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共振成像在闭合性跟腱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闭合性跟腱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包括判断损伤性质、损伤程度和疗效随访。方法2003年4月~2005年5月24例闭合性跟腱断裂伤患者经低场强MRI扫描,MRI采用矢状面T1WI、T2WI、GE-STIR和横断面TME,层厚和层距各为4mm。并根据MRI分级诊断标准确定是部分性损伤还是完全性损伤。其中4例4~8周后复查MRI。结果MRI能准确判断跟腱撕裂的程度、部位,跟腱撕裂主要发生在跟腱中部。16例跟腱完全断裂患者在所有序列上显示跟腱连续性中断,跟腱增粗,T2WI断端间呈高信号;8例跟腱部分断裂患者T2WI显示条状高信号。术后随访4例患者见跟腱变细,信号降低。结论MRI能对跟腱撕裂程度及部位做出准确判断,直接显示跟腱内的信号变化并提供丰富的信息,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外伤引起跟腱撕裂在临床上常见。跟腱撕裂的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方法是磁共振成像(MRI)。MRI显示跟腱形态改变和跟腱内异常变化最为清晰,对跟腱损伤分级诊断有重要价值。本文总结本院收治的26例外伤性跟腱撕裂患者,探讨MRI不同序列在跟腱撕裂诊断及手术修补后随访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场MR在跟腱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跟腱损伤患者经低场磁共振,四肢专用线圈,多序列检查,分析其低场MRI表现。结果8例正常跟腱矢状面各序列显示呈条带状均匀低信号。3例不完全撕裂,显示跟腱增粗,内部信号不均匀,部分纤维束连续。4例完全性断裂,表现为跟腱局部增粗、断裂,断端回缩呈“杵”状改变或扭曲,T2WI、FS—T2WI上中断处呈高信号。结论低场磁共振能够明确地显示跟腱损伤的部位、范围及程度,其形态及信号的改变对跟腱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跟腱撕裂可以单纯由外伤引起,也可在某些病变(如高血脂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基础上先变性后撕裂。MRI对显示跟腱形态改变和腱内变化最为清晰。本文总结本院2006年3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17例外伤性跟腱撕裂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总结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特点和鉴别诊断要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9年10月经病理证实的13例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X线、CT和MRI,分析影像学表现包括:发病部位、骨质破坏情况、病变内的骨质密度、病变区的MR信号特点及周围侵袭性特点。 结果13例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为2~52岁,中位年龄27岁。本组13例的发病部位是长骨8例,髂骨3例,椎体及跟骨各1例。长骨常见于干骺端,可累及骨干及骨端。丝瓜瓤型6例,溶骨型3例,混合型3例,骨旁型1例。病变区内的CT值30~60 Hu(6例CT值大于45 Hu)。具有MRI检查的8例患者中5例表现为T1WI呈不均匀等或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等或高信号,其内可见T1WI、T2WI均为低信号区域;3例病变区呈均匀长T1长T2信号。13例DFB中9例病变周围可见软组织肿块。 结论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具有侵袭性,以丝瓜瓤型多见,病变区存在T1WI、T2WI均为低信号,有助于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MRI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椎间隙感染上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所有病人行MRI检查,确诊后给予积极治疗,分析其MRI诊断结果,观察治疗前后所有病人的白细胞计数、血沉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86例椎间盘感染病人的感染部位多数集中在L4~L5或L5~S1椎间隙,病变椎间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碎裂、变小、消失、边缘不齐。MRI检查结果显示病变椎间盘间隙失去正常形态和信号。其中长T1低信号77例,T1等信号9例;长T2高信号82例,短T2低信号4例。86例椎间盘感染病人的病变椎间盘间隙上下的椎体软骨终板以及周围邻近的椎体松质骨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周围邻近椎体部分出现信号异常(75例),整个椎体信号异常(11例)。多数表现为长T1信号、长T2信号,少部分病变部位表现处以T2为主的混杂信号。椎体旁软组织表现出肿胀增厚,T1表现为等信号、稍高信号或混杂信号,T2表现为高信号。21例行MRI增强扫描,病变椎间盘及邻近椎体、椎旁软组织明显强化。随访6个月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的病人共计63例,占73. 26%,所有病人在治疗后的白细胞计数、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结论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椎间隙感染上,MRI检查能够对其病变感染部位进行充分显示,对于椎间隙感染的早期诊断鉴别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节软骨损伤和松质骨水肿的MRI诊断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软骨损伤和松质骨水肿的MRI诊断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1998~2004年间行骨关节检查并确诊有关节软骨损伤和松质骨水肿的病例72例,MR扫描采用MAGNETOMVISONplus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松质骨水肿的诊断均经2名影像科医师和1名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骨科医师共同读片确诊。关节软骨损伤均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最终诊断依据。结果松质骨水肿的MRI表现:在T1WI上表现正常35例(41处);呈斑片状、地图样略低信号30例(39处)。在T2WI上表现不明显47例(54处),16例表现为明显不均匀略高信号。病变在STIR FS序列上表现最为明显,呈明显斑片状、地图样异常高信号。关节软骨损伤的MRI表现:软骨变薄且凹凸不平9例(13处);关节软骨中断不连续5例(8处),3例(3处)仅表现为局部关节软骨表面不光滑,另有6例(10处)在MR上未见明显形态结构和信号异常。MRI显示关节软骨损伤以梯度回波序列(FLASH2D)质子密度加权像上显示最为清楚。结论MR是诊断关节软骨损伤和松质骨水肿最理想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成像在闭合性跟腱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在合性跟腱损伤中的应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生依据.方法 地经手术证实的7例闭合性跟腱损伤病例的磁共振成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7例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分别为跟腱完全断裂2例,不完全断裂5例,手术结果显示跟腱断裂部位位于跟腱中段2例,下段5例,表现为跟腱完全性或部分性分离,跟腱周围软组织肿账、出血.结论 磁共振成像能够直接显示跟腱和周围软组织解剖形态和病理改变,对闭合性跟腱损伤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黄银山 《中国科学美容》2011,(15):147-147,149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PCNSL患者的MRI表现。结果单发病灶13例,2例多发,肿瘤常位于天幕以上的深部白质。MRI平扫T1WI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多呈高信号,肿瘤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明显,强化均匀。结论通过MRI相对特征性表现,提高PCNSL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中可溶性Endoglin(s-Endoglin)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检测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34列(研究组),同期健康者40例(对照组),测定受试者血清中s-Endoglin与VEGF-C水平,并行常规MRI、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检查,分析s-Endoglin与VEGF-C检测联合MRI检查对胰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病灶呈长T1、长T2信号,DWI图呈明显高信号影,ADC图上均为低信号影,平均ADC值为(1.65±0.38)×10~(-3)mm~2/s;血清s-Endoglin与VEGF-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病理学检查为胰腺癌诊断的金标准,s-Endoglin+VEGF-C+MRI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s-Endoglin+MRI、VEGF-C+MRI(P0.05),准确度较高。结论:s-Endoglin与VEGF-C检测联合磁共振成像可提高胰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骼肌内黏液瘤的MRI与CT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将进行MRI检查的26例骨骼肌内黏液瘤患者(行增强扫描21例)设定为观察组,进行CT检查的16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检查准确率。结果: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3例为腓肠肌内黏液瘤,8例为腓骨长肌内黏液瘤,18例为股内侧内黏液瘤以及3例为肩胛舌骨肌内黏液瘤,两组病灶部位无差异。观察组MRI检查肌肉内有占位病变,T1WI信号低,T2WI信号高,脂肪抑制成像高,具有较为清楚的边界;21例MRI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强化15例,病灶周围可见脂肪信号带,同时部分病灶周围肌肉内出现水肿信号;结节并厚壁强化4例,未出现明显强化2例。对照组肿瘤呈现低密度囊性肿块,增强后11例可见环形强化,内部不均匀强化。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诊断异常率明显更高。结论:MRI与CT对骨骼肌内黏液瘤均具有诊断价值,但MRI的诊断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颅内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ECMs)的MRI表现及误诊原因,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确诊ECMs患者的MRI表现,观察病变部位、信号特点,结合病理特点,进行误诊分析。结果本组9例病例中,多发病灶2例,即内听道并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单发病灶7例,其中病变位于海绵窦区3例,颅中窝、侧脑室后角、第四脑室、窦汇区各1例。周围组织水肿1例,无水肿8例。信号不均匀者5例,均匀者4例,以T1WI呈等信号、T2WI与FLAIR呈高信号为主,增强后早期明显强化,强化程度同血管样强化。4例SWI呈等、低、高混杂信号,2例呈等信号。DWI呈稍低信号3例,1例呈等低混杂信号,ADC图呈稍高信号4例。MRS中Cho、NAA峰位于基线水平者3例,发现Lac1例。PWI提示低灌注1例。结论 ECMs以T2WI、FLAIR高信号为主、常见"环铁征"、低灌注的脑组织外血管畸形病变,少见周围组织水肿。利用SWI、MRS及PWI等影像新技术,提高ECMs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磁共振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进一步认识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50例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经关节镜手术证实。采用永磁型MRI机,场强0.2T。结果50例半月板撕裂中,按照部位分类,半月板撕裂位于内侧半月板前角2例,内侧后角37例,外侧半月板前角5例,外侧后角3例,同时累及半月板前角、体部和后角者内侧2例,外侧1例。按照半月板撕裂的形式分为:水平撕裂8例;垂直撕裂4例;斜形撕裂26例;纵形撕裂3例;放射状撕裂4例;桶柄状撕裂2例;复杂撕裂3例。结论MRI能够清楚显示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部位和形式,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是目前诊断半月板撕裂的最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肾移植术后合并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4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41.7岁,肾移植后使用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和糖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其中1例于术后第2天采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PRES的起病时间为术后4~17 d,平均为10 d,患者均于起病后2 d内进行MRI检查.结果 MRI结果提示,PRES病变累及顶叶4例,枕叶3例,额叶2例,小脑2例,桥脑1例,基底节区1例,病变占位效应均不明显.顶枕叶、额叶病变位于皮层下白质,其中1例累及皮质,为双侧大致对称性分布的斑片状影.病变区T1WI呈低、等信号,T2WI及冠状位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像呈高信号.3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呈等信号,1例呈略低信号;4例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均表现为高信号,其中1例病变周边DWI表现为高信号,ADC图为等信号.结论 肾移植术后合并RPES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特别是DWI及ADC图,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DWI与动态增强在胆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癌(本研究胆管癌仅包括肝内胆管癌及肝门部胆管癌,且最大径线)3cm)MRI检查资料,分析其MRI表现.结果:23例胆管癌,其中肝门部胆管癌19例,肝内胆管癌4例.MRCP显示胆管扩张、中断,肝内胆管"软藤"征,T1、T2加权像表现为胆管行程区肿块.肿块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信号不均匀,DWI病变以低信号为主,外周呈"残堤样"高信号,其内示散在条片状稍高信号.23例动态增强扫描有延迟不均匀强化.结论:胆管癌的磁共振DWI与动态增强表现具有特征性,联合应用对胆管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的多层螺旋CT(MSCT)和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的MSCT及MRI表现,并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6例行MRI检查,4例行MSCT检查,其中2例同时行MRI和MSCT检查。结果 8例胰岛素瘤均为单发,直径0.5~3.5 cm。MSCT平扫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结节,MRI平扫呈长T1、长或稍长T2信号结节,其中4例弥散加权成像呈较高信号改变。MSCT及MRI动态增强扫描后动脉期强化,门脉期和延时期强化减弱。结论胰岛素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反映了胰岛素瘤的病理特点。MSCT和MRI均能清楚显示胰岛素瘤,并且MRI较MSCT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7.
臂丛神经鞘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臂丛神经鞘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3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臂丛神经鞘瘤术前MRI表现。观察内容包括病变部位、肿块大小、边界、信号、强化特征及范围。结果 MRI能清晰显示臂丛神经的根、干及分支,表现为线状低信号影。36例臂丛神经鞘瘤平均直径为4.9cm,均表现为沿臂丛神经根生长的肿块,其中30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纺锤形或长圆形肿块。MRI显示.16例表现为均匀的T1WI低或等信号(与肌肉相比),T2WI高信号,增强后中等度强化;20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内见低信号区,所谓的“靶征”,增强后明显强化。结论 臂丛神经鞘瘤具有特征性的发生部位、形态学表现及MRI信号特点,对本病能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肿瘤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后的MRI表现,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9例接受经皮RFA的肝肿瘤患者(82个病灶),其中36例术前接受MR检查,回顾性分析其MRI资料,分析病灶大小、信号及强化方式等变化特点。结果 RFA治疗后2个月内病灶完全坏死区呈等或稍短T1短T2信号,偶呈稍长或长T2信号,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2个月后完全坏死区呈短T2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残存病灶呈长T2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复发病灶消融区范围较前增大,呈长T2信号。富血供病灶动脉期可见厚薄不均、环状或不规则结节状强化,乏血供病灶消融区边缘不光整。结论肝肿瘤RFA术后具有特征性MRI表现,能有效判断肿瘤残存和(或)复发,对于指导临床进一步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潘国平  赵刘军  方媛  冯仁海 《中国骨伤》2012,25(11):953-956
目的:分析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表现,探讨其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腱鞘巨细胞瘤20例的MRI检查资料。男8例,女12例;年龄15~61岁,平均35.5岁。所有病例行MRI检查。结果:病变位于膝关节16例,足趾关节和踝关节各2例。其中局限性19例,弥漫性1例,MRI均表现为下肢骨关节旁软组织肿块,肿瘤与骨骼肌相比,T1WI上15例接近于骨骼肌信号,5例稍低于骨骼肌信号;在T2WI上4例介于骨骼肌与皮下脂肪信号之间,13例接近于骨骼肌信号,3例稍低于骨骼肌信号。16例行T1WI增强扫描,5例呈均匀强化,11例呈不均匀强化。4例伴邻近骨质破坏。结论:MRI能明确显示下肢关节旁腱鞘巨细胞瘤病变的部位、形态及内部信号特征,对临床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和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T2*ME3D序列对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检出率,并对其进行分级诊断来评价损伤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经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均行MRI常规序列、T2*ME3D序列检查,并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T2*ME3D序列示三角纤维软骨(TFC)正常8例;体部内小水肿或黏液样变性,但关节面缘光滑7例;体部水平撕裂,但未累及至关节面缘8例;关节面缘撕裂9例;中央部穿孔11例;桡骨附着端撕裂7例;尺骨附着端撕裂6例;尺、桡骨附着端均发生撕裂4例;整体形态不规则变薄3例。结论 T2*ME3D序列对TFC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TFCC损伤的分级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