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符晓华  孙明 《湖南医学》1997,14(4):197-199
为了探讨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本试验对113例起病在24h内的患者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剂量100 ̄150万U加生理盐水100ml30min内静滴。分〈49岁,50 ̄59岁,60 ̄60岁,≥70岁4个年龄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各年龄组6h内再通率,出血等并发症及5周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5);7 ̄12h再通率前3组无显著差异(P〉0.5),≥70岁组无再通;〉1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国产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国产UK静脉溶栓治疗AMI75例,观察其疗效与梗塞部位,溶栓时间与疗效的关系,并观察了并发症及病死率。其中68例作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临床判断梗塞相关血管开通率68%(51/75),前壁梗塞血管开通率7273%(24/33),下后壁梗塞血管开通率6579%(25/38)。6小时溶栓血管再通率7679%(43/56),6~12小时溶栓血管开通率4211%(8/9)。冠状动脉造影判断血管再通率6176%(42/68)。结论:国产UK是安全有效的溶栓剂,疗效与梗塞部位无关,与溶栓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由于持续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不可逆性心肌坏死,是内科最常见的急性之一.及时的诊断与有效的治疗,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所以在诊断心肌梗塞时必须寻找梗塞原因,给予针对性治疗.近年来的研究观察,溶栓疗法是AMI治疗的一项重大进展,1990-03~1992-03期间我们收治的34名AMI患者,根据其适应症,对12名AMI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敏娜 《实用新医学》2006,7(12):1086-1087
目的探讨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方法在心电图监测下,对6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68例患者中冠脉再通44例,再通率达64.7%;未再通24例,其中死亡4例,病死率为16.7%。不同时段溶栓时其并发症的发生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早期溶栓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杜广胜  李桂花 《农垦医学》1998,20(4):204-205
本文对1996年7月至1998年2月间,于我院急诊室内进行溶栓治疗的12例急性心便病人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在50~70岁之间。梗塞部位:下壁6例、前间壁2例、广泛前壁4例。静脉溶栓开始发病时间:3小时以内6例,3至6小时内5例,8小时1例。溶栓治疗对象的选择[‘]:(l)持续性胸痛>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缓解;(2)相邻两个或多个导联ST段:肢导抬高>0.lmv或胸导>0Zmv;(3)发病<6小时内者;()若患者来院已是发病后6至12小时,心电图ST段抬高明显和仍有严重胸痛者仍可溶栓,(5)年龄wt70岁;…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43岁。无诱因剑突下疼痛伴恶心、呕吐,含服硝酸甘油无缓解,2小时后急诊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史3年。查体:T36.5℃,P68次/分,R20次/分,BP14/10kPa。双肺呼吸音清,无罗音。心界不大,心率68次/分,律整,心音低钝,无杂音。肝脾未能及,剑突下轻压痛,双下肢无浮肿。心电图:Ⅱ、avF呈Qr型,Ⅲ呈Qs型,STⅡ、Ⅲ、avF弓背向上抬高0.3~0.6mv。心肌酶:肌酸磷酸激酶(CPK)及同工酶均高出正常值2倍。心脏彩超示左室下壁附壁血栓。入院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心梗)。发…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通过对66例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冠脉再通成功率的研究,探索早期急性心肌梗塞医治的效果。方法 采用SPSS 18.0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卡方检验对经溶栓时间分组后的急诊静脉溶栓与冠脉成功再通进行分析。结果 在检验水准α=0.05下,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发病与接受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不同冠脉的再通率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有效手段之一,且发病距接受溶栓治疗的低于6h的患者冠脉再通的成功率高于时间在6~12 h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2009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采用心电监测下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83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3例患者中达到冠脉再通标准的有61例,再通率为73.49%;22例患者未达再通标准,其中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41%.发病6小时内溶栓治疗的成功率(82.35%)明显高于6~12h的再通成功率(5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再通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张林潮 《广西医学》2000,22(3):485-487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尿激酶(UK)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治疗中的溶栓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168例AMI患者分别给予UK溶栓治疗。观察2小时内、2~4小时、4~6小时、6~12小时溶栓再通率、急性期死亡率(35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溶栓再通率2小时内81.08%、2~4小时77.27%、4~6小时65.52%、6~12小时48.28%;急性期死亡率2小时内5.41%、2~4小时9.09%、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静脉溶栓方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观察组,以25万U尿激酶静脉推注,随后150万U尿激酶1h内静滴;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通常的药物治疗方案。对治疗前和治疗后1d、1周、2周、1月的神经功能缺损给予评分。结果:治疗后1d、1周、2周、1月时,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观察组1d~1月期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逐渐改善,非常显著(P<0.05):观察组用药后1d、1周、2周、1月时的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比常规治疗效果好,且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王震 《中外医疗》2016,(9):136-137
目的 探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采用瑞替普酶治疗,B组采用尿激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6h内溶栓治疗成功率及出血率分别为86.0%,8.0%,均明显优于优于B组的68.0%,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所发挥的效果以及在治疗后的影响.方法 以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情况作分析,观察临床再通指标,与30例接受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RT-PA静脉溶栓治疗再通率60%,优于尿激酶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RT-PA静脉溶栓治疗组并发症的出现率(33.3%)高于尿激酶溶栓组(13.3%),P<0.05.结论 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适宜的急性心肌梗死对象,能够取得安全及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溶栓与介入再灌注治疗对治疗后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65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为急诊介入33例或溶栓治疗32例。比较3个月后左室收缩期容积指数、左室舒张期容积指数、左室舒张期球形指数及主要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问卷调查心绞痛发生情况。结果: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左室重构指标、主要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再发心绞痛情况均明显优于溶栓治疗组。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急诊介入短期预后优于溶栓。  相似文献   

16.
r-tPA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比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差异和安全性。方法 将88例ACI患者随机分为r-tPA组、UK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r-tPA、UK溶栓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结果 3组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和P〈0.05).r-tPA组的显效率(48.28%)和总有效率(86.21%)稍优于UK组(分别为41.38%和82.76%),但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tPA与UK早期溶栓治疗ACI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相似,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18.
心肺复苏过程中静脉溶栓救治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心肺复苏过程中加用尿激酶溶栓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急诊科及ICU病房中发生心跳骤停的6例心梗患者,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6例患者中5例复苏后存活(包括1例脑死亡病例),1例抢救无效于急诊室死亡。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跳骤停的患者,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积极尽快溶栓治疗,而不应等待自主心跳恢复后再溶栓,以争取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疾病。治疗AMI的主要目的是迅速而持久地恢复梗死相关血管(IRA)和血流,挽救濒死的心肌。在过去的十余年里,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开通IRA的有效性和简便性已被充分证实,但溶栓治疗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如IRA再通率低、复发缺血事件和再梗死率较高以及有诸多的禁忌证和出血合并症等。近来国外的随机对照研究已证实,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  相似文献   

20.
房艳红 《医学综述》2007,13(10):794-795
本文就我院近4年来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和非溶栓治疗的结果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