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1H-MRS在颅内单发脑转移瘤和高级胶质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了23例颅内单发肿瘤患者,其中单发脑转移瘤8例,高级(Ⅲ,Ⅳ级)胶质瘤15例,均已行常规MRI及1H-MRS检查,分别从肿瘤发生部位、信号特点、强化形态、水肿程度等方面评价肿瘤的常规MRI表现;比较其瘤灶区、瘤周水肿区和对侧正常脑组织对照区Cho,NAA和Cr的变化,计算出Cho/NAA,NAA/Cr和Cho/Cr的比值.结果 (1)瘤灶区的Cho/NAA,NAA/Cr和Cho/Cr在两者中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瘤周区Cho/NAA,Cho/Cr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1H-MRS有助于颅内单发脑转移瘤和高级胶质瘤之间的相互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H-MRS对囊变脑胶质瘤与囊变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大小。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20例单发囊变胶质瘤及18例单发囊变转移瘤患者的单体素1H-MRS检查,并对两种肿瘤的实体区、囊变区及周围水肿区的胆碱(Cho)峰、乳酸峰、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峰等形态观察及峰值测量,计算Cho/NAA、Cho/Cr及NAA/Cr,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胶质瘤组与转移瘤的廇周水肿区的Cho/NAA、Cho/Cr及NAA/Cr,肿瘤实体区Cho/NAA、Cho/Cr、囊变区的Cho/Cr与NAA/Cr间存在统计差异(p〈0.05),在肿瘤实体区的NAA/Cr及囊变区的Cho/NAA,胶质瘤组与转移瘤组间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肿瘤廇周水肿区的1H-MRS图对鉴别囊实性胶质瘤与转移瘤价值最大,肿瘤实体区及囊变区的波普对鉴别诊断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根据肿瘤实质区及瘤周水肿区代谢物的差异,评估磁共振波谱成像对鉴别高级别胶质瘤与单发性颅内转移瘤的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高级别脑胶质瘤23例及单发脑转移瘤15例,术前均行常规MRI及1H-M RS检查。检测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胆碱(Cho)、肌酸(Cr)、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及脂质(Lip)、乳酸(Lac)的变化,计算Cho/Cr、Cho/NAA及NAA/Cr的比值进行比较。对瘤周Cho/Cr、Cho/NAA、NAA/Cr及肿瘤实质内Cho/Cr的比值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高级别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瘤周水肿区Cho/Cr、Cho/NAA、NAA/Cr及肿瘤实质内Cho/Cr的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表明瘤周水肿区Cho/Cr比值为1.33时鉴别高级别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3.9%、100%、89.3%。而瘤周水肿区Cho/NAA比值为1.25时鉴别高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转移瘤的敏感度、特异性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6.2%、100%、90.7%。结论 M RS波谱分析,特别是对瘤周代谢物比值的测量及ROC曲线分析,能够有效鉴别高级别胶质瘤与脑转移瘤。  相似文献   

4.
孤立性脑转移瘤是颅内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与恶性胶质瘤有着相似的临床及常规影像学表现,由于两者治疗方法不同,准确的诊断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病人的预后有着重要作用。1 H-MRS可以在活体通过测量脑内不同神经代谢物的水平而提供特定生化信息,有助于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现就1 H-MRS在颅内单发性脑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RI增强图像纹理分析对鉴别脑实质内高级别胶质瘤(HGG)和单发性脑转移瘤(SB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HGG和72例SBM患者的MRI增强图像,用Image J软件勾画肿瘤的感兴趣区(ROI),获取增强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参数,比较两者各特征参数之间的差异性。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的结构风险最小化理论进行分类器设计,并对纹理参数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 利用灰度共生矩阵提取出的能量、对比度、相关性、逆差距等4类纹理参数在HGG和SBM的数据集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确定其为最优特征参数。应用SVM对最优特征参数组合进行测试,其鉴别HGG和SBM的敏感度88.9%、特异度93.1%、准确率91.1%。结论 增强MRI纹理分析可以提供量化的信息特征,为HGG和SBM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DWI在脑转移瘤与恶性胶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9例脑转移瘤和22例恶性胶质瘤的MRI常规平扫、增强和DW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转移瘤中,10例病灶DWI呈高信号,19例病灶中心DWI呈低信号,恶性胶质瘤中,15例DWI呈高信号,7例未见明显高信号,脑转移瘤和恶性胶质瘤实质区ADC值为(0.86±0.23)×10-3 mm2/s和(1.07 ±0.14) ×10-3 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63,P=0.085);坏死区ADC值为(2.41±0.47)×10-3 mm2/s和(2.83±0.08)×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6,P=0.001);近瘤水肿区ADC值分别为(1.58±0.18) ×103mm2/s和(1.41 ±0.16)×104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7,P=0.006);远瘤水肿区ADC值分别为(1.59±0.08)×10-3mm2/s和(1.51 ±0.15) ×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7,P=0.096).结论 DWI是脑转移瘤与恶性胶质瘤鉴别诊断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在鉴别高级别胶质瘤和单发脑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单发脑转移瘤和16例高级别胶质瘤的PWI特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MR扫描和PWI及增强扫描,分别测量肿瘤实质区与肿瘤周围水肿区及对侧正常脑组织的脑血容量(CBV)值,计算出肿瘤实质区与肿瘤周围水肿区的相对脑血容量(r CBV)值,同时获取肿瘤实质区和瘤周水肿区的时间-信号曲线,并对r CBV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级别胶质瘤和单发脑转移瘤的时间-信号曲线不同。在肿瘤实质区,单发脑转移瘤的r CBV值为(4.04±0.84),低于高级别胶质瘤的(5.51±1.33);在瘤周水肿区,单发脑转移瘤的r CBV值为(0.73±0.34),低于高级别胶质瘤的(1.45±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在鉴别单发脑转移瘤和高级别胶质瘤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在鉴别脑胶质瘤与脑单发转移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hillps 1.5T Intera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对收集到的18例脑胶质瘤与15例脑单发转移瘤病例全部均行常规MRI(包括T1WI、T2WI、FLAIR、增强后T1WI扫描)及弥散加权像。梯度场切换率为120mT/mS,头颅线圈,行轴位扫描。在X,Y,Z轴三个方向施加弥散梯度。弥散系数b=0s/mm^2及b=1000s/mm^2,测量了肿瘤实质部分、瘤周水肿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结果转移瘤的肿瘤实质部分和瘤周水肿的ADC值分别为(1.03±0.18)和(1.60±0.36)。胶质瘤的肿瘤实质部分和瘤周水肿的ADC值分别为(1.72±0.49)和(1.44±0.39)。15例转移瘤的肿瘤实质部分ADC值与18例胶质瘤的肿瘤实质部分ADC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转移瘤的瘤周水肿的ADC值与18例胶质瘤的瘤周水肿的ADC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像对术前鉴别单发转移瘤与胶质瘤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颅内单发脑转移瘤的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发脑转移瘤的CT表现。方法对33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脑内单发转移肿瘤CT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内单发转移瘤CT表现可分为4型:1)肿瘤环并瘤周水肿型;2)结节水肿型;3)单纯结节型;4)单纯水肿型。结论脑内单发转移瘤有其特征影像学表现。通过认真检查分析大多数通过CT检查能获得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李高忠 《微创医学》2004,23(5):567-569
目的提高对单发脑转移瘤(SBM)MRI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51例SBM的MRI表现.结果本组SBM幕上37例(72.5%),其中右侧大脑半球17例(45.9%),左侧大脑半球20例(54.1%).瘤体位于皮质和皮质下区37例(72.5%),双侧大脑半球分布无明显差异.SBM在T1WI像上主要表现为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均呈明显环状及结节状强化.环状强化40例(78.4%),环壁厚薄不均,界限清楚,形态多不规则;结节状强化11例(21.6%),多数病灶内部信号不均.幕上病灶Ⅱ、Ⅲ度瘤周水肿34例(66.7%),瘤体与水肿比例不对称呈小瘤体、大水肿的表现.结论 SBM患者MRI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比增强MRI对诊断SBM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脑淋巴瘤及高级别胶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脑淋巴瘤患者和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常规MRI及SWI表现并进行半定量评分。结果经秩合检验可知,脑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肿瘤内磁敏感信号(ITSS)分级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SWI的上,脑内淋巴瘤和高级别胶质瘤出血检出率相比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淋巴瘤患者共有17个病灶,其中,血管评分为0分的病灶有6个,血管评分为1分的病灶有9个,血管评分为2分的病灶有1个,血管评分为3分的病灶有1个;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共有24个病灶,其中,血管评分为2分的病灶有4个,血管评分为3分的病灶有20个。经对比分析,脑淋巴瘤组与高级别胶质瘤组血管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SWI能够直观显示肿瘤内的磁敏感信号,有助于脑淋巴瘤和高级别胶质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分析1H—MRS对于术前胶质瘤病理分级的理想阈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6例胶质瘤病人,其中低级别(I~Ⅱ级)胶质瘤36例,其中I级4例,Ⅱ级32例,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4()例,其中Ⅲ级25例,Ⅳ级15例。通过后处理波谱分析,检测肿瘤实性部分最大Cho/Cr值。高低级别胶质瘤最大Cho/Cr值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Ⅺ)曲线确定鉴别高级别与低级别胶质瘤的Cho/Cr的理想阈值。结果胶质瘤肿瘤实性部分最大Cho/Cr值与病理级别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0101),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肿瘤实性部分最大Cho/Cr值分别为2.4492±1.3658、5.0960±2.7366(CI±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以胶质瘤实性部分最大Cho/Cr值鉴别高级别与低级别胶质瘤时,所获得ROC曲线下面积值为0.8378,以3.93作为理想阈值时,其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83.8%。结论胶质瘤1HMRS检查所获得的波谱图像,能够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程度,肿瘤实性部分最大Cho/Cr值与其病理分级呈正相关,1H—MRS检查对于术前评估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具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瘤体与瘤周水肿区的相关代谢物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物比值与p53基因突变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集脑胶质瘤病人30例,术前均行常规MR扫描、1H-MRS及DWI扫描,术后对瘤体及瘤周组织进行p53基因突变表达的检测;对比分析瘤体及瘤周感兴趣区主要代谢产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比值及ADC值与相应肿瘤组织p53基因突变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胶质瘤瘤体及瘤周Cho/NAA比值与p53基因突变表达呈正相关(r=0.621,P=0.012;r=0.421,P=0.022);胶质瘤瘤体Cho/Cr比值与p53基因突变表达呈正相关(r=0.901,P=0.019);(2)胶质瘤瘤周水肿区Cho/Cr比值与p53基因突变表达不相关(P=0.431);瘤体及瘤周NAA/Cr比值与p53基因突变表达均不相关(P=0.912,P=0.742)。(3)胶质瘤瘤体ADC值与p53基因突变表达呈负相关(r=-0.792,P=0.014);瘤周ADC值与p53基因突变表达表达不相关(P=0.291)。结论 DWI检查及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检查均可以准确反应脑胶质瘤p53基因突变表达的情况,其中Cho/NAA比值的诊断价值最高,应用这些指标可以准确的评价胶质瘤恶性基因突变表达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级别岛叶胶质瘤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科室自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8例高级别岛叶胶质瘤。结果18例患者就诊时16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症状,4例出现癫痫发作。本组病例均采用翼点入路切除肿瘤,其中全切7例,近全切除9例,大部切除2例。术后病理证实,18例均为高级别胶质瘤(间变星形细胞瘤至胶质母细胞瘤,WHO Ⅲ~Ⅳ级)。所有患者随访时间24~6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0个月,其中死亡8例,存活8例,失访2例;随访到的患者,平均生存期30个月;存活的8例患者,生活均可自理,复查MRI显示,肿瘤无明显复发。结论对于高级别岛叶胶质瘤,临床强调以外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肿瘤全切应以避免造成严重神经功能障碍为前提,对于肿瘤未能全切的患者,术后辅以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仍然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颞叶癫痫患者颞叶NAA、Cr和Cho代谢物质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在癫痫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颞叶癫痫患者25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22例为正常对照组,行颞叶^1H-MRS检查。结果颞叶组NAA/(Cr+Cho)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颞叶癫痫患者脑组织中NAA强度下降,Cho、Cr升高,有助于癫痫的病理生理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高分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方法对该院收治的65例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其中Ⅲ级脑胶质瘤37例,Ⅳ级28例)均给予术后放疗肿瘤剂量(DT)50~60Gy,同时于DT20Gy后行同步替尼泊甙(VM-26)联合司莫司汀(Me-CCNU)化疗,于放疗开始后4~6个月内完成4~6周期的化疗。结果高分级脑胶质瘤患者总的中位生存期为24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77%、31.22%、12.65%。Ⅳ级胶质瘤生存率明显低于Ⅲ级胶质瘤(P(0.01),Ⅳ级与Ⅲ级脑胶质瘤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个月及36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71%、8.04%、0及78.38%、48.03%、21.76%。结论高分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行放疗同步VM-26联合Me-CCNU方案化疗可取得较好的预后,尤其是Ⅲ级脑胶质瘤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轻微肝性脑病( mHE)基底节区1H-MRS改变对早期诊断mHE的价值.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30例行数字连接实验A(NCT-A)、数字符号实验(DST),根据结果分为肝硬化组和mHE组,其中肝硬化组12例,mHE组18例,选择年龄和教育程度相匹配健康志愿者12例为正常对照组;行MR基底节区相同感兴趣区1 H-MRS检查,测量双侧尾状核头和豆状核的Mi、Glx、Cho、NAA、Cr含量,计算Mi/Cr、Glx/Cr、Cho/Cr、NAA/Cr、Glx/Mi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硬化组和mHE组Mi/Cr、Cho/Cr比值较正常组降低,Glx/Cr、Glx/Mi比值较正常组升高;基底节区Mi/Cr、Glx/Cr、Cho/Cr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硬化组和mHHE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基底节区NAA/Cr比值在三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之间基底节区Glx/Mi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底节区1H-MRS检查对临床早期诊断mHHE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与MR氢质子波谱(^1H-MRS)技术联合应用对脑内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54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脑内囊性病变(包括高级别胶质瘤24例、单发转移瘤20例、脑脓肿10例),行常规MRI、DWI扫描,获得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和波谱图。单体素PRESS(TE144ms)序列囊壁或囊内^1H-MRS成像,测量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乳酸Lac、脂质Lip峰高,计算出Cho/Cr,Cho/NAA,NAA/Cr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高级别胶质瘤DWI上囊腔内低信号19例(19/24),ADC值增高;高信号3例(3/24),ADC值减低,混杂信号2例(2/24)。20例病灶中心检测到NAA峰(83.3%)。②单发转移瘤DWI上囊腔内低信号14例(14/20),ADC值增高;高信号2例(2/20),ADC值减低,混杂信号4例(4/20)。病灶中心和囊壁高Lip峰13例(65.0%)。③脑脓肿DWI上脓腔内高信号7例(7/10),ADC值降低,混杂信号3例(3/10)。病灶中心9例显示AA峰。④胶质瘤与转移瘤囊壁之间Cho/Cr、Cho/NAA、NAA/C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MR氢质子波谱(^1H-MRS)联合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可鉴别高级别胶质瘤、单发转移瘤与脑脓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1H-MRS成像技术定量检测肝内脂肪含量并分析其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以评价3.0T磁共振1H-MRS技术在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及60名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I扫描及1H-MRS检查,扫描当日清晨均空腹采静脉血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1HMRS检查得到水峰峰值、脂峰峰值、水峰峰下面积及脂峰峰下面积,以脂峰峰下面积/(脂峰+水峰)峰下面积表示肝细胞相对脂肪含量,并比较其与血清学检查各项指标的一致性。结果健康对照组与脂肪肝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及脂肪肝组的脂峰峰下面积、脂峰峰下面积/(脂峰+水峰)峰下面积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的脂峰峰下面积/(脂峰+水峰)峰下面积比值与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值呈显著正相关(r=0.758、0.823,P〈0.05),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呈负相关(r=-0.632,P〈0.05)。结论 1H-MRS成像技术对定量检测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质代谢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在临床血清学检测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ADC值对颅内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鉴别诊断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ADC值在颅内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颅内淋巴瘤和16例高级别胶质瘤(WHO胶质瘤分级:Ⅲ-Ⅳ级)行常规平扫、增强扫描和DWI成像,回顾性分析病灶的影像表现。感兴趣区(ROI)置于病灶在增强T1WI上明显强化且在ADC图上呈相对低信号部分,取病灶的最低ADC值,另外对同一病例以相同大小ROI置于对侧正常脑白质区测量三个ADC值,取其平均值。相对ADC值(rADC)取病灶最低ADC值与对侧正常白质区平均ADC值的比值。然后对淋巴瘤组和高级别胶质瘤组病例的ADC值和rADC值分别经行两样本t检验。结果淋巴瘤多发10例,单发5例,DWI图上15例病灶均见高信号,ADC图上均呈低信号,rADC1为100%。高级别胶质瘤单发15例,多发1例,DWI图上11例病灶见高信号,另5例未见明显高信号,ADC图上11例病灶见低信号,另5未见明显低信号,rADC1为69%。结论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ADC值和r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WI结合常规MRI形态学表现有助于颅内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