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血钾致持久性房颤转为窦室传导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 ,70岁。因恶心、呕吐 3d ,伴意识障碍 2d入院。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史 10余年 ,房颤病史 4年 ;2 0 0 1年行二尖瓣换瓣术。术后坚持服用地高辛治疗 ,0 .2 5mg/d。但房颤一直未纠正。此次住院前所记录的心电图显示 :P波消失 ,以大小不等的f波代之 ,心房率 >35 0次 /min ,R R不规则 ,频率为 76次 /min ,V1导联呈 qR型 ,V5,V6 导联呈Rs型 ,S波粗钝 ,QRS时间 0 .0 9s ,Q T间期0 .37s(图 1)。心电图诊断 :房颤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入院后诊断为 :①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换瓣术后 ;②右心衰 ,淤血性肝硬化 ,心功能Ⅲ级 ;③慢性…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74岁,反复心悸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3月入院。临床诊断:1.高血压病Ⅲ期、2.冠心病、3.Ⅲ°心衰。 P波.P-R间期0.17秒,心率107次/分,电轴左偏-38°,心电图诊断左前分支阻滞。入院时心电图(图1)V_3、V_5为1/2mV窦P,P-R间期0.18秒,心率100次/分,心电图诊断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伴显著电轴左偏(-64°)。入院后经治疗心衰好转。心电图(图2)示;V_3、V_5为窦性  相似文献   

3.
56岁,男性。冠心病,有心衰史,劳力性呼吸困难、心悸。病人心衰属代偿期。入院前12h有心悸感,无头昏或昏厥,无心绞痛,治疗心衰用药:地高辛0·25mg Qd,速尿40mg Qd。依那普利10mg Bid。体检:心率150次/min,规律,血压110/60mm Hg,两肺清晰,心律呈奔马律,两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Na 140mEq/L;K 3·7mEq/L;Cl-102mEq/L;HCO3-26mEq/L;Ca2 9·0mEq/L;P3·0mEq/L;Mg0·5mmol/L,地高辛0·9ng/mL,心电图见图1。问:该病人心律失常最大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图1心电图邓君曙(江苏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214221)室上性心动过速虽可见于无器质…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5岁。反复心悸7年、水肿1年,复发2周入院。临床诊断: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心功能Ⅳ级。以往多次查心电图均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入院后每日服地高辛0.25mg,连服3个月。后改用西地兰0.2mg或0.4mg每晚静注1次。用后第6日晨心率突然减慢至58次/min,心律不齐。09:00急查心电图为房颤,貌似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致房室分离,房室交界性逸搏心律伴快频率依赖性左、右束支交替型阻滞、频发室性早搏,时呈“二联律”,QRS波时限及形态正常时、ST段呈鱼钧状。诊断洋地黄中毒。经停用西地兰、给予补钾等治疗后,16:00复查心电图  相似文献   

5.
房颤伴以优先径路传导的交界性自主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57岁。临床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入院前因房颤(室率120次/min)伴心衰,口服地高辛每天0.25mg共10天。入院后继续服用。入院第1天又静注西地兰0.4mg,第2天静注毒K0.25mg。静注毒K 2h后记录的心电图(附图)示:P波消失,代之f波;ST-T改变为洋地黄类药物作用所致,Q-T间期延-P长(达0.44s)。QRS波分3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73岁.因水肿10 d加重伴咳嗽气促3 d入院,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功能3~4级、2型糖尿病、肺部感染.图1为人院常规同步12导联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心率88次/min,P-P相对固定;P-R间期呈3:2文氏变化:140 ms/180 ms/脱落.QRS波群间期增宽0.12 s呈3:2周期性变化:P-R 140 ms时,V1联呈R型,Ⅰ导联S波粗钝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P-R 200 ms时,V1导联呈QS型,Ⅰ导联R波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之后QRS波群脱落.周而复始构成3:2房室文氏传导伴QRS波群完全性右束支/左束支传导交替阻滞.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完全性左、右束支非等速非同步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 ,5 2岁 ,因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心衰三度入院。入院前患者长期间断地自服地高辛 ,氯化钾 ,近 5d来心慌气短加重进食少 ,入院记录心电图1A :窦性心律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入院后经强心、利尿服钾治疗。病人恶心、不能进食 ,尿量少 ,出现缓慢心率 ,记录心电图 1B :未见心房波P波及f波 ,从Ⅰ~V1导联R -R间期规则 ,为 1 2 0s,频率 5 0次 min ,V2 导联以后R -R间期 0 60s,频率 10 0次 min ,各导联QRS波仍呈右束支阻滞图形 ,QRS时间增宽至 0 2 0s ,V3~V5导联T波高耸呈帐篷样 ,S波…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60岁,阵发性心悸三年,心悸十小时伴晕厥一次于1985年1月31日入院.体检:BP92/60,心界不大,心率196次/分,律不规则,未闻及杂音,血钾3.6mEq/L,入院心电图(附图A)示平均室率196次/分,R-R间期不等,QRS波明显增宽畸形,主波时上时下酷似尖端扭转型室速,但细察R-R间期极不规则,可见f波,V_1、V_3导联在QRS波起始部可见δ波,诊断预激综合征并房颤,经静注利多卡因50mg后房颤终止,心电图示A型预激综合征(附图B).  相似文献   

9.
洪晓红 《心电学杂志》1997,16(2):112-113
患者男,72岁。临床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曾描记心电图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入院前因情绪激动突然出现心悸、胸闷、气促及头昏,但无晕厥。当即描记心电图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给予扩张冠状动脉、营养心肌及地塞米松等治疗,病情好转。在治疗期间检查心电图发现房室传导及束支传导情况多变。入院时V_1导联心电图(附图上)见P波规律出现,P-P间期0.72s,心房率83次/min,心室率40次/min,每2个P波有1个P波下传心室,P-R间期0.12s,下传的QRS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心电图诊断:莫氏Ⅱ型房室传导阻滞(2:1下传)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附图中见P-P规则,P-P间期0.48s,心房率125次/min;R-R间期不等,分别为1.08s、1.20s、1.40s,平均心室率49次/min,房室传导比例为2:1—3:1。QRS波群呈3种形态:第2、5个QRS形态正常,呈rS型,P-R间期0.12s;第3、6个QRS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P-R0.44s;第1、4个QRS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P-R间期0.12s。心电图诊断: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1—3:1),间歇性双束支传导阻滞。附图下见P波规律出现,心率88次/min,P-R间期0.12s,QRS波群呈rsR'型。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0.
我院从1981年以来应用胺碘酮治疗各种心律失常300例、其中3例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阿—斯综合征,经抢救2例成功,1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例1 男,28岁。患风心病13年,房颤3年。入院后经各种检查确诊为风心病、房颤。第二天服胺碘酮0.6/日,10天后转为窦律,心率65次/分,Q-Tc延长至0.67秒,停药。血钾4.3mmol/L(4.3mEq/L),血钙2.5mmol/L(5mEq/L)。翌日中午发生阿—斯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59岁.因胸闷、双下肢水肿7d就诊.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已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原发性高血压、心房颤动史,长期服用地高辛(0.125mg,1次 / d)、卡托普利(12.5mg, 3次 / d)、氢氯噻嗪(12.5mg,1次 / d)等治疗.外院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未见残余分流,全心增大,轻-中度二尖瓣反流,中度三尖瓣反流,肺动脉高压.BP 145 / 90mmHg.急诊生化检查:甘油三酯 4.73mmol / l, 总胆固醇 8.37mmol / l ,低密度脂蛋白 4.48 mmol / l ,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急诊心电图(图1)示各导联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不等的f波,心室率约80次 / min,为心房颤动.QRS形态宽大畸形,QRS电轴-72°,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左前分支阻滞型,R-R间期长短交替,长者0.88s,短者0.60s,周而复始,其基本节律周期为(0.88+0.60) / 3=0.49s,心室率约122次 / min.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非阵发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左前分支阻滞,房室交接区心动过速伴3∶2文氏型传导阻滞,房室交接区分层传导阻滞.考虑为洋地黄中毒,遂停洋地黄治疗.9d后复查心电图(图2)示心房颤动,心室率约60次 / min,QRS形态宽大畸形,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左前分支阻滞型,R-R间期基本匀齐,长Ⅱ10s仅见一次0.89s的短R-R间期,其余R-R间期均为1.02s(约59次 / min).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房室交接区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左前分支阻滞,提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35岁。因心慌、胸闷10天入院。既往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病史4年。体检:血压14.6/8kPa(110/60mmHg)。眼球突出,甲状腺Ⅱ°肿大,可闻及血管杂音。心率130次/min,房颤律。双肺正常。心电图示房颤(室率快)。血T_4295 nmol/L,T_35.3nmol/L,TSH 0.9mU/L(放免法),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和血糖均正常。诊断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并发房颤。予以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及普萘洛尔10mg,每日3次。两周后因心室率仍>100次/min,停普萘洛尔,6h后服维拉帕米80mg,服后2h患者突然意识丧失,血压为零,心率20次/min,  相似文献   

13.
病例1:女,81岁,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一过性黑朦,无意识丧失,服速效救心丸稍缓解,急诊心电图示Ⅲ°房室传导阻滞,为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收入院.查体:血压150/80 mmHg,呼吸20次/分,心率70次/分,心肺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提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4.
患者 ,男 ,74岁。感胸闷、喘气 3年 ,加重 1月于 98年 10月 16日就诊 ,以冠心病、心衰收入院。查体 :BP16 0 /10 0 mm Hg,P70次 /分 ,R30次 /分。重病容 ,半卧位 ,颈静脉轻度充盈 ,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糙 ,无干湿罗音。心界向左下扩大 ,律不齐 ,心音强弱不等 ,心尖部听大 / SM。常规心电图示各导联 P波消失 ,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不同、间隔也不相等的 f波 ;QRS波宽度为 0 .16 s,在 V1 、V2 导联呈 r S型 ,在 V6 导联呈 R型 ,R波顶端有切迹 ;各导联 RR绝对不等。心电图诊断 :房颤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 BBB)。…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56岁,以胸闷、胸痛、头晕7天行静息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三度房室阻滞、交界性逸搏性心律伴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1).入院查体:体温36.2℃,呼吸16次/min,脉搏45次/min,血压110/70 mmHg,心界不大,律齐,未闻及杂音.急查心肌酶学及彩色心脏超声,心肌酶学结果:肌钙蛋白T 0.62 ng/ml、肌酸激酶621 U/L,肌酸激酶同工酶68 U/L.彩色心脏多普勒超声诊断: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正常.入院后,每天数次18导联心电图检查,并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心电图仍示三度房室阻滞,交界性逸搏性心律伴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无明显动态演变.入院第3天行左右冠脉造影,结果示左右冠起源正常,右优势型,RCA(3)100%闭塞.立即对RCA(3)行介入干预,放入支架.介入术后,患者胸痛消失,第2天心电图显示房室阻滞由三度转为一度、二度,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由持续性转为间歇性,Ⅱ导联QRS波群起始部有切迹(图2).10 d后,复查心电图示房室阻滞及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均消失,Ⅱ导联出现异常Q波,下壁导联T波倒置,双支对称(图3).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62岁.因胸闷、黑矇10余年,晕厥间歇发作3天入院.有原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病史10余年.心电图(图1)见各导联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心房颤动波.QRS波群主要呈3种类型:(1)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型(V_1;导联R_1、V_5导联R_4、R_5).(2)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V_1导联R_(2-4)、V_5导联R_(1~3)).(3)中间型:可见两种,一种QRS波群时间基本正常(Ⅲ导联R_2、aVF导联R_4),另一种时间稍宽Ⅲ导联R_4).此3种类型QRS波群间歇出现,R-R间期基本规则,频率约38次/min.右束支传导阻滞型QRS波群提示冲动源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70岁。因咳嗽、咳痰伴气喘5天,门诊以支气管哮喘收入院。查体:T36.2℃,P108次/min,R20次/min,BP16/10.7kPa。呼吸急促,端坐呼吸,双肺呼吸音低,有散在哮鸣音。血WBC10.5×10~9/L,NO.79。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X线透视见两肺透光度增强,纹理稀疏,肌隔下降。入院后给予0.9%生理盐水300ml,地塞米松5 mg,头孢唑啉5g,10%氯化钾10ml静清,每天1次,连用15天;同时给予吸氧,口服强力安喘通2粒,舒喘灵2.4mg,均每日3次,经治疗10天,症状消失出院。3天后患者因上述症状复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56岁,以高血压、冠心病诊断住院治疗。入院时心率50次/分,律不齐。心电图示:宾性心律,Ⅱ°二型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入院后曾多次描记心电图,发现有间歇性束支阻滞、间歇性房室阻滞。附图(见第104页)为同次记录的V_1导联中3个片段:V_(1-a)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2:1房室传导阻滞;V_(1-b)示间歇性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2:1房室传导阻滞;V_(1-c)为间歇性束支,房室传导阻滞。本例房室、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与心电图时相的关系如下: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60岁.因发作性心悸、胸闷2天入院.超声心动描记术、核素~(99)Tm MIBI心肌显像及心脏快速CT检查未见异常,但血清CBV_3中和抗体为正常的4倍.入院后出现一系列符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MⅡ导联(图1上)第1~4心搏为窦性心律,P-R间期0.16s,QRS时间0.08s,心率60次/min;第5~7心搏P波与P-R间期同前,然QRS波群增宽至0.16s,心率63次/min.12导联心电图证实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故心率虽仅63次/min,但相对增快,仍属快频率依赖性左束支传导阻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57岁,宫颈癌术后心电图(附图)P-P 间距相等,心率54次/min,P-R 间期大部份为0.16s,少数为0.22s。正常 P-R 者,其QRS 波增宽,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P-R 延长者,其 QRS 波呈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缓,Ⅰ°左束支传导阻滞,间歇性Ⅰ°右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