增加。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避孕套的正确使用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宝应县妇女人工流产原因及避孕现状,探讨如何采取干预措施防止意外妊娠,减少人工流产。方法对宝应县计划生育指导站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1 082例妇女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问答的方式进行访谈,调查其避孕情况及意外妊娠原因。结果意外妊娠原因主要为未避孕和避孕失败,未避孕177例(16.36%),其中未婚及45岁以上妇女所占比例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避孕失败866例(80.04%),依次为避孕套(43.99%)、宫内节育器(25.14%)、安全期(6.38%)避孕失败。结论要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指导育龄妇女及时落实避孕措施,正确掌握避孕方法,提高避孕有效率。  相似文献   

6.
人工流产女青年性行为和避孕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北京市人工流产女青年的性行为和避孕现状,探讨人工流产、特别是重复流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的方法,对北京市1 008名自愿要求人工流产、在1980年8月1日之后出生的女青年进行现状调查。结果:研究对象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20.70±1.95)岁,54%的人在20岁之前就开始了性生活;首次人工流产的平均年龄为(21.96±1.81)岁,首次流产在20岁之前的占17.0%;将近25%的人曾与2名及以上的男性发生过性关系;人流女青年本次怀孕的原因,60.2%是因为没有避孕,39.7%由于避孕失败;没有避孕的主要原因是"在没有准备好避孕药具的情况下同房"(41.5%)和"知道避孕方法但不想用"(39.7%);避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全安期和体外射精(39.0%)、避孕套(32.7%)和紧急避孕(18.5%);过去3个月中,最常用的避孕方法为避孕套(75.5%)、全安期和体外射精(11.0%)、紧急避孕(8.2%);在避孕套使用者中,只有9.3%能坚持每次同房都用;77.2%的人认为口服避孕药对身体不好;32.4%的研究对象有重复流产。单因素分析发现,文化程度低、未婚同居、首次性生活和首次流产的年龄小、多性伴和不能坚持、正确使用避孕措施是重复流产的影响因素。结论:女青年首次性行为开始早、多性伴比例高、避孕药具使用率低或使用低效的避孕方法是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的主要原因,且重复流产现象比较严重;同时,流动人口在人流女青年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应当对未婚人群和流动人口女青年进行人工流产的危害以及避孕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现代科学的避孕药具使用率,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  相似文献   

7.
人工流产是终止早孕和有效控制人口数量的一种补救措施,但部分受术者可能发生并发症。因此,必须规范技术操作。 一、人工流产的原因 1.非意愿妊娠与人工流产 据1991年上海市调查,已婚人工流产妇女主要妊娠原因为避孕失败占71.5%,未避孕的占28.5%。2000年调查已婚和未婚妇女非意愿妊娠原因中避孕失败分别占44.6%和73.1%。 2.避孕措施与人工流产 上海对7 826例新婚妇女避孕方法调查,有63.7%的对象不愿使用口服避孕药,怕影响健康及发胖;6.2%的对象不愿使用……  相似文献   

8.
陈叶君 《现代保健》2008,(33):35-36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的临床原因。方法对296例避孕失败的患者行B超定位和人工流产述,计数分析。结果带器妊娠〈1年者112例;296例均为IUD下移;吉妮IUD妊娠1例。结论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随时复查,使用吉妮IUD,可降低带器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原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了解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人工流产原因。方法: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方法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人工流产情况及原因。结果: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人工流产率为29.98%;人工流产原因中有35.15%是由于未避孕造成的,有超过一半(52.85%)的人工流产为避孕失败情况下采取的补救措施;避孕失败的原因中有65.09%为宫内节育器失败;婚前及婚后初产前的人工流产超过70%是未采取避孕措施造成的,而产后的人工流产主要是避孕失败造成的;多次人工流产妇女的避孕措施趋向多样化;而人工流产原因中避孕失败的比例增加。结论:应加强避孕方法知识的宣传以及避孕方法使用的指导,提高农村育龄妇女的避孕使用率及正确使用率,特别是对有人工流产(一次或多次)史的对象应加强避孕使用指导;对采用宫内节育器的妇女应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官内节育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人工流产现状,为本站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汉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行人工流产的妇女共87例,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所选对象的人工流产的现状、原因及避孕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人工流产原因及所占比例分别为未使用避孕药具(40.23%)、放置IUD后避孕失败(21.84%)、口服避孕药失败(16.09%)、避孕套避孕失败(11.49%)、哺乳闭经法失败(8.05%)、杀精剂应用失败(2.30%);人工流产现状及所占比例分别为小学文化程度(11.49%)、初中文化程度(41.38%)、高中文化程度(47.13%)、已婚(40.23%)、未婚(59.77%)、首次流产(29.88%)、二次流产(42.53%)、三次及三次以上流产(27.59%);且避孕知识知晓情况及所占比例分别为不了解人流后并发症(50.58%)、知晓对身体的危害(29.88%)、知晓易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变(19.54%)。结论多数人流妇女对人流易为其带来的诸多并发症、生理、心理影响并不了解,对避孕知识严重缺乏,故因及时为其开展计划生育服务。  相似文献   

11.
宫腔较大妇女放置GyneFix IN IUD与MCu IUD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宫腔较大妇女放置GyneFix IN IUD(吉妮IUD)和MCu IUD(爱母IUD)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选择既往有1次或2次以上脱器史及带器妊娠史,且自愿放置新型IUD的宫腔较大(9~10cm)已婚育龄妇女2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放置吉妮IUD和爱母IUD,并进行24个月随访观察。结果:吉妮IUD组因症取出率、终止使用率低于爱母IUD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吉妮IUD对宫腔较大妇女更具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9省农村育龄妇女IUD使用及失败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了解中国9省农村育龄妇女IUD使用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9省农村18922例放置IUD妇女进行横断面及前瞻随访研究。结果:69.9%IUD使用者的年龄≤30岁,农民占61.5%,初中文化程度者占58.7%,有过阴道分娩史者占80.1%,初次放置IUD者占61.8%,在月经间期和哺乳期月经未恢复时放置IUD者各占53.8%和31.3%;放置国家避孕药具采购目录中IUD者占72.1%;76.5%的IUD使用者在乡级计生服务机构放置。近50%的IUD放置人员有大专及本科学历和初级职称。IUD使用12个月总累计失败率(包括妊娠、脱落、下移取器和因症取器)为每百妇女年10.71。不同种类IUD的失败率有较大差别。在哺乳期月经未恢复时及乡级计划生育机构放置IUD的失败率较低。结论:为降低IUD使用失败率,需要对IUD类型进行客观评价,加强对不同时期放置IUD妇女的指导,培训置器人员规范操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工作中供选择的宫内节育器(IUD)种类数量与其使用效果间的关系。方法:对9省农村18922例放置IUD妇女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并进行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结果:IUD种类数量与其使用效果并非线性关系。比较IUD使用失败率,使用IUD>5种的地方(14.31%)明显高于使用IUD≤5种的地方(9.89%)。进一步分层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使用IUD>5种的地方发生使用失败结局的可能性高于使用IUD≤5种的地方。结论:使用IUD的种类数量过多,IUD的使用效果未必好。为了保证IUD的使用效果,应对所提供IUD种类进行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放置活性元宫IUD与TCu220C IUD24个月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观察活性元宫IUD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0 6 0例分别放置活性元宫IUD和TCu2 2 0CIUD的育龄妇女 ,进行 2 4个月随访观察。结果 :活性元宫IUD 2 4个月的脱落率、妊娠率、因症取出率及终止率明显低于TCu2 2 0CIUD ,经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讨论 :活性元宫IUD是避孕效果较理想的避孕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三种宫内节育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MCu宫内节育器(IUD)、HCu280 IUD及TCu380A IUD精品的临床效果,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要求放置IUD且符合放置要求的900例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300例,分别放置MCu IUD、HCu280 IUD、TCu380A IUD(精品),于放置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比较其避孕效果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Cu380A IUD、MCu IUD及HCu280 IUD的带器妊娠率分别为每百妇女年0.73、1.7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脱落相关终止率分别为每百妇女年3.86、0.34、0.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因症取出率分别为每百妇女年5.46、2.06、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u 280 IUD带器妊娠率、脱落率较低,MCu IUD脱落率和因症取出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3种含铜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前瞻性研究3种含铜宫内节育器(IUD)临床效果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分别放置TCu380A型IUD、MLCu375型IUD和元宫-365型IUD,置器后1、3、6、12个月分别进行随访。以3种IUD的妊娠率、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和总停用率作为指标进行临床效果评估。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2283例,其中放置TCu380A型IUD773例、MLCu375型IUD738例和元宫-365型IUD772例。3种IUD的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和总停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种IUD放置1年,累计非意愿妊娠率均<1%。怀孕1次组的非意愿妊娠、脱落、因症取出、总停用、医学原因终止等发生率大于怀孕2次以上组。以元宫-365型IUD为对照,MLCu375型与TCu380A型在上述情况中均有更大的发生风险。脱落率、医学原因终止率还与置器地区有关(P=0.000)。月经量多者比月经量少者停用风险更大(OR=2.513,95%CI1.037~6.092);IUD失败后再次使用组比首次使用组有更高的停用风险(OR=1.649,95%CI1.224~2.221);B超扫描IUD顶部与宫底距离越大,停用风险越大(OR=1.197,95%CI1.052~2.130)。结论:元宫-365型、TCu380A型与MLCu375型3种含铜IUD避孕效果确切,其中元宫-365型IUD在3种含铜IUD中不良停用率最低。IUD使用者的孕次、宫腔深度、B超扫描IUD顶部与宫底的距离、月经量、是否曾有IUD失败史、所放置的IUD种类以及不同置器地区等因素影响其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绝经后不同宫内节育器取出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不同IUD取器方法取出成功率。方法: 将 118名绝经后带器妇女随机分为 3组, 直接取器组、术前补充雌激素和米索前列醇既用药组、宫腔镜组。结果: 3组IUD取出成功率分别为 87 .2%、97. 4%和 100 .0%, 直接取器组与术前用药组和宫腔镜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0 .05), 而术前用药组与宫腔镜组之间无明显差别 (P>0. 05)。结论: 对于绝经后妇女, 直接取器易造成IUD取出困难, 通过术前用药改善宫颈条件和宫腔镜下取器均可明显提高取器成功率, 术前用药和宫腔镜成功率无明显差异, 但宫腔镜对困难IUD的取出有独到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种类、放置时期和技术影响宫内节育器失败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燕  傅璟  吴尚纯  李素霞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2):4592-4594
目的:评价宫内节育器(IUD)种类、放置时期和放置技术对其失败率的影响。方法:用循证医学方法,检索7个数据库和9种相关杂志,纳入相关临床研究并予以质量评价,提取原始研究的数据和进行合并分析。对无异质性可合并的文献使用Meta分析,对不可合并的资料作定性系统评价。结果:纳入16项(共计23295例)研究,因文献间异质性大,仅进行定性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活性带铜IUD较惰性IUD的失败率低;在放置时期比较中,剖宫产后即时放置IUD的脱落率低于阴道分娩后放置者;人流后即时和哺乳期放置IUD的脱落率可能较高,但哺乳期放置因症取出率低;服务提供人员置器技术与脱落率相关。结论:活性IUD值得推广使用。对阴道分娩后放器者应该加强随访,哺乳期放置IUD的脱落率可能较高,但因症取出率低,为知情选择提供了依据。放置IUD应该由技术娴熟和有经验的服务提供者完成。因纳入分析的文献以回顾性病例分析和病例-对照研究为主,结论需要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9.
Barriers to intrauterine device insertion in postpartum wome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proportion of postpartum women at th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who choose an IUD for contraception, the number who actually obtain one and the barriers to postpartum IUD insertion. METHOD: We conducted a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 of 1627 postpartum women who delivered at th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Those women who indicated at hospital discharge that they desired an IUD comprised the study group of 193 women. Medical records were reviewed to identify the timing of IUD placement. If an IUD was not inserted, we attempted to determine the reason by reviewing clinic records. RESULTS: Twelve percent of postpartum women requested an IUD. Records were available for 114 women. Of these, only 69 (60%) actually obtained an IUD. Barriers to postpartum IUD insertion included provider advice against the IUD, patient failure to return for a postpartum visit and early repeat pregnancy. CONCLUSION: We conclude that postpartum women desiring an IUD may have difficulty obtaining on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层妇女使用宫内节育器(IUD)避孕失败的高危因素,为预防失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就诊的放置IUD避孕失败的妇女100例作为观察组,用数字表法随机抽出同期采用IUD避孕正常的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妇女的基本情况,然后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IUD避孕失败(包括IUD合并妊娠及IUD合并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孕产史、月经情况、是否在哺乳期放置、IUD的类型、IUD位置、放置年限、施术者技术、子宫畸形、宫颈松紧度、既往流产史、是否有IUD下移或脱落史、是否合并其他妇科疾病以及是否规范随访等因素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孕产史、月经过多、IUD的类型、IUD位置、放置年限、施术者、子宫畸形、宫颈松紧度、既往流产史、IUD下移或脱落史等因素的OR值分别为4.381、5.872、6.849、3.095、6.528、4.692、2.648、2.797、6.029、1.877和2.766,95%CI值分别为3.563~17.428、5.465~20.593、6.257~25.497、2.184~9.546、6.007~24.270、4.183~18.749、1.755~6.490、1.953~8.589、5.746~22.834、1.269~4.554和1.921~8.294;IUD合并异位妊娠与IUD合并妊娠妇女在IUD类型、放置年限、施术者、合并盆腔炎、合并子宫肌瘤或内膜息肉、月经过多、既往流产史等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IUD类型、放置年限、施术者技术、合并盆腔炎、合并子宫肌瘤或内膜息肉、月经过多、既往流产史等因素的OR值分别为5.294、4.158、6.569、8.978、8.015、10.187和6.259,95%CI值分别为5.347~21.865、3.752~14.691、6.104~27.384、9.403~36.036、8.927~32.968、10.953~42.581和6.463~26.557。结论:年龄、孕产史、月经过多、IUD的类型及型号、IUD位置、放置年限、施术者技术、子宫畸形、宫颈松紧度、既往流产史、有IUD下移或脱落史等因素为IUD避孕失败的高危因素;IUD类型、放置年限、施术者技术、月经过多、既往流产史等为IUD合并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合并盆腔炎、合并子宫肌瘤或内膜息肉可能为IUD合并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