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毒性心肌炎为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中医临床多按“心悸”、“怔忡”、“心痹”、“胸痹”、“虚劳”等范畴辨证施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多由感受外邪引起,邪毒由鼻而入,先犯胃肠或肺卫,再上犯于心。现代医学认为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心肌病变,与中医学邪毒侵心之说大致相符。本病早期  相似文献   

2.
心肌炎主要是外邪入内,温热邪毒导致气阴两虚,湿热邪毒终致心阳亦伤。急性期清热解毒、化湿,驱邪外出;恢复期重在扶正。正盛邪自却;迁延期祛邪与扶正兼顾。  相似文献   

3.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变化较快,重者可导致患者猝死,而外感风热、湿热毒邪侵犯心为其发病主因.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用于治疗风热犯心引起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效果颇佳,故深入探讨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机制有其临床必要性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心肌炎后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 ,常因复感外邪、情绪变化、过劳等诱因 ,致疾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笔者从事心血管病临床多年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 ,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程长短及感邪轻重等不同因素 ,对本病的诊治积累了一些粗浅体会 ,现予以介绍 ,敬请同道指正。1 病因病机现代医学认为心肌炎为病毒、细菌、立克次体、原虫及其它因素引起的心肌实质或间质、局限性或弥漫性病变 ,心肌纤维发生退行性变或坏死。其中以病毒性心肌炎最为常见。中医认为心肌炎由外感温热毒邪所引起。《内经》有“复感于邪 ,内舍于心”之说。根据…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学认为病毒性心肌炎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在中医学上属“温病”范畴。肺虚卫外失职,邪毒侵心是其发病关键。治疗上当以清热解毒,益气补血,滋阴养心为其大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心肌炎是因病毒侵犯心肌所致的心系病证。外邪从皮毛或口鼻而入,犯于肺胃,邪毒留恋,损耗正气,内舍于心,损伤心之气血阴阳是其基本病机。邪自皮毛、鼻咽而入者,首犯太阳,内陷少阴,损伤心阴心阳,从伤寒六经病论治;“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损伤心营,导致气阴两伤,从温病卫气营血论治。本文从伤寒及温病论治病毒性心肌炎,以中医经典理论为基石,阐明邪毒犯心的路径及治疗方药,值得在儿科临床中运用。  相似文献   

7.
宋铁玎教授认为小儿外感咳嗽多为外邪夹毒,机体正邪相争则为热,毒去热才可安,重用清热解毒之剂;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多用吴氏银翘散、桑菊饮、桑杏汤化裁;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中有热,下移大肠,热灼阴液,便秘燥结,生石膏清肺之热加牛蒡子宣上通下;注重药物配伍,清热解毒之剂中加入辛散之剂,辛散透邪助清热解毒之功,又可逐余邪外出。  相似文献   

8.
介绍田芬兰教授分期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经验。田教授认为素体肺脾亏虚是心肌炎发病的关键,温毒内犯是发病的必要条件,病机关键在于"虚"、"毒"、"瘀"。在治疗上提出分期加辨证治疗方法,急性期以清热解毒、祛除外邪为主,恢复期以益气养阴、祛痰活血为主,迁延期病毒性益气养阴、顾护脾胃为主。  相似文献   

9.
袁海波主任医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邱晓堂 《中医研究》1999,12(4):35-36
我师袁海波教授,多年来潜心于中医药防治循环系统疾病的研究。现就导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经验介绍如下:1 急性期:解毒勿忘益气养阴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多为感受外邪,袭肺侵心所致,结合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研究,实质多为“邪毒”。有感受风温者,有感受风寒化热者。故其治疗,常以祛邪为原则,清热解毒为大法。袁师认为:风热邪气侵表,初似“感冒”,患者多不注意,失治误治,表邪未解或风寒邪气化热,内舍于心而致心气耗伤,心阴被灼,而成邪盛正虚的病理。同时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尽管此期实质多以CoxsackieB病毒直接侵犯心…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属胸痹、心悸的范畴,其病机多为感受外邪、或因湿热、疫疾之邪毒的侵袭,或因情志不遂,劳倦内伤,饮食不节,正气不足所致.  相似文献   

11.
刘弼臣教授从肺论治小儿病毒性用肌炎临床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德明 《新中医》1994,26(3):4-5
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心常有余”,“肺常不足”是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内因,而外感邪毒是发病的重要外因。肺卫失司,外邪乘虚而入,侵肺袭心,肺心相传,扰动心神,心脉失养,变证蜂起,因此“治心而不止于心,调理它脏以治心”是从在医整体观出发,用中医药治疗病所进行的堂试。  相似文献   

12.
刘弼臣教授从肺论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心常有余”、“肺常不足”是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内因,而外感邪毒是发病的重要外因。肺卫失司,外邪乘虚而入,侵肺袭心,肺心相传,扰动心神,心脉失养,变证蜂起,因此“治心而不止于心,调理它脏以治心”是从中医整体观出发,用中医药治疗本病所进行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浅谈清法合茶树根合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且以频发性早搏多见,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本病急性发作期一般与六淫外邪有密切关系。温热邪毒从口鼻而入,由卫入营,热伤心肌,邪毒侵入心脉,邪滞不去,损伤心之气血,气血失调,心律因而紊乱。虽未见神昏谵语之候,但可见热毒壅盛、心气营阴耗损之证,如咽喉肿痛、发热,舌绛而干,脉细数、结代等。慢性期为余热未净,营阴耗损,反复感染,经久难愈。因此,对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的治疗,不论急性期或慢性期,应从温热邪毒着眼,不忽视“病毒”因素,运用清法突出清心凉营解毒,常获速效佳效。 茶树根合剂由…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心肌炎证治六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 ,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心肌炎性病变的疾病 ,常继发于呼吸道和 /或消化道病毒感染之后。根据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表现 ,当属中医“惊悸”、“怔忡”、“胸痹”等范畴。近代研究表明 ,本病的发生常因正气不足 ,邪毒犯心所致。在感受邪毒之后 ,伤及血脉 ,损及心体 ,气机不畅 ,血行瘀阻 ,出现心悸怔忡 ,气短胸痹 ,脉结代促 ,心脏扩大等症状。或因邪盛正衰 ,出现心阳虚脱 ,正气衰败之危象。若因病程日久 ,反复不愈 ,则又呈慢性迁延之候。总的来说 ,病毒性心肌炎的外因是感受风热或湿热之邪毒 ,内因是机体正气不足 ,邪毒…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心肌炎是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邪毒侵心、气血亏虚、瘀血内阻为本病主要病机 ,邪盛毒重、热盛阴伤 ,临床上会出现各种较难控制的心律失常。治疗上以清热解毒利咽、益气活血养血为根本大法 ,配合泻火养阴之品 ,疗效极佳。  相似文献   

16.
路志正(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病毒性心肌炎,似属中医学中之“胸痹”、“心悸”等范畴。病因是感受外邪,或温热、疫疠之邪毒侵袭,内以饮食不节,七情劳倦,正气不足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心肌炎发生时,因病毒的侵袭心肌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性改变,病毒的侵袭及其引起的免疫损伤贯穿病毒性心肌炎病程始终。这一现象符合中医温病学中毒蕴日久、痰瘀互结、正气虚羸的认识。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机要素可概括为虚、毒、痰、瘀4个方面:气阴亏虚、毒邪内侵入心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关键;毒蕴心经、伤阴耗气是病毒性心肌炎病机演变的基础;痰瘀互结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机转归。虚、毒、痰、瘀相互促进,互为影响,使本病虚实夹杂,病重难愈。治疗时分清虚、毒、痰、瘀在病毒性心肌炎各病程的主次,以培其气阴亏虚之本,分解其胶结之邪。  相似文献   

18.
林慧娟教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经验例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欣 《中医药学刊》2003,21(6):850-850
病毒性心肌炎是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邪毒侵心、气血亏虚、瘀血内阻为本病主要病机,邪盛毒重、热盛阴伤,临床上会出现各种较难控制的心律失常。治疗上以清热解毒利咽、益气活血养血为根本大法,配合泻火养阴之品,疗效极佳。  相似文献   

19.
刘承玄  刘维 《河南中医》2012,32(2):179-181
硬皮病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者,或肾阳不足,或气血亏虚,或脾肺气虚;标实者,或外邪内阻,或气郁血滞,或邪毒壅结.因此,对于硬皮病的治疗,总以扶正祛邪为法则,或温阳散寒,或活血化瘀,或补肺健脾,或清热解毒化痰通络.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病毒侵犯心肌所致,可导致心肌细胞的坏死或变性,重者可累及心包或心内膜。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单纯用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临床应用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方法。以加昧生脉散配合能量合剂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