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护理.方法急性肾小管坏死是肾移植术后较严重而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对26例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全部病例均控制病情,无肾移植失败.结论认为细致的心理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时合理的医护措施,是处理该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护理。方法 急性肾小管坏死是肾移植术后较严重而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对26例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 全部病例均控制病情,无肾移植失败。结论 认为细致的心理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时合理的医护措施,是处理该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肾移植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肾小管坏死是肾移植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出现很可能预示手术的失败,对护理要求亦较高,本文报告了7例肾移植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护理经验。就如何帮助病人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多尿期和少尿期的护理,以及预防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少尿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10例肾移植术后少尿或无尿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药物毒副作用的观察及预防感染、饮食指导等护理。结果:2例因急性排斥反应而未恢复肾功能,8例移植肾恢复正常功能。结论:肾移植术后少尿或无尿的原因,为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加强心理护理及病情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为移植肾恢复正常肾功能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5.
曾惠安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0):485-48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少尿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10例肾移植术后少尿或无尿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药物毒副作用的观察及预防感染、饮食指导等护理.结果2例因急性排斥反应而未恢复肾功能,8例移植肾恢复正常功能.结论肾移植术后少尿或无尿的原因,为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加强心理护理及病情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为移植肾恢复正常肾功能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术后急性心力衰竭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急性心力衰竭是肾移植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随机抽取我科l996年7月至2001年6月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病例82例进行分析,发现术前原发姓高血压,术后继发性高血压及排斥反应、急性肾小管坏死等引起的少尿、无尿、水钠潴留可加重患的心脏负荷,易导致急、慢性心力衰竭。认为熟悉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科学管理出入量,控制血压,加强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消除患紧张、恐惧心理等,是有效防治肾移植术后急性心力衰竭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容  杨婧  李露霞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1):1021-1022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1-7d)补液原则,减少肾移植术后早期因输液引起的并发症。方法 对50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早期补液量、速度、种类及出现的相关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在肾移植术后早期出现补液不足,56例出现补液过多,并伴有相关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结论 掌握肾移植术后早期补液原则,是防止急性肾小管坏死、心血管并发症、电解质紊乱的关键;对肾移植术后早期患者水电解质的观察和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肾移植术后患者如处在正常恢复期可根据恢复情况由清流质、流质、半流质、普食为序进行饮食护理;如术后出现排异反应,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功能下降,要根据病情进行饮食护理,并须强调饮食卫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度致敏受者行脱敏治疗及肾移植术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高敏受者采用血浆置换和免疫球蛋白脱敏治疗后行肾移植术的临床及护理资料,总结观察和护理要点。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0例,其中6例为早期严重的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4例为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1例并发移植肾破裂,经抢救后行移植肾修补术。1例并发急性肾小管坏死,经血液透析7周后移植肾功能恢复。结论:做好术前脱敏治疗、术后监护及并发症的护理工作,能够促进脱敏治疗后肾移植成功和患者尽快康复。术后的护理重点是监测排斥反应和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引起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和移植肾无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发现、准确的诊断、合理的治疗和护理能使患者病情逆转,1999—09—2009—12我院共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255例,其中28例术后早期出现ATN,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疗养护理病历存在的缺陷,探求提高护理疗案质量的改进措施。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的护理病历检查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医嘱记录单存在的质量缺陷146次,一般护理记录单存在的质量缺陷142次,体温单存在的质量缺陷68次。结论注重护士的在职培训、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是护理疗案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Purpose

On a regular basis, the intensivist encounters the patient who is difficult to wean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ory support. The causes for failure to wean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ory support are often multifactorial and involve a complex interplay between cardiac and pulmonary dysfunction. A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point of care ultrasonography relates to its utility in the process of weaning the patient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ory support.

Methods

This article reviews some applications of ultrasonography that may be relevant to the process of weaning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ory support.

Results

The authors have divided these applications of ultrasonography into four separate categories: the assessment of cardiac, diaphragmatic, and lung function;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pleural effusion; which can all be evaluated with ultrasonography during a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intensivist is uniquely positioned to use ultrasonography at the point of care.

Conclusions

Ultrasonography may have useful application during the weaning process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ory suppo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