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IL-8及IL-10)的影响。方法:将拟行胃癌D2根治术患者89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n=45例)及开腹组(n=44例),采集所有患者术前2d及术后4h、1d、2 d、4 d的腹腔冲洗液。然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所收集的腹腔冲洗液中IL-6、IL-8及IL-10。采用t检验来统计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来统计计数资料。结果:术前2d两组腹腔冲洗液IL-6、IL-8及IL-10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524,t=1.652, t=1.521,P>0.05);术后4h、1d、2d、4d开腹组腹腔冲洗液IL-6、IL-8水平显著高于腹腔镜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2.481、2.347、2.132、2.078,P<0.05;t=2.314、2.248、2.041、2.008,P<0.05);IL-10水平明显低于腹腔镜组 (t=2.618、2.358、2.145、1.997,P<0.05)。 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腹腔局部炎症反应较轻,且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在预防IL-6介导的胃癌腹腔转移方面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血清IL-6、IL-10和IL-18影响,比较两种方法对机体肝功能的损伤和机制。方法:选择LC患者和OC患者各3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d、5d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ALT、AST、IL-6、IL-10和IL-18含量,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LC组和OC组术后血清ALT、AST、IL-6和IL-18含量均较术前增加(P<0.01),血清IL-10含量较术前降低(P<0.01),上述指标术后1d变化最为明显,LC组上述血清指标变化小于同期OC组(P<0.05)。结论:LC对患者肝功能损伤较OC小,可能与LC刺激机体产生IL-6和IL-18较少,维持较高血清IL-10水平,维护适度机体细胞因子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患者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中对患者血清IL-6、IL-8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120例需行胃癌根治术患者资料,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开腹组行开腹胃癌D2根治术,每组60例患者。采用SA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血清中IL-8、IL-6、TNF和CRP的水平值及术后恢复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用均数±标准差(x珋±s)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术后1 d和2 d,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血清中IL-8、IL-6、TNF-α和CRP的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但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比开腹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P=0.040.05)。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较轻,且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月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35例(腹腔镜组),并与同期37例开腹手术(开腹组)比较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手术并发症等。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延长[(230.4±40.6) min vs.(160.1±33.5) min,t =8.032,P =0.000],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103.1±77.6)ml vs.(159.4±79.6)ml,t=-3.036,P=0.003],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4.3±0.8)d vs.(5.4±0.9)d, t=5.336,P=0.000]。2组近切缘距肿瘤距离[(5.3±0.8)cm vs.(5.0±0.7)cm,t=1.696,P=0.094],远切缘距肿瘤距离[(5.3±0.7)cm vs.(5.2±0.7)cm,t=0.606,P=0.547],淋巴结清扫数目[(21.1±5.1)枚 vs.(23.1±6.3)枚,t=-1.476, P=0.145],第一站淋巴结转移阳性率[42.9%(15/35) vs.45.9%(17/37),χ2=0.069,P=0.792],第二站淋巴结转移阳性率[34.3%(12/35) vs.37.8%(14/37),χ2=0.098,P=0.754]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率[8.6%(3/35) vs.18.9%(7/37),χ2=0.861,P=0.353]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治疗胃癌安全、可行、有效、创伤小且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腹腔癌细胞脱落的影响。方法:收集50例胃癌患者的腹腔冲洗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前后腹腔冲洗液存活素(survivin)的表达情况,并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制片术进行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pleural lavage cytology,PLC)。结果:50例患者腹腔镜胃癌手术前腹腔冲洗液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58.0%(29/50),术后阳性率为66.0%(33/5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PLC阳性率分别为22.0%(11/50)和28.0%(14/50)(P>0.05)。术前、术后PLC阳性患者survivin均为阳性。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未增加腹腔胃癌细胞的脱落。但由于实验样本数量较少,尚需进一步通过长期随访及多中心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D2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可行性、有效性及手术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T2~4aN0~3M0期胃癌患者,215例行腹腔镜辅助D2胃癌根治术(观察组),337例行开腹D2胃切除术(对照组)。主要结局指标为短期手术结果、化疗情况,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疼痛、焦虑。结果:两组患者检出淋巴结数量[(27.42±6.43)vs.(28.36±5.44),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14%vs.19.2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比例为80.2%与76.6%,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辅助化疗时间的间隔[(35.62±14.36)d vs.(41.81±19.32)d,P<0.001]较短,术后早期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经验丰富的医院采取腹腔镜辅助D2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是可行的,术后患者可更早地开始辅助化疗,康复更快,并可尽快缓解术后疼痛,术后焦虑水平亦较低。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和器械的发展,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在国内逐渐开展,主要难点问题仍集中于消化道重建。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主要有B-Ⅰ式三角吻合,B-Ⅱ式吻合和Roux-en-Y吻合等。B-Ⅰ式三角吻合法操作简便,但较适合于早期胃癌患者;B-Ⅱ式操作简单,但易出现碱性反流性胃炎;Roux-en-Y吻合能有效避免反流,但术后停滞综合征发生率较高,且全腹腔镜下操作繁琐。笔者2013年9月在国内率先开展全腔镜下胃空肠Uncut Roux-en-Y吻合,该方式既保证了肠道的连续性,降低了停滞综合征的发生率,又有效阻断了胆胰液反流至胃肠吻合口,且全腔镜下实施简便、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2年12月,施行361例胃癌D2根治术,2组医生分别手术,腹腔镜组166例,开腹组195例。对2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及病死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41±55)min]、淋巴结清扫数[(29.8±6.5)个]与开腹组[(237±53)min、(30.5±7.0)个]差异无显著性(t=0.702、-0.978,P=0.438、0.329),而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115±59)ml vs.(259±121)ml,t=-13.981,P=0.000],术中输血例数少(7例 vs.19例,=4.098,P=0.043),术后排气时间早[(3.6±0.9)dV8.(5.1±1.5)d,t=-11.271,P=0.000],首次进流质时间早[(6.1±1.3)dVS.(8.1±1.4)d,t=-13.977,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11.9±2.5)d VS.(14.3±3.2)d,t=-7.838,P=0.000]。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12.7%(21/166)VS.24.6%(48/195),X^2=8.303,P=0.004],其中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3.0%(5/166)vs.8.7%(17/195),X^2=5.101,P=0.024]。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具有安全可行、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在淋巴结清扫及近期预后方面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D2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2009年3月手术治疗的110例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7例伴有远处转移,1例行腹腔镜下胃局部切除未行D2淋巴结清扫,根据排除标准予以剔除。其余102例行胃癌根治术(D2淋巴结清扫),包括近端胃大部切除+D2清扫术(PG+D2)25例,远端胃大部切除+D2清扫术(DG+D2)60例,全胃切除+D2清扫术(TG+D2)17例。10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38例,开腹组64例。结果腹腔镜组清扫淋巴结数目(22.2±9.9个)与开腹组(23.4±9.4个)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651,P=0.514)。三种术式腹腔镜组清扫淋巴结数目与开腹组比较[PG+D2:19.4±7.3(n=8)vs21.2±8.5(n=17);DG+D2:20.9±10.8(n=22)vs22.2±8.0(n=38);TG+D2:28.3±7.5(n=8)vs32.8±12.1(n=9)],差异均无显著性(t=-0.517,-0.526,-0.913;P=0.610,0.601,0.37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D2淋巴结清扫是可行的,清扫淋巴结数目和开腹手术类似,能够符合肿瘤根治原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全麻下雷米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白细胞介素(IL)-6、IL-8和IL-10的影响。方法20例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雷米芬太尼组(Ⅰ组)和芬太尼组(Ⅱ组),分别测定麻醉诱导前、气腹手术前、气腹手术后0.5h、术毕0.5h、术后24h的血清IL-6、IL-8和IL-10的水平。结果IL-6、IL-8和IL-10在创伤后1~1.5h开始升高,IL-6的变化最早,IL-8、IL-10在手术结束时逐渐升高,IL-6、IL-8在术后24h仍在继续上升(P<0.05),而IL-10则有不升或缓升趋势。IL-10对IL-6和IL-8的升高有一定的平衡作用。组间比较,术后24hⅠ组IL-6、IL-8较Ⅱ组都有明显升高(P<0.01)。结论与芬太尼相比,雷米芬太尼可更为有效地减轻创伤刺激后IL-6、IL-8和IL-10的释放。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07年6月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2例均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其中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0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5例,全胃切除术7例,无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85±60)min,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78±62)min,全胃切除术(323±8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40±52)ml,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96±85)ml,全胃切除术(234±76)ml;淋巴结清扫12~40枚,平均(25±10)枚;术后患者平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75 h.术后随访1~36个月,平均9.7个月,2例十二指肠残端瘘行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对早期及部分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技术可行,同时具备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D_2根治术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与开腹胃癌D_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腹腔镜胃癌D_2根治术患者(腹腔镜组)和60例同期行开腹胃癌D_2根治术患者(开腹组)的临床资料.采用t检验和X~2检验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近、远端切缘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胃癌D_2根治手术,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t=5.56,P<0.05);腹腔镜组肿瘤的近、远端切缘长度和淋巴结清扫数目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0.86,1.09,P>0.05);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腹组(t=4.59,5.56,16.39,4.79,P<0.05).腹腔镜组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开腹组有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9.98,P>0.05).术后随访1~13个月,两组均无肿瘤复发及患者死亡.结论 腹腔镜胃癌D_2根治术安全、有效,能够达到理想的胃癌根治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腹腔镜D2根治性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0年12月间在苏北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的21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开腹胃癌根治术的1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开腹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有206例患者完成胃癌D2根治术,4例(1.9%)中转开腹。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208±38)mltL(300±52)ml,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更快[(2.9±0.7)d比(3.9±1.8)d,P〈0.05],术后住院时间更短[(12.8±6.2)d比(15.6±6.8)d,P〈0.05],但手术时间长[(258±42)min比(193±30)min,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20.5±1.9)枚/例和(25.8±1.5)枚/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1%(17/201)比8.5%(15/1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分别为2.9%(6/210)比2.8%(5/180),3年生存率分别为35.6%和37.8%,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与开腹手术具有相当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和远期生存。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治疗腹股沟斜疝对小儿血CRP、IL-6、IL-10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前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方法将50例腹股沟斜疝的患儿按抽签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放组各25例。腹腔镜组行腹腔内环口疝囊结扎术;开放组行腹股沟部切开疝囊高位结扎。于手术前1天早晨空腹、术后即刻、术后第2天早晨空腹采外周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中的CRP、IL-6、IL-10的含量。结果2组术后即刻CRP、IL-6、IL-10比手术前有显著升高(腹腔镜组q=8.508、11.307、22.111,P〈0.05;开放组q=7.938、16.668、21.707,P〈0.05);但开放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腹腔镜组(t=-3.106,P=0.005;t=-4.509,P=0.000;t=-4.745,P=0.000)。术后第2天,与术前相比,腹腔镜组CRP、IL-6、IL-10差异无显著性(q=0.086、0.482、3.853,P〉0.05);而开放组仍高于术前(q=3.845、10.599、11.379,P〈0.05)。2组相比,开放组明显高于腹腔镜组(t=-3.130,P=0.005;t=-5.051,P=0.000;t=-3.730,P=0.001)。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治疗腹股沟斜疝引起CRP、IL-6、IL-10的改变较小,因而,腹腔镜手术对小儿机体的免疫抑制作用小,持续时间短。  相似文献   

15.
根据3D与2D腹腔镜的特点,及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胃癌周围的解剖结构,尤其是在不同腹腔镜视野下胃癌根治术中的一系列重要操作进行分析,评价3D与2D腹腔镜在胃癌根治手术中的优缺点。我们认为2D高清腹腔镜仍然为主流的腹腔镜设备,但学习曲线较长,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同样可以达到3D腹腔镜的效果。3D腹腔镜较2D腹腔镜在胃癌根治手术中层面的分离、血管的解剖、淋巴结的清扫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且可以缩短学习曲线。3D腹腔镜在胃癌根治手术中的优势,如经过改进可更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对39例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粮治术(腹腔镜组)及40例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开腹组)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04.6±38.4)min和(166.1±36.8)min(P<0.05);但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活性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肿瘤根治程度、术后生存率、肿瘤复发情况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其微创优势明显,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余佩武  罗华星 《消化外科》2006,5(4):227-230
1991年日本Kitano等首次采用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腹腔镜胃癌切除手术时间虽然较传统开腹手术长,但其微创优点明显,如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下床早、住院时间短、腹壁疤痕小、并发症少、术后生活质量好以及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等。腹腔镜胃癌手术开展初期,用于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报道较多,手术方式主要有胃腔内黏膜切除术、胃楔形切除术以及胃癌D1、D1+α、D1+β根治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疗效对比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胃癌患者98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49例。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术中术后指标采用( ±s)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和使用止痛药次数少于开腹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及近、远切端距肿瘤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时CRP、TNF-α及IL-6水平较术前上升,腹腔镜组患者3个指标水平均低于开腹组患者(P<0.05)。开腹组患者术后3 d时NO和ET水平高于术前和腹腔镜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患者NO和ET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为6.12%低于开腹组患者18.4%(P<0.05)。 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应激反应小,恢复快的特点,同时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胃癌在中国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但是,由于腹腔镜胃癌手术解剖层面多、淋巴清扫范围广泛、消化道重建多样,故在普外科领域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为难度较高的手术。随着科技与设备的发展,3D腹腔镜逐步踏入普外科手术领域,提供了三维立体图像,使手术变得更加精细,降低操作难度,弥补了传统2D腹腔镜缺乏纵深感、立体解剖描述不足的劣势。立体视野能为主刀提供更加清晰的手术视野,协助术者完成精细操作,在胃癌根治术中使淋巴清扫、系膜解剖等变得更加流畅、精准。  相似文献   

20.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病理学特征及胃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相关性.选取经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04例作为胃癌组,同期10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检测两组标本中HP感染的情况,分析不同病理学特征胃癌组织中HP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