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不同病变程度的胸主动脉瘤手术体外循环方法的选择。方法体外循环下行胸主动脉瘤手术52例。升主动脉瘤49例(其中包括马凡氏综合征35例),降主动脉瘤3例。全身中低温体外循环43例,左心转流合并全身中低温体外循环2例,深低温停循环腋动脉顺行脑灌注7例(其中1例上、下半身分别灌注)。结果体外循环时间79~304(199.8±42.5)min,全组患者手术死亡3例,死亡率5.7%。1例术前合并左心衰、肾衰,术后1h死于急性左心衰竭。1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死于呼吸衰竭。1例术后出血死亡。其他患者均于术后3~6h清醒,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根据主动脉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适当的体外循环方法,避免循环、中枢神经系统等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婴儿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植民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2002,14(2):20-21
目的:总结103例婴儿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管理。方法:大部分病例采用中度低温高流量灌注方法,部分别病例采用深低温低流量灌注方法,其中3例小停跳常温(不低于34℃)常规灌注方法。结果:100例均心脏自动复跳,无意外发生。结论:婴儿体外循环以中度血液稀释,维持胶体渗透压;同时以高流量灌注为主,使其接近正常生理要求,保证重要脏器组织供血,维持机体氧供及内环境稳定。心脏复跳后,辅助循环时间足够,平稳过渡停止转流。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2009年8月14日施行1例胸主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置换术,通过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及手术物品充分的准备和手术中密切的配合,确保病人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一外伤性胸主动脉瘤患者进行微创治疗,在围手术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中及术后严密监测血压,并加强对出血、栓塞、下肢动脉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的观察。结果该患者血压控制理想,情绪稳定,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手术创伤小,适应范围广,加强围手术期专科护理、心理支持,严密监护重要器官功能,对成功开展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将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6.
体外循环是开展心血管手术的必要手段,是通过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支持代替心脏功能,在心脏停跳期间为机体提供足够的血供,为外科医生提供良好、平稳、清晰的术野,使心脏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是心脏外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科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院共开展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百余例,现就术中体外循环管理体会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总结30例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体外循环(CPB)管理和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月的30例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充分准备,术中采用适宜的插管部位,自体血液回收,中一高流量,维持平均动脉压(MAP)50~80mmHg。[结果]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单瓣置换16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7例;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置换4例;三尖瓣置换3例,无手术死亡,术后死亡2例。[结论]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术前充分准备,选择适当插管部位,术中加强血液保护、心肌保护,采取综合措施是保证CPB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管理体会。方法 麻醉前用药为吗啡0 15mg/kg ,东莨菪碱0 3mg。病人入室后面罩吸氧,行心电图Ⅱ/V5导联、MAP、CVP及血气、体温、SpO2 监测。以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胺作麻醉诱导,用药原则为间断、缓慢给药。术中用异氟醚、芬太尼、异丙酚、间断予维库溴胺维持。手术开始后给予硝酸甘油0 5~2 μg/kg/min。术中以艾司洛尔辅助控制心率,据血流动力学变化予苯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硝酸甘油/硝普钠维持MAP稳定。及时补充血容量和电解质。结果 5 2例病人在非体外循环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过程心率维持在70次/分左右,MAP维持在6 0mmHg左右。术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为2 0±1 1h。5例患者因术中出现顽固性心律失常而紧急在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麻醉原则是维持心肌氧供平衡。麻醉管理关键在于控制心率、适当减低心肌收缩幅度,维持冠状动脉灌注压、保持血流动力血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9.
本院从1972~1986年收治4例胸主动脉瘤和1例锁骨下动脉瘤,术前均误诊纵隔肿瘤等疾病,并经手术证实。本文重点分析误诊原因及避免误诊的体会。例1:女,43岁。入院前一个月因手指感染伴全身发烧,虽经消炎治疗,发烧不退。于县医院二次胸部摄片左纵隔逐渐增宽。入院前一天因突然左胸及背疼,伴声哑和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来院。检查:痛苦面容,被迫体位。上肢BP左120/80mmHg。右:80/70mmHg,右桡动脉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51例再次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ss,CPB)管理体会。方法正中切1:1经升主动脉插管和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CPB28例,右胸外侧切口经升主动脉插管和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CPB18例,右前外侧切1:3经股动、静脉插管建立CPB5例。1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2例采用深低温低流量,18例常温不停跳,其余病例均采用中度低温下手术。心肌保护采用4:1含血冷停跳液或晶体停跳液。结果本组心脏自动复跳27例,采用心内、外除颤6例,自动复跳率达80%。其中1例试停机后低心排,立即行辅助循环15min,再缓慢停机,其余都顺利停机。术后早期死亡3例(5.9%),1例死于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突发室性心律失常,1例术后因重度低心排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再次心脏手术患者具有病程长、心功能差、CPB时间长等特点,因此加强CPB管理以提高手术效果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自1990年至1997年,我院共收治腹主动脉瘤3例。其中炎性动脉瘤1例,动脉瘤并乙状结肠癌不全梗阻1例。3例病人均为老年。1资料例1,男,75岁。无意发现中腹部偏左一搏动性包块来诊,爱喝酒,有习惯性便秘史。经查体、彩超及CT诊断为腹主动脉瘤。全麻下手...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瘤手术采取区域麻醉和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腹主动脉瘤手术患者分两组,采用区域麻醉和全身麻醉,监测两组麻醉前、诱导时、术前、术毕、拔管及拔管后管理。结果全身麻醉静脉注射药物剂量减少,苏醒拔管时间提前,麻醉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大大减少在气管插管和术中及术后应激反应,使用硬膜外导管术后镇痛。结论由于方法的缺陷使得以前的研究支持RA,似乎RA使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而接受GA的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更多的干预以控制血压或心率。 相似文献
14.
我今年65岁,两个月之前嗓音嘶哑,以为是咽喉炎,自己在药房买了些润喉糖吃。还吃抗生素,吃了一周都没有起色。这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1例胸主动脉瘤,2例Bentall手术,2例Wheat手术,1例行主动脉瓣置换+升主动脉成形,1例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1例行主动脉瓣置换+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行降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术前心动功能Ⅰ级1例,Ⅱ级3例,Ⅲ级4例,Ⅳ级3例。动脉瘤直径4.3~7.0cm。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心动功能恢复至Ⅰ级4例,Ⅱ级7例。结论:胸主动脉瘤一经确诊,即应积极手术治疗,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应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机器人辅助普胸手术的麻醉方法和术中管理.方法 择期达芬奇手术(Da Vinci S)系统辅助下行普胸手术患者12例,采用全身麻醉复合T4-8椎旁神经阻滞.所有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后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并由纤维支气管镜完成定位.在胸腔内操作期间实施单肺通气.术中监测呼吸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诱导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5.2±3.6)mm Hg(1 mm Hg=0.133 kPa),动脉血氧分压(PaO2)(213.3±57.5)mm Hg;单肺通气30 min后PaCO2(37.9±4.8)mm Hg,PaO2(125.3±36.5)mm Hg;有58%(7/12)的患者出现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但均大于0.90,经处理后均好转.麻醉时间(291.5±99.4)min,单肺通气时间(206.3±93.4)min,均在可接受范围.术中失血量(171.7±110.3)ml.术毕气管导管拔除时间为停药后(16.3±4.5)min.次日晨均转回普通病房,按期出院.结论 机器人辅助普胸手术为临床新开展的手术,呼吸循环功能可能会有不稳定,手术过程中需要单肺通气以保证手术侧肺的完全萎陷,如果发生低氧血症或CO2蓄积,应积极调整呼吸参数并提高吸入氧浓度,低氧严重时可在通气侧给予呼气末正压.全身麻醉复合椎旁神经阻滞能提供良好的麻醉及镇痛效果,对循环干扰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微创心脏手术过程中体外循环的应用,为临床操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将我院心外科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98例接受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进行手术,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在建立体外循环时通过二级股静脉、股动脉进行插管,如有需要可由上腔静脉插管为患者引流;其他患者由股静脉、同侧的股动脉、上腔静脉插管为患者建立体外循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脱离体外循环后未出现并发症或其他意外,恢复较好,其中1例死亡,其他97例患者治愈并出院。1例患者进行常规超滤,超滤液量在1500-3000 mL;4例平衡超滤合并常规超滤,超滤液量在3750-6400 mL;4例平衡超滤,超滤液量2200-7500 mL。最低肛温在31.0-35.6℃,平均(34.2±1.5)℃,最低鼻温在27.3-35.2℃,平均(33.1±1.7)℃。31例患者心脏实现自动复跳,心率为59次/min。胸腔引流量在50-400,平均(120±213)mL。结论微创心脏手术中实施体外循环对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在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终于摘掉这颗‘不定时炸弹’,5年了,总算可以睡个放心觉了,再也不用担心明天能不能醒来。50岁患者吴某握住主刀医生的手,感激地说道。日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管外科成功为一名胸腹主动脉瘤患者实施手术,并取得了满意效果——不仅出血量少,肾、肠、肝等器官安然无恙,而且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