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妥布霉素滴眼液和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于该院门诊就诊的89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依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研究组采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情况、眼表状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UT、SIt结果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以眼部出现烧灼感、眼部瘙痒为主,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效果优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更有利于细菌的清除,对眼表状态的影响较小,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高频泪道治疗仪行泪道疏通术基础上辅助交替应用复方妥布霉素眼膏与卡波姆滴眼液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3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鼻泪管阻塞204例,随机分为A、B、C 3组,其中A组68例72眼,B组68例70眼,C组68例71眼,A组采用高频泪道治疗仪行泪道疏通术,并予复方妥布霉素眼膏和卡波姆滴眼液交替使用治疗,B组给予高频泪道治疗仪行泪道疏通术治疗,C组仅给予单纯泪道探通术治疗,观察3组术后1个月、1年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个月和1年A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C组,B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显著低于B组、C组,B组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频泪道治疗仪泪道疏通术基础上辅助交替应用复方妥布霉素眼膏与卡波姆滴眼液治疗鼻泪管阻塞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局部用药时间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的10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用药时间6周,观察组术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用药时间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眼压、视力、平均光敏感度、前房深度、基础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生存质量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段眼压、视力、平均光敏感度、前房深度与对照组数值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4.00%vs 12.50%,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缩短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用药时间并不会对疗效带来不良影响,但却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提升其生存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妥布霉素眼膏单独使用及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术后相关性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12年8月~2016年5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诊断为先天性上睑下垂并接受额肌瓣悬吊术的术后住院患儿478例(640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上睑下垂程度分为轻、中、重度3类,根据术后单独使用妥布霉素眼膏(A组),妥布霉素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B组),妥布霉素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分为三组(C组)。分别统计三组患儿术后第3天的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FL)、泪膜破裂试验(BUT)及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结果对比A组,B组在轻、中、重3种不同程度的上睑下垂术后干眼有显著疗效(P0.05);而C组在轻、中程度的上睑下垂术后的干眼有明显疗效(P0.05);B与C组进行比较,显示前者在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术后疗效更好(P0.05)。结论相较于单独使用妥布霉素眼膏,额肌瓣悬吊术后使用妥布霉素眼膏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或聚乙二醇滴眼液对术后并发的干眼症具有明显优越性,且联合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更利于减轻干眼症症状及预防暴露性角膜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84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对照组单独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术后不良反应率、术后感染率及炎症反应发生后细菌检出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第3天与术后2天,研究组菌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感染率和炎症反应发生后细菌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能够有效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且安全性较高,患者治疗后未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替泼诺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抗炎效果。方法对32例患双眼白内障术后患者左右眼分别应用氯替泼诺+妥布霉素眼液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局部滴眼治疗,对抗炎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种药物组间眼不适感、眼球充血、角膜及前房炎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对眼压影响方面,氯替泼诺+妥布霉素眼液对眼压影响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更安全。结论氯替泼诺眼液+妥布霉素眼液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抗炎效果相同,不良反应少,可作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7.
蒋宁 《系统医学》2024,(5):53-56
目的 探究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眼部症状改善情况和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收治的98例白内障手术后发生干眼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治疗,观察组(49例)配合运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经过30 d的持续治疗,对比两组眼部症状、泪膜稳定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 OSFI)评分和角膜荧光染色(Corneal Fiuoresence Staining Score, CF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泪膜厚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低于对照组的1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6,P=0.505)。结论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能够良好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改善眼部症状,保持泪膜稳定。  相似文献   

8.
普拉洛芬预防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部变化及非甾体类滴眼液(普拉洛芬)对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09年9月无手术并发症的连续的80例(80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患者分为随机两组,每组各40例(40只眼)。试验组术后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典必殊)+1%普拉洛芬滴眼液(普南扑灵)4周。对照组术后单独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典必殊)4周。术前、术后1周、1月、3月患者眼部常规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散瞳直间接眼底镜检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结果术后1周、3月黄斑中心凹厚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发生试验组4眼(10%),对照组9眼(2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结论预防性应用非甾体类滴眼液能有效减少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双氯芬酸在合并虹膜剥脱综合征的白内障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滴眼液在合并剥脱综合征的白内障术中抑制瞳孔缩小及减轻术后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选择剥脱综合征并白内障的5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术前1小时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术后予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妥布霉素和地塞米松合剂)点眼;试验组术前3天加用双氯芬酸滴眼液,术前1小时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术后予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点眼.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瞳孔变化及术后炎症反应消退的时间.结果:试验组术前瞳孔直径为(6.69±0.40)mm,术后为(5.93±0.40)mm;对照组术前为(5.94±0.68)mm,术后为(4.41±0.29)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晶体核硬度Ⅱ度、Ⅲ度、Ⅳ度恢复时间试验组分别为(4.00±1.31)天、(4.50±1.17)天、(6.00±1.41)天,对照组分别为(5.40±1.14)天、(6.00±1.21)天、(7.25±1.04)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不同年龄段浮游物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合并剥脱综合征的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时,术前、术后使用双氯芬酸滴眼液,术中可充分维持瞳孔,术后可减轻前房炎症反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贝复舒滴眼液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于周口市眼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后出现干眼症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局部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研究组局部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贝复舒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Schirmer Ⅰ试验结果、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质、泪膜破裂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Schirmer Ⅰ试验结果、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质、泪膜破裂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chirmer Ⅰ试验结果、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质、泪膜破裂时间均明显改善,观察组Schirmer Ⅰ试验结果高于对照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质评分低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应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中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眼表组织修复,改善干眼症状。  相似文献   

11.
李艳秋  姬翔  马丽 《临床医学》2014,(11):22-24
目的分析白内障术后药物性角膜病变发生的相关因素与联系。方法对焦作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82例(101眼)白内障术术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诱发药物性角膜病变的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观察患者药物性角膜病变的情况、表现及既往基础病等。结果药物性角膜病变造成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流泪、畏光及视力模糊等,进行眼科检查可发现存在点状角膜糜烂、角膜上皮混浊、角膜基质浸润等情况。其中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及年龄因素是造成药物性角膜病变最常见的因素(P〈0.05)。药源性病变组视力恢复时间虽较多,但仍可在治疗后得到明显恢复。结论白内障术后需要重视药物性角膜病变的发生,对于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者以及老年患者需要格外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方法对全身麻醉下眼睛保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四组各30例,A组在麻醉诱导前嘱其自然闭眼,全麻后无任何眼睛护理。B组在麻醉诱导后给患者双眼涂上适量金霉素眼膏,再轻轻合上双眼,使上下眼睑闭合。C组在麻醉诱导后用3 cm×5 cm切口敷料粘贴于患者双眼睑上,确保眼睑紧闭。D组在麻醉诱导后给患者双眼滴适量(3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并用3 cm×5 cm切口敷料粘贴于患者双眼睑上,确保眼睑紧闭,手术结束时再滴3滴。记录手术结束后眼结膜是否充血水肿、血丝,术后48 h内眼部症状。结果:手术结束后A,B两组眼结膜充血水肿、血丝情况高于C,D两组。术后48 h内,A,B,C三组眼睛异物感反应发生率高于D组(P<0.05);A,B两组眼睛不适感发生率高于C,D两组(P<0.05)。结论:双眼滴适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并用切口敷料粘贴于患者双眼睑上,确保眼睑紧闭,能有效预防全身麻醉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白内障术后发生干眼症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普拉洛芬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47例。普拉洛芬组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rhEGF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长度、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和泪液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普拉洛芬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12%,显著低于联合治疗组的97.47%(P<0.05)。治疗后,两组干眼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普拉洛芬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BUT、泪液分泌长度显著长于普拉洛芬组,FL评分显著低于普拉洛芬组(P<0.05)。治疗后,两组泪液IL-1β、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联合治疗组低于普拉洛芬组(P<0.05)。结论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rhEGF滴眼液可促进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泪膜修复、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干眼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依碳酸氯替泼诺滴眼液和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病人44例,随机分为依碳酸氯替泼诺滴眼液组(A组)和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组(B组),A、B组分别采用依碳酸氯替泼诺与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每天点眼4次。根据用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疗效评价;并对治疗过程中所有不良事件进行记录。结果 治疗14 d后,A组结膜改变和眼部瘙痒程度改变的有效率为95.2%,B组为69.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86,P〈0.05);A组畏光和分泌物消失占76.1%,B组占2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3.05,P〈0.01)。两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依碳酸氯替泼诺滴眼液能明显缓解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病人的临床症状, 治疗效果优于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其安全性与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类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两种结膜囊冲洗方法在白内障摘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21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A和B两组,每组各108例,A组用0.9%氯化钠冲洗眼结膜囊,B组用0.9%氯化钠和0.05%安尔碘Ⅲ型冲洗眼结膜囊。比较两组患者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结膜囊充血情况、术后并发症和视力恢复情况。结果冲洗后B组患者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A组,视力恢复情况优于A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0.9%氯化钠和0.05%的安尔碘Ⅲ稀释剂进行结膜囊冲洗对抑制眼结膜囊细菌生长,提高术后眼视力恢复和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为试验对象,按照单双号随机化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用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灼烧感、眼部干涩感、畏光、疲劳感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的SⅠt、泪膜厚度大于对照组,BUT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的FL、干眼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用于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角膜损伤和保持泪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李艳秋  吕艳 《临床医学》2013,(12):24-25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包囊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32例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6例(20眼)患者给予青光眼滤过手术治疗,治疗组16例(19眼)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同时应用丝裂霉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眼部滤过泡的形态及功能是否正常,对出现滤过泡功能有误的患者再次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出现滤过泡包囊发生率(15.79%)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术后出现瘢痕化滤过泡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治疗手法总有效率(78.95%)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治疗后滤过泡包囊发生率相对较高,在滤过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降低了滤过泡包囊的发生几率,治疗手法很多种,但最有效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对择期手术患者血糖及电解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A组)、10%葡萄糖注射液(B组)以及乳酸钠林格注射液(C组)静滴,对比3组患者滴完后0 h、1 h以及2 h时血糖以及电解质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滴完后血糖水平有所升高,但滴完后2 h迅速恢复至接近输液前水平;B组滴完后血糖水平明显升高,且升高幅度明显高于A组,至滴完后2 h仍显著高于输液前;C组滴完后血糖水平略降低,且持续至滴完后2 h,此时血糖水平明显低于输液前。B组对于K+的补充疗效较A组差,而C组对于Na+、Cl-、Ca2+水平的影响更大。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对择期手术患者的能量供给以及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具有确切疗效,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