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60岁,因上腹部疼痛不适1月余,于1996年12月3日收入院.体格检查未见异常.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仅示胃窦溃疡,CT检查示胃底后下方不规则软组织密度阴影,胃壁局限性内凸,考虑胃平滑肌肉瘤.胃镜检查示胃底后壁见一形状不规则隆起,表面呈结节状,约4cm×3cm×3cm,同时见胃窦后壁形态不规则糜烂,表面呈结节状.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4岁。上腹部疼痛1个月于2006年12月6日入院。既往无胃病史。查体:腹软,肝脾未触及,右上腹饱满,可触及一5.0cm×6.0cm大小包块,触痛明显,上界不清。胃镜检查:前壁偏小弯侧黏膜略隆起,大小约2.5cm×2.5cm,表面粗糙,散在糜烂。病理活检:胃腺癌。上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胃窦大弯侧见-3.5cm×2.2cm阴影,有增强,诊断:胃窦大弯侧间质瘤可能性大。临床诊断:早期胃癌,胃间质瘤(中度恶性)。于2006年12月9日在全麻下行根治性远端胃部分切除术.术中见胃窦前壁近大弯侧有一大小约7.0cm×6.0cm外生型肿块,边界清.未侵及黏膜.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梭形细胞瘤。胃窦近小弯侧黏膜有一大小约2.0cm×1.5cm肿瘤。  相似文献   

3.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68岁,因上腹痛伴呕血、黑便3d入院。既往脑血栓病史11年,高血压病史5年。患者呈贫血貌,病毒标志物等其他检验结果均未见阳性表现。胃镜结果示:胃体上部后壁见一2.0cm×3.0cm广基底隆起,表面黏膜充血水肿,易发生接触性出血。胃镜取病理回报黏膜慢性炎症。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23岁。因大便性状改变伴便血、阵发性腹痛1个月于2008年5月13日入院。入院查体于截石位12点钟距肛缘约5cm处直肠前壁可扪及5cm×5cm菜花状肿块.表面凹凸不平,质硬,易出血。实验室检查示甲胎蛋白(AFP)1.7μg/L,癌胚抗原(CEA)0.4μg/L,糖类抗原CA19-96U/ml。CT扫描见直肠壁局部增厚,近端肠管扩张.盆腔内少量积液,提示直肠占位性病变伴不全肠梗阻:肠镜检查于距肛缘约4.5cm直肠前壁可见到溃疡性肿物。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57岁。因吞咽困难3月余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纤维胃镜检查发现:距门齿24~32cm处食管右侧壁及后壁的黏膜呈不规则菜花样隆起,表面糜烂。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鳞状细胞癌。胸部CT示:食管中、上段管壁增厚,在颈根部气管、食管右侧可见一软组织密度结节影,短径约19mm,贲门胃底可见一圆形囊性密度影,胃壁受压。血清淀粉酶:234U/L(正常36~128U/L);尿淀粉酶600U/L(正常0~490U/L)。上腹部加强CT示:胃小弯侧有一类圆形厚壁囊状影,大小约67mm×52mm×55mm,壁厚约8mm。囊性肿块的下壁与胰腺体部密不可分,病灶内密度较均匀,  相似文献   

6.
胃窦癌合并胃间质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人男性 ,6 1岁。以反复上腹隐痛 2年余于 2 0 0 4年 8月 18日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好 ,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心肺 (- ) ,上腹部轻度压痛 ,余无阳性体征。上消化道钡透示 :胃外观呈“鱼钩型” ,张力略高 ,胃体部及窦部黏膜明显增粗、紊乱 ,部分黏膜略似中断样改变 ,以窦部改变显著 ,胃壁示毛糙不光滑 ,呈“双边”状改变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印象 :糜烂性胃炎 ,不除外恶性变。纤维胃镜检查 :胃窦可见一 2cm× 2cm大小的溃疡 ,附白苔 ,周边呈菜花样隆起 ,质脆易出血。活检 :胃窦溃疡型腺癌。全麻下经腹手术探查 :胃窦小弯侧可触及一包块 ,…  相似文献   

7.
病人女性,83岁.上腹不适5个月余.胃镜检查示:胃底可见巨大隆起型病变,表面黏膜充血糜烂溃疡形成,可见血痂,有黏膜桥形成,考虑胃底隆起性病变,间质瘤?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示:胃轮廓光滑,胃体上部后壁可见6.0cm×5.5cm巨大类圆形占位性病变,病变光滑、规则,向胃腔内突出.  相似文献   

8.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76岁,因体检发现"胃占位"于2012年9月入院。行腹部增强CT扫描提示胃角小弯侧间质瘤可能,大小约36 mm×38 mm;胃镜检查示胃体小弯及胃角的胃壁饱满,可见1.5 cm×1.5 cm粘膜隆起。患者无外伤史、腹部手术史,无糖尿病史。入院后5 d在全麻下行胃局部切除术。术中见病灶位于胃窦小弯侧,约4 cm×4 cm。依据胃间质瘤手术原则,切除原发病灶及周围2 cm范围胃壁组织。直线切割闭合器切除标本后,胃窦部形成管状胃形态,术中胃镜检查示直径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7岁,因胃溃疡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术中见胃窦部小弯侧有2cm×2cm溃疡,距屈氏韧带7cm、10cm空肠分别见0.5cm×0.4cm和1cm×0.5cm黄白色扁平结节,光滑、软,略隆起,未予处理。术后第3天突然全腹痛,伴高热(T39.1℃)。查体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腹腔穿刺抽出黄色混浊液体,即刻手术。术中见腹腔内大量黄色混浊液体,吻合口及十二指肠残端完好,无输入及输出段梗阻;距屈氏韧带10cm处输入段空肠有一个0.6c穿孔,位于首次手术所见黄白色结节处。将结节及周围部分肠壁切除,引流腹腔,术后21天出院。病理报告:…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性,55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5月余,进食后呕吐半月于2007年3月19日入院。14年前曾因食管下段癌行经胸近端胃加食管下段切除加食管残胃吻合术。查体:消瘦,中重度营养不良,左胸部第7肋间可见一长约25cm切口瘢痕。胃镜检查:胃窦癌伴幽门梗阻。腹部超声检查:肝脏有肝硬化征象。血常规检查:白细胞2.37×10^9/L,红细胞3.03×10^12/L,血红蛋白101g/L。肝功能检查:总蛋白51g/L,白蛋白29g/L,前白蛋白77g/L。于2007年4月6日在全身麻醉下行经胸腹联合切口探查术。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18岁,前列腺包块3月,排尿不畅2月入院。3个月前体检时发现前列腺包块。2月前出现排尿不畅,排尿无力、射程缩短,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伴腰部钝痛。入院2d后发现便后带血。查体:双肾输尿管区及膀胱区均无明显异常。肛门指诊:前列腺左叶明显增大,结节状,质硬,上界触不清,无压痛。检查:ALT28U/L,AST23U/L;WBC5.42×10^9/L,NEUT 63.5%。CT检查:前列腺前后径4.5cm,左右径5.5cm,密度不均,外形不规则;膀胱后见6cm×7.5cm×6cm大小软组织影,密度不均,边界欠清,与前列腺延续,精囊腺不清。核素骨扫描:全身骨显像未见异常。B超:前列腺内实质性占位,前列腺内径6.7cm×3.3cm×64.1cm,形态失常,左右不对称,包膜局限隆起结节状,内部为低回声,左侧叶见3.9cm×3.6cm异常低回声,分布不均,边界欠清。膀胱后前列腺左后方可见6.0cm×5.1cm肿块,境界清晰,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67岁。因解白色胨样便10d.肛门肿物脱出3d于2009年5月6日入院。查体: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明显包块,肠呜音正常。取左侧卧位.肛门部可见一5.0cm×5.0cm×6.0cm椭圆形肿物脱出,呈暗红色,水肿明显。近中央有一2.5cm×3.0cm溃疡型肿块:见图l。脱出肿块无法复位至肛门内。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4.3×10^9g/L,血红蛋白102g/L;肝肾功能电解质:白蛋白25.7g/L;  相似文献   

13.
患者 男 ,64岁。因上腹部疼痛伴返酸 1个月余 ,于 2 0 0 3年 1月 6日入院。体查 :一般状况尚可 ,未触及浅表肿大的淋巴结 ,心肺部及腹部检查均未见异常。上消化道钡餐示食管中段之右后壁可见局部隆起改变 ,长约2cm ,高约 0 .2~ 0 .3cm ,胃小弯角切迹下方可见 1.8cm× 2 .4cm大小之龛影 ,周围呈环堤征 ,黏膜破坏 ,局部蠕动消失。诊断为食管中段癌 ,胃窦癌。纤维内镜检查距门齿 3 5cm食管后壁可见一隆起性病变 ,大小约为 0 .8cm× 1.0cm ,表面覆白苔 ,组织脆易出血。胃角可见一巨大不规则凹陷性溃疡 ,表面覆污秽苔 ,周围黏膜粗大集中充血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385例糜烂性胃炎(EG)的内镜表现、病理学检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发现:胃窦部EG发病率男女接近,胃底、胃体部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均以30-70岁最多,平均年龄接近。分型上胃窦部多见隆起糜烂型和平坦糜烂型,胃底、胃体部多见平坦糜烂型。HP感染胃窦部占71.9%,胃底、胃体部占58.0%。HP总感染率为68.3%。2个部位均有1例早期胃癌。笔者认为内镜检查加上病理学及HP感染等检查,对本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是发现早期胃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3岁,主因下咽梗噎不适10 d入院。辅助检查:①食管镜:食管距门齿35 cm至齿线可见凸向管腔新生物,有蒂与食管侧壁相连,表面糜烂(图1)。活检病理:食管恶性肿瘤,考虑鳞状细胞癌。②上消化道造影:食管下段黏膜破坏中断,钡剂通过受阻,食管腔内可见圆形充盈缺损影,表面有钡剂涂抹征(图2)。③胸部CT:食管腔内可见类圆形软组织肿物影,肿物一侧壁与食管相连,管腔呈偏心性狭窄,增强扫描肿物轻度强化(图3)。积极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弓上吻合术并清扫淋巴结,顺利康复出院。术后诊断:食管癌肉瘤。手术切除标本:食管腔内一5.5 cm ×3.5 cm×3.0 cm 黄褐色带蒂肿物(图4)。术后病理:食管癌肉瘤侵及黏膜肌层;临床上下残阴性;淋巴结:胃左0/6,贲门0/3,食管旁0/3,下肺韧带0/2,隆突0/2转移。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由癌和肉瘤两种成分共存,免疫组织化学:CK(+),Vim(+),Ki-67(60%),P63(+),P40(+),HMB45(-),CD (+/-)。术后未行放、化疗,随访17个月,健康生存。  相似文献   

16.
胰高血糖素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46岁,因全身皮肤瘙痒、糜烂1年余,发现胰颈体占位3个月入院.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弥漫性岛状分布陈旧性疹斑和糜烂结痂区,以双下肢为重.全腹软,无压痛,中上腹可及一大小约10 cm×7 cm×5 cm包块,边界尚清,表面尚光滑,不活动.腹部CT见胰体部实质性占位,约 9.7 cm×5.5 cm×9.0 cm大小,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肝脏多发囊肿,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图1).CEA、CA19-9均正常,血胰高血糖素为331.19 pg/ml.完善术前准备,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无腹水,胰颈体部可触及一15 cm×8 cm×6 cm大小肿块,可推动,肿块与胃窦后壁有粘连,与正常胰腺组织界限清楚.行节段性胰腺切除、胰腺空肠改良Roux-en-Y吻合术.手术顺利,术中出血200 ml,术后恢复佳,24 h皮疹消退明显,瘙痒缓解,一周后皮疹基本消失(图2).术后病理示胰头体部恶性胰高血糖素瘤.随访12个月,无转移和复发.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 ,5 2岁。因排尿困难、肉眼血尿 5d于 2 0 0 3年 12月 11日入院。B超示前列腺形态不规则 ,腺体内多发结节 ,约 7.1cm× 5 .5cm× 4 .9cm ,膀胱内中等量剩余尿。查体 :耻骨上膀胱区轻度饱满。直肠指诊前列腺Ⅳ°,质硬 ,中央沟消失 ,表面欠光滑。胸部X线片及CT示左肺上叶及右肺门多个结节影 ,考虑前列腺癌肺转移。盆腔CT提示前列腺体积增大突入膀胱 ,表面不光滑 ,呈菜花样改变 ,膀胱精囊角消失 ,双侧精囊腺模糊 ,盆腔多个淋巴结肿大。腹部B超提示 ,肝 ,胰腺 ,右肾上腺占位病变。腹部CT提示肝内多发低密度结节 ,右侧肾上腺区软组织…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76岁。因慢性萎缩性胃炎行胃镜随访,半年内病理活检示胃窦部黏膜由中度肠化生及轻到中度不典型增生发展为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入院后超声胃镜检查示胃窦后壁有一1 2cm×1 5cm片状隆起,局部低回声浸润至黏膜下层,病理活检为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手术方法:全身麻醉后由口腔插入胃镜,找到胃窦部病灶;胃镜引导下通过腹壁于胃体大弯侧分别穿刺置三只带气囊Trocar入胃腔,自左向右依次为10mm (操作孔)、5mm(观察孔)、5mm(操作孔) ,各Trocar间隔3cm以上。Trocar气囊内注气后将胃壁与腹壁固定。术中胃镜留置在贲门口,由胃镜向胃腔内注入…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67岁,曾因“间断性右下腹疼痛1年余”于2012年3月30日入院。入院查体:右腹部隆起,质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明显包块,术前腹部CT示右中腹部见软组织影,大小为5.9 cm×5.8 cm,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见图1a;剖腹探查见:肿块位于升结肠回盲部,大小为6 cm ×5 cm,盆腔、腹壁、肝、胃及小肠等未见侵犯,遂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肿块内见梭形瘤细胞呈束状排列,核椭圆形,细胞异型不明显,见图1b。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梭形细胞 SMA (+++),CD68(++),CK、S-100、CD34、CD117、及Desmin均为(-);诊断为回盲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于第11天出院。2012年12月23日因“右下腹隐痛不适4天”再次入院。入院查体: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抵抗,未扪及明显肿块。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6.3×109/L,中性粒细胞0.75,红细胞计数3.4×1012/L,血红蛋白94 g/L。生化检查:白蛋白32.4 g/L,尿素氮5.6 mmol/L,肌酐68.3μmol/L,尿酸257μmol/L,碱性磷酸酶172 U/L。肿瘤标记物未见异常。腹部CT示右下腹不规则肿块影,大小8.2 cm×6.5 cm,呈不均匀强化,见图2a。于2012年12月28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肿块位于回肠末段,大小为8 cm×5 cm,粘连压迫输尿管,活动度差,肠系膜内扪及肿大淋巴结,盆腔和腹壁等未见侵犯,切除肿块见图2b。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示回肠梭形细胞肿瘤,考虑腹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复发可能,遂行回肠部分切除术加周围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示肿块内瘤细胞梭形,灶区异型明显,核分裂可见,呈束状、漩涡状排列;见图2c。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SMA(+)、CD68(+)、Ki67(约60%+),CD117、DOG-1、CKpan、及Desmin均为(-);结合原病史、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为回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肉瘤变。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于2013年1月4日出院,术后未行化疗和放疗,随访至2013年5月30日,未见复发及转移。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76岁。因呕血、黑便7h于2004年3月8日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血压103/72mmHg,心率104次/min。腹平坦,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叩诊呈鼓音,肠鸣音稍亢进。血常规Hb89g/L,RBC2·47×1012/L。胃镜检查示胃体后壁大弯侧多发带蒂肿物,最大者直径超过6cm,其表面有破溃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